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农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魏 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从2004年开始,我国已经连续十四年发布以“三农”位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重中之重”的地位。电视对农节目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笔者有幸成为了其中一份子,现结合过往经历,谈谈对农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一、紧密围绕“三农”,以农为本,提供针对性服务。
  作为农业节目的主持人,大多面对的是农民。首先就是要知农,在表现形式上,无论是解说、采访还是主持的串联都要求通俗、客观、贴近。除此之外农业节目主持人还要具有涉农领域的基本知识储备。
  在对农节目中,创新农业节目形式,主持人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电视对农节目的受众主要是一线农民、农场主、农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涉农专业人员,而其中以农民观众为主体,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表达就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在做对农节目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的声画结合,而是要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用说话的方式娓娓道来,可以在节目中设计一些环节,让农民参与进来,呈现出双向式的、互动性的节目形式。比如我们有一期《三江两岸》节目,说的是新市村的一位挖藕人叶润祥,主持人跟着叶润祥一起下到荷塘,亲自体验了一下挖藕的过程,叶润祥一边解说他的挖藕经历,一边指导主持人挖藕,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位普通的挖藕人真实地体现了出来。主持人和叶润祥现场挖藕的画面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表现力。主持人出境体验能增强信任感,也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但是出境体验也要张弛有度,不能装傻充愣也不能假装无知,适度体验,才会有理有节有品位。
  二、注重时效性,确保节目的实用性。
  对农电视节目特别注重实用技术,在节目中要进行技术推广,比如种植、养殖技术等,不能泛泛而谈,只有俯下身走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办出农民需要的节目,才能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对农节目的时效性与普通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不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农业生产是有条不紊进行的,但是农业生产和外界环境的关系紧密,比如水稻能否高产,就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
  对农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一名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还应该具有涉农领域的基本知识储备和素质,熟悉“三农”,这是做好农业科普类宣传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这里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比如农民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农业发展、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等。要想把节目办好,主持人首先是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要把党的政策宣传解读到位,同时带给受众特定的知识和信息。要在了解本地的地方特点后,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生产生活信息和经验,引导农民选择农业项目,增收致富。
  三、把农民当朋友,真诚地为农民服务。
  做农业节目要走进农村,跟农民朋友打成一片,知农民所需,愁农民所愁。对农主持人起到的是连接城乡之间的“牵线搭桥”作用,让城里人也喜欢这个节目,让市民关注“三农”的现状,这样也有利于在农村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2016年7月份开始,我们三江两岸节目组推出自“自卖场”板块,主持人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农户产品质量、了解农户需求,不单单是产品种的好,更要销得好。通过我们三江两岸这个节目窗口来推销农户的农产品。
  以卖瓜为例,三都镇凤凰村村民何文宝夫妇2017年第一年试种山地西瓜,种有30多亩。因今年夏季炎热瓜田干旱,瓜田内供水有限,急需卖掉田间已成熟的西瓜。主持人在采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利用农家自卖场板块积极帮助何文宝卖瓜。主持人和何文宝站在一起,为他的西瓜吆喝,在电视上发出购买邀约,之后通过微信平台进行购买预定及售后服务,让西瓜做到当天采摘当天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保证了西瓜的新鲜度和最好的口感,得到了电视消费者的认可。何文宝的西瓜以一天销售1000斤的速度,在两天内就销售一空,且供不应求,这让他大大提升了来年种瓜的信心。在新安江的电视观众则表示,过去只能在新安江买到外地西瓜和更楼麒麟瓜,通过节目,吃到了新鲜三都高山种植的土山地瓜,很难得,期待本栏目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信息。
  所以,主持人要以真诚的态度、真心的为农民服务,才能够赢得观众的信任。      

(作者单位:建德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