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持人的“自我救赎”

卫 芬

  美国是电视主持人的发祥地,诞生了一大批被称为“电视明星”的重量级人物,如克朗凯特、丹拉瑟、奥普拉等等。前段时间我在美国参加培训,第一堂课的主讲人富林克教授就曾有20年的主持人经历,来自NPR成员台KBIA的莱恩・法缪里纳老师身兼记者和主持人双职,CNBC接待我们的两位高管同时也都是节目主持人……身为一名主持人,现在又从事人事工作,我很想一探究竟:美国生产了那么多“明星主持人”,肯定有一套成熟的炒作和“造星”模式,对我们的主持人培养和发展又有哪些可借鉴的呢?在整个培训考察过程中,了解到的事实是:“明星主持人”与其说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不如说是主持人自我培养、自我成长的结果。
  首先,我总结了美国主持人的两大特点:
  一、多数主持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对节目和受众的高度负责以及对新闻事业的奉献精神上。
  CNBC财经频道给我们介绍了一档名为《疯狂金钱》的股市节目,特别提到主持人吉姆是一个工作达人+狂人。说他是达人,因为他有过华尔街的工作经历和背景;说他是狂人,因为他除了完成日常节目,还每天研究经济趋势和股市行情直到深夜,常常只睡三、四个小时,目的就是为了在节目中作出专业的分析和准确的推荐。很多观众因为买了吉姆推荐的股票赚了钱而越来越信任他,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节目。更让人叹服的是,按照规定,吉姆本人是不能购买股票的,不仅是吉姆,整个CNBC的从业人员都不允许购买股票,这就是职业精神。
  《早安美国》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王牌栏目,它的四位主持人每天从凌晨三点开始工作,参与选题确定、故事选择、节目编排、导语写作等全部过程。主播罗宾・罗伯茨甚至还曾是一名癌症患者,也从不懈怠,充满激情。
  二、主持人的知识储备、文化涵养和丰富阅历远比声音和形象重要。主持人注重的首先是“说了什么”(what),其次才是“怎么说”(how)。
  在美国,很多优秀的新闻主持人都是资深记者或者编辑出身,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从来没有不会采访只能当“话筒”的主持人。娱乐节目,电视台方面更看中的是主持人的亲和力和现场煽动力,而不是简单的俊男靓女。主持人驾驭节目的能力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媒体工作者特有的快速反应、深度观察、发散思维、准确判断等专业技能之上的。所以在美国主持人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据一份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主持人的平均年龄为38.6岁,而美国主持人的平均年龄为59.1岁,正是这样一个年龄层更容易培养出具有权威性、“舆论精英”型的主持人。
  除了年龄差异,中美主持人在所学专业方面也大不同。在中国,开设有“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300所左右,而作为主持人的发源地,美国这一专业的开设院校的数量为0。因此,中国的主持人大都是各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而美国的主持人的专业背景则是五花八门,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等等,应有尽有。中国的主持人很多都是一毕业就走上主持岗位,而美国的主持人往往是在某一领域有了成绩和知名度后再成为主持人,比如当今美国最炙手可热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科南・奥布莱恩都曾是喜剧演员;著名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曾是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主播;真人秀节目《学徒》的主持人则是著名的房产大亨。前面提到的CNBC的吉姆,他毕业于法学院,喜欢新闻,结果去了华尔街从事金融,还设计了一个互联网站并上市,45岁退休后又成了一名电视主持人……
  当然,美国主持人还有赖于极致化的商业运作和明星制的推行,但这都建立在你自身足够优秀的基础上,你首先得是个“角”,不然没有哪个传媒公司会看中你,花重金打造你。美国的电视媒体在选择主持人时虽然不看重选手的专业背景,但却非常在意其工作阅历和工作能力,注重其已有的名气和影响。在美国,除非已在某行业或在先前的记者、主持人岗位上有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工作经历,做出非凡成绩,否则一般人不大可能进入主持人行业,尤其是进入到ABC、NBC、CBS等大牌的电视机构从事主持工作。而一旦所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下滑,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换掉主持人。
  由此可见,与中国的播音员、主持人有院校培养和在职培养两种方式的模式完全不同,美国主持人所走的完全是一条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道路,完全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爬成长。
  主持人培养的“美国模式”颇让人意外,突然觉得中国的主持人好幸福。但是相比较,目前我们的主持人队伍存在的现状是:年轻,专业背景较为单一,专业素质不过硬,主持功力不够。大多数主持人凭着年轻貌美在屏幕上混个脸熟,五年、十年后就变成明日黄花,消失在观众的记忆中。今天在岗的年轻主持人,如果5年后能留下50%,10年后能留下20%,就算是很高的“成活率”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美国模式”告诉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主持人“自我救赎”。
  首先是主持人内心的“自我救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主持人的“初心”应该包括对传媒事业的热爱、对主持工作的激情和对受众、社会的责任,而绝不是名气+金钱。丹・拉瑟曾经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定:只要有重大新闻,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可以打电话到他家中叫醒他——因为新闻绝对置于第一!于是,他经常被半夜的电话叫醒,如1961年,飓风袭击德克萨斯州,他闻讯后立即起身前往,随后单独一人站在气象大楼的三层楼上,手不离话筒,连续三天三夜报道飓风的最新动态,当时,飓风卷起的洪水已经冲上了气象大楼的二楼。而我们有不少主持人刚刚被受众熟识,就频繁“走穴”商演,开启了“赚钱模式”,或利用主持人这个角色赋予的资源进行各种钻营,而对真正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却敷衍了事。在美国,虽然名主持人拥有名声、财富和权力,但对真正优秀的主持人来说,赚钱和名气并不重要,他们更珍爱这个职业,珍惜跟受众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丹・拉瑟在离职前动情地说:“当我走在街上时,我希望人们说,那家伙是一个真正的记者。”主持人的内心“救赎”正是要学习这种充满了责任和激情的奉献精神。
  其次是主持人内功的“自我救赎”。在挑选新闻节目主持人时,美国各大电视台有几个共同的标准:优秀的记者、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应对复杂的局面。这正是主持人练内功的最好参照标准。电视传媒发展到今天,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已经呈多元化的趋势,一些走职业化、个性化、博学化方向的主持人逐渐成长起来,成为节目真正的驾驭者和推进者。只关心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的主持人只能停留在对工作的尽心尽责上,而无法将工作内容纵深化发展。有的主持人常常抱怨,为什么别的主持人上了新节目而不是我,为什么宣传包装别的主持人而不是我,为什么别的主持人有各种抛头露面的机会而不是我……却不问问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自己又付出了多少。当然,我们身边也有主持人良性发展的优秀案例,比如浙江卫视的华少,从电台主持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电视主持人,2013年又开始独立制作节目,从主持人华丽转身为制作人;又比如李晗,大学毕业后又赴英国留学,学成回国,以知性睿智的形象亮相荧屏,并以厚积薄发之势,担任制片人兼主持人推出首档城市文化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主持人的内功“救赎”正是要学习华少和李晗们这种在竞争中不懈追求的创新精神。
  《论语》云:“博学而笃志。”说的是一个人既要有广博的学识,还要有坚定的志向。对主持人而言,博学正是练内功,笃志正是修内心。主持人是一个美丽的职业,更应该是一个智慧的职业。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