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微广播剧的编剧技巧漫谈——写在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广播剧大赛开赛之际

董慧临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和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电台交通之声策划承办的“最多跑一次”全省新闻微广播剧(以下简称微剧)大赛,旨在通过新闻微剧的形式,集中表现全省各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涌现出来的生动感人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成果。
  新闻微剧,取材于真人真事,通过人物对话、音效设计、音乐烘托,把新闻故事中的某个核心场景逼真地再现出来。长度都在3-5分钟。
  由笔者担任总编导的百部新闻微剧《最美浙江人》取材于新世纪以来在浙江大地涌现出来的百名道德模范人物的真实事迹,每一个情节的表现都源于真实,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有据可查。
  值此“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开赛之际,笔者把《最美浙江人》的编剧技巧作一梳理,针对新闻微剧初学者容易遇到的几个问题,以实例形式提供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如何让平凡的新闻素材艺术地生动起来
  新闻写作,一般是“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而戏剧创作,讲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新闻微剧,既不能背离事实虚构情节,也不能抛弃戏剧效果,平铺直叙地表现。
  初学者,可以通过以下手法让新闻素材变得充满戏剧性。
  1、在平淡中找到风暴眼
  所谓风暴眼,就是在主人公人生波折的当口,比如大病来临时、天灾降临时……从中寻找普通事件里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不普通的意义。
  微剧《父老乡亲》(编剧梁惠东)是根据温州优秀村支书郑九万的先进事迹创作的。十多年前,一个尚未摆脱贫困的浙南山区小村,村支书的工作也不可能有多么轰轰烈烈、叱咤风云,大部分都是婆婆妈妈地帮左邻右舍调解矛盾、帮村里困难人群度过难关、帮求助者解决问题……也未必能找到极具典型性的事件来作为剧情的框架。这类素材往往让微剧创作者感到平淡无奇,难以编剧。在林林总总的普通事件中,唯有一点会导致不普通:人物关系。
  该微剧的风暴眼是:主人公突发疾病,村民们集体求助医院。
  如果生病者与村民关系紧张,那么,得不到及时帮助而导致死亡就成为不普通的事件;如果生病者与村民关系很好,得到大家热情帮助而从死亡线上救回一条命,就成为不普通事件。由此产生了戏剧基础。
  这是个逻辑的过程。这种逻辑关系用于微剧创作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事实上,也正是那次突发疾病,让浙江全省人民知道了这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村支书名字:郑九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2、在误导中营造剧情的跌宕起伏
  误会,是编织戏剧冲突常用手法,通过误会,把戏剧中人物和观众(听众)导向矛盾冲突的爆发点,从而产生较强的戏剧性。
  微剧《爱的公证》(根据湖州严根妹的事迹创作,编剧梁惠东)主人公要给丈夫活体捐肝,此事必须瞒着丈夫,但又必须经过公证,这就给误导提供了基础——不误导,戏不成是小事,捐肝不成才是大事。
  这里的误导是双重的,既是主人公对丈夫的误导,也是编剧对听众的误导。这样,才能保证不提早剧透,保证丈夫能被救治成功。
  我们来看看这部微剧是怎样一步步误导成功的。
  第一步:把捐肝行为误导到离婚思路上去——丈夫误以为是办离婚手续。
  第二步: 把离婚思路误导到急不可耐上去——丈夫误以为是妻子急着要离婚。
  第三步:把妻子的急不可耐误导到双方已经同意离婚上去——听众误以为丈夫也同意离婚了。
  以上三步误导,步步成功。但是,切记,微剧中的误导,不能是剧中人物的主观误导,否则,后面就不可能逆转,从而也就无法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怎么样算是可逆转的呢?那就是前面的误导,会有一个不合逻辑的漏洞。
  在这部微剧的误导中,离婚去公证处签字办证,不合逻辑。离婚应该去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处签字办理。这就为后面的剧情逆转做了合乎情理的伏笔。
  果然,戏在三步误导结束后,出现了大逆转——
  全 和:同志,不用看,我都清楚,以后,欠的债不用根妹负担 …… 
  公证员:欠债?公证书里没有这个内容。林全和,这是你老婆活体肝移植给你的公证书。 
  全 和:(惊)活体肝移植?(声颤)根妹,你捐肝给我? 
  至此,剧透完成,剧情逆转,正所谓一波三折!
  3、通过戏剧节奏的反差变化让剧情扣人心弦
  微剧虽然短小,但是节奏一定要有前后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有外在和内在的区分。作为听觉艺术的微剧,外在节奏的反差有快和慢、响和轻之分;内在节奏的反差有高和低、实和虚、硬和柔之分。
  微剧在谋篇布局时,可以选用上述其中一组反差关系的节奏来进行情节设置。
  我们以微剧《心肝宝贝》(根据衢州徐萌仙的事迹创作,编剧吕卉)中快慢变化作为节奏的最基本常态,进行简单类比,便于初学者借鉴。
  慢:身患绝症的孩子平静地走了,留下了遗愿。
  快:外公突然闯入病房,反对捐献孩子器官。
  慢:妈妈在孩子坟前的喃喃自语。
  跟以上快慢相对应的是:轻——响——轻。
  一部微剧的情节设置,具有这样的节奏反差变化,那么这部微剧就会突破平淡,显得生动。
  编剧吕卉在另一部微剧《海上救护神》(根据台州郭文标的事迹创作)运用了虚实变化的节奏对比同样扣紧了听众的心弦。
  这部微剧主人公的海上救人故事,都是在惊涛骇浪中发生的,这种场景,用视觉艺术去表现会有很强的冲击力,却是听觉艺术的弱项。
  编剧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既使得剧情有了节奏变化,又扬长避短,另辟了蹊径。
  编剧写到主人公不顾家属阻拦奋不顾身出海去救人后,先设置了这样一组音效——
  【开门走了】
  【音乐,狂风巨浪中,机帆船行驶声……
  接下来,编剧没有就着巨浪音效写海上救人的实景,而是笔锋一转,写了主人公的一段内心独白:
  郭文标:(独白)老婆啊,别怪我。我家里穷,13岁就摇着舢板船出海捕鱼。有一次遇到台风掉到海里,喝了一肚子咸水,差点见阎王。一个不认识的老渔民救了我,这让我记了三十年……
  如果把狂风巨浪当作实,那么,看不到摸不着的内心独白就是虚。这段几十秒的内心独白,避开了听觉艺术极其显弱的大场景极端天气的正面表现,点出了主人公一系列救人行为的缘由,营造了避实就虚、虚实相映、跌宕起伏的独特节奏,剧情也为之生动起来。
  二、如何让剧本“微”起来
  初学微剧创作,往往会篇幅超时。等到录音制作完毕再来删减,那就大动干戈了。所以,在编剧阶段,就要把控好篇幅。
  按常规来说,5分钟长度的微剧剧本文字量在800字-1200字之间。
  然而,新闻微剧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事实的长度无法随意删减。那该如何保证剧本之“微”呢?
  1、要从剧情结构上进行“微”处理
  以下三种微剧的结构手法可供借鉴:
  第一种是横截面结构手法:
  微剧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材:一个先进人物,一辈子做好人好事,事情都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春夜细雨润物无声的小事。选一件事情吧,虽然能够微起来,但都是琐碎的事情,不具有典型性;选几件事情吧,又觉得时间拉得太长,怕微不起来。这种题材,用横截面手法,就能得心应手地编出精彩。
  以微剧《快乐人生》(根据宁波朱治平的事迹创作,编剧曾红)为例。这部微剧中涉及主人公所做的好事有十三件之多。编剧把十三件事情都集中到一天里,其中,两件事情是实时描述:义务献血和帮刘阿婆调解家庭矛盾;两件事情作为实时描述的引子:给徒弟买年货和烧馄炖送刘阿婆;其他九件事情都是通过护士、徒弟口中一嘴带过。
  这样,既体现了主人公做好事的特点:都是婆婆妈妈小事。又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实质:热心。
  横截面结构手法所起的作用是:把琐碎嵌入集中里,在集中里编出精彩。
  微剧《捐肝前夜》(根据宁波林萍的事迹创作,编剧甘青广)也是运用了这样的结构手法。
  这个时间跨度长达半年的爱心故事,如何浓缩到一个场景一个时间段里讲述完成?编剧选取了一个矛盾相对集中的时刻:明天要去上海做捐肝手术了,今天晚上,捐肝者的老父亲突然来到了女儿家中表示反对,微剧,就此开场了。
  自己父亲的反对,尚在情理之中,而受捐者家属也提出了不愿意接受捐肝的请求,却是意料之外……编剧把主人公放在了内外矛盾夹击的当口,这,就有了人物性格和精神境界得以集中展示的极好机会。
  第二种是类似俄罗斯套娃的结构手法:
  一事一剧是微剧的结构特征。但是,一个让人崇敬的新闻人物,往往具有多件值得书写的事例,以揭示人物行为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如何解决这个剧情结构上的矛盾呢?
  微剧《后悔不后悔》(根据温州周震寰的事迹创作,编剧韩冰)在一个大事件中插入一个小事件,由此构成一部微剧。
  在这部微剧中,主人公火场救人是大事件,老板来看望受伤的主人公时,情不自禁地讲起了主人公拾金不昧的往事,这是小事件。这样,微剧的总体结构还是一件事情,如同俄罗斯套娃,大的套着小的。当然,对于以听觉为主的微剧来说,一般只能套两件事情,套多了听觉上是很难层层区分的。
  第三种是珍珠串线的结构手法:
  如果把新闻人物的高尚行为比作颗颗珍珠,那么,如何把珍珠在五分钟之内展现在听众面前呢?这就需要编剧从新闻素材中找到一根情节线。
台州道德模范梅光汗诚信还钱的事迹,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编剧林晨据此创作的微剧《生日礼物》通过主人公给外孙女送一份生日礼物这根情节线,把新闻素材浓缩进生日礼物中。而这份生日礼物,就是主人公几十年前记录下来、该一笔笔还别人钱的账本。
  当外孙女拿到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页页翻看、态度前后巨大变化时,账本里记载着的故事,也就顺其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2、用音效处理时空衔接
  语言、音乐、音效,是声音戏剧(广播剧、微剧)的三大要素。
  在传统广播剧的创作上,音效的首要作用是场景解释。然而,在微剧创作上,音效的场景解释作用退为次要,首要作用是时空衔接。这是很多初学微剧创作者极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微剧为了节省时间,一般是不用解说的。然而微剧中的时空跨度并不受限于篇幅,如果时空跨度大,就容易导致听众摸不着头脑,不知“今夕何夕”。因此,通过音效来表现时空变换,就成为微剧能“微”起来的重要保证。
  音效在微剧的时空衔接上,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切换。
  在微剧《一诺千金》(根据温州周跃南的事迹创作,编剧潘海琳)里,有多处运用音效完成时空切换的成功例子。比如,开场——
  周跃南:云生,我看你来了,带来了你生前最爱喝的杨梅酒。来,  先给你倒上一杯。
  【把酒倒在墓前】 
  陈云生:这是我妈做的吧?还是那个味道,难为你每年清明节都给我带来。 
  阴阳两界的切换,只用一个倒酒的音效就解决了,谁都听明白了,这是活着的战友在跟牺牲的战友之间的对话。
  下面这个过渡也是如此简洁明了——
  陈云生:咱妈还好吗? 
  周跃南:除了有些风湿,其他的都挺好的。前几天我还去看过她, 还让她答应我了一件事。 
  陈云生:哦,什么事?
  【云生家,鸡鸣狗叫】 
  周跃南:妈,我来了,看我给您拿什么来了。 
  妈 妈:哎哟,你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前几天刚送来电视,这又是 …… 
  几秒鸡鸣狗叫的音效,就切换到了主人公去看望战友母亲的场景中了。
  再看结尾——
  【激烈的炮火,一声炸弹巨响】 
  周跃南:云生!(哭)你醒醒,醒醒呀! 
  陈云生:(虚弱)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 
  周跃南:云生!
  【陈云生墓碑前,鸟鸣,音乐】 
  周跃南:一言为定! 
  陈云生:(混响)跃南,27 年了,我都看见了,看见了。
  【音乐渐隐。剧终】
  从当年炮火纷飞的战场,到若干年后的现在,编剧只用了一个鸟叫的音效做间隔,同步完成了时空的切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迅速切换,已不单单是为了节省时间,更是为了保证最后一句台词“27年了,我都看见了,看见了”的冲击力。至此,听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不再认定这是一部人鬼情未了式的微剧,而是把陈云生当做活在人间的一份子,他亲眼目睹了主人公所履行的诺言。这种审美上的潜移默化,是非常美妙的体验,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另一种是软叠。
  软叠,在电影、电视剧等里,就是把几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做淡进淡出并相互交叠的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广播剧里,软叠是通过音效来完成的。
  微剧《心中的阳光》(根据宁波徐祥青的事迹创作,编剧曾红)里的音效软叠手法就用得相当成功。
  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为了老人公益事业抱病参加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演出。于是,剧中就出现了电视录制现场的声音……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典型音乐】
  【“梦想秀”主持人周立波问“梦想”的一句话】 
  徐祥青:(加混响,模拟“梦想秀”的声场)我的梦想是在大徐村建一所“老人食堂”,让老人们一日三餐有温饱,手脚不便的也可以吃到送上门的热腾腾的饭菜。 
  【掌声。上述电视节目的声场由录制现场转成电视机里播出的声场,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转换,由徐祥青生前参与电视节目录制的时空转入张小丽在自己家中观看录像的时空】 
  小女孩:妈妈,你和外婆怎么老是重复看这一期《中国梦想秀》啊? 
  张小丽:宝贝,只有在这里面才能看到徐警官呀。 
  在上面这段戏中,第一次出现的电视节目声音,是现场录制的声音,我们感知到了主人公抱病参演的情况。电视节目声音继续。声场做了转换,由现场录制的清晰的声音转换成家庭收看时从电视机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这表明空间变了。
  这里有两个对位和不对位的巧妙运用,一个是电视节目流,依然正常流动,下句接上言,这是对位,没有时间的跨越或剪辑;而空间在时间不变的感觉中起了大的变化,辅以台词的补充,使得时间也有了大的变化,由主人公生前变化为死后。这种时空逻辑关系,既对位又不对位,恰好表达了时空的大变化。这种手法是非常精炼的,使得微剧的节奏变得快捷,毫不拖沓。
  在微剧《将心比心》(根据衢州汪南南的事迹创作,编剧吕卉)中,也有类似的软叠手法运用。
  盲人推拿师汪南南因为得了重病,想把预收的推拿费退还给大家——
  妈 妈:可你有 60 多个会员,要打 60 多个电话,吃不消啊。 
  汪南南:那,我用特制的语音手机群发短信吧 ……
  【抒情的音乐起,叠进城市的各种声音,汽车声,轮船声,广场舞《小苹果》歌声,电脑打字声,等等,各种声音之上凸现汪南南的画外音,仿佛回荡在城市上空】 
  汪南南:大家好,我是衢州凤起路上“南南盲人推拿店”的汪南南,因为我身体不好,不能做推拿了,店暂时关闭。办会员卡没做完的顾客,请联系我这个号码,把剩余的钱退给你们,谢谢大家。
  【音乐隐】
  这是一段有电影质感的微剧画面。电影电视的快速镜头效果是通过画面的减帧来达到的,微剧的快进效果是通过不同场景的典型音效叠加来达到的。
  3、让人物带戏上场
  新闻微剧,既要体现事件的因果关联,但又不能纯叙述性介绍,否则,微剧就难“微”了。因此,必须让剧中人物对白“带戏上场”。
  所谓“带戏上场”,是指微剧的头几句人物对白就一定要把人物职业、特征、开场以前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因,或者是果)、上场的任务、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交代清楚。
  微剧《叔叔,您叫什么?》(根据金华吴连表的事迹创作,编剧周娟)是在一个小学生求老师手机一用中开场的:
  “诗 曼:(吞吞吐吐)王老师,您 …… 您能再帮我打个电话给这个号码吗? 
  王老师:诗曼,今天你都让我帮你打了 5 次了,一直没人接啊。这是谁的手机号码? ”
  上面两句对白,交代了开场前已经发生的事情:该学生已经求老师打了5次电话均无人接听,因而成为剧中第六次拨打的起因,也勾起了听众的好奇:这电话主人怎么了?
  类似这样的开场,就是“带戏上场”。
  再比如《编外救灾队》(根据杭州李立兴的事迹创作,编剧郝佳音)一剧是这样开场的:
  【办公室,手机响】 
  李立兴:喂,阿昌啊。 
  阿 昌:(电话声)哎哟,李大厂长啊,你可算是开机了,我给你联系那张老板,昨天不是约好跟你签合同嘛,你忘啦?这可是你们公司从来没有的大单啊,人家那里可生气了。 
  李立兴:(不好意思)我救火去了。 
  阿 昌:又是救火。再怎么说也是你失约。这样吧,晚上我做东,江南渔村 208,你可得来啊。
  四句台词,20多秒,把人物的职业、身份、不务正业(救火)、即将完成的戏剧任务(签合同)、完成任务的困难(对方生气了)等等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了。
  三、如何设置微剧中的人物
  微剧中人物设置的关键是要有差异化。这是戏剧中人物设置的普遍要求,更是广播剧里对人物形象辨识度欠缺而提出的强化要求。
  1、不同人物音色设置要有差异化
  新闻微剧中的人物设置,一般以2-5人为宜,音色要差异化搭配,比如,主人公是男声,则配角尽可能设置女声;主人公是年轻人,则配角设为中年人或者老年人,这样,音色就不会混淆,人物形象也容易树立。
  2、同类型群体人物的形象刻画要有差异化
  新闻微剧中常常有同类型人物出现,这是新闻本身决定的。比如一起做好事的几个人。这就需要把人物形象进行差异化塑造。
  微剧《一家亲》(根据宁波包晓龙事迹创作,编剧潘海琳)中塑造了大灾面前热心助人的夫妻形象。他们的行动是一致的,都用爱心在洪水中搭建起了一座暖人的小屋,让市民们在危急困难时刻有了安心的地方。然而,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编剧做了区分:一个坚定,一个犹豫,戏,就来了。
  这样的夫妻人物差异化,绝不是编剧随意所为、为戏而戏,而是有着人物阅历差异所带来的合理性做坚实基础的。剧中主人公的一句台词巧妙点出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
  包 妻:看你的脚这 10 天都泡成啥样了,人家都晓得关门,咱们倒好,成了“救灾物资 发放点”了。 
  包晓龙:老婆,我当过兵,救灾哪一次不是军人冲在前。
  这部新闻微剧还用寥寥几句对白,塑造了社会上充满爱心的群体形象,并各具特色,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群体形象爱心行为产生的真实来源和时代特征:
  余老弟:(喘气)看见你家仓库进水了,我来给你搭把手。  包晓龙:(激动)真是太谢谢了。
  余老弟:远亲不如近邻嘛,是村长叫我来帮你的。
  ……
  男村民:老板,你是好样的,以后我就只买你家的东西了。 
  ……
  范大妈:等雨停了我就来还钱。 
  包晓龙:回去快换身衣服,小心着凉。小伙子,用你的竹筏送送大妈。 
  小伙子:好嘞,大妈,走吧。 
  ……
  包晓龙:老婆,我听村长说,那天余老弟为了帮我搬货,他自己的车被淹了都没顾得上。 
  3、同一人物的语言表现要有差异化
  微剧《巨款去了哪儿》(根据温州项新波的事迹创作,编剧郝佳音、王喆)里,编剧用快言和慢语展现了媳妇阿惠在不同情景下的语言差异化。
  对于丈夫,阿惠说话毫不掩饰:“你说!那 150 万你到底干什么啦?口口声声说回家给爸盖新楼房,也没见盖楼啊!150 万去哪了?你说,你是不是有小三了?”火药味扑面而来,一个心直口快毫无遮拦的村妇形象呼之欲出。
  对于丈夫的爸爸,阿惠说话就变得吞吞吐吐,欲说还休——
  父 亲:(开门)哟,阿惠来了,快进来。
  阿 惠:好久没回来看您了。 
  父 亲:(倒水)喝点水。阿惠啊,你怎么一个人来了?新波怎么没来? 
  阿 惠:(尴尬)嗯 …… 他生意忙,很忙。 
  父 亲:也是,新波多年打拼,才能在商场有一席之地。阿惠啊,你来有什么事吗? 
  阿 惠:(不好开口)爸 …… 我这次来,想问您个事。 
  父 亲:你说。 
  阿 惠:新波不是说要给您盖新楼房吗?老房子年头长了,我们也怕有什么危险,他一说这事,我特别支持,连着三年,每年他都拿50万回来。可…… 为什么您还没盖新楼啊? 
  本可以一步到位问个明白的,阿惠却兜起了圈子,不敢直言。同样一番意思,在不同人面前表达出来却大相径庭,前一个泼辣爽直,后一个弯弯绕圈,人物的形象就在语言的一疾一徐对比中丰满了起来。
  四、如何让微剧中的新闻人物更具感染力
  作为新闻微剧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打动人的力量。这样才能真正把人物树立起来。这也正是新闻微剧感染人的着力之处。
  以下是赋予微剧人物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几种手法:
  1、巧用道具来引发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微剧《种桃种李种春风》(根据宁波徐立科的事迹创作,编剧韩冰、吕卉)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山区小学的校长。
开场,校长女儿买了支钢笔送给爸爸。中场,钢笔跌落摔碎,校长病情突发,剧情急转。尾声,女儿把摔碎的钢笔重新粘好,恭恭敬敬放在了父亲的坟头。一支普通的钢笔,在短短的几分钟微剧中,完成了一次蝶变,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道具。
  2、用前后对比的细节来扩张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打动人的不是靠人物语言,更不是靠高大上的口号,而是靠人物行为的细节。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做,识人如此,塑造人物更是如此。这条艺术创作规律,在新闻微剧创作上尤显重要。
  微剧《每月1号》(根据舟山董忠岳的事迹创作,编剧郝佳音)讲述了一个欠债人还款的故事,剧中围绕汇款还钱设置了几个细节。每一个细节都起到了层层铺垫的作用。
  细节一:每个月的头一天老板必定来邮局汇款还钱。
  细节二:老板填写汇款单的手指都长满冻疮。
  细节三:老板每次汇款还钱都是小票子凑起来的。
  细节四:该剧前后出现了两次老板给女儿汇款,且对比强烈。第一次出现,理所当然地被邮局工作人员鄙视了一把:过年给女儿才汇100元?抠门的爹抠门的浙江小老板!第二次出现,是被债权人(给老板打工的人)逼着来给老板女儿汇款的。债权人不是来逼债,而是来逼欠债的老板给女儿汇款!因为债权人都于心不忍,被诚信老板艰难还钱行为所感动。这种对比是强烈的,也是直抵人心柔软处的。
  以上四个细节,层层推进,人物形象的感染力步步充实。
  3、用设扣解扣的方式来渲染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微剧《亮亮的秘密》(根据温州陈海林的事迹创作,编剧韩冰)一开场就是妈妈叱骂孩子捡棒冰纸。随着剧情的发展,听众就知道了妈妈发火事出有因:这熊孩子刚闯了祸,果然是捡棒冰纸引起的。最后得知,孩子捡棒冰纸是为了折叠千纸鹤去医院看望自己的救命恩人。
  捡棒冰纸成了戏剧动作上的扣,既解开了妈妈发火的原因,又解开了孩子去医院看救命恩人这一目的,还解开了孩子发生车祸的起因。
  4、用反衬手法来铺垫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一种是用主人公外形与内心的反衬来进行。比如微剧《管闲事的本能》(根据杭州金忠华的事迹创作,编剧陈敏)
  个子不高的主人公为了修店堂空调漏水,需要站在凳子上,从而引得旁人嘲笑:“这还要站凳子上啊,唉,你个子不高,闲事倒管得不少啊,哈哈哈。”
  个子不高,为后面突如其来的勇斗人高马大的行凶歹徒做了反衬,微剧的生活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
  另一种是用旁人的行为来为主人公进行反衬。
  在微剧《我有一个好儿媳》(根据杭州盛玉皎的事迹创作,编剧曾红)里,编剧用了两组反衬:儿媳妇待婆婆细心暖心,却毫无防备地被婆婆打了嘴巴,这是家门内的反衬;邻居的儿媳妇为了照顾公公,俩夫妻吵翻了天,这是家门外的反衬。就在这门内门外的反衬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主人公传统美德的感人力量。
  5、用最后揭晓的方式来爆发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微剧《紧急出发》(根据温州毛陈冰的事迹创作,编剧陈敏)就是憋到最后一句台词的最后一个词汇,才说出这部剧的核心情节的触发点,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
  这部剧的触发点就是因为主人公有“熊猫血”。这个词语只要一旦出现,那么听众就会把所有的剧情都能想象出来,使感染力失去了加压积攒的过程,也就减弱了感染力。因为生活中这样的救人事例和关于“熊猫血”的常识早就耳熟能详。
  一般的编剧很有可能把这个剧情触发点在开头就剧透了,似乎觉得这样才能让主人公的救人义举有因可寻。也有一种可能,是在剧中把这个触发点揭示出来,然后下面进一步加大献血路途的艰难……
  编剧陈敏不是这样处理,而是丝毫不透露,一直憋着……在寝室里有同学怀疑主人公慌慌张张外出时,憋着;在上海机场工作人员因航班即将起飞而拦住主人公时,憋着;到达贵州与志愿者见面时,憋着,到了医院完成救人义举了,还憋着;当然,这个憋着,是增强人物形象感染力的编剧手法,而不是说主人公瞒着医院。事实上,在机场被拦时,就已经告知实情而赢得了机场的特殊帮助,只是编剧在台词中不写而已。最后,产妇救活了,作为主人公的戏剧任务完成了,才通过借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把剧情触发点揭示了出来:“妈妈,女儿要谢谢你,因为是你遗传给了我这么稀有的“熊猫血”——ABRH阴性血型。”
  “血型”二字话音未落,微剧就结束了。正是这一瞬间,听众打转的泪水夺眶而出!
  一路憋着不说,等说出来的时候也就成为了撞击心灵的强大力量。
  新闻微剧丰富了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段。无论是2015年浙江电台交通之声率先创作的百部微剧《最美浙江人》,还是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新闻系列微剧《遇见海昏侯》、福建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百部微剧《最美福建人》、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感动湖北人物》,2017年安徽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安徽好人》和陕西渭南电台创作的《渭南标杆人物》,乃至2018年“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都说明,微剧在新闻事件、尤其是先进人物报道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作者单位:浙江电台交通之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