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好广播对农普法节目的“三字经”

雷东荣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提上议程。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法治中国”,“普法中国”应先行,而“普法农村”应该是“普法中国”的重点之一。
  广播作为覆盖农村的主要媒体之一,在推进农村普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当季选题、历史资源、节目呈现、传媒路径四个方面,归纳了农村普法传播版的“三字经”,就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做好广播对农普法节目,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当季热门选题要“有时令”。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讲究时令季节和普遍意义,农耕经验也有口授心传的悠久历史,对普法节目的选题来说,这也很有借鉴意义。要筛选好对农普法节目的选题,同样需要做好当季选题契合农业生产的时令季节,历史选题要强策划重典型,努力挖掘新角度和典型意义,“陈酒品出新意境”。不管是当季选题和历史选题,都要加强策划谋篇,才能将对广播农普法节目做得接农村生产生活的地气,做成农民田间炕头的热门话题。
  今年5月份,丽水市大型问政节目《电视问政》曝光了青田县船寮镇存在的交通拥堵、脏乱差情况。针对船寮镇的现状,在丽水各个乡镇和农村引起强烈反响。6月23日,丽水绿色之声——送法下村大型活动,就抓住时机,以这一热门的问题,专门走进青田船寮镇开展了一场全方位的“农村普法送交规”活动。
  针对高温季节即将来临,容易发生驾驶员疲劳驾驶、重型车辆低速、雨天积水、节假日交通流量集中等当季的问题,五支普法小分队走进乡村文化礼堂、走进乡镇小学,将普法知识送村入户。当天,天虽然下着雨,但丝毫没有浇退当地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普法活动还通过“小手牵大手”,让交通法规传递到千家万户。
  二、历史资源使用要“古今通”。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源于生活,丰富生动,这些故事口口相传,历久弥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哲理和朴素的法治思想,是十分贴近群众的宝贵而丰富的普法资源。
  《检察日报》曾经报道,重庆市南岸区检察院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阳民间故事”作为普法载体,开展以“广阳民间故事之青少年法治故事大赛”为主题的普法进乡镇校园活动。南岸区检察院邀请了区委统战部、区教委、区文化委、广阳镇党委政府及6所中小学校的代表,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到东港学校,与300余名中小学生和60余名家长代表参加了活动。广阳镇东港学校的“广阳民间故事班”的同学们讲述了5个不同法治教育主题的普法故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阳民间故事”传承人也走上台,为大家讲述了精彩而又蕴含法治哲理的民间故事。这些群众参与又生动活泼的普法形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而且寓教于乐,用百姓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了预防犯罪的知识和理念。
  三、节目表达呈现要“强策划”。
  广播普法节目最终目的,是要把刚性的法律条款和高度抽象的法理精神,主要中广播的语言,准确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表述。因此,在广播对农普法节目应做到案例的案情叙述简洁易懂,案例的法理分析深刻透彻。
  农村怎样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如何把有关法规条例通俗易懂的传递给广大农民兄弟?丽水新农村广播的普法栏目《说法时间》策划了一档解读《浙江省消防条例》直播访谈节目,节目组专门邀请消防支队的负责人走进广播直播间,整个活动策划主线清晰,以案说法,并开展多平台互动。访谈过程中,消防支队的负责人和专家,详细解答了条例修改的内容和新增条款的有关情况,并结合身边的例子,就电动车违规停放、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车充电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以及电动车火灾预防、夏季消防安全常识、家庭防火注意事项等一系列市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平台等现场解答听众提问和咨询,开展线上线下讨论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
  广播普法节目要强化策划,重点是在普法活动、直播访谈、新闻采编、微文推送等等各类形式的普法知识传播中,讲好大故事、小故事和微故事,百变不离其宗,讲故事要做好三块工作:
  1.悬念全篇设置,情节层级推进。
  可用配音讲述、片花设计、现场音响等等手段,按故事讲述进程设置悬念,努力用声音营造可视可触身临其境的全维度信息场,从整体上把握好整个节目的节奏感和吸引力,实现节目的代入收听,场景的沉浸传播。
  2.法理条块分解,逻辑细节推理。
  故事的具体悬念、情节等设置,最终都是为讲解和阐释法理服务的,务必在整个节目中有意识做好各个法理的条块分解和逻辑细节推理设置,以理领事,以案说法,逻辑有序,层层推进。
  3.专家互动点评,主持整体综述。
  专家和主持人的点评讲述,是为了使广播对农普法节目实现典型意义的归纳,同时也通过这一个环节,实现嘉宾与听众、嘉宾与嘉宾、嘉宾与主持人之间的观点碰撞和讨论互动,最终实现故事涉及道德法律原则清晰、准确、完整的阐释。
  四、传播路径拓展要“三集纳”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对农普法传播提供了无限开阔的想象和实践空间。广播对农普法节目必须立足传统媒体优势强化专业精神,做细做精节目每个环节,在这个基础上,积极主动融入全媒体传播平台,拓展全媒体传播空间,重点应做好三个“集纳”打造三个基于全媒体移动转播大平台构建内的,以“微互联”为特色的移动传播小平台,实现农村普法传播的精准深度到达:
  1.集纳资讯素材,打造全媒体个性传播的“微普法故事平台”。
  广播对农普法节目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尺寸的“媒体融合平台”为资源库,找到适合当季传播的典型案例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新闻、资讯、案例等素材,重新整合编辑,裁剪出短小精悍,通俗不庸俗并适合“两微一端”移动互联传播的故事,每天在“故事微平台”上推送一到两款普法的“精品小食”。
  2. 集纳文化优势,打造全媒体活动展示的“微普法活动平台”。
  活动是拓展广播对农普法节目的重要路径。广播媒体要充分利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积极集纳适合广播及全媒体融合传播的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大舞台、村晚、农民书屋、文化走亲等农村主流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打造全天候的“微普法活动平台”,通过策划组织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普法文化节目展示、评选、交流,不断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达到潜移默化普法工作效果。
  3.集纳社会资源,打造全媒体温暖传播的“微普法服务平台”。
  广播对农普法节目在积极拓展故事、活动等传播空间的基础上,更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做有温度的媒体,承担起力所能及帮助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在与各个法律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资源优势,联通建立移动互联“微服务平台”,及时为需要法律支持和援助的群体提供有效的信息资讯、服务沟通和传播支持。

(作者单位:丽水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