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民生新闻制作中的整体意识

赵建飞

  笔者长期参与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小强热线》以及公共频道的《新闻大直播》两个栏目的民生新闻采制,积累了一些经验。民生新闻的制作通常需要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像,记者负责采访,摄像负责拍摄,完成采访和拍摄之后记者负责写稿剪辑出片。下面就民生新闻制作中的整体意识进行论述。
  一、记者的整体意识
  记者是一个事件的主要亲历者以及该事件采访的操控者。首先,在获取一条新闻线索的时候,记者应当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和采访经验对事件的新闻价值,事件反映的本质问题以及媒体介入以后事件可能的发展走向等问题进行判断。例如,现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宣传广告上常常以学区房的招牌来吸引客户的眼球,等到客户买了房子以后发现该地段归属的学区并不是他们以为的学区。这类事件涉及的人数多,金额大,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现在人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而商家正好利用了这种心理进行炒作,事件的可能的走向是当地教育局介入提供解决方案或者业主通过集体诉讼告开发商虚假宣传。
  上述是从一个事件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考量,民生新闻制作还需要由此及彼以点带面,某地发生了某个现象,记者需要联想到该地所在的小范围,以及更大规模的大范围内是否也存在相同现象。例如,楼顶养鸡和种花,是目前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禁止的,如果在一个小区的一栋楼顶发现该现象,那么记者必须验证这个小区的其他楼房是否也有此现象,或者也可以合理推测小区所在的社区的整体状况。
  作为电视新闻,还要考虑到可供摄像拍摄的实物画面和故事的讲述方式。 有的新闻选题,因为本身内容的限制,事情发生的时间,或者一些敏感因素的存在,导致摄像无法以正常的方式拍摄所需画面,那么记者必须想出其他替代办法来还原事件的场景。另外讲述故事有时候也可以突破常规,将最吸引人的部分前置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二、摄像的整体意识
  电视新闻与其他载体的新闻有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它的本质是一条短视频,需要画面贯穿始终,这使得摄像与记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新闻操作过程的表面来看,摄像似乎只要服务于记者,一路跟拍就可以,无需参与到事件本身中来。其实不然,要成就一条成功的新闻,摄像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出发去采访之前向记者了解要拍摄的事件内容,尤其是在一些冲突性很强的事件中,摄像必须保持警觉随机应变,学会抢拍精彩画面;另外还有一些较为敏感的当事人倾向于掩盖事实,关键的画面或者同期声常常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的,这种情况就需要摄像以隐蔽的拍摄技巧获得相关素材。
  摄像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拍摄新闻除了采访部分以外的空画面。这要求摄像对记者写电视新闻稿的套路要相当熟悉,因为采访内容是一个新闻事件的核心部分,与空画面相对应的解说词部分是事件的衔接性描述或者故事性引申。首先解说词部分可能会反复提及一个事物,摄像拍摄该事物的时候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和景别连续拍摄一组镜头;其次有的画面并非新闻事件涉及的实物,而是一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镜头,这要求摄像在取景的时候要联想到记者可能怎样措词来展现;民生新闻在写法上有个特点,就是解说词部分通常是在转述当事人说的话,所以常常以“某先生说”,“某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形式起头,所以摄像不能只拍景物,也要拍摄人物神态以及记者和当事人交流的镜头。
有相当数量的民生新闻涉及到多个不同的时间段和地点,所以宏观上来说,摄像拍摄的所有镜头应当以组别为单位,以一种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呈现,这样也方便记者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区分和挑选。
  三、记者和摄像的配合
  在出发采访一个新闻事件之前,记者和摄像有必要对事件的基本信息进行分享讨论,判断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采访应该问哪些问题,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产生什么突发情况。一般来说,记者和摄像中常有一方的实战经验更丰富一点,在拍摄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另外一方相应的指导。特定的记者和摄像拍档通过长期合作,往往能培养出一种默契,在关键时刻彼此一个眼神就可以抓住最关键的东西。
  电视新闻是构成元素最多的新闻载体,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去展现,目的都是让观众看懂新闻内容。对于有的题材,例如房地产和城市规划,需要向观众解释一些结构性问题,这种问题常常不是靠镜头的不断转接就能解释清楚的,最好是通过工程的平面图或者俯瞰图加上相关线条标志来表示。这种情况下,摄像也要具备传递意识,如果展示的是一套房屋的结构,应当在房屋外面进行拍摄;如果展示的是一个小区门口的改造的工程,应该到小区对面的楼上,在一定的高度上拍摄俯瞰镜头。
  四、全能记者的优势与局限
  在民生新闻采集制作过程之中,作为单兵作战的全能记者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全能记者就是所谓会摄像的记者和会写稿的摄像两者之间的结合,他往往是具备一定的整体意识,在新闻素材的采集中,会注意画面的摄取更加契合新闻报道本身的主题,而且很会注意拍摄画面的组别、细节等,后期剪辑会更快更好更准地达成;而在组稿时,会根据拍摄画面、采访到的内容,使得新闻内容跟画面更加契合,很大程度上避免声画两张皮这一新闻报道剪辑中会经常犯的错误。
  2010年浙江天台五兄妹掉落池塘溺水身亡,《1818黄金眼》记者在媒体采访被当地封锁的情况下,单人翻越事发地附近小山,边拍摄边解说,记录实时打捞现场,且不论伦理道德,单从新闻报道的采集上说,这次的单兵全能作战,是成功的。边拍边旁白的模式,更加让人身临其境,更增添报道的到达性和准确性。
  但是,不是所有的新闻体裁都适合单兵全能作战,一些投诉类报道,就显得报道上有点“势单力薄”了,且不说采访对象直面镜头,不适合收视习惯,在现场对于事实的把控上,时常会显得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很多时候,记者与摄像两人的配合是需要的。对于一些会议报道,单兵作战是能够实现的,录点发言人的同期声,就能做出报道。
  五、自身体会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早期是纯作为摄像,但是时常看到最后报道的时候,都会发现有好的镜头没有用、最能说明新闻事实的镜头没有用或者是剪辑技巧不是很合理等问题;再者,很多时候文字记者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时常会抓狂。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无镜头可用,新闻采集与摄像完全两个脑袋,没有很好地沟通。笔者自己的做法是,为了更好呈现报道,在采集之前,一起探讨对新闻事实的看法,与文字记者做好沟通,哪些画面最能体现和表达事实,甚至体现在后期制作过程中。
  最近几年,广播电视机构提出全能记者概念,所以从业者偶尔会单兵作战,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无论从片比的合理性、画面文字的契合度、剪辑技巧的展现上,都能较好地完成。在2015年国庆期间,笔者接到任务做“两山”报道,就带个主持人出镜,然后独立制作完成报道。在采访之前,对于“两山”概念先吃透,对于采访的内容,搜集资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主题,不能有丝毫偏差。在新闻采集中,首先做好同期采访,然后关键的,提纲挈领的部分交由主持人出镜解说,拍摄时抓住细节进行放大,画面精美、准确,最后呈现的报道就得到广泛赞誉。最后这篇报道获得集团优秀新闻作品季评三等奖。
  然而目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基本上是摄像和记者两个人配合完成的,所以说到底,在新闻事实采集中,两者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很好地配合,对新闻事实的理解达成一致,报道才能准确体现客观事实,最后的报道呈现才能避免声画两张皮。
  已故的《华盛顿邮报》总编辑菲利普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记者是在描绘“最原始的草图”,而对于这幅图画最终的完美呈现,则需要很深的功底,需要华丽的线条和蕴含的思想完美结合,而并不是简单地一蹴而就。电视新闻报道的完满呈现,首先需要对新闻事实的准确判断,然后再是精确到位的画面,最后再是精深的文字功底。把摄像当作“武”,把记者当作“文”,那就是需要“能文能武”。在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过程中,从采集、成稿、剪辑,到最后的成片,记者的这种整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于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者来说,这种整体意识一直需要贯穿在整个新闻报道的采集制作过程中。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