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我国周播剧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沈 暘

  大家对周播剧这个名词早已不再陌生,它在中国的出现已有六年时间,各大卫视也相继开出过周播剧场。但作为众人企盼的周播剧“爆发年”2017年的电视荧屏,究竟哪几部是真正有影响力的?首先《楚乔传》可谓是继《花千骨》之后又一部收视爆款,其次《秦时丽人明月心》和《醉玲珑》收视表现尚可,口碑不佳的《泽天记》凭借着鹿晗的人气,依旧获得CSM52城市破1的收视率,现代都市题材中《我们的少年时代》、《漂亮的李慧珍》收视勉强达到预期。但除上述几部外,其他周播剧的收视率惨遭滑铁卢,尽管周播剧市场看似渐成气候,但是许多作品的口碑与影响力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一、我国周播剧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周播剧的发展现状
  2011年湖南卫视率先开设周播剧《被遗忘的秘密》,最后因收视低迷被迫停播,该剧虽然没有成功,但它是周播剧在我国的第一次尝试。2012年湖南卫视再次推出周播剧《轩辕剑之天之痕》,该剧根据游戏剧情改编,集强大的明星阵容与强有力的宣传推广与一体,最终以CSM42城市平均收视达到1.617%,取得了周播剧在中国的首次成功。随后接档的《新白发魔女传》、《姐姐立正向前走》、《艾米加油》却没能将良好的势头延续下去,收视不如人意。这些年湖南卫视一直没有停下对周播剧追随的脚步,从《华丽一族》、《追鱼传奇》、《剩女的代价2》到《神雕侠侣》、《古剑奇谭》、《花千骨》。2015年播出的《花千骨》可谓是中国周播剧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CSM50城市平均收视率破2,收视与口碑双丰收,这也让各播出平台和制作公司看到了周播剧的巨大经济效益。同年,东方卫视也开设周播剧,播出了《他来了,请闭眼》;2016年江苏、北京、安徽也相继开过周播剧;浙江卫视在2017年也开了第一部周播剧。各主流媒体对周播剧的排兵布阵,足以证明周播剧日趋盛行。那么周播剧的兴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离不开“限娱令”的出台、“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以及季播栏目风险的变大。这些因素促使电视剧行业的改革,对各大卫视格局调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周播剧登陆中国市场后水土不服,发展坎坷,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制作流程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周播
  周播剧的真正概念是一周之内能够完成电视剧本编写、内容拍摄、视频剪辑、送审播出的电视剧,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流程。作为全球影视产业链最发达的美国,这一特征早已实现,这种有别于日播剧的运作模式非常成熟,比如早些年的《24小时》、《越狱》、最近的《西部世界》等美剧都是采用周播的形式,一周播一集,受众具有绝对主导权,可以控制剧情的发展走向,内容完全服务于观众,而制作公司时刻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修改剧本,调整角色设定,为获得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保驾护航,这样强烈的互动也造就了周播剧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然而在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0年发布的《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总局令第63条)第三章审查和许可第十五条规定:“国产剧、合拍剧、引进剧实行内容审查和发行许可制度。未取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不得发行、播出和评奖。”周播剧只是伪周播的概念,所有的电视剧需要将成片交给广电总局审核,经过批准同意后才能播出,播出平台拿到的都是整部电视剧成片。以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周播剧《花千骨》为例,该剧开机时间是2014年的5月6日,于2014年的9月15日杀青,最终于2015年6月9日开播,一周播四集,一共播了十四周,这种形式只是做到了时间上的周播,所有内容早已提前制作完成。所以,这种制作流程失去了“边拍边播”的概念,缺少了与观众的互动,它也就丧失了周播剧的真正魅力。
  (三)播出时段的内忧外患
  由于黄金档依旧是各大卫视主要争夺的战场,所以22点的次黄金档目前已是周播剧主要的播出时间,这个时间段也有别于欧美、日本周播剧的黄金时间段。次黄金时间段打破传统观众看电视剧的习惯,由于生物钟的原因,会流失大部分的传统中老年观众,能守在电视机前的多以年轻观众为主,该时段通常会播出两集剧目,播完时间较晚,极大考验观众的耐心。另外,近几年视频网站的迅速崛起,具备各式形态的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输出能力,对优秀电视剧也是颇为青睐,这使得视频网站可以运用更多的资源优先获得周播剧的播映权,这种“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对电视平台尤其致命,势必会造成收视分流,收视率得不到保障。例如《老九门》在东方卫视首播当晚,爱奇艺平台一次上线六集,网络会员可以先睹为快,自然而然就不会与电视机进行定时“约会”了。
   二、我国周播剧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就现状来看,周播剧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尝试与创新,而周播剧作为需要本土化的新内容,它的成长必然有一定的过程。中国周播剧的发展虽然磕磕绊绊,但也显示出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播出周期长,相比黄金档电视剧题材更为广泛,其风格更为年轻化、时尚化,释放大IP商业的最佳选择,引发的话题讨论时间更久、发酵时间更充分。结合这些,周播剧在中国这块肥沃的电视剧土壤中,又该如何立足?现将提出四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必须提高周播剧的制作水平
  任何一部电视剧都必须有好故事,那么对于悬念要求高,故事性强的周播剧而言,好剧本更是重中之重。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才有可能吸引观众追剧的冲动,才能让观众像上瘾一样,不管播出的间隔时间多久,一周追着一周看,一年追着一年看!像美剧《权利的游戏》、《纸牌屋》无一不是好剧本的代表,每周的内容中既有一个总结,又有一个新的悬念延续,这才是具备吸引观众往下看的强烈特质。其次在题材方面,大IP的确有着先天优势,但不可盲目追随,周播剧题材不仅要能够吸引年轻观众,还要紧密联系社会话题,也可以反映家庭生活,适合各年龄层的受众观看。最后,制作流程与后期特技也有待提高。像美国Netflix公司,每个月都可以同时制作好几部新的电视剧,而目前我国电视剧制作通常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即使审查制度能够放开,可以去实现真正意义的周播,那又有几家公司有实力去制作播出呢?
  (二)准确定位观众,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我国有13.7亿人口,电视观众数量多,收视兴趣众口难调,准确定位目标受众也是周播剧成功的关键因素。周播剧题材广泛,编剧可以从性别、年龄等通过大数据来精分观众,以适合定位受众接受的叙事方式和拍摄角度进行创作加工,一开始就解决“拍给谁看的问题”,也有利于周播剧后期的宣传发酵。另外,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数观众早已养成晚间黄金时段的观剧习惯,对于一周延续性没那么强,又在次黄金时间段播出的周播剧,需要适应,需要改变收视习惯。合理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可以分析那些观众的收视喜好与习惯,也可以对次黄金时段受众的年龄群体进行深层研究,选择更为贴合自我平台受众的周播剧。还可以制定特殊剧场,如暑期档特别剧目、春节档特别剧目等,以此培养观众对平台的认知度和依赖性。在这方面,湖南卫视的几大剧场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忠实观众,其内容定位于年轻受众,该平台播出的《旋风少女2》在大IP霸屏,仙侠、玄幻层出不穷的时候表现不俗,以1.072%的收视赢得了市场与口碑,不外乎年轻观众收视习惯的形成,正好俘获了14岁到24岁观众的心,使得该剧故事更接地气也更接近那些观众的生活和情感。
  (三)编排与宣传的革新
  在影响收视的因素中,许多国外学者认为节目编排是最为重要的,可以为收视作出巨大贡献,所以以考量受众的收视习惯和需求为前提,在内容编排和宣传推广上多做文章也是周播剧成功的有利因素。从播出环境考虑,建议一些编排方式。1、一周播一两集的方式肯定行不通,国产周播剧集数较多,每周播出的内容少,播出时间长,自然会消磨观众热情,降低观众收看粘性,建议至少四集或以上较为合适。2、根据受众年龄,动态编排,调节周播集数。倘若周播剧内容主要定位年轻观众,每周播出集数少没有问题,年轻的观众记忆力强,了解剧情。相反,其内容主要定位年长观众,那么年长的观众更需要剧情的连贯性,播出中可以加入前情提要等内容帮助回忆剧情,每周播出的集数应该更多。3、播出中重视观众的反馈意见,简单调整情节发展、电视剧的长度,节奏的略微改变可以更为有效地吸引观众。说到编排,湖南卫视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它的剧场一直购买着独播剧,这种方式虽加大了购片成本,却减少了拼播的收视分流,也没有了协调播出档期的问题,于是就在剧目编排上有了自己独有的“牙齿排播”,这种以换挡剧来拉动接档剧宣传与收视的方式,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宣传方面,除了开播前的预热宣传,在播出中应更注重宣传策略。多方位全互动,可以运用事件营销,也可以寻找话题制造爆点,利用粉丝经济作文章,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加强剧情的记忆,对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其方式不仅运用自媒体、互动社区、手机APP等渠道,还要通过“接地气”的创意活动,让剧目的传播效果达到极致。电视台在宣传,互联网在宣传,明星在宣传,就连粉丝和观众自身也在宣传,实现人际传播效果。
  (四)行业主管部门需要营造周播剧的政策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其中第二个全面就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简政放权。如何让周播剧在我国繁荣,让主流卫视激发活力,需要的是党的方针政策,更需要国家广电总局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广大电视观众也十分期待具有新时代正能量的优秀电视节目不断涌现,以满足不同群体电视观众的需要。
  中国式周播剧是顺应市场的新型内容综合体,为几乎饱和的电视剧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它具备更多的功能和价值。周播剧的引入,一定要在题材设计、内容定位、制作风格等方面与电视台的传统办台优势、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纳入节目链与产业链双重视野中开始周播剧的创新生产,充分发挥其特性,进一步吸引与凝练受众,扩大品牌影响,积极把周播剧培育成为收视市场的有效增长点。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总编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