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市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

周易剑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各地广播电视媒体陆续开办了对农节目。所谓对农节目是指“以农业、农民、农村为关注对象,主要以农民为目标观众,以普通百姓的视角通俗有趣地介绍农业科技、对农政策、反映农村、农民的生活面貌、思想状态等等,力图关照广大农民兴趣、愿望和呼声的节目。”
  由于许多电视定位农村观众,但在操作过程中又脱离农村,使得对农节目的质量无法保证。有些对农节目的播出时间与农民生活习惯相背,节目内容单调,说教意味浓,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低收视率和低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不少电视台对投入成本制作对农节目的意愿变淡,致使对农栏目趋于名存实亡。
  特别是城市电视台,不少决策者认为,“城市电视台的目标观众是城市居民,拿农民的事给居民看,目标错位;城市电视台要讲文化品位,农村那点事,土得掉渣,风格上不相符;农村与城市存在地域距离,发生在农村的事,城里人不一定会产生共鸣,题材上补贴近。”也就是说,城市台决策者认为,对农节目与城市台的频道定位存有冲突,故难有生存空间。那么,当今城市电视台真的就没有对农节目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吗?笔者认为,城市电视台不仅拥有对农节目的生存空间,而且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其中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进行对农节目的创新,并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对农节目在城市电视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1、从城市受众需求来看。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这给城市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清水秀,空气的清新的农村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对于饱受尾气困扰,住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居民来说,农村是他们向往的居住地和旅游点。食品安全丑闻频发,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程度变得十分关注,特别是一些新引进的农产品,更是引起了城市居民的浓厚兴趣。也就是说,随着城市居民对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关注度的提升,对农节目在城市的受众市场也会随之扩大。
   2、从电视观众的结构看。农民是对农节目的重要的收视人群,受地域或交通影响,农民可选择的媒介较为单一。相较于其它媒体,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更为广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近136782万人口中,乡村人口61866万,为总人口的45.23%。对于中国6亿多农村人口来说,电视是他们最常接触的媒体,但是他们能接收到的针对农村的电视资源却不多。对农节目的稀少与农村受众基数之间的反差,亦是对农节目拥有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城乡区域统筹的切实需求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正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的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的信息需要越来越强烈。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农村的面貌也在悄悄改变,美丽乡村的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亦值得关注。
   4、从农村传媒市场的潜力看。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对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强,农村传媒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商家正在拓展的新蓝海,作为媒体,城市电视台也要改变思路,大力拓展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
  总之,农业、农村、农民的这些年来的变化,让城市电视台开办对农节目的发展空间变得愈加广阔。
  那么,城市电视台该如何发展对农节目呢?笔者认为,将城市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受众与整个频道定位相符,变对农节目为助农节目,把观众定位从农民朋友延伸至城市居民,通过提高节目的趣味性、服务性和故事性,使之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朋友都喜欢的节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1、节目选题要接地气,增加生活气息。对农节目的对象性决定了节目题材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而不是远离农村。好的对农节目选题应该与“三农”政策信息息息相关,与农民、居民急切想知道的问题直接挂钩,对农民致富增收有帮助,对居民生活有关联。
   2、节目内容要故事化,增强趣味性。好的节目选题如果借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呈现,不仅能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而且能使节目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对农节目应该以农村为背景,大量挖掘发生在农民身上的故事,捕捉他们生活的细节,呈现当下农村生活的状况。
   3、节目形式要凸出现场,增加体验环节。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应该有强烈的“我在现场”的意识,而不应仅局限于演播室,局限于记者或编辑的想象中。记者应走入农村现场,强化记者体验。这样一方面能拉近记者与农村、农民的距离,使得节目真正做到体现“农”味,另一方面通过记者带着观众共同感受和体验的方式,能够增加节目的真实可看性。
  4、节目氛围要轻松,做到寓教于乐。对农节目旨在介绍农业科技、对农政策、反映农村、农民的生活面貌、思想状态。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尤为重视,出台了不少针对农村农民的政策。对农节目在传达这些政策方针时,应以通俗有趣地方式介绍,切忌以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宣讲,否则节目将显得枯燥无味。
  5、节目要强调信息量和服务性,做到言之有物。对农电视节目的实用性体现在能够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给农民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如为农民提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小发明、致富人物故事、生活小窍门等信息,切实为农民着想,为农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6、节目要增加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对农节目应该注重节目的互动性,既自上而下传达政策方针,也应自下而上了解村情民意。同时,调动农民话语意愿,提供农民发声渠道,增加农民说话的机会,特别是关于涉农侵权事件追踪报道。否则,将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所有政治人物,所有媒体都在谈论农民,农民自己却不在场,不了解不关心。”
  总之,基于电视媒体讲求声画的艺术特性,对农节目应该多采用农民的同期声,让农民讲述自身的故事,介绍自己的家园。对记者来说,深入一线,“我在现场”的意识尤为关键。一方面,对农电视媒体当立足田间地头,与农民多加交流,了解其所需所想,然后通过记者的切身体验,生动还原农村生活面貌和生活情景,真正做好让农村朋友和城市居民都喜闻乐见。
  目前,城市电视台的对农栏目还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那就是经费不足,运作困难。本文认为,如果能够争取到各级领导支持,学会多条腿走路,这种困境会有很大的改变甚至得到彻底的破解。
  1、寻求各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对农节目具有公益性,各级地方政府为了扶持对农节目,加强对农宣传,都有各种配套政策。媒体完全可以通过努力,争取到财政的支持。
  2、加强与农口系统各单位的合作。农口系统各单位承担着对“三农”工作的建设、指导职责,也有着对农宣传的任务。媒体要加强与各单位的合作,共同做好对农宣传工作。
  3、尝试市场化运作。对农节目质量上去以后,收视率提高,对于企业来说就吸引力就会增加,如果能够达成合作关系,必将可以得到双赢的结果。
  总之,城市电视台创办对农节目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具有重要性。虽然在收视为王,经济效益唯上的当下,城市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被忽视,被排挤,甚至面临被撤换的危险。但是,对农节目存在这巨大的潜在,作为我们媒体人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城市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如果能大胆地实施创新发展,提升自身的可看性和节目质量,吸纳新的观众群,那么城市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必将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