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剧演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孙 越

  广播剧是“声音戏剧”,也是“想象的艺术”,它由语言、音乐和音效构成。
  广播剧演播是播音和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创作过程,与戏剧表演的台词相似,它既需要播音员语音发声的基本功和内外部技巧,也需要表演的真听、真看、真感觉。从播音员的社会属性看,广播剧演播要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时刻把握时代主题,以情感人,在起到感化教育的功能,达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可以说,广播剧演播是文艺作品演播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广播剧演播队伍中,既有以张家声、瞿弦和、王刚、张筠英、李野墨为代表的演员出身老一辈演播艺术家,也有文佳、季冠霖、夏磊等为代表的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中青年演播艺术家,他们塑造了大量经典、生动、鲜活的广播剧人物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在此次《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中,笔者以制作人、导演的身份制作的8部微广播剧,分别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三等奖作品各3个,多部作品在微信公众号推广的阅读量达到10万+。能够得到听众的好评和专家评委的认可,与大赛设置的鲜活主题、频道的大力支持、编剧的精心创作和演员制作等各工种的通力合作密不可分。在演播人员的选择上,采取了专业演员和播音员主持人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杭州话剧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又有播音主持“金话筒”获得者、电台的“网红主播”。话剧演员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外部情境与内部情境的掌控能力、场景概念和专业的人物塑造能力,引导他们在话筒前暂时告别“话剧腔”,贴近生活“松弛地说话”,增强贴近感和代入感,做好“收功”即可;播音员主持人有扎实的语言基础,  但缺乏表演训练,会让他们难以应对不同的角色,演播时往往过于“拿捏”。
  以下,本人就创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在演播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做浅显的分析。
  一、注意“身份”的转换
  “身份”的转换意味着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摆脱现有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点的影响而发展成剧中所要饰演的人物所需要的一整套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点,调整状态进入新的角色,以期更好地实现新的角色所赋予的任务。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以个人身份播报新闻、阐述观点、解读事件、答疑解惑,与听众直接交流,是“我在播”和“我在说”的状态。他们不仅需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较高的综合素养,也要有专业领域与节目匹配的专业知识的储备。而广播剧演播则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把握、表现人物的全貌和个性,身份与身份感、内心世界与外部特征等,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格、气质、文化修养、职业特点,甚至语言习惯等特征。在反复阅读剧本、了解角色的背景,根据剧本建立角色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物关系网,掌握角色的心路历程,找到角色的行为动机和任务,寻求自己跟角色的交叉点,与角色感同身受,让自己相信“我就是”而不是“我在演”。
  在“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二等奖作品《计时开始》中饰演车管所所长的FM93浙江交通之声《93车世界》主持人小崔,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国家汽车维修高级技工资格,在节目中用专业知识为听众提供帮助。选择小崔演播车管所所长一角,是因为小崔在节目中为听众答疑解惑的过程很耐心、很细心也很热心,而车管所所长的角色定位是工作专业、专注、明察秋毫,解决问题耐心细致。小崔和角色的“交叉点”较多,表现鲜明。再如“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一等奖作品《阿芬的窗口》中阿芬的演播者、2014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广播主持作品奖获得者、FM93交通之声新闻主播孙婧,性格豪爽直率,做事干脆利落,在节目中时而犀利时而温情。而剧中的阿芬原型倪芳芬,既是窗口办事员,也是嵊泗县人社局洋山分局局长,从事人社工作14年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穿梭于海岛间。她主动登门服务,办理人社业务数万笔,留下足迹近3万海里,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工作的执着、热爱和做事的风格是她俩的“交叉点”。
  这些“交叉点”是制作人在选择演员时就留意到的,演员在拿到剧本后看到“交叉点”,很容易将自己的职业身份与角色身份相勾连,在身份转换、塑造人物时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二、注意“场景”的转换
  1、创作场景的转换。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场景往往是直播间、录音室、新闻事件现场或者舞台上,播音主持过程中把握稿件内容的形象感有时仅仅是一种有趋向的模糊感觉而不需形象的具化。但是广播剧的演播则需要演员“活”在角色的环境里,尽管广播剧是在录音间录制,但演员要想象出角色所处的场景“我就在”。
  2、剧中场景的转换。场景是编剧着力营造的艺术氛围的起点,也是编剧导演创作构思的基础。比如剧本上面标明“夜内”“日外”等字样,意思是“夜晚  室内戏”或“白天 室外戏”,细化到每一场戏则会有更加详细的说明,如“闷热的夏日中午,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这是对演员表演的提示,也是对后期制作的提示。场景的转换直接关系到故事的起承转合、情绪变化,而随着场景的改变,演员的语言面貌也要变,比如声音的高低、气息的强弱,语言的节奏、人物的语气,都要以场景的变化为调整和改变的依据。
   以“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一等奖作品《小营巷大神探》为例,全剧3分50秒,共有三个场景,分别是小区、ICU病房和医院走廊,第一个场景是车主取车时发现停在小区的车被人为地划伤了,和小区居民的对话;第二个场景是车主在父亲病房里和主治医生的对话;第三场戏是在医院走廊上和“大神探”通电话。三个场景、三段对话,都是以车主为主导,都是围绕一件事情,但是第一场戏是在室外,第二、三场戏都发生在室内,所以演播时想象到角色所处的环境,语气语调就会有很大不同。如果演播时没有把握好场景的转换,语言上没有变化,即使后期制作加入室内外的音效来提示场景,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注意语言的“动作感”
  
广播剧是“听”的艺术,如何让听众在广播剧中听到人物的动作,除了增加脚步声、衣服的摩擦声、敲门声等情境音效之外,演员演播时语言的“动作感”尤为重要。动作感是一种语言动势,表现走、跑,跳、拉、爬等不同动作状态中的说话感觉。如《阿芬的窗口》中,有一场戏是阿芬在小渔船上迎着九级大风给男主人公打电话的戏,录制过程中总觉得过于安静,于是我让饰演阿芬的孙婧一边剧烈晃动身体导致呼吸受阻,一边把台词吼出来,在后期加入风声雨声后,就可以听出环境的恶劣和形势的险要了。除了有声语言表达之外,还有一种“无语言表情声音”,即人的哭、笑声,不同情状的气息声以及咳嗽等种种由心理与生理所致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和情感色彩的声音。如“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二等奖作品《杭州女子图鉴》中有这样一场戏——
  小秦:(惊奇地,伸手摸)蓓蓓,又熬夜了?脸都肿了。 李蓓蓓:(痛苦地)嘶嘶,为了不熬夜,只能通宵干啊!所以……智齿又发炎了。
  李蓓蓓“嘶嘶”声就是“无语言表情声音”。有了这些声音的处理,人物的特定情态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注意调整与话筒的距离
  话筒是语言创作的硬件工具,播音员主持人的话筒前状态是“近话筒、小音量”,近话筒要求对气息进行控制,因为气息过大会造成“冲话筒”,形成噪音,小音量要求对音量和音高进行控制,音量过大会造成在用声过程中不良音色明显露怯或者声音“炸了”“劈了”,影响声音质量。这与演员表演时的“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声音也要传到很远处”的要求刚好相反。因此,在广播剧演播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要调整好话筒的距离,既能让自己的情绪跟随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行动而“动”起来,用声音对整个空间做共振,又能让每一个字、每一个想表达的情境都被听众清晰地接收到。如果大声疾呼应远离话筒,如果窃窃私语就调近距离,如果危重病人临终遗言,演员就躺下来把话筒倒挂下来,总之,话筒是死的,人是活的,根据情境需要调整与话筒的距离。
  广播剧是给人听的,其特征是运用声音手段塑造人物、烘托环境、展现剧情,受众则是在听觉与思想情感的转换中理解剧情,是“线性的想象的艺术”。播音员主持人有标准的语音面貌、精当的表达技巧,精准的情绪调动能力,只要多听多练多思考、真听真看真感觉,就可以用声音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构建出一个个雄浑壮美的声音世界,并逐渐使自己的表现能力达到了“他无我有”的艺术境界。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之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