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心与共——辣妈系列短视频创作感悟

杨冬薇

  估摸着手上做过的《辣妈战记》人物也有30多人,回顾过去二年的创作历程,这套以女性生命故事为主的系列短视频,也丰富了我的生命。身为多年从事传媒的女性,关于新媒体的发展,关于当代新女性的定义,我也曾抱自身的看法,关于这个时代传奇是否速朽,个性是否沦陷,我也曾有隐隐的叩问。而我在做这些视频的过程中,固有的理念被鲜活的体验冲击着,深藏的信念被生动的故事滋养着。那些女性的生活千姿百态,相同的是她们活出了自己的力量,格局和境界。而我,何其有幸,能以镜头见证、分享这一切。
  一段段短视频正如粒粒珍珠,连接起一脉长情,一片冰心在玉壶,陪伴她们共守初心。我愿分享一个当代女传媒人眼中所见《辣妈》的三重深意,不辜负观众的厚爱,更不辜负这时代的成全。
  一、聚焦新女性的新媒体,塑造新时代女性群像
  何为新?何为旧?我们在讲述的,是怎样一群女性?
  辣妈们给我们展示了多种可能。杭州、女性、开创者、教育者、传承人……她们身上都有很多标签,但并不被标签所定义,相反,她们不断跨越着条条框框,塑造全新的自己,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们。她们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时代精神的承载者。
  一开始做起,对于构思人物总找不到主线,寻找怎样的题材会更有意义?我觉得第一步最难,我想找的女性人物是社会上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人物作为反映对象,并且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社会实际,让观众们看了有共鸣感,并且在平凡中传递正能量。于是我开始在女性的诸多领域中选择、判断……先让自己的心走到她们中间,感受她们的真实生活,再用眼睛捕捉一些细节。
  有一天在外无意间路过一间工作室,面积不大却简单清爽,一位女性正专心画画,见我跟她打招呼也只是抬头微笑便继续画着,看着她如此投入,我在想她创作的源泉是什么?她的希冀又是什么?
  几天的接触让我决定做一期关于她的人物专题,因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插画师,如何从人生蜕变中也完成艺术的蜕变。一度,她笔下的艺术形象,是黑白的乌鸦少女,那孤独、叛逆的心绪源自她自身的艺术气息;如今,已为人母的她以自己孩子为原型,设计出灵动的七彩形象,那种爱的温度发自一个母亲的内心。她的故事让我感到——孩子给女人带来的更多的精神财富。
  我们不推崇光鲜的标签,而是聚焦那些勇于突破自我的人们。她们不断丰富着生命。
  我为一位跆拳道妈妈喝彩。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娇小的身躯隐藏巨大的能量,更在意运动精神的延续。她说,跆拳道,练的是技术,修的是心。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份武德才是她最想通过跆拳道带给孩子们的。这个曾经的文弱少女就是凭着坚持,把一个自己强身健体的兴趣,变成了一份能感染其他灵魂的事业。
  我们不歌颂庸常的生活,而是欣赏那些善于自我超越的人们。她们一直升华着生活。
  我感受到一位“扬琴女王”对音乐的热爱。她同时驾驭扬琴和鼓,把南方的温柔灵秀和北方的大气磅礴都发挥到极致,把她所在的乐团打造成浙江民乐的一张名片;即使事业再忙,她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唱歌、弹奏,把音乐视为赠与孩子最好的礼物。
  人物虽小但她们做的一切着实打动着我,我也是一位母亲,在她们身上也感受到作为母亲的责任感,有一定的共鸣。作为第一步选题,她们自身有独特点,并且内容丰满生动,传递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契合我们《辣妈战记》的主题。
  二、从画面内容的塑造映射时代变迁的缩影(凝聚70、80、90后的普遍关注)
  渐渐地人物接触多了,我的思路也有所拓宽,主题明确后怎样通过画面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这需要琢磨需要跟摄像共同设计角度进行二度创作,这是脑洞大开的环节,视觉艺术可以酣畅淋漓的创作,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映射出时代变迁的缩影。
  我们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一种光芒,来自使命,因为传承。比如萧山花边、珠绣非遗传承人王丽华。《指尖上的艺术》给人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工匠精神。花边珠绣,是静心,精心,尽心的艺术。在70后的王丽华和她80、90后的学生们看来,这不仅是作为“非遗”技艺所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更是人们留住城市记忆的款款深情。面对传承人王丽华,我们在拍摄内容上做出了一些设计:一条乡间小路,祖辈们留下的工具、一针一线、各种图案的版样等等,然后又尝试着通过仰拍的方式,让华丽的作品作为前景然后再融合手工刺绣的动作,同一个画面把一个人的精髓集中表现出来,拍了很多遍最终效果还是不错,画面内容到位意味深长。
  当遇到《热水》的主人公,江湖人称“80后野生艺术家”,她在我眼里的第一印象就是悬念,尤其是她生活的环境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感,让我想一探究竟深挖内容,周边的每一样物品都与众不同,每个角落都充满浓烈的艺术气息,在我的镜头里必须纪录她非凡的“野生态”,首先捕捉微小的细节,从人物的外形开始:复古的眼镜框,不规则的碎花布衣、肤色黝黑……再从周边的人和物着手,两个透着“野生”气息的孩子,用陶瓷碗喝水,这些陶瓷碗形态各异,都是自己随意制作出来颇有艺术感、20个以上各种不同形状的锅一字排开、还有不少“铜铁小人”曾经都是孩子们的玩具,也都是自己手工完成,最后也成为了她制作动画故事的源头,我就用跟踪镜头全程纪录了她们的生活,突出了主人公生活的琐屑,最后抵达艺术的自由。
  用独特的镜头方式,去设计每个带有时代感的女性,多次尝试画各角度分镜头脚本,发现拍摄起来越来越有意思。在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当80后跳出陈规,特立独行的90后回归了传统。我发现同样是做文化传承,90后显得如此灵活、多元,充满创新冲劲,她们展现出一种更自我,更趣味至上的理想主义。的确,士人精神也具有年代特色。
  90后有自己纠结和洒脱的方式,也许早早领略一些生命之重,却也善于把人生危机转化为成长契机,把对社会灰暗面的觉察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正如一位青年画家以她的《十字街头》系列所传达的,当冰冷僵硬的钢筋水泥逐渐把人们的世界割裂开来,唯有艺术的洞察之眼呼唤着迷失的心灵。画家用锋利、充满内省的笔触,揭示熙熙攘攘人群背后的“孤岛式生存”,折射着都市人的时代焦虑。我们是在孤独中漂浮的,却又各个努力寻求着自己的“根”。近来“佛系”文化流行,透过那些自黑自嘲,我所看到的不是负能量,而是一种急速成长的压力。那是一代人的焦虑,也正是时代的张力,是新的思想和行动发力的所在。在这个人物的画面创作过程中,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反差去刻画这位艺术家以及她的画,显得整个片子有着抽象的艺术感。
  三、传承大爱,传递永恒的英雄主义
  推动时代的,是新锐的思想,超越时代的,是永恒的人性。
  把这些女主人公集合在一起,她们的故事让我有着不同的感悟。
  有这样一位辣妈,她的故事可以说又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那就是女消防员杨建新,最爱红色,她带着一身是胆的热血融入部队,将乐观与温情给予家庭。小时候,杨建新目睹过一场火灾,遍天的红让她记住的不是灾难的可怕,而是消防队员雷厉风行的帅气身影。从此这场火燃烧在她的心中,成了多年不灭的英雄情结英雄梦。汶川地震时,她正在读大学,新闻报道中那位消防战士“我还能救一个”的嘶吼,再一次震撼她的心灵。于是,大学毕业后的杨建新毫不犹豫考进了消防系统,也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军人,从此一生无畏,要与这抹红相伴相守。部队森严的制度、艰苦的训练,没有浇灭她的热情,突发险情的危机与压力,更砥砺她大无畏的精神。
  组建家庭之后,双军人家庭很难抽出充分的时间关照女儿,但不到两岁的女儿已经懂得以母亲为傲,甚至立志要做一个小小的消防员。对于杨建新来说,这份工作让她尝了苦和累的滋味,却更懂了人生与奉献的价值,也影响了她育儿的理念——一个母亲没有必要处处干预孩子,但一定要以爱为伴,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乐观和善良。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新媒体创作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不断建设更新着自己的内在世界,也为这个社会带来着创新,甚至以无悔的英雄主义,传承着大爱。愿辣妈系列能砥砺前行,与新女性共守初心,与新时代应和而鸣。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