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视新闻报道“模糊语言”的运用

张晓亮

  法无定法,艺无定规,艺术的规则永远是相对的。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电视新闻报道的简洁与准确,强调画面的整齐与规范,镜头的平稳、声音的清晰、语言的完整等等。尤其是在4K机、航拍器已经成标准配置的当下,高清的画质、唯美的画面成了很多电视人的追求。但是在收看电视新闻时,你时常会发现那些以事件报道为主的新闻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视听语言的残缺,或曰记录的模糊性。有的画面晃动,有的构图随意,有的焦点不准,有的声音不清。比如:
  2018年9月,在央视播出的关于叙利亚冲突的一则报道中,镜头本来一直对着不远处废墟中一位正在激战的政府军战士,突然一阵急促的枪声,画面急剧晃动,最后落幅在了一堆残破的瓦砾上,而枪声还在继续……
  我们再把时间往回推。1981年3月30日,在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的新闻中,画面图像伴随着枪响和抓凶手的嘈杂声而左右摇晃……
  1985年5月17日,哈尔滨电视台记者拍摄的警民奋力拦惊马的新闻,因为边追边拍,画面不断跳动而且严重倾斜……
  2008年的汶川地震……
  2015年的天津港火灾爆炸……
  这些报道中出现的造型问题,或按正规的标准去衡量,对照通常我们所要求的画面要稳、构图要完整、用光要均匀、同期声效果声要清晰,实在是残缺不全、模糊不清了。但我们在看了这样的新闻之后,却似乎从中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新闻自身所投射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新闻自身所特有的吸引人的魅力,即和往常的四平八稳相比,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因素和色彩。
  电视新闻用不大标准和不够完整的视听元素进行表述,有人就称之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它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拍摄不到完整的画面、采录不到清晰的音响的情况下,所拍摄到的不稳定不完整的画面,采录到的不清晰音响。这些残缺的画面和音响,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新闻的语言,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有独特的表现力。因为这样的电视语言方式在提醒观众:
  电视记者没有可能架稳摄像机;
  事件是在电视记者无法预料中发生的;
  要想得到更标准完美的画面几乎不可能;
  电视记者必须如此否则将时过境迁;
  ……
  正是这种由于技术模糊而出现的缺陷,一方面报道了现场事件,一方面强调了记者在场及现场的特殊情况。所以,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得好:“人类生活不可能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模糊观念有时比清晰观念更有表现力。”
  甚至在有些特定场合,只是由于记录的限制而造成的缺陷也别有意味。在几年前的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关于《民法》修正案的新闻报道中,有一段大会间隙很多记者围堵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现场采访,如果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存在着若干缺陷:照明师未将灯光打好,采访记者的影子投到被采访的副委员长脸上,造成了阴阳脸效果;副委员长的讲话即兴随意,有重复,也有像闲聊不够经意的地方等等。但是从播出的效果看,带着阴阳脸的画面和聊天式的交谈突出了采访的即兴感和真实度,除了特有的新闻价值,它还具有表现国家领导人原貌的本色美感。随意性与无修饰性使领导人显得更平易更自然了,那些无碍大局的“小缺陷”使报道在真实之后又添了一点幽默、生动和亲近的成分。
  所以说,“模糊语言”有时别有意趣。因为它具有朴实自然风格,观众也容易原谅其不够“精确”。这里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一种老老实实的取材态度,它仿佛在向观众说,事情原来就是这样的,记录下来也就这么多。
  当然,我们绝不是鼓励艺术的失误与报道的粗糙,精益求精是一切工作的宗旨,面对千家万户的电视报道莫能例外。
  我们只是强调——
  当现场报道出现许多制约性因素时,有作为的取材者从不会放弃现场报道的可能性,尽量去捕捉对人和事件精确而鲜活的记录,经过努力还是出现了那些因现场限制而完成的模糊性报道也不要懊悔,它也许反而会增加报道的真实可信度。
  即使由于偶然失误而造成采访素材的若干缺陷,也不要急于删剪。有些时候,素材的“缺陷”也会传达出一种现场特有的信息。
  总之,即使在各种技术手段日趋完美的今天,面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一定要追求鲜明、迅捷、真切、可信,而不要不切实际地强调精确与工整。

(作者单位:新昌县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