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482357/2011-03168 发布机构: 省广电局
发文日期: 2011-08-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广播影视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1-08-22 16:00      浏览次数:

为加快推进我省广播影视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在回顾总结“十一五”我省广播影视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五年我省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实施的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全省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广播影视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广播影视节目与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广播影视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舆论引导正确有力。强化新闻立台,把握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广播影视的制播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66座,网络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109套和115套;全省制作广播和电视节目分别达到44万小时和14.9万小时,较“十五”末期分别增加0.76万小时和2.43万小时,全省广播和电视年播出能力分别达到69.5万小时和70万小时,较“十五”末期分别增加了5.75万小时和10.66万小时;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台办有对农栏目总数超过560档。
  2.安全播出巩固加强。初步构建集节目监管、技术监测、安全指挥于一体的安全播出监管体系。加强技术装备,提高监控手段,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全省杭州、丽水等7个市建立了广电监测机构,加强了防范重大技术事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及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等方面的能力,顺利完成重大节会保障期和敏感时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连续9年实现安全播出“平安年”的工作目标。
  3.广电惠民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广电低保、“彩虹行动”、对农节目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广电惠民服务工程建设,初步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到2010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干线网21.45万公里,比“十五”末期增加了7.72万公里,基本联通所有市县、乡镇和行政村,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从五年前的95.8%和87.4%分别提高到100%和99%以上,城乡有线电视用户数1280余万户,比“十五”末期增加了380余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807.3万户,实际入户率从五年前的50%提高到90%左右,提前五年基本实现“户户通”。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9.17%和99.35%,居全国前列。加快有线对农广播和应急广播建设,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安装各类音箱和喇叭近160万只,农户有线广播收听覆盖率从五年前的57%提高到80%以上。“广电低保”工程让全省40万户城乡“低保户”免费收看到有线电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五年实施农村公益放映电影110万场,实现了全省农村中心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4.影视产业发展繁荣。2010年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达到174.5亿元,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是“十五”末期的2.8倍,列全国第四位,其中广告收入达到59.35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85倍,列全国第四位。深化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杭州、宁波等国有影视剧制作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民营影视机构快速发展,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实现上市。2010年全省有影视制作机构614家,是“十五”末期的2.67倍,数量居全国第二,民营企业占90%以上。影视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产业积聚和辐射效应明显。全省有1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教学研究基地,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共有影视企业382家,实现营业收入30.17亿元,形成了10多个产业链;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共有81家动漫游戏公司,动画片产量居全国各基地之首;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举办。影视动画节目创作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制作电影33部,比五年前增长90%;制作电视剧43部1500集,总量居全国第二,比五年前增长79%;制作动画片4.5万分钟,排名全国第二,是五年前的5倍。现代化影院建设步伐加快,影院票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有多厅影院86家、555个放映厅,建成时代、横店、雁荡、星光4条城市院线和11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院线,全省电影票房收入7.38亿元,是“十五”末期的5.6倍,列全国第五位。
  5.数字网络加快发展。大力推动全省有线数字电视联合发展,构建了以华数为主体全省统一的数字电视内容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全省67个市县基本完成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整转率达到90%以上,双向用户413.7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700万户, 其中农村达到200多万户。制定我省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积极推动杭州开展试点工作,努力推进IP电视、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省、市级台内和大部分县级台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浙江卫视开播高清电视,新建影院实现数字化放映。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发展迅速。浙江中广传播有限公司成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进入商业运营;“新蓝网”排名和经营收入大幅提升,浙江网络电视台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全省移动、车载、楼宇电视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6.依法管理力度加大。广播影视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广播影视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逐步理顺局台网关系,完成全省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节目播出、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逐步规范。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全省广播影视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在节目建设上,广播影视节目供给还不能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在均衡发展上,全省广播影视区域和城乡发展还不很平衡,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在市场体系上,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拓展广电新业态不够,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培育;四是事业管理上,县乡基层广电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广电新媒体的管理有待进一步探索改进。

二、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全面建设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广播影视既承担着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任务,又面临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期。
  1.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深刻调整,要求广播影视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创新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挥思想和文化引领的主导作用。
  2.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文化产业日益振兴发展,要求广播影视必须建立既符合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
  3.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业态的崛起,要求广播影视必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三网融合要求,加快科技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升级改造,拓展新兴媒体领域和市场。
  4.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不断增长,要求广播影视必须提高影视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工作。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广播影视惠民为目标,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实施品牌建设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全面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大力繁荣创作生产,加快事业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广播影视的舆论引导、安全保障、公共服务、内容生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内外传播和依法管理能力,实现我省广播影视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大省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总体目标
  根据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广播影视基本实现从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农村广播影视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内容生产由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广播电视网由专用网向全功能全业务基础信息网转变、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的转变,使广播影视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广播影视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广播影视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广播影视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1.内容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制作广播和电视节目分别达到46万小时和18万小时;电视剧年产量保持在1500部集,年递增5%,电影年产量达到30部,年递增10%,纪录片年产量200部集,年递增15%。
  2.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15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
  3.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推进。全省广播电视台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基本实现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地面数字电视基本覆盖县以上城市(含县)以及中心镇,全省有线电视网基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高清电视等加快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取得成效,电影数字化放映基本普及。
  4.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力争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翻一番,达到350亿元左右,新增现代化影院50家以上、银幕300块、座位4万个以上,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5亿元,基本完成县级城镇多厅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
  5.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推进浙江国际影视中心、横店影视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影视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推进14个市县广电中心建设。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构建广播影视舆论引导体系
  1.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坚持新闻立台,推进新闻宣传内容、形式、载体、手段和方法创新,统筹安排重大宣传报道,增强广播影视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各级广播电视台的舆论主导作用,扩大省、市级广播视台重要频率频道的有效覆盖,强化浙江卫视、浙江之声等主频率频道的龙头竞争优势,提高广电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2.推进传播品牌建设。继续实施广播影视品牌化战略,培育一批导向正确、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品牌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增强广播影视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按照“三贴近”要求,大力推进优秀广播影视节目创作生产。继续扶持对农和少儿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扩大对农、少儿节目传输覆盖范围和播出渠道。办好浙商特色电视频道和义乌电视台商贸频道。
  3.加快发展新兴媒体。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广电多媒体、大平台联动传播。办好浙江网络电视台,抢占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
  (二)提高广电惠民实效,构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1.深化惠民服务工程建设。实施全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办好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和市县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提高对农节目质量和宣传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推进“广电进渔船、进林场、进偏远用户”和广电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加快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满足各级政府发布应急信息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村村响”工程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进“广电数字低保”工程,确保低保户免费收看数字电视的权益。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任务。积极推进城乡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一体化发展。
  2.提高广电惠民服务实效。落实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五个纳入”,完善广电惠民服务工程建设标准,认真抓好监督考核验收和示范表彰工作。完善技术规划,建立有线、无线、卫星协调发展的农村公共服务技术保障体系。重视加强广电惠民服务技术保障队伍建设,确保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作。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基层放映员队伍素质,探索农村电影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推进从流动放映向固定场所放映、从室外放映向室内场所放映的转变,基本实现每个学期为中小学生放映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目标。
  3.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广播影视惠民服务运营维护长效机制,加快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推动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制度化、优质化、均等化、数字化新发展。坚持公共服务优先,加快乡镇广电站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强化县、乡(镇)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面向广大基层群众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广播影视系列惠民服务工程的财政投入,完善欠发达地区资金补助政策和对口帮扶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特许经营、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广播影视提高惠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和落实内容生产、传输覆盖、事业建设、运营管理等指标的广播影视惠民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构建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
  1.提高数字节目的制播能力。加快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构建全省互联互通、分发交换的广播影视节目内容资源库。加强新媒体视听节目内容建设,构建满足多种数字播出平台和接收终端需求的节目集成播控平台。积极推进节目制作高清化,全省杭州、宁波、温州等有条件的电视台具有5个以上高清频道的制作播出能力,省级和杭州、宁波等市电视台综合频道实现全高清制作播出。探索实验立体电视技术,力争试播1个以上立体电视频道。
  2.提升网络数字传输能力。全省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大力推进节约型网络建设,推动光纤入户,80%以上网络光纤到楼。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用户发展,逐步实现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努力实现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业务承载支撑能力,提供紧急广播、高品质视音频节目、电子政务、金融支付、远程教育、增值电信业务和比照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等综合业务服务。规划和开展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县级(含)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基本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积极参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试点和示范建设,2012年杭州、宁波、温州和有条件的市初步建设安全高效和服务广泛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3.大力推进电影数字化。推进电影数字化发展,实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数字化装备。到2013年主要影院基本实现数字化放映,全省数字银幕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全省数字银幕达到100%。加快院线影院数字化放映改造和管理,基本形成完善的数字电影发行网络,全省电影数字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四)提高安全播出能力,构建广播影视保障监管体系
  1.加强日常安全播出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播出审查、值班值守、安全保卫等规章制度,加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保护,提高预警监测、指挥调度等技术保障能力,扎实做好安全播出各项工作,确保各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
  2.强化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按照省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建立安全播出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市县安全播出组织机构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集节目监管、技术监测、安全指挥于一体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体系,完成连接到县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建设,对全省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网络进行监测监管。
  3.完善广播影视监测监管能力。健全广播影视技术和内容监测体系,建立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完善数字电视监测、广播电视移动监测、广告及网上传播视听节目监控系统。建设和完善IP电视、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技术监管平台,探索三网融合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体制。强化电影市场监管,建立农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监管系统。
  (五)提高产业发展能力,构建广播影视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动画产业。在做强做优广播影视广告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动画产业,使浙江成为全国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重要的创作、生产和交易中心,实现从影视创作生产大省向影视产业强省的转变。坚持支持国有、扶优民营的工作思路,鼓励多元资本在国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共同参与发展影视动画产业。加强对优秀影视动画创作生产的引导,鼓励原创、多出精品、推动出口,加快产品由以数量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力争每年有10部作品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有3-5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有1-2部获得“飞天奖”或“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适合新媒体播映的影视动画短剧年产量达到1000分钟,年递增30%。继续实施“一企一策”的工作措施,重点扶持和培育浙江影视(集团)公司等一批影视动画龙头骨干企业。推进浙江时代院线、长城影视公司等企业稳步上市。组建省级电影集团,做大做强电影产业市场主体。鼓励电影院线跨所有制、跨地区发展,完善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大力改善城镇电影放映条件,基本完成县级多厅数字影院建设改造,积极推进中心镇影院建设。加强基地建设,推动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杭州滨江动漫创意园区、西溪创意产业园省级影视创作拍摄示范基地和中国美院、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动画教学基地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作用。
  2.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网络产业。按照三网融合的要求,建成互联互通、全程全网、安全可靠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安全可靠并具有内容管理、节目播控、电子节目指南(EPG)、版权保护、鉴权认证、用户管理等功能的集成播控平台,形成统一运营、可控可管、科学合理的全业务运营支撑体系。大力推进网络整合,深化网络联合发展模式,组建省级有线网络公司,并加入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支持华数公司上市,培育全国性传媒企业。积极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突出内容创新和业务开发,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有线网络新业务。加强集约化经营、本地化服务、科学化管理,大力开发视频点播、高清电视、付费电视、生活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业务,使数字电视成为家庭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终端平台。
  3.积极发展广播影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媒体业务。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全省县以上城市基本实现有效覆盖。依托广播电视资源,加快“新蓝网”及浙江网视联盟分、支站等重点广电网站建设。提高影视后期制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从节目创作、内容服务、网络传输到衍生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开拓影视产业新领域。放手发展具有广播影视特色的旅游、演艺、会展等广电延伸产业,形成多种产业经营格局。大力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支持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加强与境内外机构的合作交流,扩大外宣新渠道。推进华策影视、中南卡通等影视制作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影视产业新市场。力争5年内培育15家左右“走出去”重点企业,每年出口影视产品20部以上,出口额超亿元,在全国比重年增10%。
  五、重点工程
  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着重抓好广播影视四大工程建设:
  (一)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工程
  1.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项目。对无线、有线广播电视无法覆盖的林场、海岛、偏远山区、远洋渔民,采取“村村通”直播卫星等传输技术手段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其中在全省1.8万艘海上渔船实施“广播电视进渔船”工程项目建设,满足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需要。
  2.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工程项目。统筹“村村响”工程建设的宣传和应急管理双重功能,以市县广电台为重点,以有线广播电视网和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为依托,加快建立能够满足分级、分区域、多部门联动响应的农村应急广播技术系统、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构建上下贯通、统一联动、覆盖广泛、安全可控、反应敏捷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
  3.有线数字电视“广电低保”工程项目。扩大“广电低保”工程实施范围,建设“广电低保”数据管理平台,实施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确保有线数字电视通达地区城乡低保家庭免费收看有线数字电视。
  4.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项目。力争基本实现全省3万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
  (二)广播影视安全监管工程
  1.全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和指挥调度系统项目。建设连接到县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并通过技术扩容实现网络到县(市)、视讯会议和公文收发到县(市)的业务扩展功能。
  2.全省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项目。以构建数字电视监测系统为目标建设省市县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网。
  3.全省IP电视和手机电视监管平台项目。建设浙江省IP电视和手机电视监管系统,并与国家IP电视和手机电视监管系统相衔接。
  4.全省农村数字电影监管平台项目。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各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具体位置、影片名称、场次、时间和放映设备使用状态,实现全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有效监管。
  (三)广播影视数字化节目制播和传输工程
  1.省级新媒体集成播控分平台项目。建设面向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态的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和视音频节目资源库,实现对新媒体跨平台、跨终端的内容服务。
  2.有线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项目。目标到2012年底有条件的乡镇、村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到2015年底全省城乡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并停止模拟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
  3.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项目。目标是到2011年底大中城市全面完成双向化改造任务,到2012年底全省城区全面完成双向化改造任务,有条件的乡镇、村基本完成双向化改造任务,到2015年底全省城乡基本完成双向化改造任务。
  (四)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工程
  1.广播影视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浙江广电传媒大厦、浙江电影产业示范基地总部,以及湖州梅地亚二期工程,续建义乌、东阳广电中心,新建余姚、镇海、平阳、苍南、海盐、浦江、常山、岱山、临海、天台、玉环、仙居、景宁、松阳等14个县级广电中心(见附件1)。
  2.影院建设工程项目。大力推动县城和中心镇现代化数字多厅影院建设,规划5年内新建或改建50个县级多厅影院,每年建设10个。
  3.影视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浙江国际影视中心、横店影视产业集聚区等10个影视产业基地(见附件2、3)。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指导,狠抓规划落实。各级政府要把广播影视业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要履行职能,及时解决广播影视业发展中的问题,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推进广播影视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编制相关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广播影视基础建设项目选址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盘活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倡导节约集约用地。
  (二)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要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广播影视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促进事业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全省国有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有线网络机构转企改制,增强企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深化广播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稳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电影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发展。
  (三)强化管理监督,促进行业自律。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科技、法律、教育等手段加强广播影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促进广播影视健康有序发展。理顺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管理职责,切实履行导向把握、推动发展、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基本职能。加强宣传管理,健全新闻宣传选题、审查、播出等规范管理制度,探索形成宣传导向管理长效机制。创新视听评议工作,建立事前预警、事中审议和事后监管评议体系,探索试行收听收看情况向社会公示。加强广播影视节目和广告管理,切实抵制低俗之风。加强播出机构、频率频道和影视制作机构管理,维护广播电视传播秩序。加强广电新业态管理,规范网络和公共场所视听等新媒体发展。提高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质量,建立服务运营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统计管理,健全广播影视服务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坚持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运营体制。发挥广电社会团体行业自律作用。
  (四)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投入。继续支持广播影视惠民服系列工程建设,推进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大力支持广播影视监管工程建设,提升广播影视监管水平。继续支持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等广电数字化工程建设,增强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能力。继续扶持新闻、少儿、农村等公益性频道及节目、优秀国产影视动画作品、城镇影院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等工作,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以国有资本为主,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广电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及股权置换等途径发展壮大。鼓励国有和民营影视文化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环境。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发展规划的决策部署,加强广电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围绕广播影视改革发展任务,重点加强管理、采编播、工程技术、产业经营等骨干人才的培养,为我省广播影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强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培训投入,拓展培训手段,丰富培训内容,着力加强广播影视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拔一批广播影视名家和青年创新人才。完善职称评定、成果评奖等政策,提升广电队伍专业素养,激励职业创新精神。
    (六)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加强广播影视法制建设,推进地方广播影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制定实施《浙江省公共场所显示屏播放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修订《浙江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实施细则》。加强广播影视执法监督,切实履行广播影视行政执法职能,维护广播影视法律权威。加强广播影视普法工作,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意识。

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调解机制。加强广播影视知识产权保障工作,提高广播影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积极推动广播影视法制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促进广播影视法治建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