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农民的情怀编写对农栏目《走进新农村》

江根明

  “老江,谢谢您,我家的柑橘卖完了,改天到我家来坐坐。”
  “江记者,听了广播,按照里面说的方法,受淹的蔬菜起死回生了。”
  这里所说的老江、江记者是同一个人,就是我,江山广播电视总台《走进新农村》的编辑兼记者。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肯定,就像自家的孩子受到别人表扬,心里美滋滋的。
  《走进新农村》是一档广播对农栏目,每周三期,栏目面向“三农”,以“为农服务”为主旨,着力为农民朋友释疑解惑,解读政策,介绍经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教学态度,曾经身为教师的我,自接手编写《走进新农村》这项工作以来,以此为勉,深入农村,了解农民,以农民的情怀编写《走进新农村》,渐渐地,“服务为主、内容为王、情义为本”的编写意识在我思想深处扎下了根。
  一、服务为主,认真挑选“三农”有关知识和政策解读。
  
有些人说,现在许多县级台的广播、电视合在一起办公,编写《走进新农村》很简单呀,只需从电视稿件里复制、粘贴一下,分分钟就能搞定。这样确实能应付出去,但对于节目质量而言,也就是“呵呵”了。服务为主,《走进新农村》面向农业、农村、农民,要想办好这档栏目,必须要有朴素的农民情怀。怀着一颗为农服务的心,接手之初,我就一趟趟地往农村跑,朝农家赶,与农民交朋友,尽可能深地了解农业、农村现状,发展遇到的困难。在编写时,积极为农民着想:农民需要致富信息,就多方寻找,本台不够,到其他媒体找,本地不够,到外地找,因此增开了《他山之石》等小栏目;农民需要农业知识,就结合中华民族独有的二十四节气,在每一节气来临之前,向农民朋友介绍节气与农事生产,比如:在9月21日编写《走进新农村》周五档时,注意到周日即23日刚好是秋分,便加了秋分天气与农事生产的内容。
  二、内容为王,精心采访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新变化的文章。
  《走进新农村》不仅仅是传播农业知识,更是传承农业之根,农民之魂。在采编上,内容为王。一方面,深入农村,精心采访反映当代我市农民精神风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崭新变化的文章。《生态种养,周金明实现稻蟹双丰收》,反映出了当代农民科学种田、立体种养的新模式;《石斑鱼游进旧猪圈》,反映了石门镇金炉村重生态,产业转型大发展的故事,《丰收节系列》反映出丰收后农民喜悦的心情,讴歌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围绕中心工作,采写了《美在茶园》《巧做“红、黄、绿”三色文章,洪福村民宿发展突飞猛进》《吃出来的鳜鱼王——郑建荣》等,篇篇文章结合当时主题,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受到了好评。
  三、情义为本,用广播之声,解农民所忧。
  
《走进新农村》栏目自2004年开设以来,一播十五年,从没间断过。以情为本,里面许多内容都体现了江山广电对农民深沉的爱,想农民所想,解农民所忧。江山农特产品丰富,塘源口的猕猴桃、新塘边的荸荠,保安绿牡丹、张村山茶油、四都柑橘、塘岭生姜,在当地都很有名,且各有特色,每到收获季节,我们就前往采访播出,引导听众关注。遇上哪个销售有困难的,我们责无旁贷,第一时间无偿在节目上及时告知,并详细说明联系地址和方式,用媒体的力量帮助农民。比如今年年初,得知四都柑橘滞销,果农心里发愁,立即前往了解情况,并及时在《走进新农村》栏目上播出,同时还在自家的微信上传播,帮助桔农解决困难,于是出现开头的一幕,得到了桔农郑建军的赞赏。
  春耕秋收,真情结硕果。近三年来,江山电台《走进新农村》在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政府奖评选中,均取得较好名次,今年获得广播对农栏目三等奖,并获得广播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优秀奖。
  一个栏目的发展和创新永无止境,内容和形式也将千变万化,但以农民的情怀编写对农节目不能变,“贴近三农”、“服务三农”的主基调不能变,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能变,反映农民心声,描绘远景美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广播对农节目,让她成为农民生活的好帮手、致富的好参谋。

(作者单位:江山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