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音乐真人秀节目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以《中国新歌声》为例

宋蕾娜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两位教授提出,又叫“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优势”,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从八九十年代的“青歌赛”开始,到二十世纪初期红头大江南北的“超女”系列,再到2012年开始的“好声音”热潮,各种音乐真人秀节目百花齐放,竞相涌现。尤其是2016年《中国新歌声》的横空出世,意味着中国音乐真人秀经过二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真正步入原创元年。同年12月,节目在“TV地标(2016)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榜单”中被评为“年度上星频道最具创新影响力节目”,进一步彰显了浙江卫视原创模式探索的实力。本文拟就《中国新歌声》为例,从自主版权、内容为王、社会功能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栏目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脱颖而出成为收视与口碑双丰收的佼佼者。 
  一、原创自主版权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短短几年间,引进海外版权模式节目制作费日益水涨船高,随着视频网站、自媒体的加入,各大卫视平台的处境变得越发艰难。随着2016年7月1日由广电总局颁发的《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节目的通知》(俗称“限模令”或“原创令”)的正式实施,对引进模式数量做出史无前例的明确限制,升级对引进综艺节目的严格管控,并且极大的搅动了国内电视圈市场。如何实现自主版权的原创研发,是我们眼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新歌声》率先踏出了这一步。 
  1核心赛制和模式决定节目特色。习近平主席曾在讲话中提到,我们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电视节目的品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海外引进的节目版权是别人的品牌,版权易主的同时也意味着苦心经营的品牌效应也拱手让人。经历过这场版权风波的灿星制作总裁田明就感叹到:“只有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国际上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其核心赛制都是邀请乐坛颇有威望的几位导师选择学员并参与比赛,最终决出冠军,节目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模式来表达这些赛制。首季“新歌声”采用“盲选”形式,从上百个创意中选中了导师战车模式,将“导师战车高空冲刺”作为模式的核心点,并围绕这个核心点进行原创和研发,期间进行了成百上千次摸索。最终播出时,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高空俯冲,在盲选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空冲刺”所带来的“速度与激情”给观众带来了全新视听体验,同时极佳地调动了导师和学员的情绪,使他们展现出更好的真人秀状态,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2、视觉包装系统决定节目气质。全新原创的《中国新歌声》采用了崭新的视觉包装体系,节目主LOGO由手握五颗星星的话筒形状作为主体,意义深厚。握住话筒的手寓意着歌唱,向上撑起则代表舞台承载起希望和梦想。最大的一颗星星代表学员——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核心人物,四颗小星星则是四位导师环绕在旁,象征导师走下神坛,甘当绿叶,只为华语乐坛寻找未来的中国巨星。以这个最终选定的主LOGO为基础,节目组制作了一整套的视觉包装,还原创了主题曲和赛制规则。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节目组首次尝试使用了德国Coolux(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产品,实现所有视音频素材的便捷管理,并能与灯光系统实现联动,提高了节目录制的舞美呈现和高效的同步联动。而最具亮点的“导师战车”及“声音之门”系统,是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才最终成型。经特别设计的红色椅背搭配蓝色边缘光,使“战车”们在舞台中呈现出一种高级感。盲选阶段,战车以何种速度冲刺、如何拍摄战车冲刺、如何捕捉门背后的导师表情、摄像头安装在什么位置等,均经过导演组大量测试。为了做到100%纯原创,导演组全系统测试不下上千次,光试录就进行了上百次,经历过这样的重重考验,“新歌声”已经有充分的信心撰写出模式宝典,争取实现海外输出。 
  二、内容为王对于打造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内容为王”是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从业理念之一,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命题。其提出者维亚康姆公司(viacom)总裁雷石东是这样阐述的:“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然而“内容为王”并不简单意味着有内容便是好的,媒体只要做了就会获得影响力及地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认识新媒体环境下内容所具有的新特征,重新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中国新歌声》为例,其节目内容主要包含挑选手、选歌曲、造悬念三部分,下面将对这三部分进行分别阐述。 
  1选手挖掘方面。首季《中国新歌声》在选人方面不仅坚持平民路线,同时更年轻、更多元化,还挖掘到多位海外华人、少数民族登上舞台,立足新歌声,放眼全球,跨文化传递中国声音,展现华人音乐梦想。例如第一期节目中,一共六位选手,其中有来自新加坡的25岁阳光男孩向洋、来自马来西亚的16岁姑娘李佩玲,以及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蒋敦豪登台追梦,占本期选手总数一半。纵观整个盲选阶段,每期节目海外华人和少数民族选手数量几乎总能占到选手总数的50%,导演组如此细心的比例分配,总有一款能符合观众刁钻的“胃口”。本季海外华人及少数民族选手还有彝族吉克皓、蒙古族刘文天、布依族王闯、朝鲜族杨美娜,巴西华人吴映香、洛杉矶华人林恺伦等。在选手职业方面,导演组也挖掘到了比如兽医游淼、网络主播杨博、麻醉医师阿克江等,丰富的职业身份让观众眼前一亮,充满新鲜感。 
  2、歌曲选择方面。音乐节目的核心是保证高品质的音乐质量。在正式定名为《中国新歌声》之后,节目气质也油然而生。“新”字意为初始的、刚刚出生的,更有清爽、新颖的含义。在选曲方面,节目组立志打造独一无二的音乐气质,不唱大歌、不落俗套。以往的唱歌类选秀节目都会用一些耳熟能详的金曲打头阵,并且带着浓烈的节奏感。而“新歌声”的选歌风格恰恰相反,举个例子,第一个出场的向洋,唱了一首《有没有》,属于流行加爵士又有点R&B 的风格的歌曲,不仅节奏慢,还小冷门。但这首歌非常适合向洋的音域、音色,能够凸显出他的演唱技巧和特点,作为本季第一首歌曲,奠定了“新歌声”的音乐气质,突出了“新”。无论是马来西亚小姑娘李佩玲的《心有独钟》、高考落榜女生徐歌阳的摇滚告白《追梦赤子心》、还是护猫琴痴白若溪的《无处安放》、粗犷而细腻的“大胡子”男生苏立生的《寂寞有多长》等,选手不苦情、不做作,品味多元,涉猎广泛,更有用四川话自编自唱《双截棍》的游淼、编入潮汕传统观念念白的姚希创意改编《小苹果》、以及颇有“黑人范儿”的福州嘻哈说唱达人万妮达带来《牛仔很忙》,还有张馨月加上杨和苏的“低调组合”都在节目中大放异彩。本季“新歌声”在歌曲方面创意改编,融入民族、方言等元素,有的甚至多曲嫁接,玩味十足,令人印象深刻,大呼过瘾。在鸟巢直播的终极对决中,相比向洋的花式改编,蒋敦豪依然用一把吉他,安静地将《窗台》的一腔柔情与爱意娓娓道来,最终夺得冠军,延续了今年“新歌声”的音乐感受——选手在演唱与选曲上,更注重内秀的一面,而不是霸气外露的彪悍。 
  3、巧妙设计悬念。电视节目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音乐真人秀节目更是将悬念贯穿始终,吸引每一个可能的观众,让每个人都有不换频道的理由。在“新歌声”中的盲选阶段中,主要有以下悬念点:下一个上台的学员、学员即将演唱的歌曲、是否有导师会选择他、有几位导师选择他、学员最终会投入哪位导师的阵营等,节奏紧凑抓住眼球。盲选部分学员人数不封顶,实行“导师抢人无上限”,使每一集盲选更加悬念重重;Battle阶段由两名学员分别演唱一首完整的歌曲进行PK,不仅更能展现选手歌唱的实力,同时使对决更具有灵活性,增加了可看性,使导师们在选择之时经历重重纠结,悬念也层层迭起;在鸟巢进行总决赛直播时,“新歌声”更是迅速及时、声画兼备地向观众传递“现场”的即时情况,观众通过同步声画传播,观看收听了整场对决。六名冠军候选人采用“车轮战”的形式,每两人演唱结束,根据现场票数,留下得票数高的,淘汰得票数低的,这就使观众必须密切关注每位学员所获得的观众投票及专业评审投票的数量,为心仪的学员加油鼓劲。整个过程悬疑而紧张,每一个插入的“广告口”都足以让人捶胸顿足,心急火燎。随着留下的学员人数越来越少,整季节目的终极悬念也逐渐解开。在汪峰导师带领的学员蒋敦豪与周杰伦导师带领的学员向洋在进行终极PK的时候,悬念达到最大值,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屏息凝神,与鸟巢现场的观众同步见证了第一季“新歌声”冠军的诞生! 
  三、记录社会思潮流变是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 
  媒介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时认为:“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在所有文化产品中,电视娱乐节目是更新换代速度最快、最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变化的节目类型。2016年夏天诞生的《中国新歌声》也记录着当时当刻的潮流和变化。 
  1、“新歌声”为音乐节目注入年轻内核。音乐节目的核心特征是娱乐性、观赏性和消遣性,使观众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通过收看获得放松,这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在首季“新歌声”中,学员VCR几乎都各自使用自拍杆独立完成,登台前,仅通过一条布满照片和音乐回忆的走廊,就迅速整理复杂心情。在走廊尽头是一个独立的房间——“日记屋”,学员关上房门独自对着墙角的摄像头录制上台前的“视频日记”,讲述和记录自己的内心独白,大大安抚了他们参赛前的紧张情绪……这些细节上的精心设置都是导演组原创的,朝着更年轻的方向设计。另外,本季学员也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他们的穿着、职业、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等都在节目中有了直观的展现。学员在节目中的自我介绍也一改之前“苦情”路线,更干脆利索,更简单直率,追求梦想,一切靠实力说话,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 
  2、“新歌声”成为普通民众成长升华的重要空间。《中国新歌声》作为一档专业的音乐竞赛节目,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在这个舞台,而他们跟随导师在音乐方面的进步和成长,也时刻牵动着观众的眼球。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就表示:“节目中的选手极具个性与差异性,注重打造具有立体感的选手,关注他们参加节目过程时的这一生命片断,聚焦选手命运的掌握与改变。”比如,“新歌声”赛季全程,蒋敦豪一直没什么爆点,正如他擅长的民谣,不温不火。相比之下,观众更熟悉的是他唱的歌:盲选首次登台,蒋敦豪演唱李志的《天空之城》,空灵而美妙,被汪峰评价:“你要比李志唱得更加的优美。”节目播出后,这首歌曲在网络上大受欢迎,民谣再一次变得炙手可热,观众也记住了这个背着吉他安静唱歌的大男孩;导师对战,一首原本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的《离开北京》,又被蒋敦豪唱出独有的韵味。在最终的鸟巢总对决中,他又演唱了《河流》、《窗台》等歌曲,嗓音清澈娓娓道来,最终战胜了新加坡阳光男孩向洋,赢得第一季“新歌声”冠军。当飙高音、大嗓门、霸气外露的演绎方式无法唤起观众共鸣时,那种讲究内心情感表达、需要细腻技巧呈现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台前。而事实也证明,汪峰导师倾力打造的这位“爱徒”,用他质朴感人的气质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必然成为俘获人心的杀手锏。 
  四、几点建议。 
  1、“星级”学员的实力体现。 
  首季“新歌声”盲选阶段学员通过导师战车冲下来的数量而得到的“星级”并未有实质性的体现。“四星”学员和“一星”学员也没有本质区别。建议可以增加一些“抢星”游戏,比如对战中胜者可以赢得败者所携带的“星”,最终赢得“星”最多的人,也许不是冠军,但可以像“军功章”一样证明他曾经参加过很多次战役,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增加节目的综艺感。 
  2、盲选、抉择、对战、盛典应环环紧扣。 
  整季节目节奏、进程较慢,第五战队存在鸡肋。前九期盲选、组队、对战之后,每队各胜出五强选手,共二十组学员,应该紧锣密鼓进行继续的PK对决,为鸟巢做准备,然而第五战队的加入,无疑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整个赛季的节奏,给了观众“换台”的机会。
  3、洞悉人性、激发参与。
  本季“新歌声”挖掘了海内外大量华人唱响华语歌曲,改编华语音乐,在他们的生活所在地华人圈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纵观网络,这些海外华人的声音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力,我们应该切实加强在文化传播交流方面的宣传比重,通过各种平台、渠道,大肆宣传海外华人学员歌唱时的动人表现,以及在节目中的成长和变化,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顶层战略规划,将中外音乐文化融会贯通,挖掘社交平台用户的力量,让普通网民成为传播的参与者、营销的推动者,用对待音乐真诚的态度、参与者真挚的情感流露打动他们,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宣传推广节目中来,打造新型粉丝文化,从而巩固《中国新歌声》的江湖地位。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节目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