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提升广播重大主题报道两个效益的新尝试
——从系列精品化短音频节目看宣传模式创新

吕 岸

  宁波新闻广播是意识形态宣传上的主阵地,每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承担了大量宣传任务,为此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这些宣传任务大多以重大主题报道、重大新闻行动的方式来展开。尤其2017年又是政治活动的大年,宣传任务更加繁重。从年初的市党代会、年中的省党代会和四季度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我们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主题报道、系列报道、专栏专题和大型的新闻采访行动,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宣传任务,应该说在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但另一方面讲,最近几年媒体外部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创收渠道的日益窄化,加上集团内部考核机制的重重压力,也促使我们在完成宣传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创收渠道,创新创收方式,努力实现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的最大化和同步化。
  2017年下半年,我们启动了名为“系列精品化短音频”项目,尝试在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的同时,努力挖掘商业价值。
  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声音为触点,以融合传播为方向,创新打造声音产品,推进产品的服务化、精品化与产业化,使传统广播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进一步顺应新媒体、新技术的大背景,把移动互联网基因注入传统广播,确保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和生存权。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和碎片化传播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这一项目尝试用精品魅力声音去打动人心,触动心灵,全力探索符合宁波广播生态发展的融媒新模式。
  年初召开的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六化协同”战略。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在会后及时组织策划了“名城名都”系列的主题报道,并积极向有关部门进行推荐营销,开始了宣传模式的创新尝试,收获了一定的成果。从总体上来说,这几组以重大主题报道为主要内容的“短音频”有以下四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市场化运作、项目化运营
  
严格地说,这里说的市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只是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市场---就是政府部门或者是区域行政部门。重大主题报道的题材决定了报道方向以政府各个部门取得的新成就、新业绩为主要内容。近几年,传统媒体开辟了一个新的创收渠道,就是充分挖掘政府资源,以开展战略合作的方式取得双赢的局面,说白了就是媒体帮助政府部门做好宣传,树立部门正面形象,或者是成为百姓和政府部门沟通的渠道。有的平面媒体一年从政府部门开展的合作经费占到总体创收的一半以上,因此这一块的市场也是有很大的份额,值得好好去挖掘。正是因为潜力巨大,集团也有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个频率频道开展项目合作。
  2017年下半年,我们和先后和两个政府部门达成了合作意向,推出了《名城名都话交通》、《名城名都话产业》,合作部门分别是交通委和经信委,前者是因为交通系统诞生了第一位参加党的十九大基层代表,后者以全国智能制造2025试点现场会即将在宁波召开为契机,都在对外宣传上有一定的需求。随后我们又和北仑区委达成一致,推出了《名城名都话北仑》,成为第一组来自行政区域部门的“短音频”项目。
  万事开头难,这些政府部门更多的习惯于和平面媒体或者电视媒体开展合作,对于和广播声媒的合作相对比较陌生,我们在找准对方需求点上入手,制定了详细的合作方案及作品样带,赢得了他们的欣赏。
  项目招商成功之后,我们随即组建了开放内容生产团队,打破固有的部门界限,从各个部门抽调了优秀业务人才,组成了项目小组,尝试节目生产制作和运营项目制。由团队或项目组接受定制任务,详细了解用户需求,以采编、录音、制作、新媒体为主体任务分解落实各项指标,统一规范了产品的生产流程,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制作出独家定制的精品声音产品。团队统一设立节目监制、节目协调、节目审核以及采访、制作、播音、新媒体推送等岗位角色,这些项目小组成员不单单要完成本来的工作任务,也需要完成项目组的任务,对于项目组的任务工作量实行另外的绩效考核政策,大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二、个性化定制、系列化选题
  
个性化定制就是合作方全程介入产品生产过程,并将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字和图案等植入产品中。我们制作的“短音频”项目每一个系列都有合作方自己独有的片头,有的片头中还有部门负责人的声音元素。同时,在采制过程中,我们也随时和合作部门保持联系,稿件也尽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之后才开始播出。在公众号推送时,还配发了部门独有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突出了部门的印记。个性化定制不仅仅是卖产品,也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我们和合作部门经过充分的沟通,力求精而不单纯的求数量。我们通常会筛选这个部门主要工作的亮点,系统性、多元性选择报道重点,注重选择“上天入地”的题材:“上天”就是事关全市发展战略的重大题材和重大举措,“入地”就是事关百姓民生的新进展、新事物,再有就是有典型意义的先进人物。稿件在采写中要求见人见事见物,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讲故事、说人话”的方式做好这几组系列报道。比如在报道公共自行车建设时,我们就从一个自行车维修工人故事入手,来凸显公共自行车建设的新成就;再比如,我们对党的十九大代表陈霞娜的报道,就是从描写她车子上一个百宝箱开始,着眼于对细节的表现,生动反映她热心为乘客服务的品质。
  三、精致化制作、碎片化编排
  把作品变成为产品,必然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名城名都”系列在设计时,我们就提出了精致化制作的口号,力求向精品化靠拢。从制作精良的片头、到背景音乐的挑选、再到成为标版的结尾语,从形态包装上就不同于一般的录音报道。为了达到良好的播出效果,我们一个片头可以三易其稿,连夜赶工,为了挑选一段合适的音乐,我们专门叫来音乐节目主持人帮忙,直至挑出满意的音效,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在播音上,一个系列由同一个播音员进行播音,语调亲切自然,把播报变成讲述,娓娓道来,形成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板,同时我们还注重采用不同层次和不同特质的音响,先声夺人,使得重大主题报道的可听性大大增强。
  过去,我们采制的重大主题报道一般播出的窗口都是新闻节目,花了很大精力采制的稿件播出一次之后也就束之高阁。而同时,各档新闻节目中,许多主题报道的密集编排也让节目变得十分沉重。“短音频”节目推出后,我们借鉴了央广的《难忘的中国之声》的编排手法,采用了碎片化的编排,让稿件跳出新闻节目,放在节目和节目中间,作为小插件来处理节目的过渡,同时多次滚动编排的方式也让合作方满意。
  四、融合化传播、精准化推送
  
新媒体的诞生让传统广播的传播有了拓展空间。网络在线传播具有效果好、预算低、操作方便等优势,而且电子阅读和收听适合更多场景。这几组“短音频”节目在FM92广播频率首播后,第一时间跟进频率微信公众号及喜马拉雅APP等新媒体推广,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广播)+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网络推送(喜马拉雅)等相结合的立体传播体系。
  频率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除了音频产品之外,还配有文字和图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每一组的报道最后还用H5进行集中推送。合作方的网站和公众号也同时上线。
  与此同时,我们在新媒体节目推送时,特别强调“点对点”和“到达率”。通过新媒体推送方式把节目精准送达被报道、被采访对象和节目定制客户,让报道中的主人公作为二传手,作二次或多次传播,进一步扩大报道的影响力,提升媒体的知名度。无论是合作方还是报道中的主人公,都表示节目制作精良、可听性强,值得长久保存。
  新闻广播充分发挥专业主频率和规模生产能力的优势,打造大批优质的融媒体内容产品,通过集中整合融媒体人才力量,孵化媒体融合新产品,走出一条兼具舆论引导能力和具商业价值的音频产品开发之路。据统计,“短音频”节目推出之后,频率微信公众号的点击率和转发量几近翻番,同时,项目实施以来,频率来自政府部门的创收增长了200%,初步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两个效益的同步提升,也为宁波广电深化媒体融合深化转型探索新模式。

(作者单位:宁波新闻综合广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