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梦”主题人物报道的构思与创作——以新闻专题片《天使・美儿》为例

许 婷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成为全国上下最为催人奋进的时代旋律。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从中央到地方,各媒体纷纷大手笔地报道“中国梦”,以各种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递正能量的时代强音。
  此时,我也接到采访任务,要求拍摄制作一个“中国梦”主题的人物专题节目,我觉得这当然应该是一个有关“中国梦”的故事。怎样将这个故事讲得感人,怎样彰显人物的精神境界,如何让观众感知“中国梦”的内涵,这是我必须准确把握的课题。为此,我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刻骨铭心、跌宕起伏的拍摄历程。
  一、沙里淘金 寻找选题
  选题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好的选题是新闻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我通过阅读书报刊物、网站杂志四处寻找心仪的选题。形形色色的选题当然有很多,但符合我心中目标的那个人物却始终没有出现,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不知那人在何处”。直到有一天,我很偶然地在报上看到了小小的一篇关于“麻风村”的报道,我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我立刻在网上搜索“麻风村”这个关键词,在心中对这个选题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浙江省德清县的神秘山坳里,坐落着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它还有个让人可怕的名字——麻风村。与麻风病患者朝夕相处的,是一支70后、80后为主的年轻医护团队。他们献身麻风病防治事业,常年坚守在偏僻、封闭、艰苦的“中国麻风第一村”,在山坳里砥砺理想信念,谱写“出彩人生”的华章。作为医疗队中的杰出代表,护士长潘美儿犹如寂寞山谷角落里的一朵野百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绽放了18年青春光彩,成就了属于她的南丁格尔梦。
  后来我又看到了潘美儿作的先进事迹报告,她的故事牵起了我的好奇与疑惑,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她远离都市的繁华,甘于单调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让她长年累月地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用无悔的青春注解人生的价值?当时对潘美儿的报道还只出现在报纸上,大多以文字表达,于是我决定用影像的方式来刻画这个坚持梦想而让人生出彩的人物。
  二、反复踩点 锤炼文本
  确定选题后,我查阅了大量关于麻风病的资料以及上柏住院部医疗队的相关报道,“想当然”地形成了文本初稿。
  麻风病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流行了4000多年,这种容易导致四肢畸残、面部毁容的疾病,在旧社会被认为是无法医治的“绝症”。麻风病人被称为“风吹来的魔鬼”,或许是来自上帝的诅咒,患者遭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今天的麻风病虽然已不再可怕,经过7天治疗就基本失去了传染性,但人们仍然“谈麻色变”,本能地感到害怕,对麻风病人带着“有色眼镜”,这一点在我的身边就得到了验证。同事们听说我要去麻风村采访,纷纷露出惊恐的表情,“麻风病会不会传染啊?”“那些患病的老人是不是很恐怖?”家人更不同意我去麻风村采访,尤其是我丈夫,他担心我即使没被传染万一影响到怀孕生子怎么办?亲朋好友的担忧让我陷入了挣扎的境地。此后的数个夜晚,我看着之前整理的一摞摞材料,在“去”与“不去”之间反复纠结。突然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张照片:潘美儿在给一位麻风病人泡手除茧,她用自己洁白细嫩的双手,触摸在麻风病人溃烂粗糙的皮肤上。原来,麻风病人的皮肤不会出汗,特别干燥,就要拿温水泡着,再擦药膏来保湿,潘美儿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护理工作。如此反差强烈、令人震撼的画面,让我难以想象。面对世界上最弱势的人,面对最不可能有任何功利回报的群体,潘美儿竟能有如此的爱心和付出,我怎能不感动万分?当下我就把这张照片拿给丈夫看,并跟他们再三解释了麻风村的老人们根本不具有传染性。家人的担忧和顾虑得以消除,我终于进入麻风村,开始进行前期策划和踩点。
  6月初夏,我第一次踏进麻风村,当麻风病人一张张如燃烧的蜡烛的脸出现在我面前时,坦白说我震惊了!他们几乎常年与外界隔绝,内心充满了自卑和痛苦,神经敏感而脆弱,更害怕与外人接触。他们暗暗地议论我、打量我,躲得离我远远的。为了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走近他们的内心,我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一点点地和老人接触,与他们聊往事,有时还帮着一起护理老人。从麻风村回来后,之前“想当然”而写下的初稿被彻底推翻,我将实地采访得来的素材写成了新的文本。
  一个星期后,我第二次走进麻风村,这次是带着拍摄团队,寻找拍摄思路,设计拍摄场景。我看到潘美儿在给病人清理溃疡、换衣服、剪指甲,我看到她和老人一起吃中饭、聊家常、有说有笑,我看到潘美儿还没走进病房,双目失明的麻风病人听着脚步声就知道“是阿美来了!”……看着眼前一幕幕充满温情的场景,我一度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医患关系,还是亲人关系。当我全神贯注于这些画面时,我曾有过的紧张和多虑,竟然不知不觉地就消失了。有的只是深深的感动和心灵的震撼!潘美儿犹如寂寞山谷里的野百合,在阳光没有照到的角落里,默默绽放着自己的美丽。经过这两次踩点,我又几易其稿,把心中喷发的真情实感写进最终的文字稿《天使・美儿》和拍摄分镜头本。
  三、精心拍摄 捕捉细节
  七八月的盛夏,正式进入拍摄。可不巧的是正好赶上医疗队进行全国演讲作报告,留给摄制组的拍摄时间并不多,在前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带着摄制组“三进”麻风村进行拍摄,对画面反复斟酌,尽量做到精准到位。
  潘美儿是德清人,普通话说得不好,又是第一次面对摄像机镜头,无论是语调还是动作,都显得非常僵硬。我觉察到了她的不自在,于是采取“贴近采访”,与她站在一起,边走边聊,无隔阂交流。同时,我与摄像沟通好,拍摄时避开我,只取潘美儿单人景别。在拍摄潘美儿走过长廊进入病区的这个镜头,我使用了轨道。为了与潘美儿的步调配合好,前前后后拍了六七条才成功。在全片的最后,潘美儿从医生办公楼出来,抬头看眼前的香樟树,我采用的是航拍,镜头逐渐拉开上升直至俯瞰整个山坳这个长镜头,经过无数次试飞演练才获得成功。
  白岩松在《请给我讲一个好故事》的演讲中曾提到,不会讲故事的人,很难去做很好的传播,传播归根到底,就是你会不会讲故事的过程。没有好的细节,故事就不会生动;而好的细节,会直接将观众带入故事,触动心灵并且感动。麻风病人请潘美儿“吃饺子”就是个极其生动而感人的细节!徐阿土过50岁生日,包了饺子请潘美儿一起吃,她实在不忍心拒绝,夹了一个饺子,嚼都没有嚼就吞了下去,至今都不知道那是什么馅儿的。可是,当徐阿土看到潘美儿真的吃了饺子时,他的表情变化了,先是愣愣地看着,接着突然大哭起来,阿土说他过了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次生日。麻风病人自从患病,就离开了家人,心里的最大痛苦,是得不到外人的理解,得不到家人的亲情。他们渴望得到理解,渴望感受亲情。“吃饺子”是潘美儿对麻风病人从排斥到接受的重要转折点,是她真正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的动人瞬间。我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把这一细节展现出来,起到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效果。
  四、精益求精 声画同构
  电视后期制作是二度创作,精良的声画处理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画面剪辑上,我大量使用了彩色和黑白交替的手法,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片中可以看到潘美儿的回忆部分用黑白色,现实部分则用彩色。另外,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特意留白,用空画面过渡,给人以想象、联想的情绪空间。
  在配乐上,我选用了10段不同的音乐,烘托人物情绪的转变,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开篇对麻风村的情况介绍,使用的是叙事性的钢琴曲,表示麻风村环境僻静但鲜为人知;麻风病人的第一次出现,使用的是低沉的大提琴曲,暗示麻风病的恐怖;潘美儿和医疗队员的第一次出场,使用的是轻快的轻音乐,意喻他们给死寂的麻风村带来了希望和活力。
  通过拍摄制作《天使・美儿》这一人物专题节目,让我深刻明白了选题、文本、拍摄、制作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人物专题的创作必须遵循创作规律,探寻创作空间,对事件人物进行深层采访才可能获得成功。此片最终拿下了浙江广电集团“中国梦・出彩人生”大赛第二名和浙江省政府网络(音视频)新闻奖二等奖。

(作者单位:新蓝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