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观众的视角采写经济新闻——以义乌台《商贸信息联播》栏目为例

龚昌明

  经济新闻报道是义乌电视台商贸频道富有特色也最为重要的工作。从《商贸信息联播》栏目的新闻采写来看,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缺少生活化、人性化的内容和情节,主题思想不明的新闻也带有普遍性,存在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的尴尬。如记者就某个行业发展情况作出的综合分析,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太深奥,而对某些经济信息又像部门工作总结,看起来枯燥无味。笔者以为,解决看不懂的问题是做好商贸频道经济报道的首要环节,其关键在于记者心中要有观众。经济报道要紧紧把握“人”这个核心要素,力求经济报道更具人性化,更具人情味。
  一、 经济新闻要“讲故事”
  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社会活动之一,必然会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采写经济新闻说到底就是采写经济活动中人的故事。我们的经济新闻工作者应该观察经济活动中的人,发掘有情节有细节的,充满生活化的故事,为报道积累素材。同时,还应掌握表达故事的技巧,力求把经济活动报道得有声有色,高潮迭起。
  如《祁秀芹:坚定信念成就梦想,回归家庭注重生活》一稿,作者以故事性事件为切入点,女记者吴逸男善于设计悬念,并以心理矛盾和母子矛盾的冲突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让观众怀着好奇和求解的心情看报道。如此故事化的手法既能迎合观众,又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还能产生看电视听故事的娱乐体验,观众既看得懂又能从中得启发。又如《宾王客运中心谢幕,国际商贸城客运中心启用》的报道,同样形成一个引人入胜的连环故事。这样的经济新闻,观众当然爱看,社会影响力自然就产生了。当然,《祈秀芹:坚定信念成就梦想,回归家庭注重生活》也明显存在不足,如题目用前半句足矣,因为创业与和睦家庭本身不存在矛盾,两者不能对立起来。如果有了这样的主题思想,这篇新闻会更具引导力。
   二、 经济新闻要“个性化”
  经济新闻记者遇到一些“硬题材”是难免的,如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就性报道,题材通常时间跨度长,文章框架大,所需数据多,以“硬”对“硬”的手法写作很容易把新闻做得杂乱枯燥、索然无味。《西贝虎又添两项发明专利技术授权》的新闻就是典型案例,这篇新闻顾名思义是一篇简讯报道,但简讯不简。片子对技术专利的阐述不形象、不生动,由毫不懂技术的公司老总讲了一通“糊话”,委实让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假如记者从“西贝虎又添两翼”的视角,注意收集感性的、形象的“软性”素材,并在采制中尽量采用实用性、可读性强的画面语言予以再现,这篇报道一定会如虎添翼。
  三、 经济新闻要“接地气”
  怎样使经济报道出新出彩?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跳出固有思维,采取新视角,注意寻找“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这是经济报道走向通俗,接上地气的便捷通道。
  所谓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是指在报道经济新闻时,不要局限于用经济角度报道经济现象,而应揭示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义乌糖果业发展》连续报道,从“我市糖果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入手,再讲“我市糖果企业注重食品安全”,最后报道“我市糖果企业走差异化路线角逐市场”。对这组报道的总体印象是专业性太强,采写枯燥,谋篇混乱,同一采访对象多次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我以为《义乌糖果业发展》这组报道,既然定位“发展”,那么,报道就应围绕义乌红糖这个传统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条主线展开,把义乌红糖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从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历史的角度来整体把握和剖析义乌红糖的前世今生,即由兴至衰,再到如今的繁荣。按照这样的视角做新闻,不仅报道富有新意,而且可以增强新闻的深度,给人以入木三分之感。
  由此及里,对一些非经济现象,诸如文化和社会新闻,也可以换个视角,从经济现象的视角来观察和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仅靠狭义的文化观念和传统文化概念,是很难使新闻引人入胜的。然而,我们的记者如果善于从经济的视角观察和解读,或许更能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奔跑吧兄弟热播,衍生品撕名牌热销》这条新闻就作了一定的探讨。如果这篇报道能避开一言谈,克服一人同期声到底的“懒人”手法,让学生走进新闻画面,新闻就接上了地气,这篇报道一定会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义乌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