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补齐短板 推进2016年浙江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重点工作

寿剑刚

  今天的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我跟大家讲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过去的五年和今后的五年”,第二部分讲“去年和今年”。
  先说第一部分:过去的五年和今后的五年。
  对“十二五”的五年,做一个简要的回顾、评估,着重展望规划一下“十三五”的五年。
  关于过去的五年,浙江省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我们都如期完成了。数字指标我就不一一说了。从我们管理部门的角度,我概括了这样几句话:这五年,是行业监管不断收紧全面加强的五年。以党的十八大作为时间节点,前宽后紧。我们正朝着可管可控的方向走。这五年,是公共服务全面落子完成布局的五年。“十二五”时期我们基本解决了公共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这五年,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五年。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精品佳作也越来越多。所以,过去的五年,是发展的五年、壮大的五年。这是我们纵向自己跟自己比。我们再横向看一看浙江在全国的位置。五年过去以后,浙江在全国的地位,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在“庙堂”,我们的地位比以前提高了,排名靠前了。我不拿冰冷的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的是,我们的浙报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华数集团和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经过五年的发展,成长出落为国内行业里头顶呱呱、响当当的企业,用句文绉绉的话来表达,这些都是国内行业的翘楚。企业强,则地方强、国家强。所以,过去的五年,也是获得的五年、地位提高排名前移的五年。
  当然,过去的五年,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挑战和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体制外力量的生长,我们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甚至威胁,市县和中小媒体首当其冲,普遍出现疲态。所以,过去的五年,也是我们面临重大挑战和困难的五年。
  展望今后的五年。首先要抬头看一看方向和大势。
  第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会更加复杂、更加激烈。大家千万不要被这两年表面上的平静所迷惑。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正暗流涌动,各方都在积蓄力量,正的、邪的,左的、右的,国内的、国外的。实现“两个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任务艰巨。守阵地、拓疆土,当战士、做卫士,使命重大。我们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第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速和超高速发展的时代过去了,多数传统行业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从我们这个行业看,有两点我们特别要看清:第一,行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产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符合产业发展一般规律的。所以中小媒体、中小企业面临生存的挑战,甚至有一部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第二,行业成长的空间还很大。受技术和需求的双重推动,我们这个产业的市场还会有一个很大的扩张。所以,BAT这些互联网巨头和社会资本,纷纷抢滩布局传媒业。虽然我们这个产业高速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仍然有一个相当长的黄金发展期。
  第三,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这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将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媒体、新业态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我只以新闻采编技术为例,2015年兴起机器人写稿、无人机航拍和虚拟现实(VR)技术,去年被称作这三大技术的元年。这三大技术,不要说几年前,即便去年初我们都没有想到。我觉得“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技术的发展是最难预测、最不可把握的。我们能够把握的大概是,技术进步将呈加速的趋势,并一定会对我们这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跟得上技术的变化,就是机遇;跟不上这个变化,就成了挑战。
  第四,媒体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句话说了几年,耳熟能详了。我们不妨展开来讨论一下。这种重大变化发生在哪几个方面呢?我想大概有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将来的主流媒体一定是网络媒体。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了,人们获取资讯的入口,都在互联网移动终端了,光智能手机现在就有6个多亿的用户,新闻分发,很多都是以社交媒体或是移动端的APP作为分发平台和渠道。舆论主战场已经在网上。什么叫主流媒体?我觉得主流媒体应是在舆论主战场上发声,观点被主流人群接受,或者说可以影响和引领主流人群的媒体。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第二,媒体的格局将被彻底打破。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图书以前都是体制内的。现在这个格局已经开始被打破了,将来的媒体格局可能是体制内和体制外几足鼎立的格局。第三,传统媒体如果不在采编刊播上作出重大应对,以跟上网络时代的变化,则会逐渐衰落成小众媒体。纸媒就不说了,就说现在的第一媒体电视,我们心平气和地拿电视跟网络作个比较,不难发现网络是一种更高等级的产品。电视有的功能和元素,网络都有;电视没有的功能和元素,网络也有。网络的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丰富性(视音频图文充分融汇)是电视所远不及的。当然,我们有内容、公信力等优势。再看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受众,基本以中老年为主。那么十年以后呢?十年以后80后、90后、00后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网络原住民将登上历史舞台。所以我觉得留给我们成功转身、融合转型的窗口期不会太长。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长人家志气、唱衰自己。我把问题说得重一点、甚至过一点,就是想唤起大家,更加清醒坚定,丢掉幻想,起而行动。因为,这些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许在时间、节奏、力度上会有些偏差,大的方向我认为错不了。
  第五,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文化强省和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万亿级产业,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作出的“十三五”建议和这次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上述目标。这就要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加快发展,做文化产业主力军,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全体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人的使命和担当。
  接下来说一说我们“十三五”的目标。根据这样的分析预判,“十三五”时期我们仍然咬定“三大目标”,即要做全国的行业监管先行者、公共服务模范省、产业发展副中心。到“十三五”期末,要实现这“三大目标”。
  “行业监管的先行者”:就是监管范围要跟得上新媒体的发展,监管手段要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监管能力要跟得上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完成总局给浙江省行业监管试点省的先行先试任务,成为全国行业监管的先行者。
  “公共服务的模范省”:就是巩固、完善、提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省委省政府提出我们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成为全面小康的标杆省,我们的公共服务也要成为模范省、标杆省。
  “产业发展的副中心”:要实现“三个高于”,即浙江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全国产业发展的副中心。其中影视产业要让“北有北京、南有浙江”的格局名至实归、业内公认。
  要在“十三五”时期实现这三大目标,我们必须自始至终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就是要用创新的理念推动事业产业发展,用改革的办法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协调,就是事业和产业、上层和基层、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之间要协调发展。绿色,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发挥我们行业本身具有的低消耗、低排放的优势,其中印刷业要加快向绿色印刷转型。开放,对内对外都要开放。内部各产业间、机构间要彼此开放,走联合抱团发展之路,某些领域与环节还要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对外开放,“十三五”时期应该更有作为,也是我们重点要推动的一件事,在扩张市场的同时,传播好中国声音、民族文化和浙江故事。共享,要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要让发展成果惠及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再说第二部分:去年和今年。
  去年,浙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成绩单很靓丽,成色很足。我看既是我们这个系统多年积累的一个集中爆发,又有运气成分和偶然因素。总之,人努力,天帮忙。
  去年的工作我把它概括成五句话:传播能力全面提升,融合转型全面启动,行业监管全程发力,公共服务全面开花,产业发展全线飘红。
  传播能力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全面提升。一是宣传报道能力提升。去年我们组织了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抗战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宣传报道、重大主题出版,从新闻出版到广播影视,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第二届世界互联网乌镇峰会、“习马会”等重大宣传报道做得都很出彩。二是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去年我们系统十大新闻其中一条就是浙报和浙江卫视推出重磅评论栏目节目“新闻评说”和“今日评说”,这两档栏目节目办得不错,市县媒体也都在加强评论类节目。在一些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三是媒体监督能力提升。浙江卫视“今日聚焦”就不说了,浙报也推出了监督栏目,全省有50多个市县电视台推出了电视问政的舆论监督节目,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发挥了很好的建设性监督作用,形成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浙江现象”。
  融合转型全面启动。浙报集团浙江新闻APP、浙江手机报用户达2000万,就算它10%是活跃用户,也有200万;广电集团推出的中国蓝TV,有1000万用户;出版联合集团的“博库网”,电商做了11个亿。市县媒体也纷纷布局“两微一端”的新媒体。广电网的一省一网整合基本完成,全资整合完成比例达93.7%。三网融合取得重大进展,IPTV集成播控平台用户达130万。
  行业监管全程发力。从年初清理整顿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驻地方分支机构、记者站开始,除了常规的监管外,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就没断过。如“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顺便跟大家报告一下,我省“扫黄打非”工作去年全国考评排第二名,被评为先进集体。而前些年我们在全国排第21名、第22名。作为一个网络大省、出版大省、市场大省,我省“扫黄打非”任务很重。两局合并以后,“扫黄打非”工作体制理顺了,工作上去了,效果也出来了。再如互联网电视盒子整顿、境外引进剧审查、出版物质量包括印装质量专项检查、数字出版和网络视听网站的加强监管等,第四季度我们还牵头开展了境外电视网络接收设备的专项治理。可以说一拨接着一拨、一项接着一项,从年初一直干到年底。
  公共服务全面开花。全民阅读这把火烧起来了。我去年会上说全民阅读是我们局公共服务的一号工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节暨浙江书展。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农村应急广播建设,到11月底提前完成全覆盖。农村电影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我们动了体制、啃了骨头,发行招投标、放映招投标试点、改善片源质量(现在一半以上都是商业片)、推行菜单式订片、改善观影条件、建设固定放映点和集镇影院,现在全省农村的室内固定放映点不算集镇影院,已建成1000多个。我们还改善了放映结构,不拘泥于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人多的地方我们就去多放一点。浙江是总局确定的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唯一试点省。总局今年要到浙江来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浙江经验。去年按总局部署还全面开展地面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中央有12套电视节目、3套广播节目,省里有5套节目),这既是惠民工程,又是安全工程,使基本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有“双回路”的保障。
  产业发展全线飘红。先讲出版,去年我们获得国家级优秀出版物奖项和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数量均为历年之最,不少浙版图书进入权威的畅销书榜单。出版联合集团实现三个百亿,进入“百亿俱乐部”。影视成绩单就更漂亮了。电影去年产量60部、立项163部,数量有很大的增长。质量就不用说了,接连破纪录、不断拿大奖,真的叫惊喜连连。去年暑期档全国80%的电影票房是由浙江生产或参投的影片创造的,浙江在国内电影界的风头一时无二。全国前十大院线公司有两大是我们浙江的(横店、时代),我们去年票房将近35个亿,比前年增加11个亿,这十几年平均年增长30%多,很难找得到其他哪个行业能如此增长的。电视剧方面,去年电视剧的集数我们全国第一、部数全国第二;去年我们上央视和各大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全国第一。纪录片,去年也一改前几年的颓势,列入总局备案的达40部,获总局推荐播出的有3部(前年一部也没有),势头有一点起来了。动画片,我们去年的产量55部27000多分钟,产量居全国第二,被总局推优的数量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份成绩单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领导得好,是我们全体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要代表省局向大家表示敬意和感谢!
  当前,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从上到下大家都在找短板、补短板。我就围绕找短板、补短板说一说今年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补短板源于经济学的木桶理论,木桶盛水的容量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把短板补上了,容量就上去了。工作也是一样。工作方法无非就是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长处要发扬光大,短处能避则避,避不了的我们就补上。前不久省局也发了文件,动员大家找短板,补短板。这里,我重点讲五个方面的补短板。
  (一)关于基层宣传思想阵地建设。
  主要是市县党报党台建设。现在基层比较困难。不少纸媒收入呈断崖式下降,降幅达20%甚至更多。广播电视好一点,但也在走下坡路。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报大台对小报小台的挤压,又有新媒体、自媒体的竞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年经济不景气,广告收入自然就下来了。就广播电视主要是市县广播电视台来说,还有两个特殊因素:一是三网融合带来的冲击。电信发展IPTV,现在全省估计已经有三四百万用户。我们全省有线电视的用户总共1400多万户。再是互联网电视,各种各样的电视盒子不断涌现,除了新闻不能看以外,其他的都能看。这些因素造成我们的用户不断流失。二是台网分离带来的冲击。市县广电台的收入结构里面原来70%是靠广电网络收入。台网分离后,以网养台这条路走不通了。今天台长们都在,我顺便跟你们说一句,这个不是一省一网整合带来的,这是台网分离改革带来的。没有一省一网,以网养台这条路也走不下去。原来台网一家,都是事业的体制,网络投了那么多的钱,一分钱折旧也不提,收的钱都是纯收入,没什么成本。现在网要按企业运作了,提了折旧之后才有能力去自我循环、自我发展,但折旧提了后就没多少利润了。所以一旦台网分离,就不能以网养台了。台网分离的改革,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这些困难我们省局都看到了。去年我们联合五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扶持县级广电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政策还是能解决点问题的,希望各地各单位用好用足这个政策。今天我对基层宣传阵地建设再提六点建议:
  第一,要做好做强新闻。关于新闻立台立报,我这几年在多个场合从多种角度强调过。今天不打算多啰嗦了。总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在宣传报道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媒体监督能力上下真功夫、苦功夫,真正把新闻做强做好,提升媒体的影响力、竞争力、公信力。我觉得做本土化的东西,我们真的有很大很多优势,永远没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是在网络时代,这仍然是我们的长处和核心竞争力。不要手里抓着一把好牌打坏了。有竞争是好事儿。以前的竞争都来自于体制内的竞争,是伪竞争。现在是来自体制外自媒体、新媒体的竞争。狼真的来了,逼着我们去强身健骨,逼着我们去做好新闻。我觉得做好新闻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以前没什么压力,现在压力是够了,但是动力我觉得还是差一点。如果你连新闻都做不好,那就真成了“阵地还在喉舌不在了”。
  第二,要尽快在发展新媒体上有所作为。做新媒体就是三部曲。首先你要去占领阵地、布好局,布局“两微一端”。其次,你要在新媒体上有话语权,有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你没有话语权,弄了一堆花哨的东西净烧钱不管用。什么叫话语权?就是我们的观点意见能够影响到大多数人的想法,本地的十大新闻事件有一半以上是你设置的议题。最后,你要探索盈利模式。从长远讲,没有盈利模式你是撑不住的。你背后的母体已经很困难了,支撑不了你烧这个钱。要力争在探索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上有突破。希望在座的市县媒体,能在网络时代实现华丽转身,到了网络时代你仍然是主流媒体。大家一定要打赢这场生死战,在新媒体上有作为、有地位。
  第三,要积极发展“媒体+”产业。人家叫“互联网+”,我们叫“媒体+”,向媒体服务商转型。你要去发展跟媒体有内在关系,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媒体优势的相关产业,不要去拓展与媒体没有任何关系的产业。不能病急乱投医,看到什么赚钱你就去发展什么,钱没那么好挣的。媒体有什么优势呢?宣传功能、广告功能就是媒体的优势。你还有公信力做背书,其他人做,老百姓不一定信得过。当然,也不能过度消费我们的公信力。在向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要跟发展新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浙报、杭报等在新媒体矩阵上加载社交、电商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做得很好。要让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这张广电有线网络,要利用好这张网络来做网络增值业务,推动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建设,我们现在好多市县电视台都加入进去了,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要用发展产业来反哺我们的新闻,反哺我们的新媒体。
  第四,要走联合发展的路。一是市县级媒体要联合发展。现在还是太分散,报纸归报纸、广播电视归广播电视,报社一堆新媒体,电台电视台又一堆新媒体。一个县只有那么大一块地方,广告资源就这么多,用户就这么多,你还一张报纸一个广播电视台啊?这不是自相残杀、重复布局吗?现在有些地方把报纸跟广播电视合起来,成立传媒集团,这是种可行的模式。我觉得市县该考虑媒体结构的优化和整合了。二是省级媒体要与市县媒体联合发展。浙报集团、广电集团、出版联合集团、华数集团等省内媒体大佬们,要帮帮市县的兄弟们,要带他们一起玩。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走联合发展之路,让省市县媒体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发展。三是新闻出版跟广播影视要联合发展。现在两个局合成一个局就更方便了。我们已经有很多出版影视融合成功的例子,如《芈月传》《虎妈猫爸》,图书和电视剧都卖得很好,实现了出版和影视的双赢。联合发展的路怎么走,我看报业协会、广电学会可以发挥些作用,多组织些经验交流、问题研讨和典型推广工作。
  第五,要更加重视节流。过去一二十年,我们的报社、广播电视台急剧扩张,日子挺好过。花钱大手大脚的年代过去了。我们在开源的同时要注重节流和控制成本。挣钱不容易,那我们就省着点花吧。这么困难了,是不是还要这么大的组织架构,这么多人啊,该不该瘦身啊?要有节衣缩食,过紧日子、苦日子的准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们这些当台长当社长的,要把全体员工好好地发动起来,要把严峻形势告诉大家,唤醒危机感,动员大家一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这一点可能比消极地去削减开支更重要。
  第六,要争取更多的支援。就是多向当地的党委政府汇报,多去争取资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要还是端着前几年那个架子放不下来。我们今非昔比,困难得很。我认为主业部分,就是做新闻、做喉舌的部分,包括新媒体应该由财政供养或兜底。饭有没有得吃要靠财政保障,吃得好不好要靠我们自身努力。以前为什么政府不给钱也可以呢?因为以前给你的这块牌照是独家的,现在这块牌照的含金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以上六条是我们管理部门给大家的建议。你们是主体,我只能用提建议的方式为你们出谋划策和加油呐喊,希望你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去探索、去实践,尽快走出一条融合转型的新路。我们强烈期待你们转型成功。
  (二)关于行业监管。
  行业监管的目标是可管可控。虽然这几年有很大进步,但总体上我们的行业监管仍然滞后。我们在行业监管上最大的短板有两块。一是我们的监管范围跟不上新媒体的发展。比如我们对传统主流媒体开办的各种新媒体基本上还没有监管。大量非持证的数字出版网络视频节目网站也游离在我们的监管之外。新媒体在不断发展,而我们监管的重点还盯着传统媒体。二是我们的监管能力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从人的能力到技术的能力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新媒体既不知道怎么管,也没有很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手段。
  针对这两个短板,我们要扩大监管范围,提高监管能力。一是扩大监管范围。我们打算分阶段来做。要把传统主流媒体办的“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纳入监管范围。要把非持证的、有重要影响力的数字出版网络视听节目新媒体纳入监管范围。要把“扫黄打非”的重点转移到网上来。要把版权保护的重点进一步向打击网络侵权转变。总之,人群在哪里,舆论主战场在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进到哪里。二是提高监管能力。我们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要加强技术手段武装,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了一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云平台项目,初步匡算需经费五六千万元,力争让我们的技术手段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和技术的变化。
  趁今天这个机会,我再说一说局台和台网的关系。台长局长都在,我特别要交代你们的是:在面临这么重的任务,有这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时候,局台真的要团结一心。我们两家的关系,就是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就是兄弟关系。局是台发展的同路人、志愿的服务者和善意的批评者。作为台来讲,多一个人多一个部门关心你不好吗?在这样一个时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帮助,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网络公司和电视台也要精诚合作,共同去应对“三网融合”后的新形势,共同去开发增值业务。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省一网”整合后,如果台网离心离德、不能形成整体合力,那“一省一网”的整合就难言成功。局台、台网之间要加强互动往来,相互尊重支持,真诚合作共事。局台、台网的关系一定要处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三)关于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我们已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阶段。“十三五”时期,公共服务要围绕巩固、完善、提高来展开,把我们在公共服务上的短板补好。第一,要标准化。要在基本保障、服务管理、设施维护、考核评估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这个标准是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也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的。第二,要均等化。用标准化去推动均等化。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出身在不同家庭、不同地方,而使其应该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明显差异。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村比较富或农村集体经济比较强,那么它的公共文化服务就会提供得好一些、标准高一点。我们这个均等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家庭什么村子,都能享受到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三,要长效化。已经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都要管好、用好、发挥好作用。要把各项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都建立起来。特别是要把农村应急广播和农家书屋管好用好,我们花了大力气、大代价把它建成,如果后续不使用好、不管理好,过几年就可能悄无声息地瞎掉了,那是我们无法交代和承受的。第四,要接地化。我们做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跟老百姓的需求相对接,不能想当然。做好事要做到人家的“痛点”上,提供的服务要跟需求对接。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由老百姓来评价。我觉得做公共服务最容易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希望市县基层在公共服务的这四个化上大胆探索,多积累经验。
  (四)关于产业发展。
  我们的产业包括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及版权产业。今天我着重讲一讲影视产业。因为影视产业是我们为主直接抓的,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它抓住。浙江发展影视产业的条件非常好。好在哪里?你可能会说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多,体制机制灵活;可能会说浙江民间资本充裕,发展影视产业不缺钱;可能会说浙江的基础条件不错,我们现在已经是全国老二了。我觉得这些回答都对,但还没说到最根本的点上。我认为浙江发展影视产业最突出的优势是生态条件非常好。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条件,既要有各种乔木、灌木、花花草草,还需要适合这些植物生长的气候、土壤和养分。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才叫生态条件好。我们有大大小小的影视制作机构1400多家,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其中上市公司有32家,居全国第一。全国十大院线公司浙江有其二。我们有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二三十个,居全国第一,其中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杭州动漫基地、海宁影视国际合作实验区为代表。我们有各种影视节展五六个,其中以杭州国际动漫节、青年电影节、横店影视节为代表。我们有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特别是浙江传媒学院为我们提供影视人才支撑。我们有一颗要成为副中心的雄心勃勃的心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有这么好生态条件的,国内除了北京上海,很难再找到第二个省份。前不久,北京电影学院主动找上门要跟我们谈战略合作,看中的就是浙江影视产业良好的生态条件。
  当前,影视产业正面临着一个百年难得的机遇。以电影为例,2003年全国电影票房不到10亿元,2015年全国票房440亿,是2003年的44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院线是连在一起的)的全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5年北美市场票房是110亿美金,预计中国大陆票房将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赶上和超过北美。赶超北美后,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全国现在约每5万人一块电影银幕(我们浙江是每2万多人一块银幕),而美国是5000人一块银幕。同美国相比,我们人均的电影消费水平差距非常大,再加上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换句话说,即便我们票房总规模赶上了北美,我们的人均仍只有其四分之一,还有起码四分之三的增长空间。此外,我们在电影创意、电影科技、电影衍生品等方面,同好莱坞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这些差距就是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潜力。此外,有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电影反而景气了,就像口红的销量、裙子的长短可作为观测经济的景气度一样。经济学家是这样说的,看电影的开支是小额开支,就业和收入状况不好,对看电影的影响不大。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心情不好,需要到电影院去寻找慰藉。所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票房反而好。电影有如此的发展机遇,纪录片、电视剧、网络剧、微电影也是如此。有人预测,网络剧、微电影、微视频将来可能是最大的影视产业,比电影电视剧都大。
  总之,我们浙江发展影视产业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机遇都非常好。但冷静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浙江发展影视产业还有三大短板。第一个短板,影视创意能力弱;第二个短板,人才尤其是各条线上的领军人才十分紧缺;第三个短板,后期制作能力弱,浙江拍的影视剧80%都要拿到省外、国外做后期制作。看看浙江影视产业很热闹,接连破纪录,不断拿大奖,其实我们在产业的价值链里还处于中低端。真正挣钱的、产业中高端的,我们虽然有但不多。跟上海比,现在上海各项指标都在我们后面,但如果问中国的影视产业的副中心在哪里?我看十个中国人可能九个(除了我们浙江)会回答是在上海。上海的创意能力、人才的数量质量、后期制作能力都远在我们之上。所以,我们这个老二的地位是不稳固的,“影视产业副中心”的名头和江湖地位还不是名至实归的。
  去年,在浙江电影接连破纪录的时候,我给李强省长和郑继伟副省长写了一封信,报告了我省影视产业的发展情况。两位领导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影视产业的支持力度。近期,李省长还要专程考察调研我省影视产业。浙江有这么好的条件,又有这么好的机遇,再加上省领导这么重视,我们没理由不抓住这个大好发展机遇。让我们一起努力、精准发力,逐项把影视产业的三个短板补上。针对原创能力弱,我们从今年开始准备做影视剧本扶持计划。针对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紧缺,我们这几年实施高端影视人才海外培养计划和“新光人才”计划,已经连续三年,前两年每年送20余人,去年送50余人到美国好莱坞和英国学习。连续做它五年,送出去的100多个人中如果有十分之一能成为浙江影视的领军人才,我看情况就会很不同。顺带说一句,出版也要加强人才培养。今年开始我们跟出版集团一起做一个到英国的培训班,准备连续做几年。出好书关键是什么?关键要有好编辑啊。以前我们有出版家,现在我听出版社的同志讲,只有出版商没有出版家了。说回影视,我们要深化与浙江传媒学院的战略合作,依托浙传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广电人才培训和加快华策电影学院的建设。要发挥中国美院创作纪录片的积极性,创办纪录片节展。要与北京电影学院开展战略合作。总之,要多措并举解决人才短板问题。这几件事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成效,五年八年一定会见效。针对后期制作的短板,现在已有一些好的东西在起来。比如广电集团的国际影视中心,建成后一年3D电影的后期制作可以做5部。横店也在做后期制作。今年准备做个专题调研,采取些措施来推动后期制作的发展。我们只有把这些短板补齐了,才能真正让副中心名至实归。
  (五)关于行风队伍建设。
  国有国法、党有党纪、行有行规。总局去年8月份下发了“一规一约”。“一规”就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一约”就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一规”是底线,是他律,是硬约束;“一约”是自律,是软约束。行规是什么?行规是党纪的具体化、岗位化、行为化。我们要把贯彻执行“一规一约”,跟执行八项规定和各项纪律规矩紧密结合起来。这几年,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甚至新闻敲诈,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屡禁不止,对我们新闻工作者形象造成很大伤害。行风建设是我们行业队伍建设中的一块短板。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良心坏了、灵魂丢了,对社会的杀伤力很大,对我们自身形象的损害、事业的伤害杀伤力也很大。我们一方面面临着这么繁重艰巨的转型任务,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威胁,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根基公信力正在一点一点流失。这怎么行啊?!我们这支队伍有没有做好出发的准备?有没有做好拼搏奋斗的准备啊?因此,我觉得要把贯彻“一规一约”看成是我们整顿队伍、整纲肃纪的一次机遇,看成是提升主流媒体形象和公信力的一个工作载体,看成是系统内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一次担当实践。特别提醒各位,现在跟前几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如果我们队伍的人出了问题,分管领导、主要领导都是要被追责的。所以这个“一规一约”,大家要当回事儿。
  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对内要加强教育,要让“一规一约”的“六个严禁”、“十个不为”,人人皆知,耳熟能详。让大家心存敬畏,知道哪些线是不能踩的。对外要加强宣传,可以学习央视和北京,请知名主持人当“一规一约”的代言人,加强社会宣传,告诉社会我们在整顿风气、整肃纪律。要把被损坏的形象一点一点修补回来,让社会看到我们在行动。
  第二,要加强检查监督。要把遵规守约的要求特别是“六个严禁”写到用人劳动合同中去,写到协会的章程中去,写到与业务合作对象的合同中去,必要时,都要进行补签。今年,省局将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织抽查,并在全省进行通报。各单位纪检组织还要把贯彻“一规一约”情况纳入监督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的内容。
  第三,要加强违规执纪。惩戒是最好的教育,说破嘴皮子,做十场报告不如动真格处理一个人。“一规一约”不是纸老虎,对于违反“六个严禁”的,一律对照规定,首先进行组织人事处理,然后进行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再追究法律责任。在惩戒违规实行“零容忍”的同时,还要注重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善于做到扯袖咬耳、及时提醒。这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

(本文是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寿剑刚在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