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码德国制造 助力转型升级

刘齐家

  借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召开契机,浙江卫视7月8日起策划推出大型新闻行动《看德国——钱塘江与莱茵河的对话》,多路记者走进德国,以行进式手法、国际化视角近距离观察德国经济,探寻发展密码,阐述浙江思考。截至8月8日已陆续推出《鲁尔“变脸”启示录》《走进德国汽车城》《莱茵河重生的启示》等系列主题报道7篇,《今日评说》栏目推出《德国工匠是如何炼成的》《中小企业如何跑赢时间》《鲁尔“变脸”告诉我们什么》等评论报道3篇,全方位多角度聚焦德国实践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国际化视角观照流域经济发展命题
  江河,孕育灿烂文明,也是经济转型的见证者。钱塘江与莱茵河,有着相似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也同样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浙江卫视创新视角,从流域经济的角度精准破题,围绕制造业创新、工业4.0、环保治水、工匠精神培育传承等主题,陆续推出《鲁尔转型告诉我们什么》《走进德国汽车城》《莱茵河重生的启示》等多组系列报道。
  《鲁尔转型告诉我们什么》系列报道以《转型转出新活力》《在“绿色”中找准跑道》《让“远见”在规划中流淌》为题,聚焦德国鲁尔地区从煤炭工业基地到新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华丽转身,讲述鲁尔区将关停的工业遗址改造成工业旅游景区,令区域发展重新焕发生机的转型故事。鲁尔区的鲜活案例对浙江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型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走进德国汽车城》系列通过《一辆车何以成就一座城》《小轴承何以配套大产业》等4篇报道,揭示德国汽车制造业做强做久的奥秘所在。报道重点关注宝马、保时捷、奔驰等全球汽车业巨头专注工艺传承的“工匠精神”,同时采访均胜电子、宁波环驰等在德国发展的浙江企业,聚焦浙江车企携手大企业、大平台,融入德国产业链寻求自身转型提升的生动实践。《莱茵河重生的启示》系列报道以《从改造自然到回归自然》等3篇稿件,还原了莱茵河从严重污染到涅槃重生的绿色转型之路,从“环保理念根植心中”“全流域治理撑起保护网”等角度为浙江治水寻求借鉴。在讲好发展故事的同时,报道还善用电视手段,用大量的航拍镜头反映城市之变,用活泼灵动的剪辑手法辅以背景音乐,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二、行进式采访剖析德国经验的浙江启示
  在近距离观察德国经济的同时,记者结合浙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度剖析德国经验的浙江启示,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寻求对策与方向。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机构又该如何更高效、更深度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7月8日播出的《法兰克福: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对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实地采访,总结提炼出德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密码——技术优势+金融支持。报道抓取德国商业银行在企业申请贷款后24小时内就能完成各项信用风险评估,第二天企业就能拿到上限100万欧元贷款的生动事例,让观众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7月12日播出的《培养国际范又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聚焦德国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现学生到工程师的无缝对接,为浙江创办技术型大学、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思路。杭州正在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钱塘江为主轴,拥江发展的新蓝图如何擎画。8月5日播出的《鲁尔转型,让远见在规划中流淌》借德国城市规划专家之口,道出了前瞻性的规划蓝图。报道称,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发展规划将让我们的钱塘江与莱茵河一样,成为一条流淌着生态的河流,流淌着科技的河流,流淌着城乡共富共美的河流。报道将记者在一线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记者出镜口述的方式在报道结尾处呈现,夹叙夹议,深化主题,很有针对性和启迪性。
  三、访谈式报道强化亲历感互动性
  
8月中旬起,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连续推出《德国工匠是如何炼成的》《中小企业如何跑赢时间》《鲁尔变脸告诉我们什么》等3篇评论报道,节目邀请记者走进演播室,讲述在德国采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感而发的评论更具亲历感和贴近性。节目还与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充分互动,抛出话题,请网友进行点评留言,以主持人播报+大屏滚动方式给予集中呈现,打造主持人、记者、专家、网友融合互动的评论场。《浙江新闻联播》推出《让钱塘江携手莱茵河》系列访谈,对话德国政要、学者、行业专家,阐释他们眼中的“浙江样本”。

(作者单位:浙江之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