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播报趋势——基于虚拟演播场景的认知

何 敏

  2016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浙江广电集团实施全媒体联动,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服务支撑,不仅实现了“中央厨房”台网融合在信息采集、编辑、分发上的多功能集成、多渠道传播外,又继续尝试基于虚拟演播系统(The Virtual Studio System)场景应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呈现。
  能够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工作,并置身浙江卫视新闻虚拟演播室中主持《e眼看两会》栏目,让我时刻感到新奇的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场景应用,正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方式,它在实现新闻传播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的无限可能的同时,也给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更好地顺应立体化呈现、互动化表达的播报趋势,提供了新的认知体验和认识视角。
  对此,笔者结合在《e眼看两会》中的临场主持实践,粗浅地谈三点感受。
  一、基于虚拟场景的认知体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演播设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思接千载、视听万里”的奇妙想象变成了现实。其实,在电影工业领域,虚拟场景拍摄早已普及,那些千军万马的战场对决、太空遨游的星际穿梭、崇山峻岭的奇异探险、海洋深处的静谧肃然、远古蛮荒的苍凉景象等,都能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虚拟场景拍摄再通过后期电脑合成后完成。虚拟场景制作,不仅实现了人们创意奇想的“不怕做不到”,更带给观众既真实又身临其境的梦幻般视听感受。同样以视听传播为主的电视,目前正广泛深入地应用虚拟场景技术,来增强节目传播的可视化效果。如中央台和许多卫视频道,都已在诸如“一带一路”特别节目、胜利日大阅兵、“两会大数据”新闻节目,以及一些军事节目中,大量启用虚拟演播室制作,既减少了节目内容需实景拍摄的周折,又实现了节目传播的创意性特色和可视化效果。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虚拟场景应用,至少在以下方面体现出新的传播价值。
  首先,重合多维元素,给新闻以更大的视域空间。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占据同一空间内。虚拟演播室的应用原理,就是将计算机制作的三维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以获得播出时不同内容能够重合在同一空间画面中的完美效果。
比如在《e眼看两会》中,按照内容需要,后台计算机会将不同的场景、文字、物体或人物,以三维效果立体呈现在主持人周围,有时主持人一挥手,一列高铁快车出现在了画面中;有时主持人抬手轻轻一点,相隔千里的记者采访现场又进入画面中;有时主持人一招手,虚拟人物“小明”又会走进画面中,与观众进行交流。这些非线性的新闻呈现形式,远比传统新闻演播室线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要自然、快捷、方便得多,丰富的场景变化和视域空间也带给观众对新闻传播的互动感、时空感和纵深感。
  其次,重塑体验美学,给新闻以更多的传播意蕴。处在技术变革的今天,受众的接受行为和审美意向正发生着改变。其中,强调传播体验是互联网时代受众行为变化的一大趋势。体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直接性、形式化,一来带给人们审美经验的瞬间直觉,加深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认知;二来带给人们一种知、情、意相融合的和谐。
  以《e眼看两会》为例,虚拟场景应用重点在三个层面呈现出不同的体验变化:一是主持人的体验变化。与在传统新闻演播室里相比,主持人一改正襟危坐的播报姿态,需要以不同的站位姿式来进行交流。在虚拟演播室中,更强调主持人驾驭整体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场景呈现的想象能力。这种变化,带给主持人更多的行动活力和更大的心理张力,让表达更有亲和力。二是观众的体验变化。目前的虚拟场景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还是视觉体验。总体上说是与传统形式的区别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呈现出的趣味、个性、眩动和带给观众的仪式感。虚拟场景使新闻传播在体现互动关系的同时,让表达更有想象力。三是编辑的体验变化。从体验美学的视角看,内容越是重要,就越需要形式的表现。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虚拟场景制作给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创新的可能性,特别是计算机图形模块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使新闻的传播意图有了多样性的可视化呈现,让表达更有吸引力。
  第三,重构数据匹配,给新闻以更好的传播互动。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方式或结果,感知数据的背后是融合信息、提炼情报,实际上是一层一层提取信息的过程。换句话说,大数据是对那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增值。它既包括对信息内容的分析、提炼,又包括对传播动态和传播结果的分析、比较、调整等。大数据所具有的4V中的“价值”(Value)特征,能够帮助传播者去粗取精、精准发力。
  比如《e眼看两会》中“小明”的设置,看似一个有趣的虚拟人物,其表达的重点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乎改革、发展,特别是关乎民生的关键词及重要内容。在此,“小明”既代表了编辑对“报告”内容的重点关注,又代表了观众对“报告”内容的重要关切,关注与关切的结合背后,既体现了对大数据的运用,也强调了编辑与观众的传播互动关系。
  二、基于虚拟场景的主持感受
  如前所述,在虚拟演播室环境中,主持人的神、情、态和心理活动状况与在传统演播室里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虚拟场景的形式对于主持人的心理格局的影响,以及给主持人在语言、知识、认知、感受、状态、行为等方面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面对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变化要求,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重点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播报趋势。
  1.要提升态势感知能力。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这一概念源于航天领域的人因(Human  Factors)研究,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军事指挥、决策分析、人员培训、复杂系统设计等众多领域,属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范畴。态势感知的重点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获取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并加以理解和预测的过程。态势感知能力越强,驾驭、判断能力就会越好。比如,在虚拟演播环境中,对于主持人来说,其在新闻播报上的感知、理解和预测的方式与路径,要比传统新闻演播室中繁琐、复杂得多。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陌生化”环境的自我调节、适应,二是对虚拟环境中播报流程多种专业的了解、熟悉,三是对可视化场景终端呈现的预测、想象。以语言为例,如果从专业语言的要求上说,主持人对平时不太熟悉的计算机语言、图形语言、虚拟环境语言、符号语言等要有较深的理解,因为在虚拟场景中,这些语言已经成为播音主持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从知识储备和学习的方向上说,文理并重、阅读延伸、博学纵览、可视化阅读,都有助于主持人表现能力的增强。
  2.要提升场景感受能力。从笔者在虚拟演播室中的临场经历看,单调的“绿背”构成演播室环境的主体,置身其中,如果主持人状态调整不好,或感受能力不强,就会出现播报生硬、表现做作、交流不自然的现象。为此,身处虚拟演播环境中的主持人,一要加强与编辑制作团队的交流沟通,做到心中有底。在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中,执行任务的工种众多,有场景设计师、美术设计师、二维三维建模师、摄像灯光师、现场编导,以及虚拟系统技术工程师等工作人员,主持人必须沉下心来,耐心细致地理解和掌握编辑制作团队对场景设计、呈现意图,以及对新闻表达的要求。确切地说,虚拟技术能否实现好的演播效果,主要取决于制作团队的想象力和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二要善于借鉴各类艺术表现形式为我所用,做到心中有物。虚拟演播室中,所有的新闻呈现都处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假想”状态,主持人也处在站立或走动的状态中,既要顾及空间位置,又要做到“目中虽然无物、心中却要有物”的自然交流,这对主持人的身、形、态有了更高要求。笔者由此想到,在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表演中,演员大多是处在一种“虚拟”的表演状态中来展示剧情、实现交流的。比如京剧武生剧目《三岔口》中的表演,就值得主持人学习、揣摩和借鉴。三要通过终端回看,做到心中有数。在终端多样的今天,电视主持人不仅要回看已播出的电视节目,也要仔细回看节目在电脑屏、PAD屏、手机屏上的播出效果,毕竟终端不同,对受众的听视觉影响也会不同。只有带着问题和思考有针对性地回看节目,主持人才能更好地调整状态,不断提升场景感受能力,让虚拟场景中的主持表现越来越好、越来越自然。
  3.要提升信息感悟能力。如果将人类的行为简单抽象为“交换信息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一直是向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的。以承载信息的介质为例,从文字向图片、视频的演变中,媒介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指数型增加的。正是基于技术的推动,相比于传统视频,AR媒介增加了空间纬度,能够传达更丰富的信息内容。因此,作为AR媒介中的重要一环,虚拟场景在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的可视化呈现中,让信息感悟的“界面”有了多种变化和选择。对于主持人来说,一方面是在信息感悟的开放度上,要具备更广阔的观察视野。因为在新技术应用的可视化环境中,信息传递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之上,信息呈现也处于非线性模式,信息交流的广度增加了,功能也更多样了;另一方面是在信息感悟的冗余度上,要具备更专业的应变能力。在信息系统里,从信息传递和应急储备的角度说,信源编码是做“减法”,好让信息交流能够言简意赅、清晰明确。而信道编码是做“加法”,好让交流者多一些应急储备,能够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或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冗余度越多,安全性就越好。
  三、基于虚拟场景的问题探寻
  从目前虚拟技术应用的程度上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条件制约和应用缺憾。以《e眼看两会》节目的制作过程和传播效果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技术应用有待提高。主要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传统视频色键技术在色彩还原、声画同步以及反馈监视器上的合成图像延时带给主持人的动作错觉等问题。这些既取决于技术团队在使用设备时的熟练程度,也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步。
  二是场景设计有待完善。主要是场景的空间布局和设计元素在位置、运动、转场,以及人景交互时,还略显生硬。比如虚拟人物“小明”的出场和退场,总感觉有些突兀,“小明”与主持人的交流和与观众的交流,多少有旁若无人、自说自话的感觉。这都取决于新闻编辑团队的表达意愿与技术团队的技术支撑之间配合默契的程度。
  三是内容设置有待优化。主要是内容设置的互动性不强,还未能完美体现出虚拟演播场景的技术含量和价值。比如在“两会说吧”的环节设置上,就缺少主持人与场外受访者的直接互动,整体表达还停留在传统新闻播报的形式上。此外,笔者认为虚拟人物“小明”的话题设置是否可以站在观众的视角,带着问题出现并与主持人或代表委员,或专家学者进行互动,而不是由“小明”来跟观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总体来说《e眼看两会》节目还是可圈可点可赞的,至少在新技术、新场景应用上给浙江卫视的“两会”报道带来了新的传播气息,也给观众带来了收看惊喜,特别是给主持人带来了新的主持体验。
  今天,处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交织交替的时代里,技术的远方在哪儿,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但是,依托智能化、大数据、云平台所衍生出的新的可视化场景,将会继续朝着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的混合现实(Mix reality)方向深入演进和嬗变。
  在强大的技术力量推动下,技术正加速延伸我们与受众的交流尺度和传播关系,那肯定已超出单纯的虚拟场景关系,未来一定是智能的、融合的、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关系。为此,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心理准备和行动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