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论对农节目的“乡土味道”

王志勇

  农民欢迎有“乡土味道”的新闻,农村需要“接地气”的节目。“贴近基层,亲近农民”是对农节目的本色,越是“扎根乡土”越能唤起受众的接受欲望;越有“乡土情怀”越能形成传受两者情投意合的沟通氛围。“乡土味道”是对农节目与目标观众之间形成情感关系的天然粘合剂,对农节目只有农字当头才有看头。
  一、“准确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农节目的方向
  节目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节目的方向。定位是对节目的思想内容、性质、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特色与结构形态、表达方式等等方面的划定。定位也是对节目设置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等作出的要求。对农节目只有真正贴近基层,亲近农民,有乡土味道,才会被观众亲近、喜爱和接纳。
  我们现在的对农节目之所以会让人觉得“不好看”或“不爱看”,跟其自身定位不清楚有直接关系。对农节目“似农非农”缺乏“乡土味道”是造成“与受众思想契合度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存在的问题还是对“三农”知识缺少深入了解,不知道目标受众的实际需要,无法对栏目的设置与意义做出理性的判断,难以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受众对象、范围和时段做出科学的界定。最后呈现给观众的要么“脱离实际”,要么留下“古板和套路化”的印象。回顾一下我们当前的一些对农报道,大多数都是“展现农业发展、宣传农村新面貌,以及采访农民种植经验”的节目类型。实际上,这些都缺乏实质性的定位,只是把标语口号似的东西硬塞给观众,虚而不实,找不到真正的感觉。不仅对观众缺少吸引力,同时也把对农节目带入了模板化的瓶颈中而停滞不前。
  对农节目让人诟病最多的是栏目定位与节目内容的脱节,分不清是给“城里人”看,还是给“乡下人”看。尽管现在城乡受众的界线并不那么明显,但大致还是有范围的。过于宽泛而缺乏统一标准的题材选择,过于随意而缺少基本规范的节目编排,造成栏目风格、形式和内容的不统一,导致受众无所适从。
  每个栏目都有自己的宗旨,而这个宗旨是靠日常播出的节目来体现的。宗旨是一个栏目的旗帜,旗帜是否鲜明,靠栏目来体现;节目是否有个性、有特点、靠旗帜来指引。栏目与节目的宗旨与定位,是栏目与节目赖以生存的基础。以中央电视台7套的农业节目为例,在围绕“三农”、服务“三农”的总旗帜下,其中的《致富经》以百姓的视角来解读他们身边的致富明星,报道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一个个具有时代感的致富故事,给观众以智慧启迪和观念更新。《每日农经》是以农产品为报道主角,关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百姓健康消费,关注农业绿色经济。而《农业气象》又是根据全国农业产区的不同需要,结合未来天气的影响,及时提出农事建议和措施,指导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为三农保驾护航,等等。它的定位从来没有偏离“服务三农”这个主题。与此同时,内容的雅俗共赏与形式的多样性,也让观众乐意接受。无论是关注三农热点的《聚焦三农》,还是以服务百姓致富的《生财有道》;无论是展示乡土风情风采的《乡土》,还是大型户外访谈《乡约》,对观众都产生了特别的吸引力,成为“电视农业领域的风向标”。在受众分流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传统媒体靠什么去留住观众,不是靠概念,也不是靠包装,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东西——内容。当受众能够从你的这个节目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时,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你的拥趸。
  定位是一个栏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石,只有“定位明确,内容、形式、风格忠于定位”才有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栏目。传播学认为,受众和受众之间是有区别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不同于其他内容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他们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抱着获取客观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而来的。了解受众的这一心理特点,对栏目的策划人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了解栏目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然后才能强化或改变定位。现在的观众早已分化,对所有的观众就不能“等量观之”,还真不必对目标受众之外的观众太在意,不要让他们左右节目的定位。对农节目的目标受众是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他们才是栏目定位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要以他们的需求为着眼点。
  二、“故事化表达”是提升节目情感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的手段
  要想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首先应该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入手,故事化运用是提升节目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传统节目里,教条式的灌输模式已经受到了观众的排斥,改变节目表现形式成为节目转型的关键环节。而故事化表现方式,就是通过故事化艺术把事件过程呈现出来,使得节目更具有情感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例如,台州电视台对农栏目《山海经》,其中有一期《七旬“梨婆婆”,种梨有一套》讲述的是一位年近70岁的农村老婆婆,在丈夫去世之后的数十年间,靠着自己的一双手,不仅含辛茹苦拉扯大了自己的儿女,还把丈夫身前留下的一片梨园照顾得井井有条;她不但不服老,还干得风生水起,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记者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把一位历经磨难的乡下老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乐观,娓娓道来,感人至深;把一位农村老人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土地的热爱,通过故事层层展开,让人心生敬佩,从而产生共鸣。像这样有血有肉的新闻人物,会让人感到很真实。故事的过程充满“未知”,让观众愿意把故事“听”完。还有像《农事新说——粮食》,在表现世界粮食日的节目主题时,以人物故事化为线索,展示了农户的日常生活和粮食种植,并在这个过程中解读政府的惠农政策,节目得到了社会的良好反响。
  “会讲故事”是一门学问,故事讲得好不好,先要看这个故事能不能感动自己。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做节目不能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陶醉;不能不管观众到底喜欢不喜欢,爱看不爱看,播出去就算完事了。观众是传播的最终目标,节目最终是做给观众看的,做什么样的节目,讲什么样的故事,不是由节目策划人或者别的什么电视人说了算的,而是要由观众来决定的。所以在传播活动中,一定要树立起“以大众的事为主”的意识。我们现在之所以“讲不好故事”,至少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在实践上,表现为太多地去考虑领导人的意志,过多地看重宣传功能,而忽略了服务的功能和观众的需要。二是在新闻理论上,表现为只重视传播目的的研究,而不重视传播效果的研究;只强调新闻传播对受众的作用,而不重视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反作用。要改变这个现状,就不能抱残守旧,而是要充分利用手头形形色色的素材,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讲普通人的故事。现在是读图的时代,电视和其他传媒的不同之处,是通过“声像对位的画面语言”吸引观众的。它所传递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的喜怒哀乐”都是靠画面语言,靠画面情节,靠形象说话的。无论是什么电视节目,只要你的画面语言不过关,你的电视语言不新颖、不生动、不深刻,你的视觉冲击力不强,观众就会在几分钟甚至在几秒钟调换频道。电视节目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能看、好看。要能够通过画面语言流畅地记录社会、生活、人物、事件,传达“原材料、原场面、原元素”的精神风貌神韵。具体地说,也就是要“新颖、生动、深刻。”老一套的面孔大家会厌烦,新的表达才能引人入胜;而生动是必不可少的,要有兴奋点,要抓人;至于深刻,那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一个深刻的电视画面语言,而这样的画面语言提炼太不容易。学会讲故事,通过讲好故事,是提升对农节目情感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有效手段。
  三、“乡土味道”是对农节目接地气的重要标志和成果
  “乡土味道”是对农节目“接地气”的重要标志和成果,是对农节目实现有效传播最好的方法。农节目的“乡土味道”是要通过节目的策划来实现的,“没有策划就没有创新,编排就是策划和创新。”因此,对农节目要体现“乡土味道”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使用题材选择的一般标准,只有这样,一般才能化为具体,才能指导实践。同样以央视7套的农业节目为例,它从资讯、专栏到气象,让老百姓感觉到的是一种亲近与亲切而愿意接受。如《聚焦三农》始终紧跟三农领域的热点话题,聚焦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群众爱看的三农重点、难点和焦点。而纪录片栏目《乡土》是从文化的视角发掘展现一方水土的民俗风物,既有浓郁的文化气质,又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诗意空间,所呈现的是“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气质样貌,呈现的是一道文化的大餐。观众对节目的选择具有主导性,他们需要哪些内容,愿意接受哪些信息,是由他们的主观愿望作出决定的。常会有人抱怨节目收视率不高是因为播出平台不好,其实观众看电视看的还是内容,并不太在意是哪个播出平台。对农节目如果离开“三农”的话题、离开农民的关心、关注,播出平台再好,观众也会因为“口味不对”敬而远之。一些对农节目之所以不被喜欢、不受欢迎,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容设置上缺少互动,具有“不落地、不实用、过于模式化”的特征。比如领导与农民握手交谈的画面尤为普遍,但这样的互动方式显然过于狭隘和僵硬,反而容易向受众传递一种官僚风气的印象。真正的互动交流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的主题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这样才会有情感共鸣。传播学认为,传播的社会效果是以人们的“愿读、愿听或愿看”为前提条件的。在传播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受众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去灌输什么。
  四、“有信念、敢坚持”是成就对农节目品牌的必由之
  有口碑有美誉度的节目才会有稳定的收视人群,时间是成就节目品牌的必然过程。一个栏目的成功,除了有赖于策划者的眼光之外,更为重要的前提是“有信念、敢坚持”。口碑和美誉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培养。尤其是对农节目,贵在坚持,靠的是细水长流。通过潜移默化老百姓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也就容易接受你所主张的观点,“既满足观众需要,又顺利实现传播目的”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对农节目自始至终都要保持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有一个“统一的坐标认知体系”,不能朝三暮四,眼光要长远一些。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宣传“三农”的平台;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引导。在激烈的节目市场化竞争压力下,从事对农节目工作的人,需要的是眼光和定力。首先,要坚定信念,要敢于坚持。有信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坚持不懈,最终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其次,要通过节目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来拓展对农节目的生存空间。节目能不能被观众接受进而喜欢,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从客观上来讲,好的东西、美的东西,大多数人都喜欢。第三,要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专属气质,放大对农节目自身的感染力,争取更多的刚性观众。同时要正确看待观众的反映,运用“沉默的大多数”这个原理来捍卫自己的节目。大多数人可能是认同你的,但是,他们并不会通过公开表态来表现他们的态度。公开出面指责的观众,往往是少数人。由于最不认同,所以才会公开反对,但他们不代表大多数观众的意见。观众喜欢你的节目,不会老来向你说这个节目有多么地好。如同你买了一辆很棒的车,你一般不会去对生产厂家说:“这个车很好,一点毛病也没有,一踩刹车车就停住了”。真是有毛病,才会去投诉。所以,我们对观众要有信心,对自己更要有信心。只要方向正确,“乡土味道”够浓,够接地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一定会像磁铁一样产生强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收视情绪。例如,央视7套2003年11月开播的《乡约》,节目围绕“精彩人生,快乐访谈”,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山林渔港,对有“三农”背景的新闻人物进行户外采访,六百多个精彩的人生故事为历史留下了一部以“百姓的视角记录中国改革变迁的鲜活影像。”2014年1月《乡约》推出新版节目,节目秉承老板《乡约》户外带给观众快乐访谈的节目形态,台上给嘉宾说媒,台下千人围观,现场广泛参与,创造了“中国电视的一个独有的样态。”《乡约》曾获得“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电视栏目”、“中国十大最具原创精神电视栏目”等等,被观众誉为“是给人们带来幸福的节目”。从首播时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众星捧月”《乡约》历经了整整15 个春秋。时间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有信念、敢坚持”成功就会站在你一边。像《乡约》这样的节目,其活力就在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魅力。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单单凭借外部力量就能获得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不懈的追求才能逐渐形成的。对农节目要做到“有知名度”实际上并不难,但要做到有魅力有“美誉度”非经过经过“千锤百炼”不可。
  总之,对农节目的本色是姓农,具有“乡土底色”充满“乡土情怀”的农村报道,才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只有符合和适应观众共同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充满“乡土味道”的对农节目,才会为百姓所乐意接受。

(作者单位:台州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