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海底捞事件”看危机传播中的新常态

杨海峰 张德平

  新媒体发展的步伐不断向前推进,由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以及影响力大、互动性强等众多优势,大有将传统媒体远远抛弃之意。而我国长期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媒体生态环境,也逐步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一定时期内共生共存发展,这也导致危机传播的发展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经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一度决定着危机发生后的社会舆论走向。本文以2017年8月份发生的“海底捞事件”为例,探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新常态,以及在扑朔迷离的危机公关手段中,如何擦亮眼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肩负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一、 “海底捞事件”的危机传播回顾
  法制晚报记者经过多日暗访,2017年8月25日上午十点多,其旗下看法新闻网推出一篇报道《暗访海底捞四个月:老鼠钻进食品柜,火锅漏勺掏下水道》,曝出了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和太阳宫店的后厨乱象,引起全国舆论的一片哗然。
  海底捞凭其优质的服务,在餐饮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均有口皆碑。但是,存在如此重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使得这家从1994年经营至今,并扩展到全国各大城市的王牌餐饮企业,一时陷入生死存亡的绝境。
  较早之前的2001年9月,央视曝光“冠生园月饼使用陈陷事件”,这家企业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公开指责央视的报道歪曲事实和别有用心,其做法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最终导致企业破产。2013年京华时报报道农夫山泉水质不如自来水,农夫山泉以被“冤枉”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将自己拖入了更大的舆论漩涡,损失惨重。
  然而,与“冠生园陈陷事件”、“农夫山泉水质问题”不同的是,海底捞被暗访曝光后不到四小时,就在其官网上发布了第一份致歉信,态度诚恳地承认媒体报道的事实,向顾客表示歉意,指出了自身管理存在问题。两个小时后,又发布处理通报,提出7条整改措施,并安抚员工。8月27日下午,海底捞官网第三次发布声明,表示接受主管部门的约谈内容,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措施,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以往发生的危机事件,从危机传播、危机处理到危机平息的过程来看,海底捞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值得肯定,甚至被当做成功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拿来学习。然而,“海底捞事件”曝光后,虽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但从危机发生到做出回应,海底捞迅速赢得了网民的理解和同情。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该事件经过互联网短时间的发酵,公众对海底捞“承认、道歉、改正”的应对“三部曲”并不买账,导致海底捞看似富有成效的危机公关几乎功亏一篑。
  二、“海底捞事件”中危机传播的特征
  危机谁也不想发生,但危机无处不在。而任何危机事件的传播和发酵,都会因为发生的时间节点、事件大小、相关程度、处理方式等因素的差异,引起社会关注度、传播力度、公众认可度的不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媒体的介入和追踪,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传播形态和人际催化,都会形成不同甚至相反的舆论场。
  1.“海底捞事件”经传统媒体记者调查后报道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加速发展,很多舆论热点和新闻事件,特别是曝出的负面问题,几乎都是通过网友爆料、新媒体传播扩散的途径,形成关注热点后,传统媒体再跟进报道、解读和点评,从而将事件逐步披露,让真相有效呈现。
  而“海底捞事件”恰恰是在新媒体时代,由专业的新闻记者,经过媒介议程设置,把目光聚焦到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领域,经过长期的调查暗访,发现问题并拿到第一手视频资料后,进行了报道。而以这样深度调查追踪的方式,一般的公众则无力企及。
  2.“海底捞事件”经新媒体转载扩散后形成热点
  8月25日曝出海底捞食品安全隐患后,经过微信微博及各大新闻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渠道大量转载转发后,以及海底捞的官方三轮危机公关的发布,引起了网友广泛热烈的讨论,而讨论的观点,一度占据了舆论场的制高点,有取代事件本身的趋势。
  从传统媒体记者的调查发布,到新媒体的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发酵,“海底捞事件”的食品安全危机,迅速形成热点,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占据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
  在强大的舆论场上,各种观点正面交锋后,将海底捞的危机公关吹捧得“天花乱坠”,绝大多数网友对海底捞表示理解和同情的言论,很快占据了上风,似乎对其经营没有产生丝毫负面影响。
  3.“海底捞事件”危机传播中意想不到的反转
  一般危机新闻事件的传播热度,很难保持长久,很快就会因其他热点事件的取代而“下架”,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被遗忘。或许正当海底捞为危机公关的成功沾沾自喜之时,经过两三天博弈的舆论场,热度不但丝毫没有衰减之意,还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
  在意见领袖的影响和越来越成熟的公众自我思考下,从“力挺”到“争议”,再到喝“倒彩”、不买账,网友压倒性的意见反转,这样的大起大落,让海底捞无所适从。因担心不断掉进新的舆论漩涡,这样的恐惧导致海底捞不敢再轻易发声,哪怕是再诚恳的致歉认错。
  三、危机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
  如此“漂亮”的反转,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中几乎鲜见。因为像“海底捞事件”这样“成功”的危机公关方式,以往很难得,这让很多聪明而有远见的团队,在平息公众情绪中屡试不爽。然而,新媒体的传播环境,是滋生各种差异化观点言论的最好土壤,你说我听、点头称是的单向传播时代,一去不再复返。
  如果不能认清新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的实质,以及公众的真正需求,那么再好的危机公关处理,也有可能在公众不断的追问和谴责中崩塌,引发甚至是导致公众反弹新的不满情绪。
  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发展的初期,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们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起到影响舆论走向的主导作用,那时候的公众自我思考意识不足,表达的愿望也不强烈,完全跟着潮流走,跟着感觉走,缺少理性分析,缺乏人文关怀。
  直到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见过“世面”的公众,不再起哄,不再趋同,不再做“沉默的螺旋”,开始趋于冷静,头脑越来越清醒,每个人的意见都有可能影响“螺旋”的扩展过程。这也将很多想主导舆论走向的“大V”们,从“网络神坛”上拉下了马。
  这就给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以做一个及时老实认错的乖孩子,从而在危机传播中树立自己正面形象的做法,敲响了警钟,甚至是丧钟。“海底捞事件”本身就是对公众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次挑战,国家和主管部门对此也是“零容忍”。所以,在影响到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一旦做错而失去了信任,就很难再得到原谅,再好的危机公关,对重拾诚信恐怕都无济于事,都难以扳回你曾经花费多年打造的“美好形象”和“主流地位”。
  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新常态
  从新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凡涉及到“零容忍”的问题,公众就真的难以再“忍气吞声”。认错是死,不认错也是死,玩足花样和噱头卖力去搞危机公关,也无人买账,唯一的区别无非是,一个死得漂亮悲壮点,一个死得难看惨烈点。
  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新常态就是经过不正常状态的发展后,重新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状态。因此,在危机传播中,这个“新”就是和以往的不同,传播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传播途径和信息质量的不同,公众再也难以轻易被“驾驭”;而“常态”则是指无论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变革中与新媒体共存的时代,新闻传播的规律不会变,用户对信息需求和认识认知及表达意见的欲望不会变。
  信息由谁通过什么样的平台或渠道最先传播发布,在时间纬度上相差不大,但在经度上最为关键,你对问题深入调查和追踪的程度如何,你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和意见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你对某一事件的态度看法能否被用户接纳并赢得尊重,等等,都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亟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如果这些在危机传播中做得不能让用户满意,就有可能被用户忽视或背弃。
   在危机传播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要吸取“海底捞事件”的教训,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报道或评论,都要弄清危机公关主体的真实意图,不做“助纣为虐”的事,不帮企图以正面的引导去冲淡或掩盖负面的影响。要实事求是,深入了解危机的实质及其危害程度,遵循传播规律,寻求事实真相,坚持正确的导向。不忽视危机公关,也不迷信危机公关,更要避免被危机公关“牵着鼻子走”,  以防引火烧身,放弃了立场,伤害了用户,导致用户对媒体产生信任危机。

(作者单位:湖州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