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巩固新格局下的基层宣传阵地----海宁农村广播调研报告

陆 军  金新颜  顾佳妮

  在网台分离的形势下,如何正视农村广播——特别是乡镇(街道)广电站自办节目这一基层宣传阵地的意义和现状,不断推动机制改革和内容创新,使之不断适应农村受众需求,助推乡村振兴,对此,我们在对海宁农村广播事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建议。
  一、海宁市农村广播节目和分布现状
  农村广播是我市面向“三农”开展宣传的重要阵地。目前,由海宁市广播电视台运作的海宁人民广播电台新农村广播作为农村广播的节目主体,各镇(街道)广电站开办的自办节目作为地方性节目补充,通过8万多只入户喇叭和4000多只应急广播传送到千家万户。
   1,农村广播的意义
   农村广播是建设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2018年12月党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还是帮助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创建全新经营理念、开创新的增收致富渠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2,新农村广播节目现状
  海宁人民广播电台新农村广播,节目分别在5:50-9:00、9:50-13:30、16:00-21:00三个时段播出,全长11小时40分钟(即700分钟)。
  3,镇(街道)广电站自办节目现状
  自办节目概况:各站自办节目都保持3档,一般都在6-8条,记者自采稿每期都不少于2条。少数站有4档,如斜桥广电站每周日1档专题节目,配合各个阶段中心工作,街道周日开设1档信息服务节目。新闻节目大多在10-13分钟,偶尔有15-17分钟。自办节目播出时间:大部分站都能根据海宁市广电台规定的自办节目时段安排播出。其中2个站是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6个站是早晚时段播出,1个站早中时段播出,1个站是中晚播出。一部分站分析认为,早上时间最好,其次是晚上,中午时段不佳,上班上学的居民中午时段不在家里。只有街道广电站放弃早上时间,这个与该站所在地域日益城市化,居民在7:30分前纷纷出门有很大关系。近年来,街道、黄湾等广电站自办节目多次被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镇(街道)广电站自办节目“十佳”,许村站也于2018年度进入了“十佳”行列。
  4,农村广播入户情况和应急广播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全市在册的调频广播终端数为82323只。2015年全面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累计安装应急广播4279只。(截至2018年2月)
  目前,我市农村村级广播室配置完善。各行政村和部分社区都配置了广播室,可根据需要随时插播。在政策宣传、农事服务、通知通告等方面灵活运用,市村级组织得心应手的小喇叭、小灵通。
  二、农村广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广播数量持续流失
  根据我省“十三五”规划要求:“积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群有序、领域有序、空间有序、时间有序为原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差别化落户政策,建立积分落户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随着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农户整体拆迁到新集聚地后,调频广播在拆迁过程中流失严重,2008年3月,全市调频广播终端数为110193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在册的调频广播终端数为82323只,流失了28418只。其中许村流失了10098只,占35.53%,迁入新村点原安装调频广播8270户中目前只有4647户还安装了调频广播,保留调频广播的农户占56.2%。
  2,调频广播使用年份长故障率高
  全市农村广播“村村通户户响”是2007年的市实事工程,其实最早采用调频广播共缆传输技术试点是2002年,电子产品折旧年限是5-8年,大量的调频广播需要更新换代。据统计,2017年全市调频广播维修量是5794次,占终端数的7.0%。而数字电视包括基本广播式、互动电视和宽带,每月维护量是3300-3800次,占终端数的6.9%-8%。也有人因调频广播坏需要出钱重新购买而选择不安装调频广播。
  3,维护资金没有全额得到市和各镇(街道)补助
  2009年市政府出台《海宁市农村有线调频广播管理办法》,明确由市财政每年按每只10元、镇财政每年每只5元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市有线调频广播网络维护,从制度上确保了全市农村调频广播“长期响”、“优质响”。但市财政的补助资金每年70万一直没有变,各镇(街道)许村镇、海洲、海昌和硖石街道都没有专项资金,2017年各镇(街道)累计补助资金为41.7732万元。应急广播平台自2015年建成后,多次在全市抗台、观潮节、春节敬香及其极端天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海宁市广播电视台已多次向市文广局提交报告,但维护资金迟迟没有落实,目前,只有丁桥镇每年安排2万、盐官景区安排0.6万元用于应急广播的维护使用。
  4,广电站宣传经费缺乏,人员定位尴尬
  目前各镇(街道)广电站的宣传经费约为每年5000--20000不等。这一费用仅仅维持通讯员稿费或活动费用,对于专职宣传报道人员人头经费、宣传工具购置和更新设备、节目采制成本费用开支远远不足。特别是镇(街道)广电站人员划归华数之后,专职宣传报道人员的地位非常尴尬。作为广电站则缺乏经费、作为华数分公司则设置无据。很多专职宣传报道人员对自身定位较为迷茫。
  5,广电站自办节目的弱化趋势客观存在
  镇(街道)广电站的宣传工作面临分流和弱化的趋势。一方面部分镇(街道)党委通过印刷本地报纸版面、创建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开辟新的宣传途径,相对减弱了对广电站自办节目的关注度和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因为广播的入户率和开通率不断下滑,自办节目甚至整个对农广播节目的稳定受到影响。
  三、海宁市发展农村广播的措施
   1,推动市台节目改版,满足农村听众需求
持续改版,特别是强化“新闻立台”,强调新闻的导向性、服务性、可听性。提升完善生活栏目。另外,努力将品牌栏目《阿林哥话小康》节目结合时代特色,进一步做强做大。丰富文艺节目内容。强化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挖掘、引进、转化其他高品质音视频节目。
  2,对重点镇(街道)安装广播,扩大广播入户率
  2018年,市广电台针对用户流失最为明显的许村镇,成立调频广播安装应急先锋队,助力许村“两全”行动。应急先锋队由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及全市10个广播电视站的技术人员、安维人员共114人组成,通过艰苦努力,共补装调频喇叭5004只,实有9331只。
  3,加快镇(街道)广电站自办节目改进试点
  市广电台针对用户流失最为明显的许村镇,着力在提升自办节目质量上下功夫,充实力量,派出一名市台记者驻许村,与许村站记者一道开展宣传报道。同时,节目录制由市广电台广播中心承接,并制作片头片花,较好提升了节目质量。德国早期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曾说:“声音产生了一个实际空间的幻觉,而画面实际上却没有这个深度。”经过较好包装的声音信息,在对本地广播节目有较好收听习惯的农村,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和关注度,也成为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农村各类信息的贴近载体。
  4,实施宣传镇广电站(华数分公司)宣传任务一体化
  海宁市广电系统实施镇广播电视站和华数分公司一体化运作,将宣传工作与事业发展、经营创收、内部管理一并纳入考核体系,将办好本地自办节目、向上级台发稿、配合开展活动、保证安全播出等量化细化考核,这一举措有利于广电站(华数分公司)明确媒体的职能,确定专职宣传人员的职责,督促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制度和考核体系巩固了农村基层宣传阵地。
  四、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
  1,市台新农村广播的不断改革与完善
  海宁市广播电视台新农村广播每年进行改版,但仍需不断研究农村经济社会新发展,了解农村受众新需求,既要满足农村传统产业发展和中老年听众的需求,也要适应农村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年轻受众的要求,不断推陈出新,做到常办常新。力争在节目设置和品牌栏目打造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市台新农村广播在人力配置和资源利用上应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发展。主要从事新农村广播节目的人员约5人,相对来说力量比较薄弱,自办新闻、专题每天约90分钟(含重播),占总播出时间的15%弱。由此也造成节目的本土特色不强,在提升节目吸引力引导力上还要不断加强。如果为镇(街道)广电站录制节目逐渐成为常态,那么人员缺口还比较大。
  2,镇(街道)广电站宣传工作的改革方向
  在对农自办节目人员、经费、入户率和通响率下降的情况下,如何寻找镇(街道)广电站宣传工作的改革方向,是一个需要摸索的工作。下一步,究竟是通过改善听觉效果、提升信息量和服务水平来提高自办节目的影响力,还是通过对新媒体的开发利用,逐渐探索媒体融合之路,抑或把镇(街道)宣传报道人员向市台派驻记者为主的方向发展?现在都还在探索和实践阶段。广电站宣传人员的定位、考核,如何将这些人员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合,与所在站(公司)的业务融合,与市台总体需要融合?与广电站宣传工作的研究探索,其实是一块硬币的两面,需要同时在实践中探索和明确。
  3,农村广播体系的巩固、维护和提高
  农村广播拥有率,在十年来下降到原来的80%以下,其中存多个因素,一方面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员结构的调整,第二方面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业人口的向城镇转移,第三方面是对农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对服务对象的适应性,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广播体系的巩固、维护和提高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提升,特别是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使单纯单向传输的形式向手机端、互动式发展,更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落实。
  麦克卢汉曾说:“收音机的域下深处饱含着部落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它是广播这种媒介的性质本身的特征,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农村调频和应急广播体系其覆盖程度之高、传播速度之快、发挥作用之大、传播效果之好,是任何一种农村文化形式无可比拟的,农村调频广播在海宁市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明显实效。加强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历来是我市广电事业建设的重点。农村广播体系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平台。农村广播体系在构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也是政府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重要工具,在文化惠民和应对重大公共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继续努力,管好用好全市广播体系,使农村广播这一对农公共服务体系主阵地在新常态下不断改革创新,争取新的突破,是一个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作者单位:海宁市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