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新闻立台的三个逻辑支点

华宣飞

  近几年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围绕新闻立台这个广电工作核心,抓住改进传媒监管、推进传播创新两大工作主线,动员和组织全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主体,不懈努力,创新实践,成果丰硕,富有经验。2013年,从适应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新闻宣传工作新要求,省局局长、党组书记寿剑刚同志在到台州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向台州广播电视台下达了新形势下推进新闻立台试点工作的重大课题。在台州市委领导下,台州台不辱使命,两年多来,制定、深化工作方案,优化、整合工作资源,完善、改进创优机制,调整、健全节目结构,强化、推进融合传播,培养、充实主体队伍,试点成效十分明显,试点经验十分可贵。可以相信,台州台的实践探索和可喜成绩,一定能为全省广电核心发展能力的建设,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放眼全省,新闻立台方兴未艾,刚才在这里作经验交流的各个广电台,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大家在坚守和开拓中的创新实践,展示出全省广电新闻立台工作的良好态势:新闻主体意识增强,新闻工作机制优化,新闻内容结构完善,新闻产品创优推进,新闻队伍素质提升,新闻事业振兴有望。
  也许,今天各位的交流发言和我作出这样的肯定性概括,还不足以消除较长时间来笼罩在传统媒体的一些疑虑:在主流新闻媒体受到网络社交媒体重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新闻立台还有前途吗?在传统体制媒体人面对挑战负重开拓的辛苦情形中,新闻立台还有基础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前途不明,毫无希望。当我们意识到无时不在的危险时,越来越有必要对未来有一个长远的看法。只有具备长远的看法,我们才能懂得“危机”的含义,在危险中看到机会。新闻立台是否从根本上关系到这个长远的未来呢?或者说,要让新闻立台承载这个长远的未来,我们今天应该有怎样的务实认知?下面,我从三个逻辑支点作一个发言,求教于同志们。
  一、立足发展基础,构建话语通道
  当前新闻立台面临两大背景,一个是十八大后党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个是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背景的一个共同指向,就是新闻话语权建设。“话语权”成为新闻立台的核心关键词,话语通道的构建成为传媒发展的核心基础。
  一是话语权事关生死。考察人类社会传媒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从上古结绳记事、古埃及莎草纸书信,直到19世纪中叶“大众媒体”产生之前,人类社会其实都是“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关系网是新思想、新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19世纪中期报纸产生特别是20世纪广播电视发明,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以一种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大众媒体时代”,单向、集中、广播的方式压倒了过去双向、交流、社会化的传递,催生了大众传媒帝国,包括我们今天的广电台。随着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它的移动化应用,社交媒体又卷土重来,重回前台,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通道,人类信息传播进入了一种升级版的社交互动关系,这又是一种新的革命性进步。但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大众媒体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适应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革命,既有的社会传播通道在“前沿性”上出现了中断迹象,导致了新闻话语权在“到达性”上出现了缺失现象,这关系到传统媒体的生死存亡。时代永远在前进,新的传播革命将继续在更广更高更深层次上对人类信息传播的主体、客体和渠道带来剧烈的洗牌。在移动互联网推动媒体传播走向一个崭新模式的今天,传统大众传媒不仅要存活,而且要发展。机遇正在进程中,我们已经在路上。广播电视以新闻立台为内核的图存发展创新实践,正积极探索适应新的传播时代,在新的信息传递关系中,重构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及其传播通道。
  二是话语权具有丰富的当代性。新闻话语的核心内涵是主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本质上作为意识形态工具而存在。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适应受众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与新闻传播功能不断演进相匹配,话语权含义正在得到不断丰富:在舆论引导主体功能不断得到强化的前提下,信息服务、社会教育、文化引领等,都成为当代新闻传播主体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和支撑因素。新闻话语权因此获得了丰富的当代性,这直接生动地体现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与信息服务的各类主体内容上。包括广播电视及其互联网通道在内的新闻媒体,因此成为了集新闻宣传、信息服务、社会教育、文化引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力量。新闻话语权含义的演进丰富,为新闻立台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认知背景和内容建设空间。
  三是话语权需要达成。“立台”二字,首义在“立”,站得高,说得好,传得远,听者多,才有话语权。当传统“我说你听”单向传播效果式微,就必须寻找达成新的话语权的通道,否则就永远停留在“对空气广播”的层面。这又何来新闻立台的实效?在“互联网+”的时代,解决传统传播通道失灵,已成为新闻立台的当务之急、关键所在。我们需要重点思考如何把权威内容有效嵌入结构性的传播通道。这个结构性,既包括传统广播声道、电视荧屏,更包括互联网及其各类移动终端。在我们拥有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两微一端”后,还要勇于评估它们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中的实际效果。实际效果决定着话语权分量,没有话语权分量的“两微一端”只是形式上的新媒体,不可能是实质意义上的传播力量和服务能力。没有形成传播力量和服务能力,自然不可能吸引受众、获取用户,也就不可能达成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如果具有基于话语权的传播力量和服务能力,即便将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客户端被新的传播通道取代,我们也能找到新的安身立命之所。2015年12月11日,阿里巴巴斥资20.6亿港币收购香港《南华早报》,这让人联想起2013年8月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对华盛顿邮报的收购。这两份报纸都在新的传媒环境下陷入了发展困境,但又都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重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媒体。互联网豪门的收购壮举,旨在将数字实力与优秀采编相结合,打造新的传播能力,从而获取社会舆论影响力。《华盛顿邮报》被索贝斯收购后就重新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据新闻报道,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前一天,浙江广电集团与腾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平台、广告宣传和内容资源等三方面展开合作。这些都对我们的新闻立台实践带来现实启示。
  二、立足主体能力,完善角色形态
  2013年,与新闻立台工作部署相结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会同省委宣传部下发文件,实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综合评价工作,重点推动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应急报道、舆论监督、新闻评论、惠民服务、人文精品、综艺品牌、社会活动等10个方面主体栏目(节目)内容创新创优。这些自然就是新闻立台的基本主体内容,两年多来全省广电形成了创新创优栏目(节目)方阵。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按照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立台话语权建设的新要求,以更加鲜明的角色形态,深化内容创新,提高主体能力。
  一是当好“冲锋号”和“解码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支持者,广电媒体要善于创新各类主题报道,为党的执政实践鼓与呼,同时做好与民生紧密关联的各类政策解读。
  二是当好“提词板”和“定音锤”。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需要,针对社会舆论热点设置话题、主导舆论,针对社会舆论风潮求证释惑、一锤定音。
  三是当好“�望哨”和“曝光台”。站在党和人民利益一致性的立场上守望�望,观察分析经济社会现实,发现、曝光祸国殃民的典型事物,做好建设性舆论监督。
  四是当好“分析仪”和“指路牌”。分析经济社会“五位一体”建设实践的价值意义,解剖展示深刻内涵、宝贵启迪,用生动报道推进典型示范,用有力评论推进思想引导,动员、指引人民的前进方向。
  五是当好“配菜工”和“服务员”。针对受众、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定制信息,提供资源,做好服务,并且发挥传媒社会动员功能,积极充当各类民生资源、社会良范的发掘者、组织者、宣传者,形成良好的媒体社会形象和价值品牌。
  当我们以这些形象鲜明的角色,奔跑在现代传媒通道中的时候,相信会聚集一起奔跑的同路人,相信会获得应有的掌声和赞许。
  三、立足制度保障,推进顶层设计
  新闻立台不是单纯的新闻业务概念,而是广电传媒建设的核心命题,必须有整体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制度保障。
  一是深化意识。深化责任意识,新闻立台是广电传媒与生俱来的责任主业;深化基础意识,新闻立台是广电传媒生存发展的立足基础;深化方向意识,新闻立台是广电传媒重建话语通道的路径方向。
  二是建设机制。建设研发机制,保障新闻立台获得持久的项目开发能力;建设反馈机制,保障新闻立台获得受众用户的大数据信息分析;建设调整机制,保障新闻立台形成反应灵敏的自我更新能力。
  三是改进管理。改进控制管理,强化顶层调控的有效性,避免内耗与浪费;改进评估管理,提升团队自我认知水平,避免盲目与封闭;改进奖惩管理,形成合理绩效考核,避免消极与大锅饭。
  四是优化平台。优化资源平台,尽可能多地占有和配置所在地域和传播受域内独有的核心资源;优化通道平台,立足“互联网+”和“云端”基础建设结构性信息传播和公众服务通道;优化用户平台,应用“传媒+”概念形成具有牢固“粘度”的新闻信息服务用户集群。
  五是提升队伍。提升队伍培养,舍得在新闻采编、播音主持、技术运维三支基本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加大投入;提升队伍使用,注重在岗位配置上突出“因材使用”,以利成长出专家型领军人才;提升队伍增值,重视集合不同人才个体成就形成整体队伍不断增值的“蜂群效应”。
  综上所述,从重构话语通道获取发展基础,从完善角色形态提升主体能力,从推进顶层设计营造制度保障,从新闻立台的这三个逻辑支点出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我们就会逐步清晰地发现新闻立台的现实基础,发现新闻立台的明确前途,从而清晰地获得对未来的长远看法,获得对当下的信心和动力。

(作者为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省广电学会会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