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华人天地》看电视人物专题的海外拍摄

曹岳枫

  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自办栏目《华人天地》自创办以来已经历经了近6年的时间,共拍摄了海内外华人400多人,其中境外拍摄人物专题达到了200多期,摄制组足迹遍布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新西兰、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从最初的法国巴黎第一季到最近的走进美国硅谷、走进俄罗斯。面对海外各行各业的华人华侨,记录了他们的苦乐酸甜、欢笑与泪水。从第一代华侨的创业史到如今的逐步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华二代甚至华三代的生活,《华人天地》为国内电视媒体到海外拍摄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成为了一档广受海内外华人欢迎的品牌栏目,其中不少节目获得浙江省电视外宣金鸽奖。纵观6年来的节目海外拍摄与制作,其中有不少可圈可点的经验,也有不少值得电视人探讨的思考。
  一、明确海外人物专题拍摄的目的
  大凡要做一件事情,总有为什么要做的动机和目的。拍摄海外人物专题也是一样,在拍摄前是有明确的拍摄目的的。《华人天地》是一档讲述世界华人生活状态与追求的人物专题栏目。其中的海外华人华侨,是一个特殊的华人群体。相对于国内的人物,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经历,也有着与国内的人们不尽相同的精神诉求和奋斗目标。而拍摄这样一个相对特殊的人物群体,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各个不同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年龄层的华人的生活,让天下华人既能有感同身受的亲切感,更有同根同源的归属感和对当代华人奋斗精神的自豪感。同时也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记录下些许印记。
  二、针对海外人物拍摄特点合理选题
  和任何一个电视形态一样,海外人物专题的拍摄,首当其冲的,逃不脱选题的考量。有人说策划好人物选题对于电视海外人物专题片来说,几乎就是节目成功的一半。那么,海外人物专题在题材和人物的选择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原则呢?
  1.行业的多样化和倾向化
  不同于国内的人物专题,海外人物专题节目在选题上应该更加注重行业的多样化和倾向化。以《华人天地》的拍摄为例:我们对海外华人华侨的采访和拍摄,一般都会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为一个拍摄单元。那么一方面,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客观上他们都会有相对雷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样的情况下,行业的多样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法国大约有60万的华人华侨,其中有超过半数生活在大巴黎地区。而这超过30万的华人华侨中,又有大多数的人属于华商群体,并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巴黎北郊的奥拜贺维里耶。如果对行业不加以选择而一味地拍摄同一行业的人物,难免会在故事情节和画面上产生雷同和审美疲劳。行业的多样化是避免故事同质化的有效方式。
  而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和地区,通常会有自己独特的人文色彩和产业特色,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当地特产业中人物加以相对倾向化的选择和刻画,也必定会加深观众对于这一地区的人物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容易展现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
  2.人物年龄层的划分
  由于华人华侨在海外生存方式的不同,对于海外人物专题的选题来说,不同年龄层的人,往往代表了不同的生存方式。以最具代表性的华商群体为例:第一代海外华商基本已经开始进入老年,他们的人生大多数是艰苦创业的一生,背着简单的行囊漂洋过海,没有背景、白手起家。第二代的中青年华商,他们就已经从创业转向了创立自己的品牌,开始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和主流消费。而到了第三代华商,他们的知识层面和国际化的思维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商之外,甚至有不少人开始走入政界、文化界,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崭新的群体。而这些不同年龄层的人物,恰恰代表了海外华人的一部发展史,展现他们不同的生活,就是展现整个海外华人群体发展的力量和风貌。
  三、前期资料及所在国文化的准备
  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曾经说:“采访是一种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对于海外人物专题的拍摄来说,这种“战斗”往往会在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之内就结束。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在海外拍摄人物专题,我们很难有第二次补拍镜头的机会。也就是说,从你见到被拍摄者的那一刻起,这场“战斗”就已经开始了。那么为了这短暂的拍摄,编导记者往往需要准备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方能百战百胜。因此前期资料的准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做足功课”就成为采访拍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首席记者迈克・华莱士就曾经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在进行专访前,至少要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对于海外人物的拍摄来说,除了对被拍摄者本身做足功课之外,对于所在国文化的前期准备和了解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国家文化的差异非常大,而我们所拍摄的华人,他们往往在当地已经生活了很长世间,行为习惯乃至思维方式都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编导如果能在拍摄行前就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不仅能在开始拍摄的第一时间与被访者形成融洽的采访氛围,同时也能够对采访话题提供非常大的帮助。比如在《华人天地》法国第二季的一次采访中,编导将采访地设在了凡尔赛宫。采访中编导提到:凡尔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围墙的皇宫,代表了法国最辉煌的一个时代。就在这个时候,被采访嘉宾看着这壮观的宫殿有感而发:“凡尔赛的时代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唐朝,这样的盛世,到如今,无论法国人还是中国人,都不应该让她仅仅成为一个传说。”这段话非常好的代表了一代海外华人的心声,也成为了那一期节目中的点睛之笔。
  四、编导的国际化视野和观念
  一档栏目的视野,决定了这档栏目在传播中的格局,而一个编导的视野,也直接决定了这期节目的高度。近年来,在对外传播中经常提到的两个词就是:“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表达”。这里的“国际化”,不是一个空洞泛化的概念,而是一种节目的编导需要有“走向国际的行动”或者是“直面世界的执行力”。这样的执行力的前提就是需要我们的编导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我们的节目中表现出具有世界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这样的国际化的视野和观念在《华人天地》这档栏目的境外拍摄中也是处处可见。比如2015年的境外项目之一——“走进美国硅谷”就是这样一个基于国际化的视野而做出的一个系列选题。节目聚焦一批在硅谷创业并取得骄人成绩的华人精英,展示他们奋斗的足迹和新锐的思维,从而也为国内媒体走进硅谷拍摄系列专题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五、突破海外采访的客观局限性
  在海外进行拍摄和采访,客观上会受到不少的局限。比如时间和场地的局限、观念的差异、被采访人员选择范围的局限、一些华人长期艰苦创业但是却在镜头前不善表达等等都会对节目的最终成型造成影响。那么在采访中突破这些客观局限性,就成为了节目成败的一个关键。
  1.如何避免故事的同质化
  在前面我们曾提到选题时做到行业的多样化是避免海外人物专题故事同质化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海外人物的选题有时候无法做到精挑细选,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在一季节目中出现多个同行业、同年龄层的被访者也是屡见不鲜的情况。那么,这时候如何避免故事的同质化呢?这就需要编导突破行业带来的局限性思维,在前期做足功课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位被访者挖掘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事实上,行业和年龄层可以相似,但是每一个人一定有着有别于他人的亮点和故事。比如在《华人天地》第二季的拍摄中,二十一位被访者中有十三位都是各个华人商会的会长。于是编导在拍摄中放开“会长”这个头衔,着力挖掘不同的人物特点和故事,从人生经历、处事方式、爱国情怀以及性格特色等多个方面捕捉人物亮点。做出了 “我是中国人”、“红酒・父女”、“坐地铁的会长”、“男人走天下”、“非洲,告诉你一个传奇”、 “我从大火中走来”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节目,成功的避免了人物故事的同质化。
  2.情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创作需要激情,有情之作方能打动观众的心。在我们所看到的纪录片、专题片中,上乘之作大凡都以情取胜。情感的力度直接影响作品的层次。尤其是海外人物专题的拍摄,情感的刻画更是不可或缺。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或事业有成、或学术卓著,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都有骄人的成绩。但是,风光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孤独和坚持,而每一位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人士,我们看到他们拼搏看到他们成功,却很少有人会静静听一听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什么时候最快乐、什么时候最孤独、什么时候最想家。而一个成功的采访者,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好的引导者和倾听者。在2015年《华人天地》欧洲第十季中有一期节目叫做“风雨后,让我做一朵盛开的玫瑰”。这期节目的主人公是一个二十七岁的美女摄影师,也是第一个将自己的作品进驻到卢浮宫展览的年轻华人摄影师。但是,她的成功背后却有着一个酸涩的童年。作者在采访中敏锐抓住了这个故事,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将情感的演绎和性格的刻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最终成功抓住了观众的心。这期节目播出之后受到普遍的好评并成功入围年度浙江省金鸽奖的评选。
  3.人物采访是心与心的交流
  前面说到人物专题片要想打动人,关键是要赋予人物思想和情感。这就给编导采访带来很高的要求,必须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采访对象,并与之产生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才能让对方吐露心声,流露真情,才能使刻画出来的人物血肉丰满、真实感人。但是在海外拍摄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由于拍摄时间的限制以及无法在拍摄前期跟被采访人有足够的沟通,使得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与被采访人形成一种良好的情感交流。这时候,用心去营造一个好的采访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华人天地》这档栏目开办之初,栏目的影响力还没有形成,一次我们去采访一位年过七旬的中欧混血老人,当时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摄制组差一点就被挡在了老人的家门之外。这位老人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有着倔强的个性,当我们出现在他的家门口,他告诉我们:我已经老了,没什么值得你们采访的事业和成绩,你们请回吧。瞬间的尴尬之后,编导微笑着对老人说:“张老,您看今天我们来的都是些您的晚辈。与其说我们是来采访的,倒不如说我们是来听您给我们讲讲老故事的,您一定会有很多我们这些年轻人没有听到过的故事。”老人听后愣了一下,脸上出现一丝柔和的表情,转身请我们进了家门。那天下午,在老人家的客厅里,我们听老人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当情到深处,老人流着眼泪说出了心里最想说的话:“我是中国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好!”
  六、多角度看乡愁
  乡愁,是海外人物专题中最常遇见的一个主题。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曾经道尽了无数的游子情怀。但是,在海外人物专题中,如果将乡愁模式化,就很容易出现一种千篇一律的情感表达,最终原本真切的情感也会变得寡淡无力,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编导能够跳出惯有思维,多角度看乡愁。其实,在我们的节目中,华侨老人对家乡的思念是乡愁、旅居海外的学者研究成果被肯定之后激动的高歌一曲是乡愁、年轻的运动员心心念念要在退役前回到中国参加一次奥运会是乡愁、心怀赤子之心的音乐家将毕生积蓄捐给家乡的孤儿们也是乡愁。多角度看乡愁,能够让我们的海外人物专题节目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七、无虚构艺术化手法的运用
  艺术创作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作品,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是如此。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人存在这样一种理解,认为想象就违反了纪录片、专题片纪实性的原则,就是虚构,是纪录片、专题片的大忌。其实不然,因为想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虚构。我们这里所说的想象是指不要仅仅单纯地再现生活的原型,而是要考虑用什么方法,形象含蓄地表现其情景和韵味,从而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并准确地体现编导鲜明的个性风格。也就是说,编导可以借助形象思维,营造一种良好的意境、氛围,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重新加以提炼、溶合。也就是所谓的“无虚构艺术化”。比如《华人天地》欧洲第十季中有一期节目,介绍的是一个旅法的年轻设计师,他将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倾注于举办中法品牌高峰论坛。在节目的结尾处,编导用了一个比较写意的画面,配以音乐和解说词:当又一个早晨在巴黎温暖的阳光中醒来,杨晶和往常一样早早地开始了工作,他要去巴黎商会商谈举办第二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的事情。看着他匆匆的身影,我忽然想起了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说过的一段话(此时画面自然地摇向巴黎商会大厦那个极具艺术特色的圆形穹顶,然后在这个穹顶的背景下出白色字幕):“我孤注一掷的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因为法国需要知道中国不只是有产品,也有品牌。中国也需要知道法国不仅有红酒和奢侈品,更有讲述品牌故事的诗人。所有的,帮助这个梦想实现的人们,大家,早安!”这时候,编导的想象力在无虚构的艺术手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电视特有的手段使得想象变成了一种更真实、更集中、更鲜明的表现人物情怀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