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女性霸屏——电视剧“大女主”现象浅析

王 剑

  2017年,电视荧屏上的“大女主”题材电视剧继续以压倒性的姿态“霸屏”。杨颖(Angelababy)主演的《孤芳不自赏》、杨幂领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景甜主演的《大唐荣耀》,均获得了卫视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的双重表现。
  纵观过去五年,从孙俪主演的《甄環传》、《芈月传》,到周迅领衔的《红高粱》,再到靠当红小花旦撑起整部戏的《锦绣未央》……逐渐升温的此类电视剧不但引发大量观众追看,更给电视剧的创作者、制作方及购剧平台带来巨大的刺激,行业内甚至出现了“天价哄抢版权”的现象。
  据业内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前,已有超过百部类似的电视剧待播,其背后的成因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引人深思。本文研究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分析“大女主”电视剧中女性人物的特点和共性,借此了解女性议题在社会集体意识中是否呈现出了新的面貌。第二,探讨“大女主”剧扎堆出现的原因,主要从创作角度、观众角度、购剧平台方角度阐述该现象的合理性。第三,综合分析“大女主”剧中女性形象刻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可能面临的困局。
  一、大女主:是“史诗”,还是议题而已
  作为最近两年内电视剧行业内的新兴描述性词汇,“大女主”属性的电视剧以往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可以总结和归纳的是,目前称霸荧屏的“大女主”剧,均存在着一定相似的属性。如,故事的视角为“全女性视角”,故事的主线为女主角的个人成长史,故事的叙事者围绕女主角的家庭、情感、权谋、争斗展开描述,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均对女主角的成长具有一定服务性。而被创作者“选中”或者创作出的这位“大女主”,一般为知名历史人物(如《甄環传》里的甄環、《武媚娘传奇》里的媚娘),大IP小说女主角(如《红高粱》里的九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白浅)或是具备典型性的传奇人物(如《女医明妃传》中的允贤、《兰陵王妃》中的清锁)等等。
  这些“大女主”们在故事的最初或温柔贤淑,或古灵精怪,或天真纯朴,或泼辣大胆,但在个人成长中,都或多或少通过家国变故、感情变故、意外事件等外在原因发生巨大的个性改变,最终完成了个人成长。可以说,每一部“大女主”电视剧都堪比“一个女人的史诗”。
  (一)从“刘慧芳”到“芈月”
  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女人并非是生就,而是逐渐形成的”。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很多经典女性形象也都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蒙昧到觉醒的成长规律。
  1990年由张凯丽主演的电视剧《渴望》,塑造了一个极其符合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刘慧芳。在该剧中,刘慧芳身上既有中华民族传统女性的善良、贤惠,也有面对困难之时的忍让和付出。“慧芳”这一形象,代表着90年代人们对女性形象的认知。
  2000年引发巨大反响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周迅、陈红先后饰演的“太平公主”,非常丰满。作者巧妙地选用了“爱情”和“权力”这两个人性中永恒的矛盾冲突来演绎历史。用当代人的角度,去审视帝国之下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女性成长史。太平公主不但有对爱情的向往、对王权的抗争,更有对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的觉醒。作者表面上似在安排太平争取爱情,实际却是对长期在封建意识压迫之下女性的一场试探,正是这样的试探,最终成为了《大明宫词》中女性形象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让“太平公主”这个角色最终成为了高于“刘慧芳”的存在。
  如果说,前两者只是在大故事中的小缩影,那么2010年林心如任出品人并主演的《美人心计》、2011年令孙俪大放异彩的《甄環传》、2012年郭靖宇导演的《红娘子》、2013年赵丽颖主演的《陆贞传奇》、2014年的《武媚娘传奇》、2015年郑晓龙与孙俪再度合作的《芈月传》、2016年唐嫣主演的《锦绣未央》、2017年开年霸屏的《大唐荣耀》,每部戏的女主角都不再是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而是正式升级成了故事的核心,“大女主”时代彻底来临。以《芈月传》为例,与刘慧芳的一味忍让和太平公主的郁郁寡欢不同,原本率性纯粹的芈月因痛失所爱而学会隐藏,因背叛和利用而学会自保,因国家大义而学会了政治搏杀……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引证傅立叶的话时指出:“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因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文艺创作作为时代发展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记录历史发展的责任。每一个时代的创作者,都多少会按照所在时期的艺术审美方式对角色进行塑造。创作者在塑造“芈月”这个女性角色时,以“传统”为出发点,最终突破了传统,打造了一个有爱、有痛、有弱点、有算计,退可持家、进可治国的女性角色。《芈月传》虽为古装剧,却拥有着现代的思维,芈月这一角色不但挑战了传统的性别分工,更重塑了女性之于家国的存在意义,为之后的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范本。
  (二)“傻白甜”涅槃成“女战神”
  纵观过去五年的电视荧屏,“大女主”们之间虽然“出身”和“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共性:
  《甄環传》中,甄環原为吏部侍郎甄远道之女,率性而为、资颜胜于众人。俱选入宫后先是获封常在,后一步步封到贵妃,经历了后宫的血雨腥风,领教了女人之间的各种面目、心性和手段。失去孩子、失去朋友、失去爱人,陪王伴驾日益变成可怕的精心表演,心灰意冷的甄環终于反击,用尽心机扳倒皇后、逼死皇帝,最终扶幼子登基,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锦绣未央》中,李未央原为北凉公主,本性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一夜间遭逢变故国破家亡,让天资聪颖的她内心被仇恨充满,也因此变得更为坚毅不屈,更为谨慎细致。慢慢的她意识到,朝代的更替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个人的恩怨情仇在百姓福祉之下变得微不足道,最后,未央放下心中的仇恨,辅助爱人拓跋浚登上帝位,成为一代贤后。
  《大唐荣耀》中,沈珍珠出身名门,本是一介江南女子,内心善良、与人为善,被选为广平王之妃。待嫁之时,沈家遭遇灭门,珍珠怀疑广平王即为幕后黑手,于是怀着复仇之心进入王府伺机报复,几经周折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珍珠生性纯良,但面对后宫争斗却最终学会了保护自己。此时安史之乱爆发,珍珠为了江山社稷留守长安,并以广平王前程为重,始终不愿与广平王重聚,后被追封为睿真皇后。
  仅仅三部,就可以看到共性——“大女主”们都出身名门,都曾是单纯善良的“傻白甜”,从不主动攻击他人,经历了短暂的无忧时光后,她们一般都会遭遇重大变故,并在经历伤痛之后学会自我保护和反击,最终成为内心强悍、拥有男性思维方式的“女战神”。
  “大女主”剧中女性形象的最大特色,就是突破了男权社会为女性规划的囹圄——即“男人负责开疆辟土,女人负责庭前屋后”的惯常思维。女性不再被动接受男人赋予的“妻子”“妈妈”等角色,也可以参与社稷江山、国家战略,甚至以一人之力改变天下格局。甄環、未央、珍珠三人均在个人的成长中,摒弃了“女子无为”的陈旧思想,走出了观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走向了与刘慧芳完全相反的两极。
  从“傻白甜”到“女战神”,女性角色,不再只代表角色的性别,在性别的前提之外,角色更强化了“人”的特点,而非女性特点。英国启蒙时代著名的女性政论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曾表示,“我首先将妇女当做高贵的人来考虑,她们和男人一样,是被安置在这个世界上来表达她们的才能的。”在“大女主”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创作者已逐渐走入更加理性的视角,创作的角色更加“人性化”而非“女性化”,从而使得女性角色地位有所提升。
  二、大女主:社会文化的流行密码
  “大女主”电视剧流行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复杂策略。
  (一)大IP打底一线女星加持
  从故事创作上来说,包括《红高粱》《甄環传》《锦绣未央》《美人心计》在内的大多数此类电视剧都改编自畅销小说,而其他如《武媚娘传奇》等或是翻拍、或是脱胎于真实历史人物。可以说,九成以上“大女主”类型电视剧的剧本都不是原创剧本。对于制作团队来说,改编、翻拍大IP不但比耗费大量精力创作原创剧本要更省时省力,IP的影响力更会成为吸引演员、观众、购剧方的巨大筹码。
  对于创作者来说感受角色形象从无到有的过程或许更重要,但对于投资方来说,选择投资“大女主”类型电视剧就更多存在着商业考量。对于此类项目来说,其受众更多为女性,而凡・祖伦认为,女性会从“构建的‘观看’中鲜有好处或愉悦”,如何解码女性观众的愉悦感受,大多数投资方选择了用具备更大影响力的一线女演员来诠释剧情,以满足女性观众的代入感和“补偿心理”。
  业内有多个案例可以看出,大IP吸引一线明星→明星吸引观众和购剧方,所以制片方只要凭借“大女主”剧本与某位一线女演员达成共识,该项目在市场上就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大女主”类型电视剧对女演员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一代女皇武则天》成为了女星潘迎紫的经典角色,刘晓庆三次饰演《武则天》创造了业内纪录,范冰冰紧随其后拍摄《武媚娘传奇》事业再攀高峰,商业价值稳居一线女星之首。完整的人物成长经历、大量的发挥空间、所有的配置均为女主角一人量身定做,与在一个“大故事”里当一个不知何时才能被注意到的花瓶相比,具有一定市场嗅觉的明星很难不为所动,况且,凭借“大女主”电视剧一路顺风顺水的例子大有人在。
  孙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便是以女主角安心的成长为内核的电影《玉观音》,此后,她主演的作品《小姨多鹤》《幸福像花儿一样》《甄環传》《辣妈正传》《芈月传》以及尚未播出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均为“大女主”作品,她也正是凭借一个个丰满的角色,稳居电视剧一线女演员宝座。
  成为“大女主”裙下之臣的并不只有孙俪:《红高粱》吸引到了十年未拍电视剧的周迅,随后,周迅便搭档霍佳华出演了《如懿传》;因《武媚娘传奇》过足了戏瘾的范冰冰今年将推出《赢天下》;出道以来从未出演过电视剧的章子怡买下了小说《帝王业》的版权,小说讲述的仍然是一个女子参与权位之争、宫廷之变的故事;另一位“谋女郎”倪妮也接拍了大IP改编的女子成长小说《凰权》……
  (二)观众买账购剧方哄抢
  一个拥有了IP、明星双重影响力的“大女主”电视剧项目,对于观众来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以2017年待播的几部电视剧为例,范冰冰主演的《赢天下》在新浪微博的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1109万次;由新晋金马影后马思纯挑大梁主演的《将军在上》,在新浪微博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了1.4亿次,而由备受争议的女演员张馨予主演的乱世女子成长记《思美人》,目前其新浪微博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3.4亿次……
  有观众买账,各卫视、网络平台的购剧部门便开始了争夺版权之战。搜狐视频CEO张朝阳近日对外公开表示,现在一部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大剧已经算到了“天价”,一部戏网络版权就高达数亿,“从最初《我的青春谁作主》很少,到《大秦帝国》2.5万一集卖出天价。现在无论是《欢乐颂》还是《如懿传》,都已到九百万一千万一集,跟当年比,有几百倍价格的飙升。”
  三、大女主:媒体生态环境再反思
  纵观时下荧屏中大量出现的“大女主”题材电视剧,在质量上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从剧本创作角度来看,自《甄環传》成为“大女主”题材巅峰之作以后,《武媚娘传奇》《芈月传》《锦绣未央》等电视剧的口碑均并未超越《甄環传》。究其原因,“大女主”电视剧还存在着故事模式单一的问题。在部分古装剧中,都难免出现三角恋、背叛、复仇、转变、回归等“套路式”剧情,女主被追杀必摔倒、一旦怀孕必被害流产,闺蜜反目、爱人误解等戏份更是必不可少。而且,大量的宫斗、家斗内容凸显人性之恶,并未达到应有的艺术水准。
  除了故事没有突破,在制作层面上,一些剧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电视剧《孤芳不自赏》,因为主演杨颖频繁使用替身、使用绿幕抠像方式演戏,引发了巨大争议。去年大热的《锦绣未央》虽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作者被指使用抄袭软件抄袭200余本网络小说,并被11位作家联名告上法庭。
  故事陈旧、制作敷衍,一味地迷信IP和演员带来号召力。斥巨资购买网络小说、雇佣大牌演员、创作者只复制不创作,不仅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更有可能令该类题材全线崩塌,陷入死局。
  大女主现象,与媒体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虽然任何题材的创作都存在瓶颈期,但我们看到,很多文艺创作者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创作非同质化的作品。电视剧行业如何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褪去浮华,坚持创新,将成为电视剧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期待,媒体内生的创新动力和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