当前位置:

让地市台主题报道与“我”更亲近——从湖州广电“清淤治污”全媒体报道说起

赵晓娜

  开展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的重要抓手,是新闻舆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党的决策部署关乎全局、关乎各方,对每个人来说,都关系紧密。而媒体据此开展的主题宣传报道,有些却让人感觉并不直接,甚至觉得与己无关。有的报道数量触到天花板,效果却趴在地板上。让人们关注并领会主题报道,发挥其引导作用,用党的主张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这既是媒体的应尽之责,也是媒体的竞争所需。本文结合湖州广播电视台“清淤治污”全媒体报道实践,谈谈地市台主题报道怎样与“我”更亲近的四点思考。
  1.报道的事要与“我”有关。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媒体报道的事物变动,如果与“我”无关,我就不会关注。主题报道受人关注,报道内容要紧贴实际。
  湖州广播电视台2016年2月24日起推出的“清淤治污”全媒体融合报道,旨在宣传“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这一省市重大决策。报道以全市清淤泥治污泥现场会为由头,一开篇就指出清淤治污是补齐治水短板、提升治水实效的治本之策。随着清淤治污的推进,陆续推出《我市打响河道清淤歼灭战》《南浔善琏:百名党员忙清淤》、《安吉:增硬件  数字化 补齐治水短板》等报道,让人们看到清淤治污带来的新变化,强化获得感。其间,该台还围绕南太湖溇港一带“掘池养鱼、塘基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这一传承千年的农作智慧,推出系列故事报道,揭示清淤治污可以促进生产、生态共赢。
  围绕清淤治污,湖州广电的报道始终与“我”有关——紧密联系“五水共治”的工作实际、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实际、富有地域特色的社会历史实际,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反观我们的一些主题报道,之所以让人觉得空泛、有距离,就是没能找准报道内容与人们的关联点。新闻价值是相对于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只有结合实际,契合受众需求、紧扣受众利益,才能让人觉得实在,值得亲近,能够牵动受众的心。
  2.报道的理要让“我”明白。新闻媒体开展主题报道,目的是引导人们向中央看齐,把思想和力量统一凝聚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而某个人的思想,就是他认为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理,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因此,主题报道要讲清这个“理”,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向受众讲清为什么、怎么办,为受众提供思想积累、指明正确方向。
  为推动清淤治污,湖州广电的报道说理分步进行、各有侧重。第一步,专访市治水办负责人,讲清清淤治污决策背景和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讲清为什么、做什么。第二步,推出长兴每天无害化处理200吨工业污泥、德清清淤治污走出多赢路、西山漾实行绞吸式吸淤和真空预压法清淤等典型报道,解析推广项目化作战、减量化控制、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长效化管理的成功经验,讲清怎么清淤治污、怎么做更有效这个理。
  其实,在讲求即时传播、动态报道的新媒体格局下,传统主流媒体应该发挥内容生产优势,以深对快、以精对新,通过延时传播、深度报道使主题报道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在类似报道中,浙江卫视2月24日《今日评说》从淤泥不除浊水难清、治水短板在清淤、淤泥难啃在于截污纳管不彻底、巧用淤泥变废为宝等方面展开,既有事实报道,又有专家意见、评论观点,一期节目讲清清理河道淤泥难在哪、怎么干。这样的说理更集中更深刻,作为观众,笔者感觉更解渴更有启迪。
  3.报道方式要悦“我”体验。从微博、微信到客户端,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愈显明显的当下,优质内容资源要得到广泛传播,离不开互联网思维的“包装”。  主题报道在讲清利害、以理服人的同时,还要创新报道方式、讲求报道艺术,增强用户体验的愉悦度、价值感。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在清淤治污报道中,湖州电视台引入新型的六翼航空器对河道进行大范围的航拍,俯瞰河网密布的水乡家园,为受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角体验。“爱湖州”新媒体用图表和短视频的方式,制作发布相关信息,既适应用户感官化快餐化的信息消费趋势,又通过“朋友圈”形成了二次传播及多次传播的增强模式。在西山漾清淤治污报道中,该台还首次采用3D虚拟技术,用三维图片、动画等方式,再现环保绞吸式吸淤船、真空预压法的新闻场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一篇好的报道必须要讲好一个故事,“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中间有两层意思,一是故事要好,二是故事要讲得好。与平面媒体相比,广电媒体的视听语言更具感性,更容易把故事讲好。但由于互联网特别是“微平台”对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产生的深刻影响,广电讲故事一套话语已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也很难唱遍天下。我们要注重以技术进步更好地适应人们新闻信息消费新趋势,通过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有感染力地表述,使“宣传的艺术”和“艺术地宣传”有机统一。
  4.报道过程要有“我”参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已经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单一生产,发展为新闻记者和受众协同生产。主题报道让受众参与,不只是简单地把受众作为报道的主体,关键在于让“我”去评判,去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且回应“我”的关切。
  这需要媒体不断解放思想。在主题宣传报道中,一些媒体习惯于让记者去挖掘正面典型、成功经验,好做“报喜鸟”;而对贯彻决策部署时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愿触及、不作反映,怕做敢于批评的“乌鸦”。浙江卫视率先探索,2014年开设《今日聚焦》集中曝光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过程中的问题,报道线索主要来自群众反映,有效推动政府中心工作的进展,“安上了群众的眼睛”的摄像机“比推土机更管用”。湖州广电也在积极实践,在治水治气主题报道中,先后推出了“我家门前有条河”“谁污染了我们的天空”系列报道,从群众关切的问题出发来设置议题,让新闻记者和群众一起“寻污水”、“问雾霾”。在清淤治污报道中,通过“联播调查”“阿奇讲事体”等栏目,接受观众举报,回应观众关切,以推动这项工作持续发力、精准发力。
  主题报道有“我”参与。这既能为新闻媒体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源和信息,又有利于实现“我”的参与权利,激发“我”主动消费新闻信息、关注媒体报道,从而切实地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实效性,进而有效地引领舆论。唯有如此,主题报道贯彻决策部署、推动中心工作,才可能形成公众参与的最大合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新闻信息已经由被动式消费,转化为主动式消费,受众的选择更加契合自身所需。我们的主题报道应在议题、内容、方式等方面注重构建与受众的关系,向受众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无论媒介形态怎样变革,关注公众兴趣、满足实际需求的媒介生存法则未曾改变。

(作者为湖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专职阅评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