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拓展广播对农宣传合作共赢的新空间

钟晓红

  我是来自诸暨广播《对农600秒》节目的记者兼编辑。前阵子接到省局领导的通知,要我们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这既是省局与同行对我们对农宣传的肯定,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安。因为,我省的广电媒体好比是一个百花苑,对农宣传争奇斗艳。虽然诸暨广播的对农栏目、对农作品、对农服务拿了不少奖项,曾经六次名列一等奖,《对农广播600秒》节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点知名度,但是,后起之秀大有来者。
  如果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找个亮点,那么,我们节目的开办历史之悠久,在全省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早在1981年,诸暨就创办了对农节目。从此后,每天一期,早上首播,中午、晚上重播,一直坚持了35年,从不间断。
  这一次,省局希望我们诸暨台对农节目就合作共赢的做法,在会上做个交流。其实,合作既是一档有着三十五年历史的对农节目长办不衰的传动源,也是我们至今仍在孜孜以求的新课题。
  基石:三十多年打造“良心节目”
  轮到我作为编辑,接手对农节目,已经算是第三代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创办至今,这档节目的编辑、记者力量,由开始的二三名,到现在基本上由我一人编采,人手已经算是再也无法精干了。因此,有老前辈会笑称我是“唱独角戏”的。
  独角戏也是戏。这些年,除了日常性的节目,我们还在栏目中开设了《空中农校》、《农民健康教育》等子栏目,既抓大也抓小,进行有的放矢小众化传播与服务。与我们保持常年合作联办节目的有市农办、农林局、科技局、卫计局、气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医院、越剧团、大唐镇、浙江袜业等10多个部门、单位、企业等。合作的内容有政策解读、案例普法、科技传播、安全生产、市场行情、乡土文化等,形式丰富,门类多样。一档节目的特约、联办、点播等创收业绩,最好时达到35万元,几乎占了本台广播年创收份额的17%,成为一枝独秀。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一个主要编采人员为什么能唱好“独角戏”了。那就是,在一个人、一档节目的背后拥有着强大的社会资源,是合作搭就了一档节目的大舞台。
  那么,第二个问题也许又会被人提出:凭什么合作与资源会找上我们的节目?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向大家讲述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我称它为《送上来的钱愣是不要》。
  这个故事发生在节目第二代编辑们的身上。那时有一种叫海狸鼠的外来动物,被人引进诸暨,吹嘘成发家致富的“神兽”獭狸,在当地的媒体上大肆广告推介。
  可是,当他们拿着十万元现金找上栏目编辑的门,要求进行“地毯轰炸式”广告宣传,却碰了一鼻子灰。原来,编辑早已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养殖海狸鼠并没有多少经济价值,并且风险很大。因此,当即拒绝。
  十万元,这在当时广播的广告界中绝对是大户,然而,从台领导到编辑,二话不说,将他们拒之门外。
  不仅送上来的钱愣是不要,而且在日后的对农宣传中,节目不断戳破“獭狸暴富”泡沫,让许多农户免受经济损失。
  第二个小故事,我称它为《不要钱也要为你宣传》。
  这个故事,我已经是这个节目的记者编辑了。那时,种粮大户俞德没有作仔细的市场调查,盲目办起大米加工企业,由于知名度不足,市场饱和,产品出现了大量积压。与他合伙的上百农户跟着遭受危机。
  已近年关了,俞德带着东借西凑的3000元,找上节目组,准备投放广告做最后一搏。我们弄清事情缘由后,觉得为农户分忧是节目的使命和温度所在,当即决定派记者跟踪报道。
  不要人家一分钱,俞德大米经报道后迅速解了积压之困。
  两个小故事,其实贯穿的是同一理念,那就是我们开办节目一直坚守的行动口号:分分秒秒情系三农,点点滴滴滋润田野。
  我们从舍中求得,从得中取舍,三十多年的守恒心、付真心,打造的是一档“良心节目”。有了真诚与良心作为基石,节目内外的合作大厦就筑得牢,就会稳固持久。
  合作:三借发力补齐“对农短板”
  人手紧、资源少、经费缺,这大概是当前基层广播对农服务宣传遭遇的三道魔咒,它们如同三道看不见的绳索,勒得人喘不过气来。
  诸暨广播同样遭遇着这样的严酷现实。但是,破解这些魔咒,我们有自己的一套。对此,早一代的编采人员称之为“草船借箭”,现在的我们称为“资源整合”。
  其实,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资源整合”,都是一个节目运作战术的不同表达。如果说能借箭,那么,节目就要有影响力的箭垛效应;如果说能合作,那么,节目就要有品牌力的洼地效应。
  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创新,诸暨广播的对农节目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这两个效应。对此,我们具有自信。这些年,我们主要在巧借资源上做文章,努力补齐对农宣传上的“短板”。
  借财力,补齐节目运作经费不足“短板”。这项工作大家都在做,更多的理解是“拉广告”,或者说是“创收”。也许小媒体都有“创收饥渴症”,对于广告客户和信息品种不加挑选,来者不拒,撩到蕰草就是花。
  但是,这一点我们还是有些个性的。在我们看来,节目运作资金虽然十分渴求,却不敢马虎。这好像是双方的一场恋爱,不能迁就和降低身份丧失尊严。因此,除了涉农类广告信息,几乎不接受毫不相关的客户。这样做,既保持对农节目的纯洁性,又保护好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的权益。
借人力,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培养造就一支“三农通讯员”队伍。内部人手紧缺,眼睛向外就不缺。这些年,诸暨广播对农宣传的业务队伍中,除了农、林、科等老兵种,镇街甚至涉农企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一旦发现苗子,我们像发现庄稼新品种一样,保护他们的写作激情,吸收他们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目前,这支业余通讯员队伍常年保持在150人左右。信息、报道、知识、娱乐,行当齐全,节目中的三分之一稿件出自他们之手。他们不仅仅是不拿工资、不占编制、宣传三农的特殊力量,更是我们办好节目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借智力,给对农宣传提升思想品位和高度。有多名专家评价我们的对农内容有思想高度。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的追求。的确,一档节目的思想引导力决定它的品位高度,对农节目也不能例外。因为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道上的受众,面对价值多元、思维活跃的现实,他们渴求思想引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组建了一支由12人构成的“三农评论员”队伍,他们来自基层,学有所专,能用生动语言把道理讲透讲深,能将不同层次打通连接,让节目成为沟通社会的思想空间。
  创新:永不停摆有了“内在动力”
  酒是陈的香。然而,一档内容与形式一成不变的节目,别说要办三十多年,就是三年也难以为继。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前行的动力,同样也是一档节目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农广播600秒》这三十年,是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的三十年,同样也是不断探索合作途径、探索合作机制的三十年。
  有一个叫做“捐赠广播送乡亲”活动,我们一做将近十年。一只调频广播50元,它成为乐于微公益、微慈善的社会人士所钟爱,近十年间捐出广播近万只,有力扩大了广播在基层的影响,巩固了“广播村村响”成果。
  也许,这种做法为不少人所不屑,认为“捡的是芝麻”。对的,基层广播是个小媒体,不能整天想着抱西瓜。我们更多时候,是在低头捡芝麻。譬如,看到应急广播在诸暨农村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镇村广播室要开办自办节目,有资金却无内容。我们开动脑筋,在店口、大唐、阮市等地量身定制,二万也做,八万也做,小众、精准、聚沙成塔。
  当然,捡芝麻也要有抱西瓜的愿景和构想。早些年,我们对农节目参加过不少全国性跨地合作,诸如“长三角”、南方县域等广播联盟,终因地域过多,水土不服,都没有结出正果。不过,因此有了教训与体会。现在我们诸暨与浦江、萧山等浦阳江流域的三个县台,依托同饮一江水的亲情,以经济社会文化上的接近性,打造一个区域宣传联盟,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广告联动,将三地构成一片,拓展出一个全新的共赢空间。

(作者单位:诸暨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