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摄像机直接穿越时空——谈湿板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金 益

  若有人问:“能否在不依靠后期技术手段的情况下,用摄像机直接拍摄出具有30年代感觉的画面?”我的回答是:是可能做到的!
  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那是因为近年来,以时空穿越为卖点的影、视剧和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地在荧屏上争奇斗艳、吸人眼球,在后期合成技术日趋高科技化的今天,各种离奇的场景和情节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似乎只有想不到而没有做不到的。然而,穿越剧中的一个分支——以表现晚清、民国时期风貌为背景的影、视剧和电视节目却无法享受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刺激,创作摄制人员也无法享受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因为目前它的表现方式仍然比较单一:拍摄时由演员穿着当年的服装置身于复古的场景中表演,后期合成时再把画面色调变成泛黄的单色、四周加上暗角等“做旧”手段来实现。但是这样拍摄、制作出来的画面让人看起来总觉得差了那么点“味儿”,虽然花费了繁复的工作精力、时间和较多的费用,但仍然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直白地说就是有形而无神,就像是老上海说洋泾浜英语一样别扭。因此,摄制人员迫切地需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我觉得,以表现30年代前后社会风貌为背景的影、视剧和电视节目之所以制作困难,它的主要原因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画鬼容易画人难。那些动辄几百年甚或上千年的穿越剧只要服装、道具和场景设置上符合史书记载,观众对画面表现的真实性就不会提出过多的挑剔;而对那些科幻剧更是如此,因为其真实性无从考证。但自19世纪中叶照相机问世以来,随着它在技术上的日臻完善,其时的社会风貌、人物神态都已经随着相片深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尤其是1931年胡蝶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诞生,观众对30年代社会画面的真实性由此定格。因此,要想让观众认可画面的真实性,就必须对当时的摄影、摄像技术有所了解。因为,观众所追求的那个“味儿”其实很大部分是通过当时的影像拍摄技术表现出来的,如果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拍摄手段,那么就可以让影视作品更接近再现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时代的气息。
  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成像风格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湿/干版、胶片和数码。虽然30年代正是胶片技术飞快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当时配方工艺的限制,画面风格还是很接近于之前的摄影工艺。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时代印记的,正是湿/干板工艺的画风。
  湿版技术早于干版诞生,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感光片基的载体不同,而成像是几乎完全一样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只要了解一下湿版摄影这种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工艺,就可以大致对古法摄影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了。这种影像技术全称叫湿版火棉胶摄影术(Wet Plate Collodion),是在1851年由英国人阿切尔发明的。它是由加入碘化物和溴化物的火棉胶均匀涂布在玻璃板基上作为感光底片,装入相机曝光、显影、定影后最终成像的一种在当时是最流行的摄影工艺。湿版照片因其所特有的成像风格和细腻影调被当时上流社会所追捧。
  那么湿版照片的“味儿”又是从哪儿表现出来的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湿版照片“色盲片”的特性导致的。“色盲片”是相对于“全色域片”而言。其实所谓的全色域并非从红外光谱到紫外光谱之间的所有光谱波段,而是以人眼能感受到的可见光范围来定义的。我们现在使用的胶卷和数码感光芯片都是为了适应人眼感光特点专门改良的。而对于160多年前发明的湿版火棉胶工艺,所能感受光线的区间与人眼可见光线的区间有一定的偏差,简单地说就是感光区间往紫外线方向平移了一段距离。这就直接导致了湿版摄影工艺对人眼可见的红色、橙色和部分黄色不感光,而对人眼不可见的一部分紫外光可以感光。
  影响湿版照片“味儿”的第二个因素是当时生产的摄影镜头成像风格导致的。早期的摄影镜头结构相对简单,对慧差和球差以及像场曲面的校正还比较初级,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往往呈现中间清楚四周模糊,焦点锐利焦外旋转的特性,但是这种特有的影调更能突出主体、烘托气氛、体现年代感。另外由于当时的玻璃原料中掺有很多现代光学已经不再使用的含铅甚至放射性原料,所以成像层次更加丰富,过渡特别柔和。虽然现在的光学设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与老镜头相比成像质量却并非有巨大提升,很重要的原因是厂家把更多的精力和最新科技用在如何节约成本上。而老镜头虽然受先天结构限制,但是由于当时不惜工本的用料和精益求精的制作,使得镜头成像与现代镜头相比,依然有很高的水准并且具备现代镜头所无法比拟的成像风格。
  鉴于湿板摄影以上特点的可模仿性,所以说,我们今天还是有可能用摄像机直接穿越时空去拍出具有20世纪初那个年代感觉的画面。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处着手对设备进行改装:
  1. 安装红光截止滤镜过滤红光。通过过滤600-750nm波段的红光来模拟湿版对红色不感光的特性,使画面在反差不变的前提下加深暗部的厚重感;
  2. 使用富含紫外线的影视用镝灯或室外天光作为光源,以增强对紫外光波的感光能力。相较而言,天光作为光源成像更柔和层次更细腻,暗部细节也会更丰富一些;
  3. 去除感光芯片前的低通滤波镜以增强分辨率和透光率,通常数码感光芯片前会加一片低通滤波镜,原先目的是消除数码感光芯片由于矩阵排列的单个像素透镜由于密集排布造成的摩尔纹,但是这也会大大降低最终成像的分辨率和感光性能,所以移除该滤镜能够使画面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4. 最后一点是尽量选择使用1910年前的无镀膜电影镜头或摄影镜头进行拍摄。镀膜的出现一开始主要是为了解决镜片透光度的问题,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现代镜头镀膜技术已经可以控制或者阻止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镜头到达感光器件。正是因为现代镀膜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精确控制,所以往往人眼不可见而湿版拍摄时又非常重要的紫外光都被隔绝在了镜头之外。
  我想,通过这些改进或许可以尽可能地模拟160多年前湿版工艺的成像原理,使当代数码设备在前期拍摄时直出画面就能与老照片、老电影有着相似的“味儿”。另外,也正因所有改进都是基于前期拍摄时完成,就为后期制作节约了经费和时间,或者可以把省下来的资源为节目的质量能更上一层楼提供帮助。
  当然在实际改装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说:滤红光的镜片与镜头滤镜接口的匹配;室外光拍摄时尽量选择不被太阳直射的背阴处,通过光线的漫反射增加画面主体的层次感;低通滤波镜摘除时的对感光芯片的保护以及老镜头由于没有镀膜,在逆光拍摄时抗眩光的处理等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科技管理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