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天走基层”破解县级广电媒体“应付”困局

张 元  魏 玲  程 松

  嵊州市广播电视台从2017年4月份开始,打破传统广电采编业务布局,依托新组建的全媒体新闻中心,专门成立了 “天天走基层”采访组,专职专岗深入基层采访,将节目创优、外宣、新媒体专题等各项任务一一量化到组,并配套以好新闻大赛、优质片评比、技能清单培训等系列奖惩保障制度。
  “天天走基层”活动开展至今,记者队伍素质大幅提升,创优意识深入人心,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外宣成绩连续飘红,在众多县级兄弟台面对中心工作、外宣上送、精品创优、人才短缺诸多问题疲于应付的背景下,嵊州台以“天天走基层”活动为平台,大胆地进行着破解“应付”困局的实践。相关经验已被浙江卫视向全省推广。
  一、背景发端
  县级广电最大的困局就是疲于应付。
  外部环境上看,上有央视央广、各省卫视广播的碾压覆盖,一二线城市频道频率的特色阻击;县域内又面对新媒体自媒体的强势冲击;外部趋紧,内部“应付”的尴尬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线力量完成常规报道捉襟见肘,外宣上送时断时续忽高忽低;年度评奖拼拼凑凑临时救场…… 
  嵊州台也曾经历这种尴尬,并在2017尝试破解这种“应付”的困局。造成困局的根源是队伍素质,而破解的抓手,只能落在机制创新上。
  为此,嵊州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为契机,整合全部宣传线采编力量,正式推出“天天走基层”活动。
  1、组建专业采访组。将全台宣传线员工,分成6个“天天走基层”采访组,按照“一个部门领导+一个骨干记者+一个新进记者+一个后期制播人员”的设置,分别对应“联系选题、采制稿件、精做创优、统筹把关”四大环节,加配4G视频直播设备、无人机等新装备。
  每组以一到三个星期为一采访周期,期间不接受任何其他报道任务,以“特别行动队”的角色独立完成采编。上一采访小组任务完成后,下一采访组马上接着进行“天天走基层”。
  2、带着任务采访。将新媒体发布推送,广播电视外宣上送,稿件创优等一揽子任务,统一量化打包作为刚性任务,由总台业务领导直接下达到“天天走基层”采访组。
  其中包括,一个采访周期内完成:
  在广播《浙江之声》、浙江卫视《新闻联播》上各播发一条;
  绍兴市级政府奖评比储备优质稿件一篇;
  微信公众号头条推送一条;
  市委市政府临时交办的专题片拍摄制作;
  双休值班备勤。
  任何一项任务未能完成,采访组不得撤回,自动顺延到下一采访周期,直至任务完成。
  3、强调制度管理。除台里专门发文部署“天天走基层”外,还先后出台了外宣细化、走基层稿件专审、绩效综合考核等一整套制度,开展了“好新闻大赛、优质片评比、晒亮点”等一系列活动,从制度保障层面,确保“天天走基层”热度不降梯次推进,变成真正的“天天在基层”。
  二、初步成效
  嵊州台“天天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一线层面,记者有了一个跳出原有工作模式、培养挖掘能力潜力的机会。业务任务层面,为一揽子解决内外宣上稿、节目评奖、栏目质量控制等问题提供了抓手。更为面对融合发展课题的基层广电媒体,在探索节目运营业务管理新模式上,打开了一扇“窗口”。
  1、转变采访模式 锤炼业务能力。
  传统广电采集模式中,一直存在“主题先行、以文统画(话)”的缺陷,而“声画两张皮”的弊端更是饱受业内诟病。
  2017年8月初,台领导亲自带队,在西安采访嵊州人在外创业素材时,无意间了解到老乡蔡青谋划攀登珠峰的消息。采访组当即调整思路,毅然放弃原本成型创业报道台本,决定采用纪录跟拍方式,跟随采访对象进入秦岭大山,采制第一手的鲜活素材。在秦岭的四天时间里,采访组采用滚动跟随贴身拍摄的方式,停人不停机,拍摄了2000分钟的素材,返台后,结合素材再重新撰稿几经打磨。最后短纪录片《攀登者蔡青》获得2017年度电视“丹桂奖”。而蹲点纪录跟拍的走基层采访模式,也逐渐在全台一线铺开。
  2、夯实队伍作风 打造创优精品。
  好新闻是“磨”出来的。由于走基层记者能在采访周期内全身心投入,这使得创作精品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对转变队伍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那种“安排拍摄对象现场看看、镜头前面转转、出去拿点材料、回台配上资料”的浮夸作风,显然在走基层中走不下去了。
  在采访嵊州和东阳两地河长联手护河工作素材时,记者连续跟拍多天,一直未能找到典型细节,创作好稿的任务因此遭遇瓶颈,采访组将不得不进入到下一采访周期,正当组长担心的时候,河面上游来两只鸭子,细心的记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辗转多方打听后得知,原来东阳一侧的岸边有一个小型的养殖场,而这正是跨界河长们正在联手啃的一个硬骨头,于是在上门协调的过程中,采访组进行了跟拍,场主最终同意把养殖场改建成茶叶加工厂,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而有了这么一个生动的事例,《跨界河长:跨界一公里 “冤家”成“亲家”》这篇报道变得更有说服力,迅速在浙江卫视单条播出,并被央视《焦点访谈》重点报道。 
  3、责任统揽均担 外宣连传捷报。
  实施“天天走基层”制度前,嵊州台仍沿用的是外宣通联负责制,虽然历史上也曾获得全省新闻外宣一等奖的荣誉,但受诸多原因影响,一旦常规报道压力加大,外宣往往变成通联编辑一个人的事,选题对接、上送实效、稿件质量都处处打折,上级台不满意,通联也是一肚子委屈。
  开展“天天走基层”活动后,由于采访组面临刚性的外宣量化任务,又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提质冲量,压力转化为动力,外宣责任也顺利传导到位。
  针对上级台约稿质量要求,基层采访组会针对同一题材进行反复采摄。在拍摄卫视约稿《律动春天》诗画剡溪篇时,为保证拍出初升太阳的效果,连续5天,采访组早5点进入拍摄点位,保证了节目在浙江卫视成功播出。2017年9月2号晚栏目编辑忽接卫视单片约稿,3分钟的长消息要求一天成片,当天正值双休,由于涉及联系本地知名商家、政府各级官员,加上现场报道和航拍调度等诸多困难,这种情况在以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走基层采访组由于时刻“在线”,人员设备配备齐全,接任务后迅速进入状态,仅用4个小时时间《嵊州——以科技创新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完成成片,3号当晚在卫视《八八战略新征程》专栏顺利播出。
  2017年1-3月嵊州台在浙江卫视的新闻栏目中只播出了10篇,而4月份实施“天天走基层”之后,单月就在中央台就播出10条,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中播出近50条,相关经验被浙江卫视向全省推广。并成功夺回了错过多年的省外宣一等奖。
  4、拥抱新兴媒体 主动融合发展。
  虽说嵊州台在2014年就开设了《嵊州新闻》、《嵊广100.3》微信公众号,并多次双双入选清博指数全国县级台微信排名30强。
  但成绩的取得一度恰恰让我们小看了新媒体的作用,由于传统媒体的思维惯性,在日常新闻宣传布局中,微信一直作为广电的补充手段和替补平台,针对重大事件、大型活动,总觉得微信“个头小、不专业”,少有介入。
  2017年7月绍兴市“晒亮点、比业绩”现场考评活动走进嵊州,对10个亮点项目进行考评,这无疑是群众关心的大事件,“天天走基层”组精心策划,全员上阵,一体承担了图文直播、广播连线,视频直播等各型传播报道任务,在微信公众号现场直播过程中,采访组成员还交替利用朋友圈形式滚动更新,一个上午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内,有超16万人次点击观看了网络直播,取得了嵊州广电直播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嵊州台坚持“优势放大”的战略,将2018年定位为“直播年”。今年天天走基层采访组站在一线,综合利用全台4个微信公众号,连续开展了28场直播,内容也由传统的时政经济新闻现场,逐步延展到旅游、文化、教体等多个领域。并成功首批进驻《中国蓝新闻蓝媒号》。
  三、总结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天天走基层给了我们无限启发: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直“在基层”的县市级广电媒体,“三贴近”,“走转改”能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鲜活下去?
  1、困局必须破局 底气源于勇气。
  回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历次跨越发展,如果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态度与勇气无疑是第一推动力。
  基层广电媒体相对资源缺乏,发展底蕴较浅,作品创优评奖、外宣上送压力几乎是绝大多数兄弟台共同面对的难题,解难题破困局,“敢不敢”相比“想不想”和“行不行”,显然更重要。
  面对难题,嵊州台可能不是第一个,但在解决的道路上,我们的确迈出了第一步。
  2、出队伍更要出制度 走基层关键在顶层。
  “天天走基层”要想不成为一阵风,首先就必须瞄准建机制求长效的目标。
  客观而言,如果没有最初台里领导牵头建立制度,带头遵守并坚决维护执行制度,常规的报道压力,再加上突发性的宣传任务,极易让“天天走基层”半路夭折或时断时续。
  其次要进行科学充分的顶层设计,建立有针对性的配套机制,截至目前,嵊州台关于“天天走基层”,已连续出台了技能清单、优质片评比、外宣细化、绩效综合考核等一系列方案,从制度层面,为“天天走基层”变成真正的“天天在基层”夯实了基础。
  3、好笔头也需好“舌头” 好脚板要配上好“身板”。 
  新媒体风生水起的今天,年轻新进记者虽已熟练掌握新传播手段,仍需要下到田间地头去“补课”,在基层当学生,让群众做先生,学会讲“土话”。
  传统记者在加强新媒体技术学习的同时,更要加紧对自身“全媒体”能力的打造,“天天走基层”实施之后,台里实施了技能清单制度,共列出拍摄、写稿、配音、航拍、微信图文等九项新闻采编技能,以一周至少一次的频率给记者分门培训,并根据记者实际,分别按照技能清单给出时限要求,要求每一位记者成为真正的“全能型”媒体人。
  4、人到还需心到 地气方变灵气。
  “天天走基层”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能是蜻蜓点水式的“到此一游”,它需要记者下沉之后的“扎根”,以心换心,通过与采访对象近距离、长时间的密切接触,用感情而不仅是采访技巧,去深度挖掘采访对象身上潜藏着的故事。
  采制报道事实的过程中,不仅只能简单呆板地传递媒体的意图,更要看重基层受访者意愿的真诚表达,如此才能更好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亲和力和报道吸引力、感染力。
  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记者接地气,新闻才能有灵气。

(作者单位:嵊州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