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市广电报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探索

朱 定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2018年全国上下各大主流媒体力推的重大主题报道,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要避免同质化,做出特色,写出新意,并非易事。作为一家城市广电报,如何做好这类重大主题报道?精细策划,精心采写,最终精彩呈现——《衢州广播电视 生活周刊》2018年年终特刊《40年,我们共同见证》,以15个版40余篇稿件近4万字的容量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作为给读者的年终献礼。特刊见报后在业内和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广受好评。
  笔者以《40年,我们共同见证》为例,谈谈城市广电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着眼草根视角、选择代表性的事件来报道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大主题。
  一、立足本报,找准定位
  重大主题报道通常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战略部署而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系列报道。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年初开始,各路媒体就围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题材陆续推出重大主题报道。其间衢州广电报记者也断断续续采写了几篇报道,如《票证,几代人的记忆》《老环卫工见证衢城蝶变》等,但因为报道没有延续性,总给人一种不痛不痒之感,无法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家地市级城市广电报,既做不到党报党刊的高站位,也没有放眼全国的大手笔,如何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定位”这个难题。做知名人物故事?衢州各领域、各行业中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人物早已被其他媒体“一网打尽”,重新采访也很难挖掘出新意。做行业报道?很多专业领域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面熟悉,迅速介入的,因此只能另辟蹊径。
  广电报是民生报、家庭报,优势是接地气,应该采写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每个中国人都能亲身感受到。我们经过多次开会讨论,最终确定此次主题报道的定位:以普通老百姓为主角,记录他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种种经历,从个人、家庭的变化来展现一个城市及至整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二、精细策划,整体布局
  我国著名报人艾丰先生在《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一文中曾对“新闻策划”下过这样的定义:“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我们定下报道总基调,立即开始布局谋篇。要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抢占先机,就应该精心地做好新闻策划,要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中,以广电报独特的视角策划出有别于同行的报道。
  首先,我们确定了这组系列报道的几个关键词:改革开放、衢州、重大事件、关系民生。我们对这40年中发生在衢州的重大事件进行细致梳理,以求理清脉络,构建框架。此外,如何紧扣这些关键词,使这组系列报道更加“有血有肉”?关键是要抓住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受老百姓关注的人物和故事。至此,主题报道的大方向基本确定:从老百姓的微视角切入,选取每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参与者、见证者进行采访报道。
  其次,我们到档案馆查找历史资料,搜集衢州这四十年中每年发生的各种大事。大量的前期工作在策划时就同步推进。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将策划方案细化到四十年四十个选题:例如1979年,地主富农“摘帽”;1980年,包产到户;1982年,个体户初露头角;1985年,衢州升为地级市;1989年,南下打工潮;1992年,房改;1993年,民航开通;1994年,“大哥大”进入衢州;1996年,公务员考试;1998年,互联网来了;1999年,下岗工人再就业;2003年,淘宝店悄然兴起;2004年,山沟里走出第一批“衢州保姆”;2011年,“最美”人物绽放衢城;2016年,“最多跑一次”……
  最后,我们反复修改策划方案。方案从第一稿到最终定稿,前后经过多次修改,直到大家都认可满意为止。此外我们还分析了采写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作了多套备用方案。可以说,这组重大主题报道最终能够顺利推出,精细策划极为关键。一次细致到位的策划,是这组系列报道成功的基础。
  三、精心采写,以老带新
  定下策划方案后,我们马上进行统筹安排。四十个选题,四十篇报道,数百位受访者,仅有一个多月时间,这肯定不是一次轻松的采访。
  由于参与此次采写的大部分记者都是80后、90后,他们对四十年来衢州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不清楚。选题如何切入、选择什么样的受访者、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等等都必须做足功课。于是,在整个系列报道采访、撰写、组稿过程中,老记者“传帮带”,新记者“采中学”,老记者主动地将自己的采访经验倾囊相授,新记者碰到问题马上虚心请教。整个采访团队互相搭台,相互帮忙,成为一次最有效率的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策划方案进行修补、改进。正如艾丰先生所说:“任何策划不可能预见一切,不能一成不变,因客观世界多变,受众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目标、效果的预测要不断搜集信息,根据反馈修订原有策划。人的认识难以穷尽,执行过程就是认识深化过程。如有了新的点子也须补充进去。”
  例如1994年,原先拟采访的是第一批用上互联网的网民。不料在采访中发现,直到1998年,衢州才有人用上互联网。经过权衡,大家认为,与1998年原备选选题相比较,互联网更能体现这一年的大事件,于是我们重新确定了1998年的采写关键词:“互联网”。而1994年则启用了备选选题:手机通讯在衢州兴起。
  采访结束后,为防止受访者出现记忆误差,我们每次仔细核对材料,以免出现事实性差错。例如,1996年衢州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的时间,采访原衢州人事劳动局副局长叶正义时,他只记得好像是夏天的事情。而当年报考者洪寒月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是在暑假期间。后经过多方翻查资料,才确认是当年9月份考试,而那一批公务员正式被录用的时间是1996年11月15日。
  一位位受访者,一次次采访,串成四十个精彩故事,使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个主旋律报道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四、美中不足,史照缺失
  这组系列报道推出后,不仅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反响,而且在业界也广受好评。
  “这期的《40年,我们共同见证》组稿编辑创意好!四十篇稿子,每年一篇,精选衢州当年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事例或人物,生动叙说着我们身边的变化。这种立足衢州说改革成就的做法,值得肯定!此报对许多衢州人来说,很值得收藏。因为这就是你我的成长史、奋斗史。”曾任衢州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徐晓谷先生对这组特别报道给出了高度评价。
  “去年年终特刊非常值得珍藏,创意好,策划巧妙,采访到位,非常耐看,全方位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发生在衢州老百姓身边的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巨变。草根视角,以小见大,真切感人!美中不足,图片用得太少!”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如此评价。
  正如这位同行所说,此次主题报道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首先,四十篇报道出自六名记者之手,风格难免不一,水准略有参差。例如《1979年:地主富农“摘帽”》一文,遣词用句精练,带着浓浓的时代气息,但部分稿件受记者年龄阅历所限,没有写出那个年代该有的“味道”。
  其次,部分稿件站位不够高,失之肤浅,还有向深度和广度发掘的余地;还有少数稿件故事性不够,以罗列堆砌材料为主,内容浮于表面。
  再次,版面上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图像资料用得太少,这也是年终特刊留下的一大遗憾之处。因为采访时间紧,任务重,记者大多把精力放在文字采访上,忽视了对历史照片和图像资料的搜集和翻拍。
  《40年,我们共同见证》年终特刊不仅为读者送上了一份美味可口的新闻大餐,也是采编人员一次弥足珍贵的创作体验。城市广电报通过策划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进一步提升报纸的影响力,这未尝不是一条出奇制胜之路。

(作者单位:衢州广播电视报)

打印 关闭