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视端迈向高质量 移动端打开新空间

赵 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八八战略15年,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以此为站位,围绕主题主线,我们做了两部专题片、两个理论节目、一批相关专栏。两部专题片打破了一年一部的惯例,从策划到播出,每一部用了三个月时间。7月推出三集政论片《八八战略15年》,运用了大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珍贵视频资料,展现了一位领袖对时势的高瞻远瞩、对发展的责任担当、对人民的赤子之情。12月推出三集纪实性专题片《弄潮——改革开放40年的浙江故事》,聚焦经济发展,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示40年里的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启示。两个理论节目分别是6集《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3月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11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三季 激荡——改革开放40年的浙江实践》,12月播出。4部大片充分体现了头部卫视在新闻领域的站位和水准。围绕主题主线的专栏开设了8个,分布于《浙江新闻联播》《今日评说》《新闻深一度》等主要栏目,130多篇高密度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总体来看,围绕主题主线,我们的各类报道达到了领导喝彩、浓墨重彩、创新出彩、融合精彩的“四彩”效果,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2018年还是个“大会年”,“省两会”“全国两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枫桥经验55周年大会等等,我们都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日常节目方面,我们主要做了这些事。《浙江新闻联播》重点打造头条工程,其中重要时政头条实行“1+1”配发模式,进一步开发时政资源;非时政头条以及重点报道推行故事化叙事策略,以走基层蹲点形态、讲故事手法聚焦中心工作。按照华总的要求,实施了消灭“无头条县”计划,就在12月23日上周日,最后一个“无头条县”嵊泗上了联播头条。《今日聚焦》拓展选题范围,突破治水、拆违题材狭窄单一的束缚,进一步提升监督类栏目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多次受到省委书记车俊批示肯定。《今日评说》秉持不断创新理念,在理论节目、户外评论上加大分量、继续深耕,今年获得了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深一度》向人物报道方向改版,重点打造《周末面孔》,成为水准上乘、风格鲜明的特色专栏。
  新媒体方面,从4月开始,新闻中心运营的中国蓝新闻公众号启动成长计划,融合传播取得显著成效。短短两个多月,粉丝数从一万多增长到30万,阅读量从几十、几百增长到100000+爆款不断出现。目前为止,100000+共67个。尤其难得的是,大多数爆款是时政和主题报道,表现出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水平。同时,新媒体产品的创意、创优也大幅提高,多次获得各类奖项。
  以上是简单梳理一下2018年做了什么,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怎么做的。
   年初,我们提出“电视端迈向高质量,移动端打开新空间”的目标,这句话的背后指向两个关键词:内容和传播。好内容+好传播,这是媒体价值的核心,是争夺话语权的根本,也是为吕总提出打造的“六位一体”新型媒体集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目标要高,落地要实,难就难在落地。我们主要抓两件事:机制和人。目前围绕高质量,实行四大机制——大编辑部运作机制(打通各部门、各栏目的藩篱,一盘棋统筹)、策划执行一体化机制(从策划、生产到播出、传播,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要扣好)、融合传播运行机制(涵盖流程、生产、审核、用户、渠道、活动、创优、联络、奖惩等各方面)、头条工程(频道一年拨款50万重奖高质量头条,打造联播头条品牌),四大机制以全链条思维构建新闻生态圈,迈向高质量发展。
  有了机制仍旧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执行到位?答案是靠人。那么人怎么成长起来、厉害起来?扎硬寨,打呆仗,把个人的进步与新闻事业的推进紧紧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要去想一招制敌万事大吉,不要去想灵光一闪君临天下,我们需要的是笨功夫,扎扎实实做事,点点滴滴进步,这样的进步才是真实可靠的。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抓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干部,明晰干部定位,统一责权利——责在哪里、权有多少、利从何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主要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知道自己往什么方向发力。我们要求干部以“跟我上”的姿态带领队伍冲锋陷阵,而不是“给我上”;我们要求干部全程盯、盯全程,时刻保持通话;我们要求干部具体抓、抓具体,把每一件事都抓出效果。
  第二种人是骨干,干部职数是有限的,不是每位出色的员工都能得到提拔,一个媒体的支撑更需要名记者、名编辑、名摄像、名主播、名工程师等一流业务人才。地位、待遇、荣誉、机会,一切资源向骨干倾斜,让骨干挑起大梁,让骨干声名鹊起。比如现在经常接到电话,当地主要领导、宣传部、电视台点名杨川源去拍片,新闻中心可能培养不了网红,但可以培养“主题红”“蹲点红”。因为走基层太多,杨川源已经从媒体女白领向乡镇女干部的气质加速靠拢。
  第三种人是年轻人,一定要信任年轻人,一定要给年轻人机会,这是长远之计,也是一个媒体的板凳深度。没经验缺能力效率低,这些都不是事儿,只要有态度肯干事不怕苦,就扔到熔炉里去炼。我们的大项目、重点专栏、重点报道,都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比如专题片《弄潮》,参与的85后5人、90后4人;《周末面孔》的主力记者中,90后8人,占比三分之二。年轻人精力旺盛,想法多,为节目注入一股股勃勃生机。
  此外,新闻中心每年进行2轮内部岗位流动,个人意愿、部门需求、中心通盘考虑相结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你想锻炼、想提高、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我们给机会、给土壤,让有追求的人和整个团队一起成长。

(作者为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主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