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条10万+微信的背后

巫小凤 王 莹

  不到6小时,阅读量4万;
  30个小时后,阅读量达112053,转发量突破1万。
  这是衢州广电传媒微信号的里程碑,也是衢州第四条阅读量破10万的微信。衢州前三条10万+的微信分别是:开化新闻网的《开化暴雨洪灾记录,24小时降了19个西湖的水》、衢州发布的《衢州旅游宣传大片,美翻了》、衢味道的《迅哥儿|为什么汪涵说上有天堂下有衢州?! 》。
  为何当时粉丝数不足2万,出道不到半年,知名度影响力有限的“衢州广电传媒”,能在当地众多成名已久的微信号中脱颖而出?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缘由,对广电全媒体而言,又有着哪些可以把握的规律和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呢?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梳理、总结。
  事件回放——惊喜始料不及
  2015年12月2日下午,衢州广电传媒微信号推送了一篇题为《2天时间,衢州这个路段600多辆车被抓拍了,竟然都是同一个原因……》的微信,介绍了衢化路社会车辆违法驶入公交车专用道被抓拍的情况。
  此前10天,交警部门就已发布衢化路即将抓拍社会车辆违法驶入公交车道的公告。12月1日,抓拍开始。2日,衢州电视公共频道记者做了一条题为《为公交让道,倡导文明出行》的新闻,小编在浏览文稿时发现“仅3个上下班高峰期被抓拍车辆有近630辆”的新闻亮点,于是该内容便被新媒体编辑部选作当天微信头条。编辑时,小编尽量将市民关心的信息搜集起来,除了电视新闻稿件,还补充了抓拍的路段、时间、处罚措施、如何行驶等一系列信息,并尽量采用视频、图片和GIF动图,标题确定上也经过一番斟酌。下午5点半左右,这篇微信被推送了出去。
  过了1个小时,微信阅读量破万。在众多广电员工包括领导的大力转发下,晚间11点,阅读量直奔4万。第二天中午,阅读量达到7万左右,评论量达104条,突破微信精选评论限制。第二天晚上11点多,阅读量最终迎来衢州广电新媒体历史性一刻——首次突破10万。
  策划跟进——小试媒体联动
  其实,早在此条微信推出不久,阅读量不断刷新的同时,集团领导就时时关注,不断建议,第二天中午,又对集团媒体联动作出指示。
  衢州广电传媒微信号以《近10万+的阅读量,5000+的转发量,为什么衢州人都在关注这条微信?》、《“四问”衢州“公交专用道”,等你来投票!》为题,连续两天就衢州公交车专用道问题进行追问。
  FM97.5衢州交通音乐广播晚高峰《一路点赞》节目,派记者一路开私家车,一路坐公交车,体验播报衢化路公交车专用道的使用情况;早高峰《小路说交通》节目,请市治堵办、交警支队、运管局等部门领导到直播间,就公交专用道及治堵问题进行宣传,回答微友提出的问题。衢州电视公共频道《直播衢州》报道这次微信10万+及相关影响的新闻。衢州广电报分两期刊登了微信10万+和“4天567辆车受处罚”的报道。集团微信矩阵内的各频道微信均原文转载了集团微信内容。
  随着衢州发布等本市媒体的纷纷转载,一时间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公交车专用道”全方位立体式的舆论氛围。
  原因初探——偶然中有必然
  每条阅读量10万+的微信都是有原因的。仅就内容而言,看似那天偶然编辑的一条微信,之所以能引燃舆论场,其中必定蕴含一些必然的因素。
  首先,这条微信本身是关乎衢州本地市民出行的新闻,且争议性大。私家车主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素质参差不齐,衢化路又是衢州市区最拥堵的路。微信说的是公交车专用道,但更深层次反映的是交通拥堵问题。市区大面积道路改造造成的交通拥堵和不便,让所有出行者都深受其“累”。于是这条微信既像一个引信又像一只解压阀,引来不仅是私家车主,还有平时坐公交车或骑车、走路市民的关注和讨论。104条评论,各种立场的都有,另有2500个左右的点赞附议。人们在发表评论的同时,也宣泄着自己的不满。这个时候,相关部门的出面回应解答,就成了一种必然。广电新媒体设置议题,引燃焦点、引发讨论、引导舆论的主导作用也就凸显了出来。
  其次,这条新闻是衢州广电传媒微信号第一时间首发,时效性强,并且是独家新闻。发的时间在傍晚,这也意味着直到第二天中午都鲜有其它微信来转载分散阅读量,为冲刺10万+奠定了基础。
  再次,微信的标题决定着看到这条微信的人很有可能会点击进去阅读。标题运用数字和悬疑两个增加点阅率的有效手法,不是赤裸裸的标题党。
  最后,在内容编排上,这条微信几乎将所有有用信息“一网打尽”,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决定了很多人会将它分享、转发出去。而转发量是点击率的基础。1万的转发量,最终带来10万+的阅读量。
  缺憾启示——融合势在必行
  这次微信10万+,对衢州广电人是个较大的触动。当电视开机率严重下滑,年轻受众大量流失;当浙江手机普及率突破110部/百人(工信部2015年10月2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各种即时讯息不断刷新屏幕,供持机者自主选择;当传统媒体广告量急剧下滑,被互联网、手机赶超……我们,该怎么办?
  新媒体是一个方向,而目前手机端的最大载体就是微信。衢州广电新媒体中心自2015年6月筹建到7月22日正式推出微信首秀《我们来了》,不到半年,阅读量过万的微信已达7条(10万+之前最高阅读量为2.66万)。这些高阅读量的微信,基本靠集团虚拟编辑部内报题,新媒体编辑部讨论,小编不断催稿补充或绞尽脑汁自己挖自己找线索完成,很大程度属于“单兵作战”,缺少集团媒体间资源整合,统筹把握。虽然,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2015年12月刚成立就实现了微信10万+,但回顾这一过程,似有不少缺憾。
  比如,电视只做了一条消息,比较单薄,显得深度不够,又缺乏话题互动点评环节。再比如,广播《小路说交通》主要聚焦在治堵上,公交专用道问题篇幅只占1/5,且相关部门回应这个问题时避重就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网站没有参与进来,无法随时更新、增加内容,缺少集各个媒体、各种形式、各方声音于一体的专题,供随时浏览留言评论,媒体联动效果难以集中呈现。此外,由于微信本身的局限性,加上现在人们信源多,热点更新换代速度快,所以一个“公交车专用道”的话题所能占据的时间大概只在两三天之内。而我们的电视、广播后续跟进并不在这个时段内,尤其是广电报因为是周报,跟进更显滞后,而那个时候衢州人早已关注其它新闻了,10万+的效果也就较偏向于形式而非实质了。
  缺憾即目标,成绩也是压力。由于微信10万+是很多因素排列组合巧合的化学反应,不能简单复制,衢州广电传媒微信虽然实现了第一个10万+,但第二、第三个微信10万+何时到来无法预设;广电内部资源整合、媒体融合尚在起步阶段,“中央厨房”仍在建设中。如何将每天运作的“新媒体新闻中心”,早日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全媒体新闻中心,让偶尔突出的“铁骑”长久引领本地新媒体风骚,再铸衢州广电的辉煌,需要集团上下的齐心戮力。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作者单位:衢州广电传媒集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