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德国神器”到“中国神器”

杨钧 李琳

  从6月30日开始到7月2日早晨,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地区一直到苏皖地区的中南部出现大范围强降雨。6月30日白天至夜间,湖北麻城、荆门、钟祥、黄陂等地日雨量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暴雨致湖北430多万人受灾全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一则《中国唯一不怕水淹的城市,竟是因为德国人100年前留下的抗洪神器!》的信息一夜爆红,朋友圈、微博纷纷转载,文章主要介绍德国抗洪神奇“Spundwand防洪墙”。针对此现象,新华网随后相继发布《刷爆朋友圈的德国抗洪神器真那么神?中国沙袋表示不服!》《德国防洪墙vs中国沙袋:到底谁是“防洪神器”?》《国产“抗洪神器”这么多,你竟然都不知道!》以正视听,消除误解和误传。
  接下来,我们就用恩特曼(Entman)提出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一下这组报道的特点,以及框架理论在报道中的应用。首先,我们要知道,架构是什么?架构就是指新闻媒体通过对时间或者议题特定面向的选择与强调,以及在这些面向之间建立联系,强化特定的诠释、评判或解决方案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媒体对某一议题或新闻事件,通过选择性的发布、报道,或繁或简,或重点强调,或轻描淡写地取舍,传递某种特定的引导和判断。就以这组新华社抗洪抢险报道为例,《这次的暴雨有多强?湖北430玩人受灾!多地降雨量突破极值》中下游全线超警戒水位 三问当前长江防汛形势》这两条信息都是常规信息发布规律,介绍灾情、灾情进展,包括日后的灾后重建,都是遵循信息发布的规律,以事件进展为信息发布的时间轴,客观真实报道,并无新意可言。7月6日,洪水信息发布一周左右,抗洪抢险一线涌动的爱心故事和画面更多呈现,新华社以《洪水肆虐,这组照片让你过目难忘!》为题,用13张图片介绍了在洪水面前,干部与群众、官兵与百姓互助、自助的画面,并配以“在众志成城的意志面前,灾害也没有那么可怕。这组瞬间,让你的内心在十秒钟内,历尽辛酸、温情、感动与坚强”。这组报道意在传递众志成城抵御灾害的正气和正能量,也属常规新闻报道中惯用的手法和价值观。事情的发展却是世事难料。就在各路媒体纷纷报道传播抗洪抢险一线,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躯保卫人民群众的安全,用一幅幅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画面传递“正能量”的时候,13年前的旧闻《中国唯一不怕水淹的城市,竟是因为德国人100年前留下的抗洪神器!》的信息一夜爆红。网友吐槽,我们发射得了长征7号,建得了高铁,还有了最快的计算机,为什么还只用沙袋和人海战术?看看人家薄薄的挡板就挡住洪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条信息的发布,一时间,让更多人开始质疑政府在抗洪中的作为,“抗洪抢险”与“德国神器”瞬间成了落后与先进的代名词。
  那么,到底真相是什么?按照恩特曼(Entman)的框架理论来说,此时,就是要界定问题所在,网友所传是否真实?中国的抗洪抢险能力是否落后?德国的“抗洪神器”的真实面孔是怎样的?面对网友的质疑,要如何应对和传播?7月7日,《刷爆朋友圈的德国抗洪神器真那么神?中国沙袋表示不服!》首先推出,从“Spundwand究竟是什么东东?”、“网友打脸图来了”,回复了此前盛传德国“抗洪神奇”组图的真貌:原始发生在奥地利的小镇,网传图片也是真实可信的。但,不是全部。记者找到当年奥地利萨尔茨堡当地报纸对奥地利Grein附近地区洪水的真实报道——一排排沙袋,当地的军民同心。得出“不管是什么神器,还是黑科技,都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地施用”的结论。
  此后,7月10日,新华社发布《德国防洪墙vs中国沙袋:到底谁是“防洪神器”?》一文,采访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相关专家,详细介绍“防洪墙”的安装条件、优点和缺点。同时,也介绍了“防洪墙”在我国浙江、湖南等地的实际应用情况。得出“抗洪装备用途各有不同,沙袋多用于截口堵库抢险,防洪墙多用于城市提防价高。”7月12日,《国产“抗洪神器”这么多,你竟然都不知道!》的报道将“德国抗洪神器”引起的风波再推向新高度,介绍了中国制造专业救援装备在抗洪抢险中的表现和作用,让“中国造”的高精尖“抗洪神器”一展雄风:可折叠移动堵水墙、智能挖掘机、钢木土石组合坝、水下机器人……科研成果助力高效抢险救灾。
  由此,一周时间的递进式发布,层层深入,从“德国神器”到“中国神器”的全面介绍,不仅让公众更为清晰地认知,更有效的反击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亮”的倾向和言论。

(作者单位:浙江电台音乐调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