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校园沃土上开出芬芳的花——《校园麦克风》栏目的实践与探索

汪晓敏

  《校园麦克风》栏目是江山人民广播电台1999年创办的一档青少栏目。多年来,《校园麦克风》以“传真校园生活,传递爱的教育”为宗旨,以学生参与为主要方式,坚持每周三档原创节目播出,每档15分钟,至今已有数万名孩子在节目中留下了自己童真、美妙的声音。《校园麦克风》也成为江山广大少年儿童展示才艺、文学、主持等多方面才能的一座空中百花园,成为江山青少教育一块耳熟能详的品牌。
  一、注重本土参与,依托“录音室”打造“百花园”
  作为一档原创的青少节目,如何保持其历久不衰的生命力?《校园麦克风》栏目18年的实践得出一个生动的结论:处在成长期的孩子对在电波中一秀风采怀抱无比的憧憬和热情。无论是在“个人秀”还未普及的年代还是直播平台层出不穷的今天,来电台当回“小主播”、“小明星”,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与信心,是孩子、家长、老师乐见其成的美事。正是这蓬勃的参与热情和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让《校园麦克风》创办至今保持了新鲜、顽强的生命力。而扎根校园,做好“贴近性”文章,则让栏目的生命力得到切实的保障。
  题材的校园化、生活化是《校园麦克风》的生命力所在。作为一档广播少儿栏目,《校园麦克风》的选题涉及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从校园生活的趣事、烦恼到广博浩瀚的历史、地理、人文知识的趣味介绍,从学习的小窍门、小绝招到异想天开的发明创造,从美妙动听的音乐、歌声到生动逗笑的相声、小品,只要是适合用声音形式展现的作品,《校园麦克风》可以说无所不包。正是其题材的开放和不受拘束,使《校园麦克风》成为一档孩子们能广泛参与的广播栏目,也使《校园麦克风》成为一个传真校园生活、寓教于乐的青少教育平台。
  而灵活的栏目设置为《校园麦克风》提供了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档版块型的综合栏目,《校园麦克风》在坚持栏目宗旨的方向下,开设了《多彩生活》、《成长日记》、《小荷尖尖》、《心语亭》、《故事会》等一个个符合孩子们生活、审美情趣,优美动听的小栏目,对孩子们的声音作品进行有机归类,有机编排。常规节目一般采用4至5个版块组合,版块和版块间有机搭配,协调统一;特别节目则根据主题、时令等的不同,以版块型或通贯型等不同的形式呈现。如每年的教师节《校园麦克风》都会重点关注,推出过多种形式的节目,有以“赞歌送给我最亲爱的老师”为主题,由孩子们以作文、诗歌、朗诵、唱歌等不同的版块组合,给老师们送上祝福;有“最美教师”系列,采访一线教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的优秀典型;有话题讨论“教师节该不该送礼”,及时关注热点事件,引导家长、学校、学生参与讨论。多样灵巧的编排方式,保证了《校园麦克风》适应各类题材的需要,成为大人和孩子都能参与的平台。
  声音的丰富性让《校园麦克风》呈现多彩的魅力。广播以声传情,以声动人。《校园麦克风》从栏目设立之初,就把声音的丰富性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深入江山各中小学校园,寻找、挖掘各类好声音。通过“快乐宝宝秀”、“校园主持人”、“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声乐大赛”、“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发现主持、朗诵的好苗子,邀请其成为《校园麦克风》的主持人、小歌手等,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麦克风》的声音元素。
  二、注重节目品质,坚持“原创性”力求“精品化”
  《校园麦克风》是一档原创的本土栏目,多数情况下实行“采编播”一体,配备一名主持人对栏目负责。如何在既保证每周三档节目播出量的同时,又保证节目品质不坠,持续吸引听众收听?为此,栏目主创人员进行了不懈努力。
  “原创性”成为《校园麦克风》的敲门砖。作为一档本土广播栏目,“自己写、自己说、自己唱”无疑是“原创性”的最好注脚。《校园麦克风》从选题开始,就注重广泛的参与性,注重策划的重要性,积极选择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符合孩子们成长需要、审美需要的关注点,指导老师、孩子们围绕主题进行相应的选材和创作。后期稿件的编辑尽最大可能保持孩子的童真、童趣。同时,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严格把关,力求“原创”与“原音”的相辅相成,对部分达不到要求的孩子,则通过反复的朗诵训练、指导等,积极帮助孩子们提高。
  优美的包装让节目更动听。在丰富栏目声音元素的同时,《校园麦克风》也非常注重节目的包装。总栏目头、小栏目头、栏目的宣传语无一不是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如一度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校园麦克风》宣传语:“《多彩生活》洒下绚丽的阳光,映照着《小荷尖尖》,《成长日记》里,童年的那只蜻蜓,穿行《故事会》,留连《心语亭》……”由《校园麦克风》各经典小栏目连缀而成,意象优美,节奏明快,并全部由孩子们的纯美声音录制而成,成为栏目的经典宣传语。每次栏目改版,《校园麦克风》都会结合新的需求,制作精美的片花、宣传语,为节目锦上添花。同时,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注重选择孩子们喜欢收听的音乐、注重音效的使用,也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品质。
  精品节目是《校园麦克风》品牌的保证。《校园麦克风》创办以来,把精品节目作为打造栏目品牌的抓手,遇到好题材不放过,全员合力共同打造精品。2014年,为迎接建国65周年,江山实验小学准备编排一出音乐剧庆祝祖国生日。栏目主创人员得知情况后,积极参与到音乐剧的策划、编排、录制当中,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音乐剧《鲜艳的红领巾》录制成功,并在《校园麦克风》栏目中播出,获得众多好评。该节目还获得衢州市广播电视政府奖青少节目一等奖,并在江山各学校引发音乐剧、英语剧热,《校园麦克风》选择其中的优秀作品在栏目中播出,收听率非常高。另外,像“江山市少儿迎新晚会”、“婺剧进校园”、“经典绘本阅读”、“好爸好妈是怎样练成的”等优秀节目也非常受听众欢迎。正是一个个精品节目的支撑,让《校园麦克风》这座空中百花园花开常芳。
  三、注重价值导向,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一档栏目,其传递的价值观是其灵魂所在。多年来,《校园麦克风》坚持“传递爱的教育”这一栏目宗旨,把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
  多年来,《校园麦克风》坚持把“爱的教育”融入节目。如《洒向智障孩子的爱》、《因为有你更精彩》,把人们关注的目光引向特殊儿童,带领他们走进特殊儿童的世界,讲述特殊儿童成长的辛酸苦辣,引导社会关注、关爱这一社会群体。《大山深处的坚守》,讲述几位女老师在偏远的廿八都山村小学坚守多年,用青春温暖一批批的留守儿童,呼吁人们关注山区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为更好地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校园麦克风》以活动为载体,积极策划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并不断创新节目、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征文、演讲、童谣大赛、诵读等形式,开展主题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结合“书香进校园”活动,策划开展“经典诵读大赛”,引导孩子们重温中华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帮孩子们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市交警大队联合开展“安全在我心中”童谣比赛;结合五水共治活动,开展微故事、微心愿征集等;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开展“家风家训”演讲比赛等。一次次活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孩子们的心灵向着“求真、求善、求美”迈进,树立美好的人生追求。这也是广播人履行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职责体现。
  多年的坚守和努力促成了《校园麦克风》在江山校园的生根、抽枝、开花,也使其成为浙西少儿节目的一块品牌。但是,随着融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广播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新校园的发展需要。而随着有线广播覆盖面的萎缩,调频广播在基层农村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宣传声势,同时,《校园麦克风》节目形态老化、模式老套、收听不便,采编力量短缺等弊端也不断显现,导致《校园麦克风》栏目吸引力、影响力、孩子的参与热情同比下降。如何破解这一窘境?近年来,《校园麦克风》以开放办台为理念,以融合发展为手段,树点拓面,加大节目进校园、进家庭力度,开始新一轮探索。
  四、以联办为抓手,革新栏目机制,推动栏目提质拓面
  联办是各栏目常规手段,但是“联办”“联办”,“联而不办”,也是许多栏目的常态。如何让“联办”真正落地、开花,让江山更多学校的孩子加入到《校园麦克风》的声音序列?经多次协商,江山电台和江山市教育局确立联办机制,从2016年开始,在全市小学中首批选取了32所小学联办《校园麦克风》栏目。由江山电台开辟出专门的时间,提供给各学校,由各学校自行策划、组织节目,江山电台负责把关、指导、审核。此举大大激发了各校办节目的积极性。这32所小学,遍及江山各个乡镇,其中有不少农村学校,以往由于地域偏远,录节目不方便,信息渠道不畅、节目竞争力差等原因,已多年没有在节目中出现过声音。现在,联办机制为他们打开了上节目的渠道,真正实现了广播少儿节目下沉进乡村校园。
  “我的内容我做主”是《校园麦克风》联办机制的一句口号。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参与联办的各校把《校园麦克风》作为一个“展示教育特色、展示校园风采”的舞台,充分发挥老师、孩子、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精心选择节目主题、精心设计节目内容,精心录制节目音响等。
  联办机制的建立,让《校园麦克风》重新焕发出光彩和活力,节目的题材大大拓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个性化更鲜明、更张扬。而各校联办节目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2017年,《校园麦克风》联办学校从小学扩展到初中,从32所增加到了52所,各校把《校园麦克风》作为空中竞技桥、展示台,竞相一秀风采。为了鼓励各校的创作积极性,江山电台和市教育局还对各校节目进行评选,对优秀节目进行表彰。
  五、以活动为引领,依托校园沃土,打造栏目品牌
  活动是栏目品牌打造的有效载体,多年来《校园麦克风》策划、举办过多种类型的演讲、征文等比赛,但由于人手、经费的局限,一直难有大的突破。近年来,在“开放办台”理念的指引下,《校园麦克风》把大型活动的策划、举办作为提升栏目影响力、打造栏目品牌的突破口,集中全力打好品牌保卫战。
  紧跟热点,做大做强自主策办活动声势。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的火爆,中华传统文化回潮升温。《校园麦克风》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之声联合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要求,在江山本地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吸引了30多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参赛,市四套班子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在江山校园掀起一股重温经典诗文的热潮。此外,江山电台还协同电视、江山手机台等媒体,共同推出“天蓬杯少儿才艺大赛”、“快乐宝宝秀”等活动,共同打造栏目品牌。
  主动融入,为校园活动增光添彩。随着素质教育在校园的推进,校园特色活动精彩纷呈。《校园麦克风》积极融入校园活动的策划、举办,如“重阳佳节,写给长辈的一封信”、“与童话人物相遇”等,现场指导孩子们的表演、朗诵,邀请佳作佳篇上节目等,让更多的孩子、家长了解《校园麦克风》栏目,提升栏目的知名度。
  六、以融合求发展,多平台联动,提升栏目影响力
  融合是当下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让《校园麦克风》跟上新时期媒体发展的新要求,《校园麦克风》也着力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
  收听方式更加多元化。随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发展,《校园麦克风》的收听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传统的收听方式外,《校园麦克风》实现了网络收听、江山手机台在线收听等,收听方式越来越移动化,符合家长、孩子们伴随收听的需求。同时,结合校园生活规律,调整《校园麦克风》播出时间,让更多学校方便转播《校园麦克风》节目。
  加大栏目的自我宣传力度也是“酒香还要勤吆喝”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扩大《校园麦克风》的影响力,提升栏目知名度,江山电台通过“1047听友见面会”、《校园麦克风》栏目座谈会、《校园麦克风》爱心助学活动等形式,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平台联动,为《校园麦克风》宣传助力。
  大力开展主持人进校园活动。从2016年开始,江山电台着力推进主持人进校园活动,让老师、孩子们“闻其声、见其人”,拉近栏目和听众的距离。主持人轮流走进校园,给孩子们送去绘本阅读课、语言艺术课等,和老师、孩子一起交流《校园麦克风》的录制技巧,听取老师、家长的意见建议等。此外,《校园麦克风》还选择发展潜力大的学校,共同建立社团。如和江山市石门小学合作,开设“金话筒”社团,每月一次由主持人上课,受到学校的支持和欢迎。
  多样的融合方式,为《校园麦克风》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栏目竞争力迈出了坚实一步。“传真校园生活,传递爱的教育”是《校园麦克风》的初心,朝着这一目标,坚持“开放办台”理念,着力“内容为王”建设,谋求“媒体融合”发展,相信《校园麦克风》会在江山校园这块沃土扎下更深的根,开出更芬芳的花。

(作者单位:江山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