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播如何助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以金华交通广播《马小哈起底老金华》为例

李蓝翀

  在2018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但是随着众多民俗文化传承人的渐渐老去,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本文拟以金华交通广播文化类节目——《马小哈起底老金华》为例,谈一下广播如何助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保护。
  一、节目介绍
  《马小哈起底老金华》是金华交通广播在2018年8月上线的一档日更新的小线性节目,节目旨在用声音来述说金华地区的非遗项目以及老传说、老物件、老地名以及各种独属于金华的民俗。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探寻了金华道情、金华剪纸、金华酥饼制作技艺、金华糕点制作技艺、婺州窑制作技艺、金华火腿制作技艺等传统非遗项目,也查询并重现了有关金华山的一系列传说。用访谈、体验式报道、专家解读等形式进行多样化呈现,运用现场声、采访录音、音乐、音效等广播独有的声音元素最大程度把节目做得有现场感、生动可听。
  我们把每一个项目拆开揉碎,找到切入点,每一个插件从点入手制作成1分半至2分半之间的日更新插件,在工作日每两个小时重播一次,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整合在周末播出完整版。我们希望成为记录者,为古老民俗留下更多的文化印记。
  二、内容取材
  节目上线时我们推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金华道情,作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之一的金华道情从明朝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都是咱们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有句话说"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唱上一段,配上简单的动作,再来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做伴奏,好戏就可以开场了。但这门古老的艺术走到今天,也因为老艺人的渐渐老去和后继无人慢慢走向没落。在现代艺术、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将曲终人散,将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消失。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找到了金华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顺根。朱顺根老先生从艺60余年,能演出正本、长篇道情曲目一百余本,虽已是76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各地城乡舞台上,说起道情总是那么神采飞扬,说唱就唱起来了。我们从这项传统曲艺的由来、内容谈到现如今的留存现状,做了深入的了解。这项曲艺唱的都是传统的婚丧嫁娶和农耕等民俗活动,老人家喜欢,年轻人不爱听,小孩听不懂。为了能够迎合大众的口味,现在也会有新鲜的东西加进去,然而传播效果却并不理想。
  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2008年6月7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联合申报的“金华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传承与创造,金华道情的艺术宝库已经异常丰富。文化的发展需要年轻一辈的传承,也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背景相结合。可喜的是慢慢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意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好在采访的中途,碰到了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花家帮”暑期实践队的同学,记录下了他们求学的经历。
  对于金华本地人来说,想要学唱好道情都非常不易,而来自浙师大“花家帮”的同学们都不是本地人,更显艰难。虽然只学了一个早上,还不是那么熟练,但同学们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好评。笔者本人在采访中也参与了道情的学唱,以体验式报道向大家展示这简单的两块竹板有多么难掌控。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共制作成了10个小插件节目进行播出,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其实《马小哈起底老金华》这档节目的制作过程也是我们和听众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知道了金华酥饼的首创者竟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在采访中遗憾于汤溪十大碗的传说已经凑不齐十个了;跟着剪纸大师詹东明学会了如何去看懂剪纸作品表达的故事;向兰溪鸡子粿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兰庆师傅了解了兰溪鸡子粿应该有28个褶子而且葱必须选用兰溪本地种植的小葱;通过和婺州窑第五代传人陈珩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原来金华才是东南沿海最早烧制陶瓷的地域;也惊叹于东河肉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爱珍张大姐能把一块面团旋转扯拉成一个薄如宣纸的大饼。
  三、节目延伸
  前面所写到的都是我们金华交通广播在线上对民俗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以插件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金华地区的民俗文化。先从听入手,知道每一项民俗的起源、传承、发展以及现状,从而对民俗文化有多一点的了解。然后,我们选取了大众最为感兴趣的非遗美食作为第一个系列的线下活动,完成了受众从听说到看见到亲手实践的线下体验过程。
  在线下体验活动,我们策划的《942非遗美食之旅》系列活动先后组织了汤溪十大碗、兰溪鸡子粿、义乌东河肉饼、浦江一根面等四场美食之旅活动,用听友的话来说,这些美食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曾经吃过,但是吃完就完了。而跟着我们的节目组一起去,掌握了更多的技能,亲手做的总归更香甜。了解了更多的故事,体验到了更多、更深的民俗传统文化。
  以线上节目带动线下活动,让更多的人对于传统老手艺多一点认知。每一场活动中我们都设置了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的板块,民俗知识的互动游戏环节,对于受众来说,都是在加深记忆点。可以说,这样的活动既是一次寻味之旅,也是一次体验传统文化之旅。
  四、传播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的上升,人们通勤时间也随之增加。车载广播是目前传统广播最大的一块市场,这也是广播在传播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好时机。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于广播节目的需求,笔者认为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短、平、快。简短的插件节目、平实接地气的话语和选材、以及最快速度的传播。也正是基于这个理解,笔者将《马小哈起底老金华》系列节目中设计的项目分点呈现,同一项目的每个插件之间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这对于碎片化收听的人群来说有着较好的接受度。
  线上加线下,科普加体验。从我们从这些贴近生活的非遗美食入手,一步步让受众产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场场亲子游、家庭游、团队游的活动成功实施之后,我们希望能做出“一呼百应”的效果,让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更具体更有效。 

(作者单位:金华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