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快媒体融合 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

陶甚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就城市广电媒体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切实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站得准”是根本
  创新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城市广电媒体增强新闻传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动力源泉。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站得准”这一根本。站得准,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不能变,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增强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一是立场方向要准。城市广电无论在传统渠道还是在新兴平台,都必须姓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不能丢。在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时代,满足受众需求,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切实做到爱党、护党、为党,理直气壮地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二是理念定位要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是新闻人责任与使命的“初衷”所在。在把握时度效,推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切实按照这48字要求,坚定信念,肩负责任,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抓好落实。三是基调轨道要准。促进媒体融合,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调。加快媒体融合,绝不能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绝不能迎合任何流言蜚语,必须确保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要在各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上,讲纪律、讲规矩、讲队列,切实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满足需求侧的不同需要。
  二、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走得快”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面对传播技术突破、舆论场域分化、话语方式革新等新情况、新问题,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牢牢坚守主阵地,尽快拓展新渠道,合理运用新语法,让主流声音更响亮。走得快,就是要积极融合新媒体这一最具发展空间的传播方式,主动开拓新的传播渠道,增强新闻舆论的影响力。一是要强化“先机”观念。“先入为主”是舆论形成的重要条件,网络时代舆论引导尤其强调“先声夺人”。无论是“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还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都离不开及时准确的舆论“先声”。作为城市广电媒体,要积极发挥地域性、接近性优势,主动设置议程,主动发声引导,抢抓互联网舆论引导先机,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巧妙引导。二是要强化“短板”意识。网络影响力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城市广电媒体的“短板”。当前,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城市广电媒体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守住主阵地,拓展新阵地,尽快补齐互联网传播引导的“短板”。三是要强化“用户”思维。受众即“用户”,维护“用户”离不开真心实意的服务。城市广电媒体要尽快从“听众”、“观众”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尽快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通过加快媒体融合,更多更好更快地提供满足需求侧要求的内容产品,服务好“用户”,引导好“用户”,进一步壮大城市广电媒体的“用户”规模,真正在“围绕中心”中“成风化人”,在服务“用户”中“凝心聚力”。2016年,绍兴广电总台将以实施《新媒体建设行动计划》为龙头,通过传统媒体平台向新媒体渠道扩张、全体在编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切实加强“新媒体首发”,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力求到年底形成具有绍兴特色、广电特点的新媒体矩阵,新媒体用户(粉丝)数比2015年翻一番,总量突破80万。
  三、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把得稳”是基础
  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需要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方法手段,重塑传播格局,丰富传播手段,革新话语方式,回应群众关切,更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把握时度效,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品质。把得稳,就是要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把握规律,创新方法,注重顶层设计,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体系、技术支撑、传播渠道和运行机制,为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一是运行管理要严。要建立健全促进媒体融合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网络新闻采编发流程机制。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必须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一体推进,无论是组织管理体制,还是日常运行机制、评价机制,都必须“严”字当头,保持队列整齐。二是新闻反应要快。“新媒体首发”是内容供给侧创新的题中之义。“快反”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内容,是“先声夺人”的基础。要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在确保导向正确、事实无误的基础上,追求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目前,绍兴广电总台的“今日绍兴”手机客户端日均首发稿保持在25条左右,首发稿与传统栏目形成联动关系的稿件每天不少于5条,初步形成了新媒体快速“首发”,传统平台深化报道,各渠道互动跟进的格局。三是技术支撑要强。就是要为媒体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适应全媒体运行的需要,“今日绍兴”手机客户端以“阿里云”为存贮空间,具备在移动终端上24小时直播绍兴广电所有广播电视节目的功能,并具有对绍兴广电主要自办节目的单条拆分、传播功能,实现了单篇新闻的“云点播”。此外,手机客户端实现了短视频、短音频、图片的瞬间上传功能,使记者编辑、注册用户上传的信息经审核后在第一时间发布,有效打破了广播电视传统播出方式的时空局限。四是话语表达要新。要创新话语体系,改进表达方式,用适应网络传播的语境抢占网络话语权,在互联网上讲好新闻故事,使报道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在重视新闻信息首发的同时,要强化生活服务、文化风俗、益智健身等非新闻性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满足需求侧“用户”的不同需要。绍兴广电规定,在手机客户端平台,每周发布非新闻性内容产品不少于2条,进一步增强了内容产品供给的丰富性。目前绍兴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已正式运行,“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的目标已成为现实。到10月份,全媒体高清演播室建成投用,由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调度全台记者,通过多渠道采集、一平台储存、多媒体分发、多元化生产、多终端发布,将进一步实现新闻信息、技术保障、采编队伍等的全面互通共享。
  四、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贴得近”是重点
  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坚定媒体融合工作的党性立场,为推进内容供给侧创新提供源头活水,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贴得近,就是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面向基层找选题,深入群众挖新闻,创作出鲜活生动、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采制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打造出群众爱听爱看的栏目,增强新闻舆论的公信力。一是从距离上贴近。脚下接地气,心中有灵气。头上的灰尘和脚上的泥土,是这个时代给予新闻工作者的最大奖章。不沉到基层一线,不走进火热的生产生活,就记录不了时代风云,推动不了社会进步,守望不了公平正义,也就完成不了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只有从距离上贴近,切实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采制到真实、新鲜、感人的新闻,才能实现内容供给侧创新的目标。二是从感情上贴近。党的新闻媒体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的新闻工作者首先是群众工作者。情感是记者采写鲜活新闻的内在动力。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走基层,无论在传统平台还是新媒体渠道,都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倾听群众诉求,真正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产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三是从需求上贴近。要研究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发挥城市广电媒体的地域文化优势和受众忠诚优势,准确把握各传播渠道上的受众需求,进一步改进文风,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提供适销对路的新闻信息产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用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从而更好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黄钟大吕鼓劲喝彩,又需要丝竹管弦余音绕梁。抓住“站得准”的总谱,新闻舆论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抓住“走得快”的节奏,新闻舆论才能充满活力源泉;抓住“把得稳”的基调,新闻舆论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品质;抓住“贴得近”的和声,新闻舆论才能起到准确有效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坚守好这四点,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48个字的要求,努力在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中继续走在前列,谱写时代华章。

(作者为绍兴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