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快时代新闻的真实性

刘琦俊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可以说新闻求快是铁律。但快与真,有时又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在快时代的当下,追求快的同时,又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呢?本文以微博新闻为例,探讨快时代新闻的真实性。
  一、快时代乱象
  4月底,一则《花季女子在酒店离奇身亡 酒店老板竟私自火化尸体》的新闻,几乎让国内所有媒体沦陷,事情的真实经过是:河南郑州一个22岁的年轻女孩,在当地一家快捷酒店身亡。警方通过勘察、调查走访,最终认定死者系上吊自杀。警方告知死者家属后,家属对女孩自杀身亡并无异议。之后家属开始与酒店协商赔偿事宜,而女孩的遗体则停放在殡仪馆,等待火化。
  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死者叔叔对真实情况进行了恶意篡改:女孩不是上吊自杀,而是“离奇死亡”;家属没看到遗体,在认尸时遭酒店阻挠;遗体被私自拉到火葬场火化了;警方没调查,而是在疑点重重下,宣称是自杀。
  当地媒体在仅仅采访了死者叔叔,并未向酒店、殡仪馆和警方核实的情况下,就在微博发布了这则新闻。而当地另一家媒体,同样也在没有向多方核实的情况下,直接将这则新闻在微博上进行转发。两家本地媒体同时发布了这则新闻,使得事件的“可信性”大幅提高,之后国内几乎所有的省级媒体和央媒,都在微博进行了转发,同样也都是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这样,死者叔叔杜撰出来的谣言,竟成了新闻事实,受到空前关注。绝大多数受众被误导,几乎在每个媒体微博转发的这则新闻下面,大家都在抨击酒店、殡仪馆和警方。
  之后出现新闻反转,郑州警方通报案情,还原了真实的事发经过,再之后,网友们集体倒戈,把矛头指向了媒体。而类似情况并非个例,每年都会总结出,过去一年的“年度十大反转新闻”,而这些反转新闻,基本都是在微博发布后,转化为社会热点,被有意或无意地传播,再经官方辟谣之后,成为反转新闻。每年评选出的这10个反面案例,仅仅是从这些不实新闻选出的典型而已,毫不夸张地说,类似求快不求真的新闻,每天都有。对于一些重大、离奇或是博人眼球的新闻,有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要等几天再来看。为什么要等几天,因为几天之后,或许新闻就会有反转。如果这样的新闻反转,成了常态,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无疑是一种悲哀。
  二、快时代乱象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为博眼球,求快求“火”。媒体的竞争随着网络化和终端化,可以说已是白热化,不论报纸、广播或电视,除了要在自己的主战场巩固地位,还要在网络和终端谋求“存在感”,尤其是一些突发新闻、重大新闻和热点新闻。如何体现存在感,那就是在网络或终端,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并配以照片和视频。正如前面提到的“花季女子在酒店离奇身亡”事件,当事人所描述的“案情”夸张,甚至说神乎其神,一旦报道出来,所能引起的社会反响和关注度可想而知。可能就是为了求快,为了抢在其它本地媒体前发布,第一家媒体在没求证的情况下,就报道了这则新闻。
  而在第一家媒体报道之后,当地另一家媒体,也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转发了这条新闻。为什么会转发?因为盲从。对于这起即将成为“焦点事件”的新闻,同为本地媒体,在竞争对手已经发布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紧追跟上,一方面肯定会派自己的记者跟进报道,另一方面,或许就只能在他人已有素材的基础上,适当精加工后,转发发布。而第二家媒体为什么会盲从转发,就因为对首发媒体的信任,相信对方的报道是真实严谨的,而这种信任,其实是大忌。新闻报道中,尤其是负面报道或投诉报道,对于任何一方的陈述,必须持有“质疑”,因为有质疑,所以要求证,而且必须是多方求证,不能是孤证。
  之后其他媒体的转发可以说是盲从的进一步表现,对于非本地媒体而言,想要对当事几方进行求证核实,困难更大,惰性也更大。既然这么多当地媒体都转发了,自然也就盲目转发,省略了关键的求证过程。
  第二个原因,是信息不透明,发布不及时。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出过一个谣言公式的概念,内容为: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度×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花季女子在酒店离奇身亡”事件中,花季女子、警方、酒店、私自火化等几个关键词,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这则新闻所能引起的关注度毋庸置疑。而在当地媒体及大部分国内媒体报道之后,4月25日晚,郑州警方才公布案情,而事发时间是4月15日,当地媒体报道是在4月23日。可以说由于官方发布的姗姗来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
  如果当地警方在事发之后,能够积极和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及时对社会发布调查进展或事实真相,那么即使家属想捏造假新闻,也没有这样的可能性;退一步讲,如果在当地媒体报道之后,警方能及时发现新闻存在不实情况,立即进行通报并做更正报道,也能抑制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对于热点事件的权威信息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或者说不能落后太多。
  在最初的谣言公式基础上,传播学者克罗斯又进行了发展,多加了一项公众批判能力,即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从克罗斯的这一公式不难发现,谣言的能量有多大,传播有多广,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媒体一味迎合受众,而大部分受众又缺乏判断能力。如今的媒体,已经不是“枪弹论”里,能够射出无所不能的“子弹”的枪,受众也不再是软弱的“靶子”,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现在的受众已经是有独立思维的“靶子”,能够自主选择“子弹”,来使自己被击中。为了能让受众选择自己打出的“子弹”,媒体在议程设置上,往往会主动迎合受众的爱好。
  以“花季女子在酒店离奇身亡”事件为例,就是典型的官民冲突类的新闻,警方代表的公权力不作为或胡乱作为,弱势群体的被欺凌,是大部分受众所“偏爱”的。除此之外,例如国民素质类的、公共道德类的、政府不作为类等,一旦出现这样的新闻,往往会引发社会关注。换言之,对于受众“偏爱”的这部分新闻,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都会选择多发和快发,就是为了迎合受众,谋求关注度,希望成为热点。
  比如江西某地一中学女生被十多个同学谩骂殴打,经网络曝光之后,短短几天成为热点。之后的一段时间,多个省份相继报道类似的学生被欺凌事件。难道是在江西这起事件被报道之后,各地的学生纷纷模仿吗?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原因是,类似的学生被欺凌事件,各地都存在,之前媒体并没有特别关注,经江西这起事件后,各地媒体都发现,受众很关注这类新闻,可能成为热点,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性地多采编类似题材的新闻。
  而在媒体迎合受众的同时,绝大部分的受众,在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普通受众缺乏新闻从业人员理性分析求证的思维能力,面对看似有理有据的“谣言”时,很容易产生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先评论、先转发,然后再等待求证。而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往往就不自觉地成为扩音器,把谣言扩散出去。当然也并非所有受众都是缺乏判断力的,“花季女子在酒店离奇身亡”的新闻发布后,也有少部分的受众提出不少质疑,而这些疑点在警方权威发布后,得到一一证明,都是虚假的。
  三、快时代与新闻真实性的平衡
  首先要把新闻真实性放在第一位。不经核实的新闻,坚决不发布,不论是原创新闻,还是转发新闻。在日常的微博新闻发布中,应当要增加原创性新闻报道的发布量,因为原创新闻,在新闻真实性上,最有把握。以笔者所在的《1818黄金眼》为例,每一条新闻报道,在记者采写好之后,还要经由责编、主编、制片人和总值班,进行层层审核把关,可以说每条新闻,都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在原创新闻中,选取有亮点的新闻,在微博上发布,是最有把握的。
  而对于需要转发的新闻,要带着把关意识来审阅。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等,要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通讯社和党委机关报为参考对象,在核实准确无误之后,进行发布。对于热点新闻,除了关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价值外,更要关注真实性。“花季女子在酒店离奇身亡”事件中,新闻六要素大部分是具备的,但当事人为了某种目的,有意歪曲事实、以偏概全、混淆概念,对于这部分就比较难求证。对此首先要保持客观立场,带有把关意识审阅新闻,对于报道中明显有悖常理、博人眼球的内容,要格外注意,坚持有疑缓发和有疑不发。
  其次是坚决进行核实,受媒体自身地域性限制,跨省或跨地区核实求证,需要花力气花时间,在这过程中,要尽可能多方采访核实,把一方或多方的诸多质疑,一一进行解释和沟通;如果无法做到,退一步可以试着是当面和一方求证后,再把得到的答复反馈给另几方;其他包括短信微信采访、邮件采访、网络采访等,应当是比较少用的核实求证手段,在无法核实清楚的情况下,也要暂缓转发。
  除此之外,要理性分析,当快则快,当慢从优。突发新闻的发布,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理应当快则快。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杭州萧山一公墓内,一辆奔驰越野车失控冲下山,先后冲撞多辆轿车、电动车和行人,造成多人死伤。《1818黄金眼》记者赶到现场后,用手机拍摄了短视频,并将第一手采访资料,撰写成简单的事发经过,一起回传后,微博责编将视频制作成Gif动图,经由审核之后,第一时间以图文形式,在微博进行发布,这条微博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网、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转发,阅读量近百万。这是一个典型的微博新闻快发的例子,相比于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类似在微博首发的突发新闻,速度更快、受众更广、效果更好,达到了快准好的目的。
  而除了突发类的快新闻之外,遇到可能引发大家关注的潜在热点新闻,则需要严把握、慢制作。今年2月初,省内某地一位父亲爆料,自己一个月大的儿子,经当地医院抢救无效,被判死亡后,送到了殡仪馆,在零下12℃冰柜待了15个小时后,第二天一早准备火化时,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在电话中,记者向孩子父亲,初步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微博责编判断,这可能是一个会引发大家关注的热点新闻,在掌握了基本事实和图片资料之后,是第一时间发布,还是再等等呢?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等记者现场多方核实之后,再进行发布,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记者赶到事发地后,对当事医院进行了核实采访,医院补充的几个重要信息,都是孩子父亲没有向记者讲述的:事发前,孩子在医院监护室内治疗,情况并不乐观,但孩子父亲强行要求出院;出院后发生紧急情况后送回医院抢救,最终是孩子父亲决定放弃等等。可以预想的是,如果仅在孩子父亲讲述经过后,我们就在微博发布新闻的话,受众肯定会将矛头指向医院,而在我们全面了解事实之后,再进行发布后,虽然事件本身依旧是热点,引发了大家关注,但已经正确引导了受众,朝着一个良性舆论环境发展,也有利于事件最后的圆满解决。
  新闻报道的主体是事实,微博新闻同样也是如此,事实的真实性,就是生命线也是底线,是不能出错的。而新闻的时效性、显著性、趣味性等,则是高线,决定了这则新闻,能有多高的价值,能引发多少的关注,能推动怎样的改变。快新闻和慢新闻,都要守住底线,延伸高线。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