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选小口子 点大主题

史 潮

  此次新闻微剧大赛,针对全省上下全力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非常鲜明。但正因为这个事情大家都在做,很多细节上不免雷同:碰到困难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试着问题一交?合法合规合情合理,没问题,跑一次搞定!这就存在同质化,造成整体结构的大同小异。而作为县级台,素材选择余地更小、创作经验几乎为零,制作手段简单贫乏。如何才能避开短处而不落窠臼?
  同一个题材,切入点、场景、结构等的不同,最终的呈现形式会多种多样。就像一只苹果竖着切与横着切看到的是不同的图案,如果拦腰切入,就会看到一颗美丽的星星。微剧想在短短5分钟内,让受众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切入点的选择犹为重要。为此,我们选择避开“高、大、上”,由“点、实、拙”三方面入手,选择一个精细小的切入点,去点亮“最多跑一次”这个大主题。
  一、从“点”切入,大处着眼、小处着笔
  “最多跑一次”,咋一看,可挑选的素材极多:公安、监管、卫生等各个部门乡镇,办证、解难、助困等多种满意成效。所以,最初开始选题时,觉得余地太大了,既有阿宝老师上课时点到的江山交警的车管所小品、《跑小二之歌》的来龙去脉,也有在上报材料里找到的公安为山区农家乐上门办证、乡镇为落户企业全程“跑小二”服务等。但这些素材正如前面所说,存在同质化,缺乏“抓耳朵”的亮点。
  在扩大选题范围后,江山市坛石镇郭丰村村主任徐丽清的事儿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其实,担当“跑小二”的村干部,有不少人比徐丽清做得更多、跑得更累。就连我们深入采访时,徐丽清本人都觉得:我有什么好报道的?这不就是帮“家里人”跑个腿,做点事嘛,很平常啊!是的,就是这个不仅嘴上说也是实际做的“家里人”,让人觉得贴心!也就是做着“家里人”的事儿,让徐丽清在医院里照顾精神残疾村民时,和医护人员产生过误会。这个让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经过提炼后由此切入,应该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产生一种“抓耳朵”的戏剧效果。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跑小二徐丽清”的素材进行改编。
  二、从“实”切入,小开口、深挖掘
  阿宝老师在上课时强调,“剧”,必须要有冲突有矛盾才有亮点。在做微剧时,不能说去制造误会,但要发现并挖掘其中的相关要素加以显化。
  徐丽清的事情其实很普通,普通中又如何找到“冲突点”?我们从“实”切入,根据“村主任到医院陪护”这个特定场景,就“办卡找证”这个细节,凸显医生对“家属刚送病人入院,就到处找钱”的误解为突破口。因误会而产生误解,这种误解就会闹出很有意思的片段。
  三、从“拙”切入,避免好高骛远、千篇一律
  微剧没有字幕辅助,我们又未像金华等兄弟台未雨绸缪,积累了视频等多种素材,只能由各种声音元素来支撑故事、丰满细节。但因为缺乏微剧创作的相关经验,制作中的播音腔、音效匮乏雷同等问题显而易见。为此,我们从“拙”切入,尽量减少花里胡哨的成份:音效简单些,能听出在哪个场景就好;配音不用正,怎么入戏怎么来,避免好高骛远、千篇一律。而在确定《奔跑吧,村主任》这个题目时,也是根据“跑小二”主题,蹭一把浙江卫视《奔跑吧》节目的热点。
  节目最好的效果就是简单明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越是简单表达,越能收到好效果。我们在努力,但明显做得很不够。但通过这次参加“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微剧这一载体和手法,在新闻宣传、重点工作(如江山的全域旅游)等方面,以受众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作者单位:江山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