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深一度----周末面孔》:为平凡人写诗

吴思萱

  从2018年1月开始,《新闻深一度》栏目进行了改版,每逢周六推出《周末面孔》特辑,以人物作为突破口,通过讲好人物故事,来打造一档回归新闻本源、体现新闻专业主义、具备高辨识度的标志性节目。如今,《周末面孔》走过一年,共推出45期节目,拥有了186张真心的“面孔”,栏目组从乡土山川中找到他们,从城市社群里找到他们,他们的故事跃动着“勤劳”“智慧”“勇气”的耀眼光亮。他们当中,有卖瓜攒学费的“西瓜男孩”李恩慧,守护“神话之鸟”的志愿者俞肖剑,一人坚守一岛的消防员金浩,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造码头的普通工人吴斌等等。
  节目播出迄今,由"平凡人”组成的人物群像,打动了无数人,他们如微小的“苔花”般无名,却活出自己的骄傲与执着。
  为平凡人写诗,为平凡人书写传奇,也成为《周末面孔》的一大特色,这也是全国首档结合当下热点,以小老百姓为主角,讲述他们人生故事的新闻专题类栏目。它既拥有当下热点的新闻属性,同时又具有专题类的深度与人文情怀。
  那么,《周末面孔》是如何为平凡人写诗的呢?下面我就选取几期节目,从前期策划、定主题到采访制作,来讲一讲《周末面孔》背后的制作故事。
  一、与时俱进 选取时下最热门的主题
  由于栏目的新闻特性,每一期的《周末面孔》,都必须紧扣时代脉搏,选出这周最热门的一个主题来策划编排。每周一,栏目都要开选题会,策划当周要做的一个主题。比如,第一期以《改革者》这个主题开篇,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背景下,聚焦浙江的全面深化改革。节目采访了浙江改革的探索者、推动者、参与者与亲历者,给观众讲述改革者的故事与精神。接下来的《零度之下》,则是在全国大面积寒潮的背景下,讲述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责任、守护与理想,他们用热爱驱散寒冷,用坚守温暖城市的精神。另外,栏目也会策划一些有人文情怀的选题作为一整期的节目。比如《一片叶子的情谊》,讲述的是浙江安吉县的村民将茶叶幼苗以及种植技术送到四川贫困地区,帮助那里的人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又比如《远方的儿女》,讲述的是一位普通职工常年捐助贵州苗家三位贫困少女的故事。
  二、寻找有故事的采访对象 帮助他们讲好故事
  主题定下来后,接着就是选拍摄主体了。热点事件的核心是人,讲好这个主体人物的故事,能反应出时代的特征,由点及面,由小见大,不空泛而谈,方能提高栏目的辨识度。《60分钟》的制片人休伊特认为,好的故事,就是从未听过的故事,选择的采访对象应该比记者更擅长讲故事,记者编导要做的,是选好采访对象,以及帮助采访对象把故事讲好。《周末面孔》在每一期策划时,与全省各个地方台对接,同时从网络等多方面渠道寻找选题,再从大量选题中筛选出4-5个典型人物进行联络。猛一看,似乎选题很多,实则不然,选题荒几乎是栏目组每期都面临的问题。就好比匠人打磨一块玉料子,料子的质地是从一开始的采购环节就决定的,如果选择的料子一般,就会限制了后期的雕琢。选题也是一样,一般的选题会给后期的采访和制作增加难度和限制,如果选取的采访对象故事一般,或者没有可以挖掘的让人为之感动的故事,就会让编导摄像陷入搜索枯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因此,栏目组对选题是格外挑剔的,宁可不拍,也不能将就。我们每期报道成片的人物,都不是随便选出来的,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性,又都贴合主题的典型人物。比如,《从春天出发》这一期,春天到底在哪里?栏目选择了返乡创业,种出油菜花海的农民们;从打工妹变身CEO的湘妹子;开酸菜鱼店的聋哑人夫妇以及在山谷里开书店的佛系店主,这些人物都有各自的特质和故事,但都统一于“播种希望”这个主题。
  有时某一条片子,甚至因为最终成片不好看,而放弃播出。
  记者如何帮助采访对象讲好故事呢?好的故事,就是从未听过的故事,最忌讳的就是这个题材从开始讲述,观众就能猜到大致的结局,那就没意思了。写稿子时一定要记住“有趣”、“意外感”这些关键词,视角不同于往常的套路,避免常态化以及流水账。比如说拍创业,湘妹子谭美红从打工妹到成功创业者的创业史,记者没有通过常规的时间顺序写,而是巧妙运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结构讲述。在这里,记者巧妙运用了四季的时间节点:夏的磨炼,秋的机遇,冬的坚持以及春的希望,讲述了一个成长蜕变的故事:无法读大学的湘妹子来杭州某生计,过程中有失败、挫折,但她并未放弃,坚持和创新,使她从打工者转变成为了创业者,记者用四季这种充满画面感、形象化的时间词语,来把握片子的节奏,展现打工妹人生经历的弧度。
  在叙事方式上,栏目开始尝试采访对象自述的形式,尤其是当采访对象具备了很强的表达能力时。比如,《高温之下》那一期:《吴兵:我在鱼山造码头》这条片子用的就是第一人称的自述形式,由于采访对象比较幽默,口头表达就具备了戏剧性、意外感,所以采用了全口述的方式。有些必须要交代的时间节点,也选择用设计过的字幕出在画面上。这样的自述形式,除了采访对象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外,记者也要重视同期声的运用,并突出现场感和真实感,来帮助采访对象讲好故事。
  《归来》这一期,讲述的是世界各地的珍惜鸟类到浙江过冬的故事。除了讲述这些鸟的守护者——“人”的故事外。还让鸟类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比如“吃得滚圆滚圆,让我们一口气可以飞到澳大利亚”,“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成了我们的迪士尼乐园”这样的比喻,拉近了观众与鸻鹬、黑脸琵鹭等这些稀有品种的距离。
  三、几易其稿 从细腻处精雕细琢
  《周末面孔》的稿件不同于平日里的新闻稿,每次写稿,都要经历阵痛,是参与过《周末面孔》每位记者、编导的共同感受。拍摄时的镜头策划-—怎么拍;回来后一遍遍地琢磨稿子-—怎么写;稿子结构如何调整,怎样才能吸引人——怎么改。从早上改到凌晨,一个字、一句话都必须斟酌、推敲良久。几退几改后,往往忍痛割舍掉拍摄回来的大段素材......一条看似不长,5-7分钟左右的人物故事,但背后的付出却是一言难尽。每到周五晚上,剪辑机房就被《周末面孔》的记者摄像承包了,经常有记者摄像剪辑到凌晨2-3点,第二天又早早的过来剪辑。
  这样的自我“折磨”,都只为了一个终点,那就是为了将最好的精华呈现给观众。就像爬山一样,要爬到顶峰一览众山小,需要的是坚持,是冲破极点的忍耐,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迈向目标和“风雨无阻”的执行力。有时候为了打磨好一条片子,在时间紧,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栏目还是会派出两组记者去共同完成一条片子,比如《丰收的心田》那一期:朱吉明:黄金山上“追星人”。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栏目还安排一路记者赶赴天津,只为了一段关键的同期声。
  大家秉承着新闻专业主义的诉求,做精品的意识,在细节里做文章,到了后期剪辑制作环节,更是如此。在初剪时,要细想如何运用好每一个镜头,镜头是放慢,还是拉快,都有一个节奏、情绪在里面,要去带给观众。这些镜头语言、画面语言,往往是一个细节的放大、一个面部表情的特写、一些意向性镜头的叠加,来达到情绪的渲染。在剪辑过程中,还要删去多余的同期,影响节奏的内容、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以及一些特技包装,小到声音的大小、气口的剪辑,都十分精准,力求让观众看得舒服、让观众感受节目细腻的品质,避免粗制滥造。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我深感做一档内外兼修的精品栏目实属不易,要做让观众记得住,看得舒服的电视节目,就得让自己在拍摄的过程中过得不舒服,但克服难关的成就感可以压倒一切。栏目改版一年来,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多次获得广电集团专题类奖项。记者是个精神和身体都在路上的职业,希望《周末面孔》这档栏目,也可以一直在路上,走出属于它的存在感,为更多平凡的人书写他们的闪光点,书写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传奇人生。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