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评论如何“带感”

汪 薇

  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评论与印刷时代的“新闻纸”相伴生,是凸显媒体个性、价值、品质的“实力担当”,更是引导社会舆论的利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社交媒体、自媒体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深刻改变了今天的公共舆论传播格局。网络赋权,从理论上说“公民记者”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发表评论、价值站队,“舆论网络化的结果显示,这个时代的去精英化是如此的明显,甚至是全社会的某种合谋”。
  得益于私家车保有量的上升和人们通勤时间的增加,广播相较于其它体制内的媒介,其可伴随的优越性显现——相对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轻快便捷的传播方式(可随时打断、插播并可实现碎片化播出)为广播在业界竞争中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在当今的传播生态里,广播和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更切近,广播评论依靠声音来表达观点、引导舆论的特点同步上升为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在传统媒体里,广播评论呼应网络时代受众心理而进行话语转换的可能性最大、见效也最快。如何改造传统的广播评论话语体系以适应新的舆论生态?如何凭借单一的声音介质提升全媒体时代的评论素养?这是新时代广播评论需要考究的问题。
  一、评论人设:是知识精英还是网络大V?
  获得信息、表明态度或立场,是人基于社会属性的本质需求,也是新闻媒体自诞生之日起便力图实现的价值诉求。随着新闻业的发展成熟,资讯报道和时事评论对应成为体制内记者和评论员的职业行为,尤其是评论员,往往需要具备比普通记者更深厚的专业素养、更敏锐的洞察能力、更扎实的表达功底。很多时候,对一些专业领域的话题还需要约请媒体以外的学者、专家置评和判断;亦或是,媒体的立场和态度需要借靠某些社会认同度高的精英人士来回应、佐证,以寻求更高的可信度。
  网络时代是赋权的时代,社交媒体、自媒体的传播是去中心的、边界模糊的,它让“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电台”。如今,几乎每一个资讯APP都有评论功能,每一个用户都有评判、评价的权利,甚至很多时候一条新闻的本体让渡给了用户评论(比如新华社的“刚刚体”),“我是来看评论的”已经成为网友的口头禅。与此同时,从草根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大V和身份、背景各异的自媒体“意见领袖”成为分化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也没有前网络时代那些话语权的种种取得资格,学历、阶层、背景这些都变得可有可无,任何一个坐在键盘前的人都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知识精英和网络大V相比,前者更依赖专业知识,考虑问题更宏观,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较远,表达更具理性,一般不诉诸于情绪;而后者则往往从个体利益和需求出发,凭借的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常识和想象,更善于代入情绪而推动民意。现代广播的基本特性是伴随,而其传播的唯一介质是声音,这就决定了广播评论不能单纯依靠逻辑强项,评论员的人物设定也不能只是严肃地坐而论道。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社论不同,它没有电视评论的人物影像,也没有代表评论员身份、背景、职位等信息的字幕条,更没有社论白纸黑字、可供反复查看的逻辑结构,它唯一的媒介就是声音,它的应用场景可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上下班路上或者是一心多用的驾车途中。当人声固定在某种特定的内容上以符号化传播时,便具有了人际传播的编码,这就是本文所指的“人设”。广播评论的人设是隐去其学历、背景、圈层的,既具备知识精英的专业素养、思维洞见,也要如意见领袖、网络大V那样懂得体察世情冷暖、识得人间烟火,是二者的兼而有之,取长补短。
  二、话语态度:是专业主义还是即时碎片?
  SoloMo一度是互联网上很火的词,它是社交(Social)+本地化(Local)+移动(Mobile)的组合词,指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广播评论的本体是观点和价值,表现手段是声音语言,占更大份额的移动收听场景决定了它的话语体系需要符合即时性、碎片化的需求:有更明晰、快速的观点表述逻辑,更具形象感染力的语言修辞美感,以树立更具个性化的声音形象和声音气质——这与传统意义上广播评论的语态过于强调所谓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专业主义追求有很大的不同。
  以浙江广电集团FM104.5女主播电台早高峰节目为例,节目邀请著名评论员舒中胜和一位女主播搭档,以“舒中胜有话说”自带流量的品牌效应搭配“声美人靓”的女主持人,瞄准当地以及社交媒体上的热点事情、焦点话题展开评论。浓重的地方口音成为鲜明的地域标签而更具贴近性、亲切感;关键词直达要害的表述,简洁明快、利落有度;一搭一档、亦庄亦谐的个性设计则不失听觉美感——恰到好处地兼顾了广播评论专业主义的追求和名人名嘴网络化生存、意见领袖公共化表达的需求。
  再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间《新闻纵横》栏目财经评论版块,邀请第一财经主持人许树泽担任评论员,就投资热点、财经动态作每期三分钟左右的评述。作为第一财经的资深观察员,许树泽自然具有财经领域独到的专业见解、锐利的洞察,而作为知名音视频自媒体品牌“树我直言”的运营者,他又深黯网络时代的受众偏好和传播特性。因此,他常常能把复杂多变的财经现象、冷僻深奥的专业概念演绎得生动可感,或是将之比喻成寻常人家的生活常识,或是拿时下流行的影视剧、网上热搜的高光事件作对照,抑或是把自己(或是身边人)的经历摆进去作调侃……语言中充满趣味,表达中充满智慧,观点中又不失新意,让即使不买房炒股、不投资理财的受众也颇有收获。
  三、传播效应:是乌合之众还是价值认同?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了整条街。”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调侃新闻的真相和谣言之争。社交软件、自媒体,网红、野生评论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情绪分化了原来被传统媒体垄断的传达事实和真相的管道,而碎片信息又无法拼凑是非、不足以论断真假。另一方面,分众的传播方式又培育了更加多元的立场和标准,共识的达成变得愈加困难,在公共舆论场几乎不可能再出现一家媒体、一种声音一统天下的局面,专业新闻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网络的声音不等于民意,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比任何媒体都更接近民意。广播评论要在碎片化传播的语境下守住主流阵地,必须要以传播效果为导向来进行内容生产端的改造:
  1,做有附加值的评论。人人都可以有个人的观点,却不能有个人的事实,求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足之本,也是新闻从业者的根本职守。技术的发达使得信息从未有过的丰富,事件的不断发酵、事实的不断反转成为常态。广播评论可以伴随广播的直播实现打破时序的即时播出,评论的生产更加快捷,但是,基于媒体辟谣的内容进行赘述,就没有附加值——站在新闻肩膀上的价值再造才是评论的终极诉求,而不是跑在事实的前面。
  2,宁有“管见”的深刻,勿要假大空的“端庄”。网络时代,信息和价值是几何级别的传播,即使是微末的瑕疵也可能被放大,我们传播的东西99.99%都是事实,有0.01%经不起推敲,就会被网友认为是不可信的。广播评论是观点和逻辑的演绎,端坐在收音机前认真收听的习惯已经被伴随收听的习惯迭代,大而化之的面面俱到、囫囵吞枣的一知半解或者八股、套路、口号式“端着装”的宣传腔,动辄就上纲上线、用力过猛的评论很容易就被受众抛弃,更不要说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了。
   3,要说服别人,先要说服自己;要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评论是以理服人的邀请,也要有表情达意的触动乃至感动。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中提出,新闻的受众总是热衷于在与自己对世界认识一致的前提下,来建构和发展自己对“真实”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如我们前述论及的,广播评论是以语言为编码的,广播的声音传播亦是受众的感官延伸,只有抓住新闻要点、突破宣传盲点、深入公众槽点、戳中受众泪点,有对话感、交流感、故事感,富有常情常理常识的走心用情的评论才能拉近、弥合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建立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共情。

(作者为绍兴广播电视总台首席评论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