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朗读者》与《见字如面》看文化访谈节目成功的要素

屠国苗 周芝兰

  新年伊始,由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后立即引发了一波舆论热潮。而在此前,黑龙江卫视的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节目——《见字如面》,在网上也引起过不小的震动。笔者注意到这两档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并且主持人访谈在其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对整个节目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博采众长,对地方台做好文化访谈节目也多有启发。
  一、《朗读者》与《见字如面》的同与不同。
  1、节目定位主打“文化”与“清流”
  两档节目的着眼点都是“文化清流”,所谓“清流”是相对而言的,眼下,各种真人秀节目充斥荧屏,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人们的眼睛在被满屏的娱乐节目充塞得满满之时,表情是哈哈大笑,内心却是空空的。而这两档节目都着眼于文字,没有刻意的哗众取宠,只是想透过文字让观众感受情感的力量。其中,《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见字如面》则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2、节目内核主打“怀旧”与“温情”
  《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主打的都是怀旧牌,即通过“读文”这一形式,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温度。不同的是,《朗读者》侧重挖掘的是朗读者的情感,而《见字入面》挖掘的是写作者的情感。
  在《朗读者》中,嘉宾在朗读之前都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平平淡淡的,但这就是他们经历的人生,会感念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会感动于父母子女之间割不断的情谊,虽是日常小事,却打动人心。有了这样的铺垫就会给观众一个提前预设,当嘉宾在朗读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他(她)对号入座,融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感中,引发共鸣。《而见字如面》则选取了不同人写的信件,既有2200多年前的秦扫六合军中的大头兵黑夫和惊,又有唐代大家韩愈,民国洛神萧红,当今艺坛宿将黄永玉、曹禺,宝岛歌后邓丽君和蔡琴等等。平日里看多听多了他们的作品,却未曾想在他们的信件中能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来。这些书信所表达的情感,有亲情,有爱情,有山河,有国家,能让人在手写书信已经悄然逝去的今天,重温旧时光中的历史记忆。
  3、节目访谈主打“解读”与“融入”
  两档节目中,除了朗读之外,节目访谈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朗读者》中有两种类型的访谈,一是对朗读嘉宾的访谈,主要是为了通过访谈挖掘与主题相关的人生故事和经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虽然有些嘉宾并不擅长朗读,但因为对文字中的情感有很强的共鸣,读起来能给人以更深的思考和理解。还有一种是对相关专家甚至是作者本人的访谈,这类访谈比较精炼,点到为止,对作品背景进行简要阐释以及适当的评论。《见字如面》中的访谈则相对固定,以主持人与两位嘉宾讨论交流的形式展开,重在解读作品的背景、意义以及观点。两种访谈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相比较而言,《朗读者》更侧重的是情感的融入,《见字如面》侧重的是观点的融入。
  二、《朗读者》与《见字如面》对文化访谈节目的启发。
  1、节目定位要有“精准性”具备“黏合度”
  文化类节目的根基在“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是各地方台开办这类栏目的初衷,但在多元选择的时代,一档节目最终成功与否,还取决于观众是否买账。首先,必须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信件、朗读,虽然如今已离我们的生活相对有些遥远,但又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所以,一经推出,就能勾起观众的兴趣,这是节目和观众建立有效链接的第一步。其次,从受众市场来分析,文化类节目属于小众型节目。这部分受众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和赏识能力,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所以,文化类节目的定位既不能过于“阳春白雪”,也不可过分“下里巴人”,应该处于二者之间,既能让观众轻松接受,又具有一定的提升和教育空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见字如面》的定位要更精准一些。节目从上万封信件中挑选出了一百多封信件,跨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从春秋时代的第一封私人家书一直到现在。节目中不太会出现大家熟知的“名篇”,经常会给观众带来意外和惊喜。也正因为如此,《见字如面》选择的信具备了这样一些特点:能打开历史的窗口,打开人情人性的窗口,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明确瞄准了根本需求,带来了他人的经验,能用它来滋养自己,这就是《见字如面》受人欢迎、能走进大众的原因。而《朗读者》的重心则在于朗读嘉宾的人生故事的分享,所选择的文本大多“耳熟能详”。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在选择文本时的定位是初中生的水平。这样的定位容易削弱观众对节目中所呈现的文学作品的期待感,也拉低了节目的文化品位和档次。
  2、节目主持人要有“亲和力”具备“贴近性”
  对文化访谈节目来说,节目主持人的选择至关重要。凭借《中国诗词大会》再次走红的董卿,被网友称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与《朗读者》具有天然的贴合力。同时,作为制作人,她对整档节目有全方位的了解,在访谈时能做到游刃有余。比如首期节目中对大翻译家许渊冲的采访,当许老用英语解释如何让生命延长时说到延长你的白天,缩短你的黑夜……董卿适时插话:就是——熬夜!顿时引得台下观众哄然大笑,节目氛围自然、轻松。又比如董卿反问台下观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人人都会背,你们谁能用英语翻译出来?”台下观众一时无语,许老先生却立马接腔:“这有什么难的?我会翻!”台下又是一阵爽朗笑声。这样的细节将嘉宾的率真与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有运筹帷幄的气度,主持人才能充当起整档节目的润滑剂,良好地把握节目的节奏,挑起大梁。相比之下,《见字如面》的主持人却没有这么好运。不管是在串场,还是在与专家讨论书信背后的历史背景时,都稚嫩得如同小学生一样。每当专家讲到一个较为深刻的历史问题时,主持人就像怕暴露自己短板一样,生生地把话题转走了,如此随性的串场实在难以压得住阵脚。所以,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参与节目的前期策划和运作,事先做好大量功课,做到心中有数。在访谈的过程中,既是引导者,也应该是参与者,这样才不至于与整档节目格格不入。
  3、访谈嘉宾要有“话题性”具备“吸睛点”
  邀请什么样的嘉宾,也是关系谈话节目成败的重要一环。杨澜曾说过:“就像一个农民犁地、播种、杀虫、锄草,可是如果老天不下雨,或者放引洪水下来,照样是颗粒无收。这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气就是嘉宾本人。他(她)本人是否健谈,他(她)那天的情绪如何,都直接影响节目质量。”一般来说,嘉宾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人格魅力。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嘉宾要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释放自己的情感。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电视谈话节目对嘉宾的要求不同。明星、名人可以成为谈话节目的“卖点”,但对明星和名人的选择,要结合节目的定位来进行。《朗读者》选择的嘉宾既有名人又有素人,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话题,这些话题本身就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其次,访谈嘉宾还必须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思想见解。观众对访谈嘉宾是有所期待的,期望能从他们的嘴里听到一些不一样的见解,如果嘉宾泛泛而谈、言之无物,就失去了访谈的意义。
  4、节目包装要有“时新性”具备“营销观”
  节目包装对节目效果的呈现也同样重要。这里的营销分两种。一种是对整个节目的营销、宣传。如今已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如果没有系统、有效的营销,一档新栏目就算内容再好,也有可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朗读者》一经推出,各大媒体和平台就铺天盖地地宣传,除了董卿担任制作人、嘉宾的话题性以外,也离不开营销团队的影响。第二种则是对节目本身的包装和营销。相比之下,《朗读者》的后期包装要比《见字如面》用心得多。每一场朗读都会有相应的舞台小品造型。或一张方桌一盏烛光,或一把摇椅慢慢摇,这样的场景凸显了节目组的苦心,为整档节目营造出了相应的氛围和气息。同时,节目还采用书本式的字幕包装,民谣歌曲收尾结束等多种创新形式,同样也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这种创新性也是节目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诸暨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