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展行业新风 架沟通桥梁——普陀广播电台《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栏目的思考

李 丽

  《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是一档由普陀区委宣传部和纪委牵头,普陀电台主办的广播栏目。该栏目是普陀区推进“2016年度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科室)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周五上午8点到9点直播时段,创建满意科室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在线受理群众、企业咨询及举报投诉,及时反馈处理意见。节目开播后,收听率迅速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档舆论监督节目,普陀电台《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栏目的生机与活力在于创新舆论监督中提升服务功能,针对性地抓住“民生”这一社会关注焦点,把视线聚焦到政府部门如何更好地为民服务上来。请全区基层业务科室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在电波中接受市民投诉和咨询,倾听百姓呼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疑难,使广播成为政府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零距离交流的平台,寻求到了舆论监督和政府职能和谐的沟通渠道,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实时互动 突破了传统采访模式
  传统的采编播模式下开展舆论监督,栏目组对于听众提出的问题,先与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电话联系,看对方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录音,不愿录音的就需要在问题处理后给出书面情况说明。通常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接受采访录音的,只能通过栏目组把问题处理情况告知听众,如果听众不满意处理结果,栏目组只能再次联系相关部门。这样往往听众不满意,媒体还嫌烦,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更谈不上最大限度发挥广播舆论监督作用。针对上述情况,《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栏目从模式上突破,变被动为主动,把相关部门嘉宾请到直播间,通过电波与听众实时互动。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听众通过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新媒体和热线电话提出问题,嘉宾在直播间内实时回答,如此主持人不再是传声筒,干群直接对接,提升了问题处理效率。术业有专攻,对于听众提出的一些专业性强的问题,被参访者也能给出专业答复意见。
  例如2016年7月29日的节目,走进直播间的嘉宾是普陀区教育局的科室负责人,当时就有听众通过微信平台提出了“不合法的校外补习班依旧存在,教育局为什么不整顿?”的犀利问题,时任普陀区教育局政工科副科长宋勇敏通过解释校外培训机构的从属问题,也指出“不合法的校外补习班在教育局的管辖范围之外,但是只要是普陀区教育局管辖范围内的违规补课,一旦发现,从严处理“的明确答复,这样被参访者必须面对面回答百姓提问,无法推诿,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监督,使节目更具可听性。
  又例如2017年4月7日的节目,嘉宾是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在节目中,有听众打进热线投诉“沈家门东河市场周边有很多流动摊和越门经营,为何总是管不好?”,时任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成钢从形成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难点等方面向听众做了详细解释,并承诺“会继续投入力量,克服难点、力争解决问题,并在节目中公布举报热线,如果群众发现违规行为,可拨打举报电话,工作人员会迅速赶到现场处理”。回答的很实在,得到听众的理解和认可,通过收听直播有效缓解了城管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二、搭建平台 促进了干群关系和谐
  舆论监督是广播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施监督,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化解社会矛盾。但舆论监督不等于批评与曝光,不是说一味地报道负面新闻就是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目前,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似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于批评与曝光,而忽视了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激发人们的活力与信心,因此,作为一档舆论监督节目,《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既反映问题、监督部门,更致力于在政府部门与百姓间搭建沟通桥梁、理解纽带,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例如2017年6月2日的节目,嘉宾为虾峙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节目中,时任虾峙镇村镇办主任胡文达就虾峙镇“三改一拆”工作开展情况和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指出“拆违既是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打造宜居城市的需要,也是释放城市空间资源、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需要。只有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才能吸引各方目光聚焦,为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基础”。听众纷纷在微信平台留言表示理解和赞同。
  从2016年7月15日至今,“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已播出41期,参与局办单位50余个,因为直播间环境所限,每期节目嘉宾人数最多不能超过5人,所以直接进入直播间参与直播的带队领导及基层站所(科室)负责人200余人,还有很多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等在导播间间接参与节目。节目中解答微信、热线、主持人提问870多个,内容涉及百姓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每一期节目都有普陀区纪委的一名干部跟机,为当期节目结束之后听众相关问题反馈、回复和督办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支持。因为直播节目时间只有1小时,很多节目当中来不及或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栏目组汇编好一式两份,发给相关职能部门和普陀区纪委,下一期节目一开始就会对上期节目遗留问题进行答复。浙江日报还在2016年9月18日刊登《普陀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  现场答疑解惑》一文,高度评价节目取得的社会效益。
  三、 精心策划 提高了节目可听性
  《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作为普陀人民广播电台建台以来推出的第一档舆论监督栏目,每周五上午8点到9点直播时段,创建满意科室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在线受理群众、企业咨询及举报投诉,及时反馈处理意见。在每期节目播出前一个星期,栏目组把将要做嘉宾的部门提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进行预告,提醒听众整理好自己想要咨询的问题或者想要投诉的事项,可以提前通过微信留言的方式告知栏目组,也可以选择在节目直播时段通过微信留言或热线电话进行咨询和投诉。把咨询投诉的时间轴从1个小时拉长为一个星期,让听众能有跟多时间和机会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
  收到问题后,栏目组也能提前联系相关部门,使他们有所准备,能更好的满足听众咨询、投诉的需要。
  例如2017年9月8日的节目,嘉宾为普陀区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在节目播出前3天,有听众在微信平台留言反映“他是一名年纪大的低保户,他现在的低保金是500元,为什么有些人是664元比他高呢?同样是低保户怎么会有高低之分?”,栏目组将此问题告知普陀区民政局相关部门,时任普陀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李海琦在节目直播现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从何种情况之下可以申请低保户、低保户低保金的标准和渔业低保和农业低保有何区别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既回答了听众问题,又进行了政策宣传,丰富节目内容,获得了听众的认可。
  《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把相关部门负责人请进直播间,直接与人民群众对话,倾听群众的声音,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是政府权力在监督中运行,许多单位也通过《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把本单位的一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市民,方便了工作,也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互动局面。
  《百名科长走进直播间》作为普陀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建台以来第一档舆论监督栏目,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提升了广播舆论监督的社会服务功能,适应新形势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听众的需求,可以说提高了广播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普陀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