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党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弊端和对策

陈伟骏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党建电视宣传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如中组部和山东卫视合办的《共产党员》栏目、浙江省委组织部和浙江广电集团共同主办的浙江党建电视平台、山东的青岛电视台党建频道、浙江温州的瓯海先锋频道等等,至于县市区各级电视台开办的党建电视栏目更是数量众多。在这些党建电视宣传平台和栏目中,电视新闻报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呈现形式。
  党建电视新闻报道聚焦党建资讯热点,在传递党的声音,巩固主流舆论阵地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党建电视新闻在长期的报道过程中也形成了固有的内容和格式,如在内容选择、新闻排播顺序、领导的播出排位顺序乃至镜头使用规范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党性属性。制作者如果仅关注这一党性属性如何在党建电视新闻中体现的话,则很容易产生党建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两个主要弊端:
  其一、形式呆板。领导讲话、重要会议、政策实施、精神宣讲等文稿的固定格式基本上都采用模仿各地《新闻联播》的套路。比如2012年5月29日《党建播报》播出的《王辉忠给基层党组织书记上特殊党课》,新闻结构是什么时间,谁主持,干什么,领导强调和指出,其他哪些领导出席了。在电视画面拍摄上固定为:大全景进入,领导画面,听众画面,大全景切出。
  其二、文字刻板。由于带有较强的政治性,一般的党建电视新闻除了要求文字准确精炼、画面考究到位之外,稿件的措辞也相对固定,同时领导职务、会议内容、文件标题等一些硬性的信息必须加入其中。这就导致一条新闻缺少鲜活的气息,内容看上去有点干巴巴的,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二次创新的空间也非常小。
  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党建电视新闻内在的党性属性和传播属性是一个彼此动态调整的过程,共同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传播语系。一方面要保证公众媒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主流舆论引导上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党建电视新闻的品质提升,虽然不能改变党建电视新闻的主体要素,但是却可以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
  1、紧扣中心,把热点新闻做出热度。
  一般情况下,一些党的重要会议、涉及党建重要的领导活动等新闻是党建电视新闻报道的“规定动作”,是属于必须报道的内容,相对于一般的社会新闻报道来说,无论是可看性还是吸引力都较差。然而,这类新闻也毫无疑问是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最大的热点,除了准确把握好会议的主旨主题报道和会议全程的信息发布之外,可以通过大量的自主策划报道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心,把热点新闻做出热度。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召开前后,《党建播报》栏目在常规报道党代会全过程之外,还从不同角度策划推出了多组系列主题报道。一篇篇报道通过观察记录基层党代表们的调研过程,既让观众了解到党代表的日常工作,也通过党代表准备的提案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党代会的意义,拉近心理距离,提升新闻热点关注度。此外,还推出了“喜迎党代会  寻找浙江之最”等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富有浙江产业特点的特色村、特色行业在过去五年发生的巨变,展现浙江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喜迎党代会,迎接新发展的喜悦心情,进一步烘托大会召开前的热烈气氛。在党代会召开之后,又连续推出《党代表宣讲党代会》系列主题报道,通过报道各领域党代表宣讲党代会精神,对党代会的重要信息进行了系统梳理,也延续了“后党代会”时期新闻报道的热度。
  2、聚焦基层,让身边的榜样有温度。
  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我们的党建电视新闻报道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基层的视角。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树“身边的榜样”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身边的榜样,可亲、可学、可信,平凡中散发出无穷魅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生动,一定程度上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更能鼓舞人和带动人。注重发挥其正面影响力,可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其精神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力量。比如在《党建播报》栏目中就常年开设“党员故事”版块,不定期开设“闪光言行”版块,数年来,大量报道一线基层党员各类感人事迹和闪光言行,起到的效果非常好。如“党员故事”版块2012年10月23日播出的《海宁:84岁老党员李莲根的遗愿》,讲述了老党员李莲根在“身后事”上的高风亮节——捐献遗体和缴纳最后一笔1.5万元党费,事迹非常感人,报道播出后关注度也很高。
  3、重视细节,增加新闻报道的厚度。
  一篇党建电视新闻是否有细节,细节是否能表达主题,细节是否感人,成为是否精彩的一个评价标准。因此,记者在选材、构思、布局谋篇之外,还要投入精力考虑如何挖掘细节。2012年5月26日,《党建播报》中播出了新闻《打造阳光组工  省委组织部举办开放日活动》,从当时担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蔡齐同志亲自当“向导”开始,记录了来自基层的代表们跟随部长参观省委组织部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办公室的过程。走进部长和几位副部长的办公室,一张书桌、一张沙发、两排书柜……不少基层代表见到不大的办公室里简朴的陈设时都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随后的采访中,有一位原先准备花数百万重建村部办公楼的村党支部书记动情地说:“这值得我们反思,钱应该花在更要紧的民生事上。”通过镜头抓取基层代表参观过程中的细节表情,结合参观过程中的及时采访,让打造“阳光组工”这一主题更加突出的同时,也赋予了这条新闻更多的意义,让人有所回味和启发。
  4、拓宽视野,扩展新闻题材的宽度。
  不少人,甚至一些做党建电视节目的媒体人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党建电视新闻简单地理解成“来自组织部门的新闻”,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也是武断的,既不符合我们党对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阐述,也不适合党建宣传的实际需要。事实上,党建新闻的来源除了组织系统之外,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也至少应该包括党的宣传部门、统战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直属机关党委等,从更广义的角度则可以把党领导下的各项具体工作都纳入党建电视新闻报道的范畴,如人才工作、两新企业的党建工作、民营医院学校的党建工作、机关效能督查等。在这样海量的题材中,如何主动策划,在日常节目中推陈出新,提高党建电视新闻的可看性和信息量才是最重要的。《党建播报》栏目曾推出一组系列报道《毕业这十年》在这方面做了探索,一开始是报道了一名党员消防队员从业十年,穿越火线的故事。栏目组敏锐地意识到,类似的毕业十年的党员同志在各行各业都不少,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走出校门这十年中,经历了各种社会生活的摸索,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经历,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见证,因此策划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如《这十年  公益路上我收获爱心》、《这十年 做一名大学生农民很值得》、《这十年 我见证了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等等,这些报道来自每一个党员个体的感受,它是鲜活而有温度的,体现了我们时代的脉搏和生活的气息。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如何坚守主流舆论阵地,发挥好喉舌作用,并且取得更好的进步发展空间,这需要在坚持党建电视新闻节目明确的主题和政策方针宣传要求的情况下,更好地适应受众群体的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尤其要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媒体宣传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方式、深耕内容、提高质量,以达到有效传播和宣传党建思想为目的,让党建电视新闻更有热度、温度和深度。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