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战略与媒体传播策略分析——以浙江卫视新闻传播为例

高晨妍

  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公布。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确立乡村振兴战略 “四梁八柱”,开启了“三农”新篇章。中央一号文件贯彻十九大精神,立足于我国国情、农情,从实际出发、深度为民着想,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形势和需求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三农”发展的重要论述,他主持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等一系列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文件,亲自部署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直接推了动浙江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制度框架的构建和完善,使浙江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走在了全国前列。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诞生地,“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体现之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努力传播、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把浙江打造成践行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遣队、排头兵,这是全省上下政府与百姓的共同心声。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浙江卫视作为一家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省级主流电视媒体,传播好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好浙江创新与实践的典型,为党和政府的政策鼓与呼,这是卫视应当担起的职责与使命。如何在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做好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报道,浙江卫视做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一、浙江卫视积极承担主流媒体的职责与使命,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抓好宣传主阵地,打好主动仗。
  
主流媒体一般是指那些具备一定规模、获得社会一致认可,并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主流媒体不仅在信息发布方面具有权威性,而且受众面广、影响力大,这为党和国家政策有效传播提供了客观保障。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为代表的中央级新闻媒体和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党报、电视台、电台为代表的区域性媒体是中国主流媒体的典型代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后,浙江卫视积极承担主流媒体的职责与使命,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紧抓住《浙江新闻联播》、《今日评说》这两档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栏目,在充分发挥两档栏目各自宣传特色的前提下,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节目与线下活动互动共同奏响“三农”改革的主旋律。《浙江新闻联播》是浙江卫视以时政新闻为主干的综合性新闻栏目,也是浙江电视频道最重要的一档新闻栏目。栏目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变革,弘扬浙江精神,权威全面及时展现浙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浙江新闻联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报道高度重视,谋篇布局制定了年度、季度、月度及日常宣传报道计划,多形态、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出了一系列有关乡村振兴的动态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联播记者蹲点调查等。2月10《浙江新闻联播》播出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浙江:发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报道。节目以金华市金东区渔歌小镇将鲜花种植与花品加工、展销及特色观光旅游多种业态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例,报道了浙江坚定不移实践“两山”理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着力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特点。联播记者蹲点报道《鲁家村的振兴路——一个村庄的七年之变》四篇系列调查报道反映了安吉县鲁家村怎样从七年前的落后薄弱村,七年后,一跃成为全国的样板村,分析了鲁家村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总结了它的探索和实践给浙江乡村振兴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据统计,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以来,《浙江新闻联播》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类报道已经超过了上百篇。《今日评说》是浙江卫视另一档王牌新闻节目,节目定位“政策解读、权威观点、百姓关注、热点评说“。1月9日《今日评说》以”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带头人”为题,对话浙江省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的领头雁问题;2月6日《今日评说》主持人对话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柄生,就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所释放的“三农”改革信号以及未来浙江省乡村振兴如何再发力与两位重量级农业政策专家进行分析与探讨。4月23《今日评说》对话浙江省农办副主任蒋伟峰,就浙江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进行政策分析与解读,对五年后浙江乡村振兴实施后的社会图景进行了描绘。
  二、在传播内容上,浙江卫视围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五字”文章,突显浙江样本、浙江经验。
  浙江是习近平关于“三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自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浙江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使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选取典型,深挖细节,围绕浙江大地农村产业如何做“强”、乡村环境如何变“美”、乡风文明如何做“淳”、乡村治理如何保“安”、农民增收如何创“富”推出多个系列主题报道和特别策划。例如针对农村产业如何做“强“,《浙江新闻联播》推出了系列报道:“花海经济”如何常开常艳?联播记者通过对天台县雷锋乡里良村、开化县长虹乡桃源、诸暨市东白湖镇陈蔡村、衢州市柯城区荆溪村、泰顺县荣西村、青田县小舟山油菜花基地等十多个乡村的蹲点,围绕乡村观光旅游、全域旅游、用互联网+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创意经济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调查,以《“花海经济”如何常开常艳》为题完成三篇系列主题调查报道。第一篇:  串珠成链 抱团发展;第二篇“鲜花+ 做大做长产业链;第三篇:花海经济”向文化创意要“红利“。三篇新闻报道用生动、详实的案例研究,层层递进的逻辑分析,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报道了浙江农村产业如何做好转型升级。例如针对农民增收如何创“富“,《浙江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了衢州山区蛟垄村用板栗树树干培育铁皮石斛”老树“发”新芽“的故事。蛟垄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衢州山区,交通不便,村民们守着300多亩板栗林靠天吃饭。单一的经营模式,曾让蛟垄村的村集体收入一直停留在3、4万元左右。如何找到发展的突破口,摘掉薄弱村的帽子?这几年,是农业科技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希望。农业专家发现高价值经济作物铁皮石斛苗的培育可以与这些有百年树龄的板栗树结合。把石斛苗种在板栗树上,不洒农药化肥,完全靠树木本身的养分滋养,能长出高品质的野生石斛。科技帮扶让老树发出新芽,一度面临被砍的板栗林,转眼间成了蛟垄村的“摇钱树”。目前,村里首批25户低收入家庭参与了铁皮石斛的合作种植,预计三年内每户可分红17000多。 针对浙江乡村治理如何保”安“,2月6日,《浙江新闻联播》采制了”宁海首创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节目报道了宁海着眼于农村小微权力的规范使用,通过晒出新家底、明确分内事,让村老百姓明白,教村干部清白,给全国村级廉政治理树立了范本;针对乡村环境如何变“美”,《浙江新闻联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了一组系列报道,《安吉余村:践行“两山理论”十二载  绿色发展路越走越宽广》,《淳安下姜村: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小康谱新曲》,通过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这几年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浙江农村如何践行生态文明。
  三、在传播的格局上,浙江卫视主动设置传播议题与载体,与央视及地、市媒体联动,与新媒体互动,提高传播的影响力。
  2017年起,浙江卫视对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持续高度关注,并主动设置传播议题与载体,打好宣传主动仗,彰显主流媒体的前瞻性和责任担当。
  1、策划、制作了大型政论片《大地的回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安吉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来到余村考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0多年来,浙江坚持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让安吉余村这个小山村实现了“蝶变”式的飞跃。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以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要求,组织精兵强将,历时数月,采制完成16部画面精美、评述到位、思想深邃的高质量政论片。《大地的回响》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2、参与策划、拍摄、制作了由中宣部理论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摄制的通俗理论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二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该节目共分六期,节目内容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主线,邀请全国知名“三农”专家走入美丽乡村,通过嘉宾解读、互动问答、典型展示等方式,让乡村振兴战略讲得明、听得懂、可感知、有味道。六集节目分别选取浙江淳安下姜村、安吉鲁家村、龙泉溪头村、嘉善缪家村、诸暨栎桥村、奉化滕头村作为录制场地,邀请全国十多个典型乡村代表作现场交流,全景展现我国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美好愿景,激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振奋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热情和干劲。《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节目,今年3月,在央视新闻频道、浙江卫视晚间黄金时间隆重播出。人民网、新华网、新蓝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3、做好一年一度由浙江广电集团主办的”金牛“奖颁奖典礼的筹备与宣传。在今年1月举办的“金牛奖”颁奖典礼上,主办方改变了往届“金牛奖”对获奖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称呼,首次以”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称号把奖颁给为“三农”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代表。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戏好要靠唱戏人,兴村就要先兴人,乡村振兴从“人”开始。
  四、在传播技巧上,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生动、鲜活的实例讲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浙江故事“。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报道技巧上,浙江卫视对采编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拒绝”两张皮“,拒绝文件化语言,拒绝事例拼凑,要求在主题报道中见人见事见精神,学会讲故事。在频道严格要求下,一大批生动、鲜活,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高质量新闻报道涌现出来,讲好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浙江故事“。联播蹲点调查报道《东炉村西炉村“摘帽”记》,讲述的是永嘉县鹤盛镇的两个相邻村,命运相似,曾经都饱受村集体经济薄弱之苦。两个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学习又暗中较劲,经过全体村民努力,最后双双摘掉薄弱村帽子的故事。报道接地气、贴生活、有温度,很容易被观众接受。联播新闻报道《安吉大竹园村:61幢新房见证“美丽”的幸福》说的是安吉县大竹园村,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只靠“竹子”为生的经济薄弱村,经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竹园村美民富已经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今年,村里新建的61幢楼房也将迎来村民的入住。这些新房见证了农村改革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也见证了近2000位村民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卫视特别策划《乡村振兴青年说》,聚焦那些投身”三农事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年轻人。例如中国美院毕业生余家富告别城市,结缘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泰安村,从事乡村民宿开发。《“田野”里来了一群农创客》讲述农博会上一批年轻的农创客们带来了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庆渔堂农业科技创始人沈杰,博士后回到家乡,以物联网与大数据为基础,打造科技养殖管家服务,推动渔业产业链全面升级;余杭青年农创客韩立平积极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发展高效农业等一系列报道。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日报》专题点评《浙江卫视新闻》,认为“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推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来自蹲点一线的报道”、“春天的答卷”多个系列报道和特别策划,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选取典型,深挖细节,放眼春天里的浙江大地新气象,聚焦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和改革发展最新进展,展示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在新时代迈出的坚实步伐,诠释普通人的奋斗人生,颂扬奋斗者的价值追求。新闻节目为新时代发声,为奋斗者喝彩,受到各界好评。多篇报道还同步推出新媒体短视频,进一步扩大报道传播力。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