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播新闻创优的着力点——以《“观杰中队”参加大阅兵》创作为例

季志良

  新闻创优是新闻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精品的必由之路, 是新闻媒体砥砺队伍、锻造人才、提升实力、扩大影响的有效方法, 也是新闻工作者衡量自身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绍兴新闻广播在“大主题”中寻找“小角度”,创作的广播消息《“观杰中队”参加大阅兵》获得了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本文从主创人员的角度以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例,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重大事件是新闻创优的绝好题材
  在新闻创优实践中,有一个普遍的共识,一件新闻作品分量重不重、质量好不好,首先看题材的重要性。题材的选择对于创优至关重要。有了好的题材,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兴奋点,是“新闻大战”的必争之地。媒体做好重大事件的报道,不但能把握住报道的良机,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更对塑造媒体形象、争取受众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些重大事件重大主题, 归根结底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紧跟时代潮流, 紧扣时代脉搏, 把握时代特征, 折射时代风貌, 弘扬时代精神, 奏响时代主旋律。因此,重大事件是新闻创优的绝好题材。抓住重大的历史节点,重要的新闻事件以及重大典型等题材,精心策划、深入挖掘,一定能做好新闻,做出精品。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阅兵式首次组织抗战英模部队受阅;中央级媒体分别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现场直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这么重大的活动自然是创优的绝好题材。问题是怎么表现?从什么角度来表现?
  二、寻找关联度体现地方特色
  新闻离不开人与物,离不开时间和地点,新闻的这些基本属性,决定了新闻所具有的本土化特点。
  地方媒体受地域限制, 创优题材相对较少, 要想创作出获大奖的作品, 难度很大。但地方媒体拥有自己的优势, 可挖掘本地特色资源,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使之成为独家占有,  成为最具有贴近性也是最具有个性特点的独家题材。挖掘本土化题材,是地方媒体新闻创优的有效途径。
  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那一刻,作为地方媒体要正视优劣,扬长避短,找准新闻差异,选择最有新闻价值,又能与本土对接的重大新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寻找报道角度,通过“大题小作”做亮做优新闻。
  2015年初我们就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拟定为创优题材。也策划播出了《寻找绍兴抗战记忆》等系列报道,但总觉得过于平淡,缺少特色。转机出现在9月2日。一条《以绍兴籍抗日英雄观杰命名的“观杰中队”将参加“93大阅兵”》的预告消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以抗日英雄绍兴上虞人——观杰名字命名的“观杰中队”是代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参加“93大阅兵”的。而从此前报道的关于大阅兵的消息中又了解到,在10个英模部队方队高擎的60面抗战部队荣誉旗帜中,和浙江省有关的只有“观杰中队”这一面。具备唯一性、和绍兴有关、阅兵式直播有丰富的现场音响可以直接利用……凭直觉这将会是一条非常适合广播表现的新闻。如何把将在北京发生的新闻事件和当下的绍兴联系起来,成为关键。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阅兵式当天烈士亲属和当地党员干部代表将组织集体收看,而上虞无臂书法家——陈伟强将受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大阅兵观礼。如果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那么大阅兵就有了鲜明的绍兴元素,远在千里之外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绍兴就有了关联,大事件中就挖掘出了地方特色。经过多方联络,事前充分准备,9月3日当天的采访按预想进行得非常顺利,报道从烈士亲属等集体收看的现场切入,以独特的小视角展现了一个大事件。
  三、通过丰富音响凸显媒体特性
  广播是单一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播媒体,这一特性决定了广播新闻必须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表现新闻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听众真实可信性的现场感,才会起到吸引听众的效果。
  一篇好的广播新闻稿件,文字应该只起到串联音响的作用,能用音响来表达的, 尽量不用文字, 音响是广播新闻稿件突出主题、深化主题的重要元素。因此,广播新闻创优更应该遵循声音的传播规律和特性,高度重视和熟练运用丰富多彩的音响资源。
  具体到这篇作品,笔者认为该作品之所以能得到评委的青睐,获得一等奖,音响的运用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稿子制作完成,听了以后,感觉总体还不错,但是觉得阅兵式现场直播音响的使用过于单一(初稿中多次使用了受阅方队官兵“向右看”的口令声和整齐的脚步声),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又把“9・3大阅兵”的视频,从头到尾完整看了一遍(直播时因忙于采访,看到的是不连贯的片段),发现还有不少现场直播音响可以利用。于是在看完之后对初稿进行了修改,报道一开始就直接切入习近平主席接受检阅的现场音响。领队将军高亢的“敬礼”声、习近平主席“同志们好”的亲切问候声、官兵们“首长好”排山倒海整齐划一的回答声和雄壮的军乐声,一段短短5秒的现场音响,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耳朵,把听众带入了激动人心的阅兵现场,让人仿佛置身其间。
  另外还加入了李克强总理宣布纪念大会结束等现场声音。加入这些声音后,音响效果明显比以前要好了很多。而且这些音响在作品中所发挥的效果,是报纸、电视等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报纸自不必说了,再生花的妙笔,也无法传达这样的现场效果。即使是电视,可以通过画面传递声音,但因为画面、声音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反而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只有广播可以把电视直播音响、收看现场采访录音、远在北京的受访者接受电话采访的录音等不在同一时空的音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为听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现场氛围。音响在该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发挥,起到了只有广播而其他媒体无法起到的作用。
  四、用精深的立意提炼好主题
  新闻主题是从新闻事实、新闻素材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灵魂。主题思想不是外加的,是新闻事实本身蕴涵的。主题提炼好了,就能打开新闻事实的内核,反映事物的本质。
  《“观杰中队”参加大阅兵》这一作品主题提炼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例证。作品中有这样两段采访录音:一段是上虞无臂书法家——陈伟强的录音,另一段是绍兴市党史研究专家蔡人灏的录音。初稿中是先出陈伟强的录音,然后再出蔡人灏的录音。起初考虑,陈伟强的录音表达的只是对人民军队的崇敬之情,好像面比较窄。而蔡人灏的录音表达的是要用观杰烈士的精神激励绍兴人民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这样落脚点就回到了绍兴。但是隐约又觉得这样主题是不是小了一点儿。
  在看了阅兵式开始前习近平主席发表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后,使我们对主题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由像观杰烈士这样千百万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既是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是为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由我们强大的人民军队作保障,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厘清了思路,于是在成稿中,把陈伟强和蔡人灏的录音顺序作了调整,先出蔡人灏的录音,再出陈伟强的录音。这样同时也更符合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因为对陈伟强的采访是阅兵结束后,通过电话连线采访的。
  另外,在阅兵式直播结束时,李克强总理在宣布纪念大会结束之后,现场响起的是《歌唱祖国》的伴奏音乐,显然这是精心安排的。这让我们想起了电影或电视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从有声源音乐(或称为画内音乐)过渡到无声源音乐(或称为画外音乐)。于是我们把这一表现方法借鉴到了新闻报道中。稿件中在出了一段李克强总理宣布大会结束的同期声之后,用《歌唱祖国》的同期声音乐作压混,推出陈伟强的录音(陈伟强的录音是阅兵结束后采访的,背景很安静),这样一方面保持了整个作品激昂的气氛,同时又自然地从压混的《歌唱祖国》的同期声音乐中过渡到《歌唱祖国》的大合唱,最后引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的歌声,这样就使作品的主题升华得到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大的主题上。

(作者单位:绍兴广播电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