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两点论”

何 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心语》中,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经常通过相对应的一组事物来阐述自己的执政思想。他经常教育浙江各级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坚持唯物论,使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找平衡点,不能顾此失彼,不能绝对化。“两点论”的辩证法,在《之江新语》中出现多处:如《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平安”,不要“平庸”》,《“潜绩”与“显绩”》等。“两点论”的辩证法,是客观看待矛盾,解决发展过程中复杂问题的思想武器。特别是2017年以来,全国各级电视媒体围绕党的十九大等重大主题,结合实际,精心策划,组合出拳,融合传播,不断进行理念和实践的创新突破,实现了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三统一”,达到了重大主题报道宣传的新高度。在重大主题报道实务中,我们发现,“两点论”正成为最有效的创新思维和方法,辩证把握“两点”关系,客观认识“两点”规律,真正实现“两点”平衡,以“两点论”为指引,可以实现重大主题报道的贴地飞行和软硬结合,从而让报道合理合情,入耳入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重大主题报道要处理好“大与小”的“两点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谋划的格局要大,选取的切口要小,实现宏大主题的微观叙事和微言大义的对立统一,既要站得高,看得远,谋全局,又要低机位,平视角,接地气。
  重大主题因其“重大”,往往会使人在策划时从“重”从“大”,道理务求其大,篇幅务求其长,唯恐不够分量,不够等级。事实上,重大主题报道之“大”与报道切口之“小”并不矛盾,而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鲜活事例,通过“小切口”“小视角”实现重大主题宣传的“贴近性”,不要把重大主题做得像“石头”一样冰冷,要让重大主题报道由内而外散发温情,做到“有热度”,有情节、有故事,感染人。党的十九大是全国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盛事,主题高远宏大,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渊博深邃。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央视推出迎接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在开篇的《浙江篇》中,集中采制展示了5个浙江人(群体)的故事,包括民宿小老板、管委会的酷男“吴大妈”、横漂的演员、温州的“红日亭”、从卖牛肉干到LHD海洋潮汐发电工程师的林东,这些代表性人物中,有你陌生的也有你熟悉的,但他们身上,都有你我的影子,也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代言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并感受到:奋进的不同人生,生活的丰富多彩,情感的饱满多元,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时代的日新月异,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是时代发展的大逻辑、大成就和大方向,“小”与“大”就这样实现了起承转合,实现了水乳交融。
  在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都是时代的映射,而时代发展的每一步都会在个人身上留下或深或淡的印记,以普通人的“小”反映时代的“大”,这不是一种悖论,恰恰是一种契合,是以小见大,是相映成趣,更是鲜活的大与小的“两点论”的生动实践,起到了“以一目尽传其神,窥一斑略知全豹”的效果。  大与小的“两点论”,是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的“平衡术”,也是“指南针”。
  二、重大主题报道要处理好“事与理”的“两点论”,既能寓理于事,又能以事说理,“理”是重大主题报道之魂,事是重大主题报道之形,说好道理是重大主题报道之要义,而讲好故事则是重大主题报道文以载道,成风化雨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不能否认的是,重大主题报道作为主流媒体唱响主旋律、强化引导力、提升公信力、扩大影响力的新闻舆论工作主抓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要求,开展舆论攻坚和舆论引导的有力武器。重大主题报道首先要讲明、讲清、讲好道理,总结好时代发展的大逻辑,唱响主旋律,擘画新图景,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要义。同时,重大主题报道更要讲好故事。“文者,贯道之器也”,这里的文,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体现的既是谋篇布局的能力,是平衡把握的水平,是采编呈现的功力,更是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浙江日报》推出的重大主题系列报道《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串珠成线,道理和事例有机融合,传情达意,浑然天成。其中一篇报道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2005年6月,习近平到武义县后陈村调研,一下车就有位老人上访,当场递送材料。习近平接下材料,亲切地对老人说:“这个我带回去看,一定会给你答复,现在先忙工作,你看这样行不行?”老人很感动,当场要下跪。习近平赶紧扶起老人说:“千万别,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离开后,地方上的干部很紧张,害怕挨批评。习近平说:“不要紧张,这些情况,其他地方也有的,我当县委书记时也碰到过,没关系。有上访,要实事求是了解,能解决的,就要解决;即使不能解决的,也要向老百姓解释清楚。如果该解决的不解决,这就有‘关系’了。”寥寥数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群众上访这一敏感问题的阐述跃然纸上,亲民之心,为民之情让人动容,而对当地干部的理解与教诲更兼具宽容和原则,说理透彻,真切感人,具有一语千钧而又润物无声的传播力量。
  重大主题报道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四个字——入耳入心,也就是传达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可以肯定的是,理论和说教即使铺天盖地也很难产生强大感染力,而只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入木三分,打动人心。这其中,道理和故事相辅相成,不能厚此薄彼。而讲好故事,更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功。
  三、重大主题报道要处理好“虚与实”的“两点论”,该实则实,当虚则虚,事实要实,留白要虚,虚实结合,张弛有度,营造良性情绪空间,实现传情达意,形成节奏和韵律,从呈现和表达上增强电视新闻和报纸文稿的可视化和可看性。
  
以事实说话,以数据为印证,以理论说服人,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开展舆论宣传的重武器,往往篇幅较长,信息密集,传播强度大,特别是一些成就性报道,数字堆砌,让人目不暇接。如果不考虑受众心理,往往会导致受众产生“说的比唱的好听”、“你说的都对,但我就是不相信”等反向情绪反应,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负面传播效应。所以,重大主题报道不能以自我(传者)为中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通篇重锤敲响鼓,要疏密有致,虚实结合,在谋篇布局、文本表达和镜头语言上上充分考虑情绪空间的营造,给观众以正向的情绪引导。
  央视记者高珧在《还看今朝——浙江篇》的《数说浙江》中,在密集的信息传输中进行了非常好的转化,抓住受众心理和感受,营造了真切可感的情绪空间:竹子很多地方都有,可浙江人把竹子变成了竹席,一家竹席厂一年就能赚50万。可是所有的竹席厂,每隔四五年就得换一批工人,因为他们一天有可能就会吸到1万多立方米的废气,接触到1.5吨的有毒废物,还得忍受85分贝的噪声。环境越来越差,大家赚了钱就去城里买房子,村里人越来越少。你能想象吗?这家民宿以前就是这样一家竹席厂,可是现在呢,出去的人都回来了,现在,他们只需要陪客人聊一聊小时候的故事,看一看绿水青山,一年就能赚100多万,类似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浙江人让不断的改变,成了不变的理念。
  在这一段落中,实现了刻板的说教向新闻的传播转化,密集的信息向灵动的叙事转化,枯燥的数字向切身的感受转化,事实的灌输向情绪空间的营造转化。从身临其境到“感同身受”到达成心理共鸣,这是以受众情绪为核心、以传播效果为导向的重大主题报道感染力和影响力实现的有效路径。
  四、重大主题报道要处理好“官与民”的“两点论”,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官声和民意相交融,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相贯通,实现传播姿态的“自我矮化”,传播语态的软化,传播形态的活化,以群众视角,群众语言传达群众感受。
  
重大主题报道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进行报道,代表党委政府发声,上情下达,舆论引导。但主流媒体传导官方意图,千万不能一厢情愿,一意孤行,一定要力避“官架子”、打“官腔”、写“官文”,强硬灌输,要做到心中有人(群众)、心中有情、心中有秤,真正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
  在央视迎接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浙江篇》中,城乡巨变,差距缩小是一个重要话题,记者在反映浙江城乡的这一巨大的发展成就时,没有长篇累牍的数据罗列,也没有信息密集的政策解读,仅仅是通过“城里阿婆和乡下阿公的一场对话”,通过阿公、阿婆的切身感受和生动语言,就举重若轻地诠释了“城乡差距缩小”的重大主题,亲切、生动、贴近、可感,具有直抵人心的传播力量。因此,充分使用群众故事、群众感受和群众语言,把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发展成就通过“反弹琵琶”体现出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对于重大主题报道的创作尤为重要,只有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平起平坐,用平等的姿态,平视的角度,平和的心态,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和百姓“零距离”、心贴心,真正反映群众感受、群众诉求和群众心声。也只有这样,重大主题报道才能散发“泥土味”、“热乎气”,才能成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佳作。
  总而言之,重大主题报道是舆论重器,大逻辑、硬道理、大成就和大作为是宣传之重,但恰恰是借助小切口、软故事、情绪共鸣和百姓感受得以实现,“大与小”、“事与理”、“实与虚”和“官与民”,居于天平的两端,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时时把握平衡,才能蹄疾步稳;只有深入掌握规律,才能守正出奇;只有真正学深悟透“两点论”的精神实质,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重大主题报道优秀作品。

(作者为金华电视台新闻频道总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