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说说新闻稿件中的“称呼”

袁维坚

  去海南旅游,到饭店吃饭,杯盘狼藉时,朋友招呼:“小姐,埋单!”没想到服务员小姑娘不理不睬。以为服务员没听到,朋友提高嗓门:“小姐,埋单!”没想到服务员扔来一个白眼,附带硬梆梆的一句话:“你才小姐呢!”朋友愕然。
  时代发展到今天,作为曾经通行一时的对年轻女性的称谓,“小姐”这个词,似乎已带上了某些暧昧的含义,以至于要惹人白眼,遭人摒弃了。那么,不叫小姐又该叫什么呢?
  称呼,的确是个难事。
  于是,各行各业想出各自的办法。菜场里,经营户称男顾客为老板,称女顾客为老板娘。为避免误称“小姐”,现在一些人索性就把女人统称“美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眼下的新闻稿件中,无论从央视到地方台,都做了简单化的处理:男的叫先生,女的称女士。于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叫先生,中年男子叫先生,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叫先生,甚至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都被称之为先生。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被称为先生,扫大街的、拉板车的、收破烂的,甚至流落街头的男人也被称为先生。而对于女性,则多用女士来称之。无论有学问没学问,白领蓝领,哪怕是目不识丁,统称为女士。
  虽说中国现在是法治社会,法律没有对称呼作出规范,规定什么人不能叫先生,哪类人不能叫女士,但不恰当的称呼,总让人感觉有伤大雅。更何况,媒体负有教育、引导的责任,己不正,何以正人?本文尝试就新闻稿件中的称呼问题,与列位同行共同探讨。
   “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最早的先生,因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古代称教书者为“先生”、“私塾先生”、“教书先生”等,这是人民群众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师传统。不过后来意义有所延深,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冰心等均可称为先生。
  先生的字面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综合《辞海》和《辞源》的解释,“先生”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年长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另一种是对别人的敬称,首先是对老师的敬称,其次还有对父兄、医生、道士等。可以看出,现时的先生称谓,虽已跳出了教师的范畴,但总体还是局限在“文人” ,对男性的称呼,除了先生,还有师傅。
  据《汉语大词典》载,“师傅”有如下几种含义:老师的通称,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对僧道的尊称,对衙门中衙役的尊称,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在现代汉语中,“师傅”主要是指老师及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特别是在工人和艺人中用得较多。“文革”后的一二十年间,“师傅”一度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普通称谓,“师傅”几乎成了一个用于不同职业的普通称谓,以至出现了称“解放军师傅”、“警察师傅”之类的笑话。
  就目前来看,师傅多是指有一定技艺的工匠,或指“蓝领”。
  稍稍年长的人应该记得,中国还有一个对成年人的统称“同志”。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给“同志”这个古老称谓赋予了新含义,在革命者内部流行。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同志”成了神圣、亲切而且也是最大众化的称谓。但从目前来看,“同志”这个词似乎太过正式,还被某些人带上“同性恋”的另一层含义。
  对于女性,称呼相对比较少,受男尊女卑传统束缚,古时候很多女性连名字都没有。现在除了女士,就是小姐。而这两个称呼的对象,大多是有身份的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把年轻一点的称小姐,年长一点的称女士,就难免让观众听了不舒服,进而,反感媒体的浅薄、无知。
  笔者以为,记者在称呼这个问题上还是应该多动点脑筋,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作出相对合适的称呼。如果实在难以表述,就直接用姓名。这是最直白,也是最准确的称呼。或者也可以用“小刘”、“老王”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学丰富多彩,切不可到了今天在称谓问题上陷入困境,让优雅的“谈吐”变成粗鲁的“吐痰”。

(作者单位:绍兴电视台公共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