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谈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的镜头语言

张雪午

  2017年10月,为了纪念新四军诞生80周年,也为了献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创作研发中心,以赵军同志为导演组建团队,完成了一部反映新四军浙东纵队,在浙东地区艰苦抗战的电视纪录片《血筑四明》。团队也首次使用Sony FS7系列摄影机,尝试用电影化拍摄手法,创作电视纪录片。我作为该片的摄像之一,全程参与了整个纪录片的创作拍摄,并从中获益良多。
  一、关注当下人物,讲好历史故事
  作为一部有着8集体量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血筑四明》在立项之初,就确定了站在当下,以当下人物事件,引出和讲述历史故事的基本创作理念。而在随后的前期踩点、选题确立以及文案结构撰写中,都是以这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开展工作的,同时为最终的拍摄实施指明了方向。
  在人物选择上,我们的镜头重点对准了抗战老兵、烈士子女以及浙东新四军历史研究者,用平视视角去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让摄影机镜头成为观众的眼睛,用第一人称观察视角,近距离贴近被拍摄者,从而提升观众的带入感和真实感。而平视的拍摄视角也给了被拍摄对象充分的安全感和尊重感,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已经年过八旬的抗战老兵时,平视的拍摄视角,让他们感到亲切,可以更加放松地面对镜头吐露自己的心声。从内心来说,抗战老兵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把自己当年的生死经历,传递给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但有时又苦于自己的年龄、身份,难以主动表达、畅所欲言。因此,带有一定距离的平视拍摄,给了他们以良好的诉说空间,也让表达更加真实、自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采集到的素材,也都可信且具有说服力,这样的镜头语言表达方式,既符合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本源属性,给了观众以更加生动的视觉体验,为这部纪录片的主题立意提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二、选好镜头焦段,渲染画面情绪
  Sony FS7系列摄影机,作为一款入门级的电影摄影机,给了我们一种与传统广播级摄像机截然不同的拍摄体验,其中区别最大的便是两种设备的影像采集记录模块,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胶卷。Sony FS7系列摄影机的画幅为s35大小,而传统广播级摄像机的画幅则是2/3英寸大小。Sony FS7系列摄影机以超过传统广播级摄像机2倍的画幅尺寸,获得了在同样镜头焦段下,更大的画面容量。因此,选择合适的拍摄镜头,来表达我们所需要的镜头语言,显得格外重要。
  1、长焦的应用
  在《血筑四明》第七集《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着重体现了95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陈灵,多年来不顾寒冬酷暑,用自己的余生,为当年在战场上牺牲的无名战友,树碑立传的感人事迹。为了真实地记录老人的日常生活,也为了给老人以更多的私人空间,在拍摄第七集时,我们大量运用了135mm和200mm的长焦拍摄。
  长焦的使用为我们与老战士之间建立了空间,当他忽略摄影机镜头的存在时,动作、语言、表情则显得极其自然、真实,而长焦镜头自带的虚化背景,产生间离效果的天然属性,也使得陈灵老人的个人形象更加鲜明和突出,让他的事迹能够更好地在观众面前得以展现。
  2、50mm标准焦段的应用
  了解摄影的人都知道,50mm是最接近人眼正常视觉的镜头拍摄焦段,由于《血筑四明》这部纪录片需要记录很多的人物,为了营造更加真实自然的视觉效果,在拍摄人物时,我们也经常会使用50mm标准焦段,进行人物跟随式拍摄。50mm焦段的大量使用,在给观众以自然舒适的观看视角的同时,最重要的目的,依然是保证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真实性,用真实的画面,讲述真实的故事,这样故事背后的思想性,才能被更好地挖掘出来。
  3、18mm广角的应用
  回顾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并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血筑四明》在语言文字表述上,也需要一定篇幅的宏大叙事,总结观点、分析得失。而在镜头语言表达上,则需要一些大场景的画面,去体现气势,渲染情绪。18mm广角镜头自带的畸变效果,使得画面获得足够的广度与宽度。而当这些画面与长焦拍摄画面进行对比剪辑时,则更加突出了画面的两极性,也互相映衬出了不同的镜头语言的特质,使得整部纪录片的画面表现更加多样立体。
  三、用好特写抓拍,细节打动人心
  对于一名专业摄像而言,拍摄特写画面和进行抓拍,原本是两个课题,前者注重的是拍摄构图方式,后者则突出拍摄方法和技巧。之所以将这两点结合在一起,是因为《血筑四明》这部纪录片的部分特殊性。
  由于《血筑四明》的大多数拍摄对象都已经上了一定年纪,而本片的拍摄时间却正值2017年最为炎热的夏季,为了保证老人的各项安全,也为了事件推进尽可能不受拍摄干预,在外景拍摄时,我们都尽量采用了跟随式的抓拍。那么在跟随抓拍时,如何更好地体现细节,突出重点,避免画面流水式的平铺直叙呢?重点就体现在了特写的拍摄上。
  在《血筑四明》第二集《敌后抗战第一仗》中,有一段新四军老战士肖林思念自己的革命引路人——新四军英雄林达的画面。当肖林老人手捧林达的相片,他微颤的双手,湿润的眼眶,被镜头第一时间所记录。在第七集《青山处处埋忠骨》中,陈灵老人在牺牲的蓝碧轩大队长墓前,重重跪下的双膝,紧握石碑的双手,敬军礼时严肃坚毅的面容,也被我们的镜头及时捕捉到。在第八集《大地长刻新四军》中,北仑港首任党委书记萧群,多年后重回故地,见到老战友的喜悦,看到宁波港高速发展的自豪笑容,也都被一一定格在镜头中。这些特写镜头的拍摄,无一不是通过抓拍实现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镜头,记录的真实性得以体现和放大,镜头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而整部纪录片的品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以说,特写镜头的抓拍,从细节出发,向观众展示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新四军战士,诉说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
  细数《血筑四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全过程,我本人可谓收获良多。第一次参加大体量系列纪录片的拍摄,提高的不仅是拍摄功底和构图水平,更多的是提升了画面拍摄的全局意识,成组且具有严密逻辑性的镜头,不仅为后期制作提供了丰富且便于剪辑的视频素材,更为导演表达观点和情感,向观众输出正确向上的价值观,提供了有利且充分的镜头语言。
  在整个拍摄结束后,回想与这些新四军老战士接触的短短时光,触及我内心的是真实的感动,他们的心灵就像孩子一样纯洁质朴,但他们创造的历史和光辉事迹却如高山大海般雄伟壮阔。而《血筑四明》的拍摄创作,就是想把他们的精神,用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人获得感动同时,将这种精神世世代代得以传承。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创作研发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