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视媒体文化新闻报道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浙江新闻联播》为例

李学东

  浙江是文化大省,目前正在加快向文化强省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建设文化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各地文化事业发展,将文化强省建设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从2014年起,连续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建成4959个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一座座青山绿水间的“文化地标”、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可以说,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建设进程,为新闻媒体做好文化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富矿”。但是纵观目前省内电视媒体在文化新闻方面的报道,做得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以笔者所在的《浙江新闻联播》为例,文化新闻报道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数量可观,但报道的规格、时长不足。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1月1号至10月31号,《浙江新闻联播》播出文化新闻302条,平均每天约一条。但其中,简讯占比达到268条,超过88%。在简讯以外的部分中,作为简单消息(时长在30秒到1分钟,这类消息因篇幅所限,往往只报核心事实,缺乏现场、细节的展现,没有同期声)处理的又有17条,就是说,最终只有15条文化新闻拥有“四有待遇”(有导语、有现场、有细节、有同期声)。文化新闻成为可有可无的边角料和调节时间的“蓄水池”。
  2.选题匮乏、题材狭窄、同质化严重。在上述302条文化新闻中,各类文艺演出、展览、体育比赛占了大多数,占比超过90%,且都是有关开幕闭幕的简单发布。只有10%不到的作品,能够做到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或者当下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如展现后G20时代,杭州通过中国美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文化地标,向世界亮出深厚人文底蕴的《杭州:文化旅游渐升温 人文之美吸引四方来客》,和在“中国路径的浙江实践”这一宏大主题下,表现浙江文化产业提高创意设计含金量,并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的《浙江:提质扩量 文化产业大步“走出去”》等。总体来看,采访扎实,主题鲜明,有嚼头的文化新闻数量远远少于各类简讯,使得文化报道比例失调,大部分的版面被快餐式的简讯占领,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3.碎片化处理阻碍报道质量提升,成为文化报道的最大短板。目前 ,《浙江新闻联播》时长为21分钟,除去时政报道和大量的主题报道任务,客观上留给文化报道的版面确实比较少,很多文化新闻因播出时间有限,不得不压缩或者推迟播出,这也导致一些记者产生了惰性思维,认为文化新闻只能以简讯的方式播出。在实际操作中,主题提炼可有可无,采访时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掌握的信息能够支撑时长20秒的简讯就可以了。摄像在拍摄时,也缺乏创作热情,一些必需的画面拍到就算完成任务。多种原因导致文化新闻的质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不前。
  如前所述,建设文化强省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之一,作为省委省政府喉舌,同时也是浙江对外宣传重要阵地的《浙江新闻联播》,有义务将文化新闻报道做精做强,展现我省文化事业大发展的繁荣局面,为文化强省建设加油鼓劲,添砖加瓦。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1.加强编辑整合,精心提炼归零为整,把一个个新闻碎片,按照内在逻辑,“揉捏”成整体,改变一事一报、一地鸡毛的被动局面。首先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用时间轴对一系列内容进行排列、组织,合并成一个新闻单元,让观众对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文化新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掌握,扩大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比如,每年的九月十月份,各地各类展览、文艺活动集中举办,很多活动大同小异,作为省级媒体,“联播”不可能对这些内容进行逐一报道,但有些活动又确实具有鲜活性、可看性。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合并,做成一条综合性的文化消息。比如九月份,《浙江新闻联播》播出《金秋九月 各地展会精彩纷呈》。同时,还可以按照报道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分析这些活动的共同点,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一个个零散、割裂的新闻事件,放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使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逻辑关系,在放大新闻效应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提升了新闻的价值。比如,今年六月份,各地举办了多场以“弘扬好家风”为主题的活动,当月《浙江新闻联播》播发的简讯有《杭州:万人同唱《郑义门》传承郑氏家风》、《首届全国“家风・孝道”诗词创作大赛启动》、《温州:首个“家风家训馆”开馆迎客》等。这些新闻事件发生的日期不同,发生的地点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那就是“家风”。如果把它放到全省范围来审视,就会有更大的发现——全省好家风建设推进会当月在临安举行。假如当时不采用零打碎敲的模式,而是用好家风这个主题把它们有机粘合起来,再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好家风建设的总体情况,一定会发生化学裂变,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解放思想,明确定位,拓展文化新闻报道的内涵与外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各类新闻报道充满“文化味儿”。传播领域有一股消费主义盛行,娱乐至死的错误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文化新闻被狭隘地等同于娱乐新闻。而娱乐新闻与《浙江新闻联播》的定位不符,因而导致文化新闻做不大、做不强。实际上,文化新闻报道应该聚焦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播先进文化理念,对新出现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潮进行深入思考与解读,以文化的传播与鉴赏来提高受众的审美品位。对照这一要求,目前,我们应该对文化新闻的内涵与实质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文化新闻报道应该承担的使命与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作为主流媒体、主流阵地,《浙江新闻联播》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肩负的传播浙江好声音、讲好浙江好故事的任务,让文化元素融入到时政、财经、民生报道当中,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合力,汇聚力量。
  与此同时,要改变目前文化新闻报道以文艺演出、各类展览为主的报道格局,需要策划人员特别是跑线记者具备敏锐的“文化嗅觉”,善于从海量的信息当中寻找发现文化要素,这可以是学术性的、新闻性的、文学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再则,要对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寻找合适的报道角度,可以是政治视角、经济视角,也可以是大众传播视角或者社会生活视角。通过细心发现文化元素,精心选择报道视角,让报道变得更加丰满,更有“文化味儿”。
  3.提升制作水平,强化荧屏呈现效果,增强文化新闻的可看性与吸引力。电视媒体报道文化新闻具有天然的优势。一般来讲,文化新闻场面鲜活,细节生动,适合通过荧屏展现。然而目前,《浙江新闻联播》文化新闻的呈现过于严肃,表现形式单一,不少新闻作品基本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层次上。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从拍摄这个环节抓起,摄像应该对文化新闻的拍摄有自己的研究,特别是涉及到书画作品、演出场面的拍摄,如何用光,如何抓取细节,如何捕捉到最吸引人的瞬间,非经过长时间积累,难以做到。因此,不仅有应该跑文化线的记者,也应该有跑文化线的摄像。通过培养专家型的“文化摄像”,保证画面语言的丰富多彩,提升可看性。严把画面关后,文化新闻的剪辑制作同样需要提升水准。应该结合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运用,强化表现形式,适当运用特技、音效、配乐等,用多种手段让文化新闻变得灵动好看,富于感染力,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美的享受。试想,这样的文化新闻,观众会不喜欢看吗?这样的文化新闻,一定会成为当天节目的亮点,甚至让整档新闻节目变得更有品位和格调,怎么会沦为可有可无的“边角料”呢?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