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立台之困惑

李方存

  为何要新闻立台?从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来看,新闻是根本,是办台的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19日举行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可见新闻是主流媒体诸种社会功能中的重要利器,这一点即使到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不会改变。因为新闻在履行社会的守望功能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舆论导向。因此,从央媒到地方媒体,近年来纷纷提出并贯彻执行新闻立台的方针。
  但是,近年来传统的主流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信息爆炸带来新闻越来越快餐化;传播方式也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传播;微博、微信、新闻APP等新的传播方式又使得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凡此种种新现象的出现,让笔对新闻立台出现了诸多之困惑。
  一、新闻传播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我们一直强调“内容为王”,认为只要做好内容就会有人听、有人看,就会有影响力。其实,在新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浏览任何新闻,微博、微信和各种新闻APP等新闻客户端大受欢迎,真有“渠道为王”之势。“今日头条”号称已有4.7亿用户(确切地说应是4.7亿人次),全国已超过2000家媒体与之合作,他们每天都十分乐意地无偿为“今日头条”提供内容,每天被推荐内容达到2.2万篇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其影响力超过了传统媒体,但它从不生产内容,只是建立一个平台而已。许多APP还在花重金打造,似有与传统媒体一争高低之势。回顾我们的传统媒体,记者辛辛苦苦采写了一篇很好的报道,在广播、电视里播出一次、二次最多三次,影响力还是不够大。于是我们常常通过新闻客户端、通过著名的微信公众号、通过著名门户网站的首页推荐,其影响力迅速遍及全国。于是,我就在想: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我们真的是做好新闻就有饭吃吗?我们会成为内容提供商吗?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要求来衡量,传统媒体的引导力和公信力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但传播力和影响力有时不及新媒体。这是传统媒体人的忧虑所在。
  二、新闻如何改变“快餐化”的现状?
  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们什么都喜欢快节奏,最爱“快进”,狂点“刷新”,阅读喜欢碎片化。于是,为适应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新闻也逐步走向“快餐化”。记者似乎不愿再深入基层采写调查类报道、分析性报道和其他一些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大家都在抢突发新闻、社会新闻、马路新闻和一地鸡毛的碎片化快餐新闻。为什么出现快餐式新闻?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受众消费新闻的习惯在改变,他们喜欢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二是大时段的新闻节目需要填充,媒体部门没有那么多的记者去采写深度报道;三是考核机制逼使记者采写短平快的新闻,一天不拿出二、三条新闻可能争不到工分,拿不到奖金。
  “快餐式”新闻也许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新闻传播的“四个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受众对信息需求是多元的,不但要了解最新最快信息,更要了解信息产生的原因。他们需要深度报道而非肤浅信息,需要事实而非简单的观点,需要自己形成判断而非接受被灌输的结论。这是“快餐式”新闻所不能承担的责任。
  资深媒体人陈安庆在谈到新闻快餐化现象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新闻生产模式由不充分竞争、垄断式生产变成全民狂欢。新闻行业200多年逐渐形成的成熟写作和叙述形态发生蜕变:从客观转向主观,从理性转向感性,从故事叙述转向游戏叙述,从全面呈现转向碎片吸引。新闻变得情绪化,甚至为了增加传播分贝变得歇斯底里。”
  是啊,我们还能静下心来写一些理性和思考性的深度报道吗?新闻碎片化能这样进行下去吗?
  三、新闻记者为何沦为“新闻民工”?
  十多年以前,记者还被视作“无冕之王”。现在,许多记者已沦为“新闻民工”。记者的地位正伴随着传统媒体的式微而急剧下降。经济收入的下滑、工作紧张、压力大等诸多方面又放大着这一效应。现实让越来越多的记者选择离开,他们或投奔新媒体,或索性淡出媒体圈,到收入不低又相对安逸的单位工作。多年来,我们广电媒体一直被视为“铁饭碗”,收入高、地位高,多少人羡慕。近几年来,广电记者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大量人员离职。原因是收入不算高,工作压力却很大。就象“围城”,每年招聘时想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想离开的人也越来越多。
  被誉为网络媒体界“教父”的陈彤,在告别新浪新闻门户网站总编辑身份后,以500万年薪加盟小米,激起一片惊叹。但在我们全国主流媒体圈里,论能力、水平,还有很多少人不逊甚至超过陈彤,但收入却天壤之别。我们为什么沦为廉价的内容提供者,却制造出陈彤这样天价的加工者?
今天,记者感受到,作为知识份子的光环正在退去,逐渐变成了为养家糊口而劳碌奔波的体力劳动者。一位电视地面频道的新闻制片人告诉笔者,我们的记者每天的任务是完成新闻条数,争工分,拿奖金,没人考虑新闻质量,更谈不上专业追求。事实也是这样,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新闻从业者已放弃对专业地位的追求,转而进入一种以生存为主的工作模式,即以完成任务为己任。由此,本应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的新闻工作,变得越来越机械了。
  四、市县电台的记者为何越来越少?
  十多年前,市县电台作为基层地方电台也曾风光一时,几乎每个台都有新闻部,有若干专职记者。作为县级台标杆的永康台有13-15名记者,外宣发稿年年全省第一,可谓新闻立台之典范。后来,随着县级电台、电视台的逐步合并,电台的新闻部没有了,记者不断减少,甚至没有了,都被调派到电视新闻部去了,整个广播都被边缘化了。到现在,全省几乎一半以上的县级电台没有专职记者,更不要说有电台新闻部了,一个通联编辑以扒电视新闻为主,甚至直接转播电视新闻节目。新闻部没有了、专职记者没有了,如何新闻立台?
  市级电台情况也不乐观,近年来新闻也在不断弱化,新闻部的记者越来越少,很多市级台新闻部只有三、五名记者,个别市级台甚至没有新闻部,没有记者,电台新闻节目直播转播电视新闻节目。从去年开始,一些市级台、县级台热衷于成立多媒体中心或全媒体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记者一肩挑。全媒体中心从理论说非常可行,资源充分整合,综合利用,培养全能记者。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出现了弊端,一个记者不大可能既能写报纸稿、又能写广播稿、电视稿,甚至再为新媒体供稿。不同媒体的新闻有不同的采写特点和不同的要求,全媒体记者只能成为什么都不专的记者。其结果是广播、电视、报纸的新闻报道有可能都没有了自身的特点。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五、如何培养资深记者和资深编辑,让他们拥有新闻理想和新闻情怀?
  大家都说现在是浮躁的年代,在传统媒体战线上,50后60后老了,退居二线了;70后能干的记者基本都提拔当领导了,已脱离新闻采写一线,不那么能干的也基本转岗了;80后特别是90后的记者大都没有甘于沉默的心,很难谈得上拥有新闻理想和新闻情怀,稍为能干一点,三五年后跳槽了,去挣更多钱的地方,如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公司等,拿年薪和期权,又有谁甘于一辈子为新闻理想去奋斗?
  西方白发记者受人尊敬,中国记者如果头发白了还没混个一官半职,总让人怀疑其能力水平,以致现在出镜的记者一式都是青春亮丽形象。一此有才华的记者提拔当了领导后,就“金盆洗手”,负责审稿、把关,逐渐丧失了动笔能力。现在为数不多的资深记者,有不少已跳槽,当然,也有不少媒体单位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培养资深记者。
  任何一家媒体,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记者和编辑。如果能拥有一批充满职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的“工匠”,才能在新闻报道中不断寻求创新。没有理想追求,没有新闻情怀,基结果只能成为新闻“民工”。
  媒体行业的流动性被调侃为“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中国人民大学不久前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对于“您估计自己会在新闻业工作多久”的问题,近半数(48.8%)的人还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中徘徊不定没拿好主意。34.5%的人表示将会再干很多年,只有8.5%的人希望能在新闻业一直干到退休。这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多数人期望干到退休的想法是显著不一样的。理想和情怀成为支撑记者们继续奋斗的唯一源泉,但是机制保障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健全,使他们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还有多少记者愿意发扬“工匠”精神,能担负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

(作者单位:浙江之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